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及培训原则

合集下载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一、理论根底〖力学〗1.运动学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园周运动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质心质心运动定律2.牛顿运动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摩擦力弹性力胡克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运动惯性力的概念3.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条件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4.动量冲量动量动量定量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及火箭5。

冲量矩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6.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7.流体静力学静止流体中的压强浮力8.振动简谐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振动的图象参考圆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9.波和声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波的干预和衍射〔定性〕驻波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音〖热学〗1.分子动理论原子和分子的量级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的微观意义分子力分于的动能和分子问的势能物体的内能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4.气体的性质热力学温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理想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计算)5.液体的性质液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外表张力系数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6.固体的性质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7.物态变化溶解和凝固熔点溶解热蒸发和凝结饱和气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固体的升华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8.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9.热膨胀热膨胀和膨胀系数〖电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场强的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 匀电场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屏蔽电势和电势差等势面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容电容器的连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电介质的极化介电常数2.稳恒电流欧姆定律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电功和电功率电阻的串、并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3.物质的导电性金属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气体中的电流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真空中的电流示波器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超导现象4.磁场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匀强磁场安培力洛仑兹力电子荷质比的测定质谱仪回旋加速器5.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场(涡旋电场)自感系数互感和变压器6.交流电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恒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整流、滤波和稳压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光学〗1.几何光学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2.波动光学:光的干预和衍射〔定性〕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3.光的本性光的学说的历史开展光电效应爱因斯但方程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结构卢瑟福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模型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玻尔模型的局限性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2.原子核原子核的量级天然放射现象放射线的探测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响方程质能方程裂变和聚变“根本〞粒子夸克模型3.不确定关系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4.狭义相对路论爱因斯坦假设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5.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数学根底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二、实验根底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第一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1991年2月12日制定,2004年11月30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这项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并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批准。

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二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者是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在校普通高中学生。

竞赛应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

竞赛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四条学生参加竞赛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

学校和教师不要为了准备参加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

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只反映学生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五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制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设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简称全国竞委会),统一领导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活动。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聘任,组成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常委会)。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可设名誉主任,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聘任。

全国竞委会委员任期一年,产生办法如下:1.每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各委派委员1人;2.承办本届或下届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各委派3人;3.由常委会根据需要聘请若干人任特邀委员。

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方案

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方案

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方案一、前言全国物理竞赛是一个展示学生物理学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对学生物理学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和验证。

为了提高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竞争力和表现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提高物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加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训练,提高物理竞赛的应试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培训内容1. 物理理论知识掌握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

2. 实验操作技能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 物理思维训练通过解题训练和思维导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物理问题。

4. 应试能力训练通过模拟测试和真实比赛情况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熟悉比赛规则和流程。

5.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团队训练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培训方法1. 授课结合实践教师以讲解为主,辅以实例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

2. 实验操作训练安排实验课程,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解题训练安排解题训练课程,指导学生如何解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4. 模拟测试安排模拟测试,模拟真实的竞赛环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5. 团队合作项目安排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五、培训计划1. 课程设置(1)力学:完整讲解牛顿定律、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等知识点。

(2)热学:完整讲解热力学定律、传热传质等知识点。

(3)电磁学:完整讲解库仑定律、安培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知识点。

(4)光学:完整讲解光的折射、光的波动、光的衍射等知识点。

2. 实验课程安排(1)力学实验:波浪实验、牛顿环实验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图)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PHO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国中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考笔试3小时,满分200分。

复赛:笔试+实验=160分+40分,各考3小时。

决赛:笔试+实验=140分+60分,各考3小时。

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最初理论部分140分,实验部分60分,后改为理论部分160分,实验部分40分。

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

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

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学年举行一次。

现在决赛一等奖30~40名,二等奖60~80名,三等奖100名左右。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另据教育部11月19日公告,在2011年9月1日高中入学的一届学生以及其之后,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只有全国一等奖可以拥有保送资格。

二、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PHO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正式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为IPhO。

物理学科竞赛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物理学科竞赛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物理学科竞赛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物理学科竞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高度专业性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的深化与拓展物理竞赛的基础是扎实的物理学科知识。

这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各个领域。

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化,还要拓展到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

例如,在力学部分,要深入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并引入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在电磁学方面,要拓展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传播等。

2、解题技巧与方法的训练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是在竞赛中取得高分的关键。

培训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物理模型和解题思路。

例如,对于复杂的力学问题,可以运用微元法、等效法等;在处理电磁学问题时,善于运用对称性、叠加原理等。

同时,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各种解题技巧。

3、实验能力的培养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能力在竞赛中占有重要地位。

培训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方面。

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实验和创新实验。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4、前沿知识的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了解前沿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培训中,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和应用,如量子计算、超导材料、引力波探测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竞赛中应对一些创新性的题目,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物理研究打下基础。

