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数据链路层实验

合集下载

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验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验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验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电⼦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通信技术》题⽬: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班级: xx1411学号: xxxxxxxxxx姓名: xx实验时间 4.14实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的1、理解和掌握通过控制台端⼝对交换机进⾏访问、设置和管理的⽅法;2、掌握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法和步骤。

⼆、实验设备1、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交换机2台,型号不限。

2、2台PC,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装有超级终端程序。

3、Console电缆和若⼲根直通线。

三、实验要求1、按实验内容进⾏交换机的配置,验证配置的正确性2、将本实验的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四、知识要点交换机是⼀种数据链路层设备,运⾏以太⽹通信协议。

Cisco交换机产品以“Catalyst”为标志,包含2900、2918、2940、2960、3560-E、3560、3750-E、3750、4500、4900、6500等众多系列。

1交换机的配置⽅式1)交换机的本地配置连接Cisco交换机上⼀般都有⼀个“Console”端⼝,它是专门⽤于对交换机进⾏本地配置和管理的。

通过Console端⼝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2)利⽤Telnet虚拟终端配置Cisco交换机或路由器通过不同的配置模式来区分命令的执⾏权限(级别)。

在不同模式下,允许执⾏的命令不相同。

1)⽤户EXEC模式–该模式的权限最低,只能执⾏⼀组有限的命令,这些命令主要是查看系统信息的命令Show)、⽹络诊断调试命令(如ping.traceroute等)、终端登录( Telnet)以及进⼊特权模式的命令(enable)等。

–此时的命令⾏提⽰符为“>”,例如“Switch>”。

2)特权EXEC模式–⽤户EXEC模式下,执⾏enable命令,将进⼊到特权EXEC模式。

进⼈该模式后,就能执⾏IOS提供的所有命令。

数据链路层实验.

数据链路层实验.

数据链路层实验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 间通信一、实验设备2 台 3560 三层交换机,3 台电脑。

二、实验要求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也能进行相互通信。

三、实验步骤第一步:在交换机 SwitchA 上创建 Vlan 10 ,并将 0/5 端口划分到 Vlan 10中。

Switch>enSwitch#conf t!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A!修改 Switch 名字为 SwitchASwitchA(config)# vlan 10!创建 Vlan 10 。

SwitchA(config-vlan)# name sales!将 Vlan 10 命名为 sales。

SwitchA(config-vlan)#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将 0/5 端口划分到 Vlan 10 。

SwitchA(config-if)#exit第二步:在交换机 SwitchA 上创建 Vlan 20 ,并将 0/8 端口划分到 Vlan 20中。

SwitchA(config)# vlan 20!创建 Vlan 20 。

SwitchA(config-vlan)# name technical!将 Vlan 20 命名为 technical 。

SwitchA(config-vlan)#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8!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将 0/8 端口划分到 Vlan 20 。

数据链路层实验报告

数据链路层实验报告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 10 日内。
教务处制
实验目的与要求: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各种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原理 2、熟悉并掌握各种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性能
二、 实验要求
1. 根据所给各种协议的源代码,分析与理解各种协议的原理与算法思想。 2. 相同参数情况下,运行各种协议,得到各种协议的性能。 3. 对于协议 5,6,分别给定不同的负载、丢包率及校验和失败情况,对比两种协议的性能。
数据处理分析:
实验结论: 1. 当所有数据相同时,协议 6 的传输相率是最好的 2. 当协议 5 和协议 6 的丢包率都较低时,俩者的传输效率相差不大 3. 当协议 5 和协议 6 的负载都很大时,协议 6 的传输效率明显较高。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protocol5 100000 40 2 10 7 0 ./protocol5 100000 40 20 10 7 0 6 ./protocol6 100000 40 0.2 10 7 0 ./protocol6 100000 40 2 10 7 0 ./protocol6 100000 40 20 10 7 0 5 ./protocol5 100000 40 20 0.2 7 0 ./protocol5 100000 40 20 2 7 0 ./protocol5 100000 40 20 20 7 0 6 ./protocol6 100000 40 20 0.2 7 0 ./protocol6 100000 40 20 2 7 0 ./protocol6 100000 40 20 20 7 0

