火焰原子吸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_锌_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_锌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习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锌含量的方法;3.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金属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作用,根据吸光度的大小来确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锌含量。

首先,将样品用硝酸溶液溶解,制成待测溶液。

然后,将待测溶液喷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吸收强度,计算出样品中锌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烧杯、酒精灯、镊子等。

2. 试剂:硝酸、锌标准溶液、待测样品溶液、实验用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0.1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溶液,振荡溶解,定容至刻度,摇匀。

2.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吸取1.00mL锌标准储备溶液(1000μg/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硝酸溶液定容,再逐级稀释配制锌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0.1μg/mL、0.2μg/mL、0.4μg/mL、0.8μg/mL、1.0μg/mL。

3.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不同浓度的锌标准溶液各2mL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溶液,摇匀。

将试管置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测定吸光度,以锌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测定:分别吸取待测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各2mL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溶液,摇匀。

将试管置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测定吸光度。

5.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锌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锌标准溶液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如图所示。

2. 样品测定:测定待测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锌的含量。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样品中锌的含量为X mg/g。

实验报告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实验报告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实验报告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二、实验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法主要利用把样品中的微量元素气体分解喷入外加电极的操作电流加热的悬浮口碑容中,原子化,然后在扫描波长范围内以光电管测出可见的灯光,从而用来确定样品中各种元素的残留量。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设备和相关仪器,如:火焰原子吸收仪、巴斯夫铜标准溶液、乙醇质量校准品等。

2.清洗相关仪器,确保仪器使用前处于干净,无杂质状态。

3.称取2mL乙醇,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均匀,作为乙醇质量校准品。

5.在火焰原子吸收仪中准备铜的标准溶液,滴定巴斯夫标准溶液,滴定至滴定液显出铜的色变为淡橙黄色,以此来校验仪器的分析精度。

6.将带有铜标记溶液的水样滴定至样品容器,调整到特定浓度,以便火焰原子吸收仪器测定准确。

7.在火焰原子吸收仪中测定水样中铜的含量,连续测定5次,记录5次的测定结果,并作出曲线,确定大致线性关系。

8.完成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时列出实验的统计量的值,结果见表1。

四、实验结果
经过火焰原子吸收仪测定,水样中铜的含量为28.56±2.11微克/升,表1是实验数据的统计量。

表1 实验结果曲线
相关系数 r| 0.9913
极值得(n-1)| 0.9296
P值|0.0273
五、实验讨论
经过655.6nm和517.3nm波长火焰原子吸收法,本实验测定的铜的含量为
28.56±2.11微克/升,本实验的r值为0.9913,由此可知相关系数很高,数据符合线性关系,P值为0.0273,从而说明本实验结果是极有可信度的。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 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 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3. 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时,原子蒸汽对这一波长的光产生吸收,未被吸收的特征谱线的光经单色器分光后,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光强度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火焰的热能,使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的方法。

常用的火焰为空气—乙炔火焰,其绝对分析灵敏度可达10-9g,可用于常见的30多种元素的分析,应用最为广泛。

2. 标准曲线法基本原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被测元素的浓度(c)、入射光强(I0)和透射光强(I)符合Lambert-Beer定律:I=I0×(10-abc)(式中a为被测组分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系数,b为光经过的火焰的长度)。

根据上述关系,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定其吸光度,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再换算成原始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设备: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镁空心阴极灯;无油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容量瓶、移液管等。

2. 试剂碳酸镁、无水碳酸钙、1mol L-1盐酸溶液、蒸馏水3. 标准溶液配制(1)钙标准贮备液(1000g mL-1)准确称取已在110℃下烘干2h的无水碳酸钙0.6250g 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滴加1mol L-1盐酸溶液,至完全溶解,将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镁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镁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镁元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待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化为气态,然后通过火焰使其发生电离和激发,产生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在特定波长下测量样品吸收光强度,从而得到元素含量。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清洗试管和烧杯,备好镁标准溶液和待测水样。

2.取一定量的镁标准溶液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硝酸使其完全溶解。

3.将试管放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试,记录下镁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4.重复上述步骤3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标准曲线方程。