二、培训方法1、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前期测试成绩和学习情况,将他们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和精英班。

针对基础班,重点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班则侧重于知识的拓展和解题技巧的提升;精英班则注重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以及前沿知识的探讨。

全国物理竞赛

全国物理竞赛

全国物理竞赛介绍全国物理竞赛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竞赛活动,旨在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选拔和培养物理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自1985年首届全国物理竞赛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的重要赛事。

竞赛内容全国物理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其中初赛为省级及以下赛区选拔赛,决赛为全国性比赛。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部分则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精神。

竞赛分类全国物理竞赛分为高中组和大学组两个组别,其中高中组分为初中生组和高中生组两个年龄段。

初中生组要求考生具备初中物理知识及基础数学知识,高中生组则要求考生具备高中物理知识及基础数学知识。

大学组则要求考生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知识。

竞赛纪律全国物理竞赛非常注重竞赛纪律,对于考试作弊、迟到、早退以及其他违规行为均会进行惩罚,包括取消成绩、取消参赛资格、取消获奖资格等。

竞赛成果全国物理竞赛旨在选拔和培养青年科学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广,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例如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等。

同时,竞赛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加速器和粒子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量子信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

结语全国物理竞赛是我国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青年科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广大高校和中小学积极参与竞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物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书

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书

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书一、培训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物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物理科技的迅速进步,全国各地都纷纷开展了物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物理素养,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国物理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竞赛,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的优秀学生,为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加强学生物理竞赛培训,提升学生的物理竞赛水平,开展全国物理竞赛培训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学科潜力的初、高中在校学生,包括物理科学奥赛、物理竞赛等相关竞赛的参赛学生。

培训对象应具备较好的物理学科知识储备、科学思维和数理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强的学科竞赛兴趣和积极性。

三、培训内容1. 理论课程(1)基础物理知识学习(2)物理理论探讨(3)物理实验基础(4)物理解题技巧(5)物理竞赛真题解析2. 实践训练(1)科学实验操作(2)物理问题解决训练(3)物理竞赛模拟训练(4)学科创新实践3. 综合能力培养(1)科学研究方法(2)科学素养培养(3)科研论文写作(4)学术交流与讨论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分为暑期和寒假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为连续三周的集中培训。

培训地点将在具备一定设施和条件的学校或科研机构进行,确保学生在培训期间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课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式,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并重,采取小班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专家教师授课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努力将培训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力量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竞赛指导经验的物理教师和科研人员担任主讲和指导,其中包括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学科领军人物,保证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得到权威、专业、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导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中国教育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竞赛活动,旨在鼓励和提高中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该竞赛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型,旨在培养中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背景、竞赛形式、题型特点以及竞赛对中学生的意义。

一、背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自198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学科竞赛的一部分,该竞赛的目标是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生,并促进他们在物理学科中的长足进步。

通过参与竞赛,中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发展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竞赛形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多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赛一般由学校组织,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考试。

决赛则是由各省市组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决赛的题目更加综合性和难度较大,旨在选拔出具有较高物理学科水平的学生。

三、题型特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题型多样,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填空题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物理图表数据的处理能力。

解答题则是竞赛的重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竞赛对中学生的意义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追求精神。

通过解决物理问题和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科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并专注于物理学科的学习。

其次,竞赛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无处不在,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竞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和压力处理能力,培养他们在竞争中保持良好心态、团队协作和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及培训原则
郑州一中董中奎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英文名称: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群众性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并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批准.现在与高考挂钩,即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省赛区一等奖及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如果再通过了大学的保送生考试可以提前被大学录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名称,如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名称是“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辽宁实验中学杯)”,前面是届别,后面括号里的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协办单位的冠名,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协办单位是辽宁省实验中学,主办单位一般都是主办省份的最好的大学, 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是由东北大学主办.
二、竞赛的目的
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三、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四、我带竞赛班的指导思想功课第一,竞赛第二.
五、如何正确处理竞赛和其余各科学习的关系.
六、竞赛培训应遵循的原则——循序渐进.
七、三段培训法
(1)打基础———培训到高考难度.
(2)拔高到竞赛难度.
(3)综合训练提高熟练程度.
八、我所用的教材(1)第一轮甲种本.
(2)第二轮用新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指导.
(3)第三轮用综合练习试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