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谷风详析]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

浅谈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

浅谈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摘要:近年来,自然灾害对我国村镇造成的损失严重。

然而防灾减灾的研究多聚焦于城市,针对村镇防灾减灾的研究很少,但事实是我国破坏性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防灾减灾问题应充分得到重视。

研究影响我国村镇灾害损失的客观影响因素,制定适合我国村镇现状的防灾策略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村镇防灾减灾的客观影响因素及防灾减灾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防灾减灾策略及客观影响因素研究是关系到村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政府监管有效性的重大问题,也是近年来几次大灾发生后国家和人民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村镇灾害特性出发,结合当今村镇防灾减灾现状,发挥灾害管理中社会、民间、社区的作用,改变“重救轻防,事后设防”的观念,最大程度上保障村镇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村镇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村镇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因素具有范围广,界限模糊的特点。

各影响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到灾害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

从广义上讲,影响因素大体可分为人的因素、资源状况因素、及环境因素。

1.人的因素分析对村镇灾害而言,承灾体主要为村镇建筑物及村镇居民。

从人的因素来讲,灾害带给村镇的损失主要是指人员伤亡。

村镇居民是我国村镇地区主要的建设者,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和成败。

因此在考虑村镇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时,对人的因素充分考虑是十分必要的。

人的因素从总体上来说主要考虑人口分布情况,人口文化素质情况及人口的防灾减灾意识。

2.资源状况的因素分析资源状况主要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造成损失大小的影响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财富密度大时,一旦灾害发生,社会的经济损失很大;另一方面,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时,无论是人口的防灾减灾意识,还是建筑的防灾减灾性能必然大大提高,其抵御灾害的能力较经济不发达地区又有一定的优势。

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方法与实践。

气象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对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评估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当前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优缺点。

然后,结合我国区域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体系。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模型验证、风险评估结果的解读与应用等。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提升我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和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还将对未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思路和建议。

二、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气象灾害是自然界中由于大气圈异常变化而直接造成的人类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

在全球范围内,这些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多种气象灾害的威胁。

以下是对中国常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的简要概述。

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超过一定阈值的天气现象。

在中国,暴雨常常导致河流泛滥、城市内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人员伤亡。

暴雨洪涝灾害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大。

台风灾害: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通常在夏秋季节影响中国沿海地区。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对沿海城市和农村造成严重的破坏。

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模型精度与可靠性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是影响预警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目前评估模型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需要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预警传播与覆盖
预警信息的传播和覆盖是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准确地传递预警信息,提高预警 覆盖面,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技术发展与展望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
对农业生产中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气象灾 害、生物灾害等。评估内容包括灾害对农作物生长、产量 等方面的影响。
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 取应对措施。预警信息应包括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影响 范围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农业保险与救助
02 03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包括监测、预测、预警发布等环节。通过实时监 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灾害征兆,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市民采取应对 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救 援队伍、物资储备、救援措施等内容,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 地开展救援工作。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灾害风险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 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未来 需要加强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 评估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 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灾害预警系统是一种预防和应对灾害 的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可 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警,以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警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及时、准 确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和公众采取适 当的行动来应对灾害。
预警系统组成

自然灾害 第一讲 自然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 第一讲 自然灾害系统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北京10个区县先后降雹, 大的似茶碗,4—5斤重,地面积 雹半尺厚,降雹的同时伴有大 风。 房山、门头沟、昌平、 延庆、海淀、朝阳、丰台、大 兴、通县、城区等十余个区县 不同程度遭危害。海淀、丰台、 等区县果树、蔬菜遭到严重损 害,减产50%以上,东西长安 街的路灯打坏三分之二,居民 住房玻璃打坏很多。
技术圈(建筑物、计算机网络系统、 运输系统)
B· 承灾体
人口、经济 土地利用(城市、 厂矿、农田、 牧场、森林、 道路、机场、 港口等)
C· 致灾因子(Hazard)
马宗晋等分类(1994)
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含洪水灾害) 农作物灾害 海洋灾害 森林生物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致灾 圈层 划分
3、 致灾因子:是指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 等孕灾环境中的变异因子。 4、承灾体:是指人类本身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 5、 灾情:是在一定的孕灾环境、承灾体条 件下,导致某个区域内,一定时期生命和财 产损失的情况。灾情是孕灾环境、承灾体、 致灾因子综合、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区域 灾情是地理科学研究灾害系统的重要内容。
基本认识:
致灾与成灾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成灾主要与人类 活动在土地利用中的规模、方式、程度以及抗灾能力的强 弱有密切关系。
三、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
自然灾害区划是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对其 进行区域划分,以便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内已 有多位学者进行过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工作 ,这些区划 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后认为,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是自然灾害区划 的大趋势。应该首先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自下而上进行区 域合并,得到较低级别的区划单位;然后在把握自然灾害宏观 分异格局下 自上而下,进行较高级别的划分,从而得到一套完 整的区划方案 。已有的传统聚类分析方法。由于未考虑各个图 斑的空间邻接关系,难以满足目前区域合并的要求,必须发展 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新的区域合并方法。