5.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并进行前处理(如过滤等),将其加入试管中,并按照步骤3进行测试,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镁元素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标准曲线方程:y=0.0024x+0.0012,R²=0.9998
2.待测水样测试结果:镁元素含量为0.012mg/L。

3.分析:本实验所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接近,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五、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试管和烧杯要清洗干净,以免污染样品。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需要专业人员指导和操作。

4.在进行测试前需要对待测水样进行前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等。

六、结论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镁元素的含量,本实验得出镁元素含量为0.012mg/L。

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水质监测等领域。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报告篇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中的铜实验报告中国xx:化学20xx年第xx卷第x期:1~《xxx科学》杂志社xxxxxxxxxxxpResssxxxxxxxxx论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中的铜*******学院广州510275*通讯作者,e-mail:***@摘要污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污水中的铜含量,当铜含量在0.01-1.2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正比关系,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1μg/mL,R.s.D为3.8%。

实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液样品中的铜含量为0.62±0.01μg/mL。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污水铜含量引言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金属制品的制造与使用的广泛,使得各种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污水(包括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土壤液)之中。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也日益加大,因此国家对工业污水的排放制定了严密的检测要求,特别是其中的金属离子定性定量检测更是重要。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剧增,若这些未经处理污水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元素,有可能与天然水体中的各种物质作用而被积聚,从而引起二次污染,甚至因被再次饮用而诱发癌症等疾病[2]。

土壤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土壤中各金属(特别是重金属)含量的高低可以从有益到带来麻烦甚至到受污染而产生剧毒,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其周围的水质,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至关重要[3]。

检测水中金属元素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离子色谱法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广泛用于定量测定试样中[1]单独元素的分析方法。

其具有选择性级、灵敏度高、取样量少、简便快速等特点,目前也是测定水中金属元素常用的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钙的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钙的实验报告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钙的实验报告引言钙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维持骨骼、牙齿的健康,参与血液凝固,神经传输和肌肉收缩等。

测定食物中钙的含量对于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钙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基态原子在电磁波作用下吸收特定频率的光线,进而形成高的激发态,再由于准直光束的束缚,导致一部分原子被提取,使得样品中原子数目减小,从而实现对元素的分析测量。

实验过程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首先在实验室中检查所需要的仪器和试剂是否齐全。

本实验主要使用的仪器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火焰炉;主要试剂有Ca(NO₃)₂、CH₃COOH、NaCl、C₂H₅OH等。

2. 样品的制备过程将不同食物中的钙含量进行测定,但是由于不同食物所混合的物质不同,所以在制备样品时,也需要区分操作。

以牛奶为例,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至40ml。

然后加入10ml 1%的CH₃COOH,用干燥剂去除蒸发液中的水分,再用NaCl使液体浓缩。

最后用10ml C₂H₅OH稀释样品,得到待测样品。

3. 实际操作测量①测量初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将真空透镜插入光路,按下电源开关预热5min,选择待测元素Ca的吸收谱线波长423nm,用无水醋酸和氧化钙溶液将样品调节至pH为8-9,以减小干扰。

进行碘灯检波,记录标准吸收度,即为初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②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钙标准品,准确称量,添加到标准烧杯中,加入相应的量的无水醋酸和氧化钙溶液将样品调节至pH为8-9,以减小干扰。

对于每个浓度的样品,依次进行样品的测量,得到吸光度值。

③样品的测定4. 数据处理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钙的浓度,然后将样品的钙含量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对于不同食物中的钙含量有所差异。

如牛奶中钙含量较高,约为2.2g/100g,而豆类和蔬菜中的钙含量则较低。

实验中所使用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非常稳定和精确的测量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微量元素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本人头发中Zn、Cu元素含量的测定,基本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

2.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实验室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主机:WFX-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辅助设备:万分之一天平、可调温电热板、通风橱、空气压缩机、超纯水机、电脑、冰箱、烤箱、乙炔瓶玻璃仪器:硝化杯一套(硝化杯、球盖)、烧杯、10ml刻度吸管、胶头滴管、10ml刻度玻璃离心管化学试剂:高纯硝酸、优级纯高氯酸、铜标准系列、锌标准系列、超纯水其他器材: 封口膜、手套、镊子、试管架、温度计、脱脂棉三、实验步骤第一步样品采集:本实验采集的样品为本人的头发并剪碎备用(需要做到随机采样)。