TCP协议实验

TCP协议实验

TCP/IP实验报告系别:计算机学院姓名:杨立华孙若淮班级:网络12—1BF任课教师:申丽平实验一使用wiresharp分析数据链路层PPPOE原理第一章查看和分析数据包(1)数据包查看窗口(2)初步试验分析(3)使用sniffer抓包解码,由图看出,数据如下:00000000:8c 89 ba f4 a0 5c dd 70 3c 0d 00 00 80 00 45 0000000010:00 28 11 eb 40 00 31 06 82 dc dc b5 9c 2e 3a c000000020:01 65 00 50 07 7d 29 84 d6 73 f6 36 e1 54 50 1000000030:00 83 1a f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对以上部分进行分析:5c dd 70 3c 0d 00代表源mac地址;8c 89 a5 ba f4 a0代表目的mac地址;08 00代表类型Enthertype(ip);45代表版本Version:ipv4,首部长度header length:20个字节;00代表区分服务Type of service;00 28代表总长度total length:2*16+8=40字节;11 eb代表标识Identifiction:1*16*16*16+1*16*16+14*16+11=4587;40 00代表标志Flags=4x,片偏移Fragment offset=0字节;31代表生存时间Time to live=3*16+1=49seconds/hop;06代表协议protocal=6(TCP);82 dc代表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82DC;3a c0 01 65代表源地址Source address:58.192.1.101;00000000:5c dd 70 3c 0d 00 8c 89 a5 ba f4 a0 08 00 45 00 00000010:00 34 74 7c 40 00 40 06 11 3f 3a c0 01 65 dc b5 00000020:9c 2e 07 7e 00 50 51 5b 17 51 00 00 00 00 80 02 00000030:ff ff 49 95 00 00 02 04 05 64 01 03 03 00 01 01 00000040:04 02对以上进行部分解析:3a c0 01 65代表源地址Source address:58.192.1.101;dc b59c 2e代表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220.192.156.146; 1.以下为TCP的数据解析:2.07 7e代表源端口Source port=7*16*16+7*16+14=1918;3.00 50代表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5*16=80;4.51 5b 17 51代表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1364924241;5.80代表数据偏移Data offset=32字节6.02代表保留Flags=02;7.ff ff代表窗口Window=65535;8.49 95代表检验和Checksum=4995;9.00 00代表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0;10.02 04 05 64代表选项Maximum segment size=1460;(3)帧分析第二章验证分析PPP与PPPoE协议2.1搭建实验环境并捕获PPPoE流量2.2验证分析PPP与PPPoE协议(1)PPPoE发现阶段(2)PPPoE会话阶段数据包(3)PPPoE认证阶段(4)PPPoE协商阶段实验二 ARP、IP数据包分析一、验证分析ARP报文格式(见教材P73,3.5.4节)打开教材P73页,按照“3.5.4 验证分析ARP报文格式”的提示进行操作。

数据链路层抓包实训报告

数据链路层抓包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数据链路层是OSI七层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我们进行了数据链路层抓包实训,通过Wireshark工具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以了解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过程。

二、实训目标1. 熟悉Wireshark工具的使用方法;2. 理解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原理;3. 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验证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正确性;4. 掌握数据链路层抓包实训的步骤和方法。

三、实训工具1. Wireshark抓包工具;2. 电脑一台;3.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4. 网络连接。

四、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1)确保电脑已接入网络,并安装Wireshark工具;(2)了解实验环境,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等。

2. 捕获数据包(1)打开Wireshark工具,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口进行抓包;(2)设置抓包过滤器,例如只捕获特定协议的数据包;(3)启动抓包,观察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3. 分析数据包(1)观察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了解数据包的传输路径;(2)分析数据包的帧头信息,包括帧类型、帧控制字段等;(3)查看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了解传输的数据内容;(4)根据数据包内容,分析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过程。

4. 验证数据链路层协议(1)根据捕获到的数据包,分析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帧结构;(2)验证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过程,如数据帧的封装、校验和等;(3)对比协议规范,确认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正确性。

5. 实验总结(1)整理实验过程中捕获到的数据包,分析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原理;(2)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网络抓包和分析能力。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捕获并分析了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包,了解了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捕获到的部分数据包:图1:以太网帧结构图2: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结构通过分析数据包,我们发现数据链路层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实按照规范进行了帧的封装、校验和等操作。

《网络技术》教学进度表

《网络技术》教学进度表
2
6
6
4
8
15
第12章Windows 2000网络服务
2
实验八WWW服务的配置与使用
实验九FTP服务的配置与使用
4
6
6
11
15
16
第13章Web服务器管理
4
实验九FTP服务的配置与使用
2
6
6
18
22
17
第14章FTP服务器管理
2
实验十实现跨交换机(二层)VLAN互访
实验十一网络高级应用
4
6
6
25
29
教学进度表
学年第学期
系教育技术专业级教研组组长(签字)
课程名称:网络技术任课教师:谢利东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教材编者:冯博琴、陈文革
日期