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ppt课件

3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ppt课件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 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 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 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 在门口死亡。这是怎麼回事?如 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 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 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 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麼样, 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22
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 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 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23
24
通常由海底地震引发 海啸是很少发生的事件 可预警
25
火 山 的 喷 发
26
27
28
类型 名称 1 极端危险 2 高度危险
距离
威胁
0~100码
高度危险的高温、火山灰、 熔岩、气体、滚石和抛射物
“脆弱性综合症”
41
气象致灾因子
飓风
山火
9
10
洪水 风暴潮 海啸
11
12
火山 地震
13
14
15
16
17
萨菲尔-辛普
风速
森飓风
(公里/小时)
1
119-153
速压 (磅/平方英尺)
19.0
风暴潮 (英尺)
风的影响
植被:对树叶造成
某种损害;
4~5
其他建筑:很少或
没有损害
植被:许多树木被
吹到;
2
154-177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 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 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 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 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 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 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 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 要少得多

第七节 灾害系统和灾害链

第七节 灾害系统和灾害链

第七节灾害系统和灾害链现代灾害学认为: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

所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是一种比较学究化的说法,通俗的讲孕灾环境就是灾害起源、发展和形成的环境,致灾因子就是直接起到加害作用的物质或物质的状态,承灾体就是灾害的损害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口语当中,也将致灾因子直接归为灾害,例如,暴雨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系统,也就是一类致灾因子,但是人们在口语中通常直接将它归为气象灾害。

要了解孕灾环境,就首先要了解地球的圈层。

地球分为地球内圈和地球外圈两大部分共八个圈层。

地球内圈从内到外有固体内核圈、外核液体圈和地幔圈三个基本圈层。

在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存在地球内圈和地球外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软流圈。

地球外圈是目前人类活动可以抵达的范围,也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区域。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

岩石圈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

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乘以10的24次方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

《灾害学》

《灾害学》

《灾害学》课程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1.灾害:指某一地区,由内部烟花或外部作用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以致超过该地区抗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现象。

2.地区承载力:指某地区对一种或多种灾害的抗御能力、救助能力与恢复能力的综合,它反映了该地区抗御灾害的综合水平。

3.致灾因子:是指可能引起人员生命伤亡、财产损失及资源破坏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

4.孕灾环境:5.承灾体:指承受灾害的对象6.原生灾害:即最先出现的灾害。

7.灾害学:以灾害及灾害系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8.灾害学宏观层次的研究内容灾害成因动力学研究、灾害运动学研究、灾害预测学研究、灾害防治对策学研究9.灾害学研究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灾害发生的原因,探求灾害形成的规律性,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和预测技术来寻求灾害发生的可能机会,从而把灾害的不良影响与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第二章地质灾害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4.震源深度浅源地震:0~60Km(占地震总数 70%);中源地震:60~300Km(占地震总数 25%)深源地震:〉300Km(占地震总数 5%)5.地震震级: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微震 M<2;有感地震 2< M< 4;破坏地震 M > 5;强烈地震 M > 76.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的震动剧烈程度和破坏状况的测度。

A:震源B:震中A~B:震源深度B~D:震中距7.褶皱:当作用力使岩层产生弯曲而没有丧失其连续完整性时,岩层便产生褶皱8.断裂:当岩层脆弱部分的岩石强度承受不了强大力的作用时,岩层便产生断裂9.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的层状堆积物或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它们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10.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11.中国地震活动特点“多、大、广、浅”简述原因。

3S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应用

3S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应用

3S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应用摘要:自然灾害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其认识和研究离不开众多理论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撑。

3S技术集成了GIS、RS以及GPS三者的优点,依靠其高效的对地观测和数据采集的能力,并结合其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及建模能力,使得其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救援保障、灾害评估分析、灾害监测、灾害建模等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

3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研究变得更加的深入,包括其形成机理、孕灾环境以及致灾因子等,有助于区域的风险脆弱性评估和分析,也有助于完善应对灾害的防护措施,并为灾害救援提供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本文着重从灾前、灾中以及灾后三个不同时间段进行阐述,说明3S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重要应用和作用。

关键词:3S;GP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自然灾害;应用1引言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威胁或者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一些自然现象,其内涵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1],例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沙尘暴、风暴潮以及草原和森林火灾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对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但作为自然现象,大部分自然灾害又是不可避免的,且其发生具有广泛性、区域性、频繁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1]。