第二步称量:取三个硝化杯,分别编号为1、1’和1空(1和1’为平行样,其作用为:通过平行样上机测试所得结果的平行与否检验数据的可靠性;1空为样品空白,即除了没有样品其余步骤与其他两个样品完全一样,目的是扣除本体即扣除试验过程中水、酸、玻璃仪器中的微量元素)。

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量(称量时应做到:坐称;拿杯子的手戴手套;不得随意移动天平;在天平外加减样品;关闭天平门读数);在1、1’中称取相似重量的头发,并记录数据。

本次实验称取头发重量为0.0489g与0.0506g,将称好的头发放在硝化杯中。

第三步硝解:打开通风橱,向三个硝化杯内分别加入3ml高纯硝酸(选择硝酸的原因:①只有硝酸有高纯试剂,而盐酸和硫酸没有;②硝酸是沸点121℃盐酸和硫酸的沸点分别为108℃和338℃,只有硝酸的沸点最接近电热板要求温度170-180℃。

③硝酸的氧化性最强,破坏有机物能力强。

使用吸管取酸时注意:手不能碰吸管刻度以下的部分;要用食指控制吸管内液体的流速;取酸时要使吸管到瓶底部;若酸不慎滴落,应立即用脱脂棉擦拭(脱脂棉吸附能力强,用后可以及时扔掉,防止腐蚀他人和仪器),滴入两滴优级纯高氯酸(加两滴高氯酸的目的:在硝酸完全硝解后保证杯底湿润,不使样品丢失)。

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分析方法。

2. 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 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水样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铜等)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特性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光照射到含有待测元素的样品时,如果样品中的待测元素处于激发态,则部分能量会被吸收,从而产生特征光谱。

通过测量特征光谱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AAS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火焰的热能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常用的火焰为空气-乙炔火焰,其绝对分析灵敏度可达10^-9g。

根据实验需要,可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和燃烧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移液器、锥形瓶、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滤纸等。

2. 试剂:标准溶液(铅、镉、铜等)、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去离子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配制: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处理: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和盐酸,煮沸至近干,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定容至一定体积。

3. 标准曲线绘制:将标准溶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分别测定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按照与标准曲线绘制相同的步骤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值。

5.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查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并进行计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铅、镉、铜的标准曲线,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铅的标准曲线图2 镉的标准曲线图3 铜的标准曲线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铅、镉、铜的含量,结果如下:铅含量:0.5mg/L镉含量:0.2mg/L铜含量:0.3mg/L3.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有效地测定水样中铅、镉、铜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的含量
—标准曲线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3)学习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条件的选择
(4)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水中铜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定元素的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铜离子溶液雾化成气溶胶后进入火焰,在火焰温度下气溶胶中的铜离子变成铜原子蒸气,由光源铜空心阴极灯辐射出波长为324.7nm的铜特征谱线,被铜原子蒸气吸收。

在恒定的实验条件下,吸光度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符合比尔定律A=Kc 利用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水样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求得说中铜的浓度,进而计算出水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M6 AA System
(2)铜元素空心阴极灯
(3)空气压缩机
(4)乙炔钢瓶
(5)50ml容量瓶6支
(6)吸量管
(7)铜标准试液(0.9944mg/ml)
(8)去离子水
(9)水样
(10)烧杯
四、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0.25ml,0.50ml,1.00ml,2.,50ml,3.00ml铜标准溶液于50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使其浓度分别为0.25、0.50、
1.00、
2.50、
3.00μg/ml。

(2)样品的配制
准备水样1和水样2于烧杯中。

(3)标准曲线绘制
测定条件:
燃气流量1:1
燃烧器高度7.0nm
波长324.8nm
根据实验条件,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仪器的操作步骤进行调节。

切换到标准曲线窗口,在开始测定之前,用二次蒸馏水调零,待仪器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稳定,记录仪上基线平直时,按照标准溶液浓度由稀到浓的顺序逐个测量Cu2+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Cu的标准曲线。

(4)水样中铜含量的测定
根据实验条件,测量水样的吸光度,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中Cu的含量。

五、实验数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