讲课内容分章和分节的名称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实习、实验
或科学研究
名称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2
3
26
2
1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4
4
4
2
6
6
第5章局域网技术
4
实验五用户管理
2
4
4
9
13
7
第5章局域网技术
2
实验五用户管理
4
4
4
16
20
8
第6章广域网
4
实验五用户管理
2
4
4
23
27
9
第7章网络层
2实验六文件共享和安全性4 Nhomakorabea4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专业适用 72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导入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网络设备操作与管理任务为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一同构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 第2章 数据链路层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第2章 数据链路层实验

采用总线型或星形拓扑。由于以太网是基于共享总线的广播类型的网络,
所以当网络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站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将引起冲突,因此以 太网使用CSMA/CD协议作为媒体控制协议解决冲突问题。
CSMA/CD协议的基本原理是:站点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信道 空闲时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持续监听信道,如果监听到冲 突信号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同时发送强化冲突信号,以使网络中 正在发送数据的其它站点能够监听到冲突。
PPP帧格式如图所示
2.PPPoE
PPP协议不适于广播类型的以太网和另外一些多点访问类型的网络,于是 产生了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它为使用桥接以太 网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手段,同时还能提供方便的接入控制和计费。 每个接入用户均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PPP会话。会话建立前PPPoE必须通过 发现协议获取远端访问集中器的MAC地址。
第2章 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三: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对比试验
3.1
背景知识
1.冲突域与广播域 冲突域:共享信道的传输机制决定了在网络中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将发生冲突。虽然以太网在 MAC层采用CSMA/CD协议有效地降低了冲突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传播时 延的存在以及多个站点同时监听到信道空闲等情况的存在,冲突仍会发生 。所谓冲突域是指在该域内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如果两个 站点同时发送数据会引起冲突,则这两个站点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内。 广播域:以太网是广播网络,采用共享信道的传输机制来传输数据。在 以太网中,一个站点向所有站点发送数据的传输过程称为广播,这一过程 中传输的数据帧称为广播帧。在以太网中,能够接收到任意站点发送的广 播帧的所有站点的集合称为一个广播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数据链路层——检错与纠错
一实验任务
1通过【海明编码】和【CRC 检错】测试软件,验证纠错与检错功能和性能,掌握其工作原理;
2编写海明编码程序和 CRC 编码程序;
3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左侧装订):方案、编程、调试、结果、分析、结论。

二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ws 9x/NT/2000/XP/2003/2008/Vista/7
2软件Visual C++ 6.0/2005/2008/2010、Visual Basic 6.0/2005/2008/2010、Turbo C/C++
3软件 C++ Builder 6.0/2006/2007/2009/2010/XE/XE2、Java、C# 或其它
4数制转换与比较 (16进制、2进制转换;通过比较,找出差错个数、差错位置和突发差错长度)。

三海明编码实验
下载【海明编码】测试软件,运行:
1 验证纠错能力;
2 验证检错能力;
3 若数据=10011001,海明编码=?,校验位=?
4若接收端收到的信息=101010101001(海明编码),数据=?
5 尝试编写海明编码的程序。

四CRC编码实验
下载【CRC-8检错】测试软件,运行:
CRC8UndetectedErrors
1验证检错能力,能检几位错?
2 找出检错失败的信息码,并进行分析;
3 若数据=“Hello!”,采用生成多项式107H,CRC校验码=?
4若数据=“Hello!”,采用生成多项式131H,CRC校验码=?
5若接收端收到的信息=4F6F1DH,采用生成多项式107H进行校验,结果如何?6自定义生成多项式,实验其性能,如何选择生成多项式?
7试编写CRC-8编码程序;
8试编写CRC-16编码程序,参考【CRC-16 检错】测试软件。

CRC16UndetectedErrors
9 对比CRC-8、CRC-16、CRC-32的检错性能;
10 试编写CRC-32编码程序,参考【CRC-32 检错】测试软件。

CRC示例
1CRC-8 , Demo of CRC-8 Program of javascript.
2CRC-8 tester, Test of the CRC-8 Error Detection Capabilities (javascript). 3CRC calculator (javascript), The polynoms generator can be chosen, data input by string or hexadecimal values.
4 CRC calculator (java), The polynoms generator can be chosen, with division sum or the shift register is exclusive.(Microsoft Java VM 5.0.380
5 中文版) 5 【CRC-32,采用查表法/计算法的CRC对比】.
五参考
海明编码
CRC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