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逐渐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和认识更加深刻,也逐渐掌握了其发生的机理以及应对方法,特别是随着对自然灾害的观测或模拟手段的不断丰富、救援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自然灾害变得不再那么陌生和可怕,其对人类的影响与过去相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遥感(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三者的简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低度危险 2~6英里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5
安全
>6英里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特制分析
29
特制分析
30
特制分析
31
地震自救
发生地震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惊慌,伏而待定 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上 不要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 不要乘坐电梯 不要因寻找衣服、财物耽误逃生时间 不要躲避在电线杆、路灯、烟囱、高大建筑物、立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 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 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 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 在门口死亡。这是怎麼回事?如 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 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 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 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麼样, 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飓风
特制分析
山火
9
特制分析
10
洪水
风暴潮 海啸
特制分析
11
特制分析
12
火山 地震
特制分析
13
特制分析
14
特制分析
15
特制分析
16
特制分析
17
萨菲尔-辛普
风速
森飓风
(公里/小时)
1
119-153
速压 (磅/平方英尺)
19.0
风暴潮 (英尺)
风的影响
植被:对树叶造成
某种损害;
4~5
其他建筑:很少或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当建筑物倒下时,每个只 「蹲下和掩护」的人都几乎全 被压死了。而那些躲到物体, 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 总是受到了重伤或死亡
地震时,应蜷缩起身体, 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即便是 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 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 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 微的挤压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 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 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 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 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 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 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 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 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 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承灾体的暴露是指暴露在致灾因子影响范 围之内的承灾体(如房屋、人口、道路、 室内财产等)数量或者价值。
没有损害
植被:许多树木被
吹到;
2
154-177
30.6
6~8
其他建筑:对屋顶
材料、门窗造成某
种损害
3
178-209
植被:大树被吹倒;
41.0
9~12
其他建筑:对小型 建筑造成结构性的
损害
4
210-249
其他建筑:对屋顶
57.2
13~18
材料、门窗造成普 遍性损害,许多屋
顶坍塌
5
>250
81.3
>18
特制分析
23
特制分析
24
通常由海底地震引发 海啸是很少发生的事件 可预警
特制分析
25
火 山 的 喷 发
特制分析
26
特制分析
27
特制分析
28
类型 名称 1 极端危险 2 高度危险
距离
威胁
0~100码
高度危险的高温、火山灰、 熔岩、气体、滚石和抛射物
100~300码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3 中度危险 300~3000码 高度危险的抛射物
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
特制分析
1
灾害是指人类生存、生产环境因子 的异变给人类及其社会带来的灾难。 孕灾环境
承灾体 致灾因子
特制分析
2
什么是承灾体? 承灾体脆弱性
特制分析
3
暴露 程度
脆弱性 因素
敏感性
社会经 济因素
特制分析
结构性 脆弱
4
人口密度指数
人口年龄结构指数
经济密度指数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 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 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 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 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 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 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 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 要少得多
如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 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床的周 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有些建筑完全垮塌
特制分析
18
特制分析
19
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 雹霜,一害也、厉(瘟疫),一 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 五害之首,水最为大。
《管子·度地篇》
特制分析
20
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 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 增加或水位迅速上涨的水流现象。
特制分析
5
特制分析
6
每一种致灾因子都有不同的产 生原因和结果,并且每一类致灾因 子都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环境致灾因 子。
特制分析
7
•气象致灾因子 •水文致灾因子 •地质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
爆炸物、易燃 物、有毒化学 品、放射性物 质和生物灾害。
特制分析
8
强风暴 龙卷风
气象致灾因子
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溢流的现象的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 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 导致泛滥的灾害。
特制分析
22
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 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 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地震自救
道格自救10项要领
地震时,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 坠落的物体砸伤。其实,他们可简单 地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 车边就可以了。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 边都有一个3英尺高的空间,除非车 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
在报社或办公室里堆有很多报 纸的地方,通常会好些,因为报纸不 受挤压。在纸堆旁可找到一个比较大 的空间
交桥、玻璃建筑物、大型广告牌、悬挂物、高压电 设施、变压器附近 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地震自救
“救命三角”求生实验
实验模拟摧毁了一座学校,和一个里面有20个人体 模型的房屋。10个人体模型用“蹲下和掩护”方法,另 外10个模型使用 “救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结果显示那些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 零",而那些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活 率
建 公 生筑路 命K敏线物la感工密nPdP vu性程度El(dLaRv指 密指HgEuevvk)lud数 度数u1ldlS指P1PO数GPiOPKLSDkSeSlKO llSSPdl2leaeoPPhrdnSnrwgOge2P tathShPSPOPchild
knSn
区域疏散脆弱性指数
精细化土地类型易损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