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题班会
扶贫班会记录幼儿园(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关爱贫困儿童,助力脱贫攻坚二、班会时间:2021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幼儿园全体师生、家长代表五、班会记录: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们、家长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扶贫班会。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班会,旨在提高大家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关爱贫困儿童,助力脱贫攻坚。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班会。
第一部分:了解扶贫政策1. 老师讲解扶贫政策老师:同学们,家长们,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扶贫政策。
(老师详细讲解了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项目等内容)2. 学生提问互动学生甲:老师,我想知道我们幼儿园有没有参与扶贫工作?老师:是的,我们幼儿园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活动。
比如,我们定期组织师生和家长代表走访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二部分:关爱贫困儿童1. 观看贫困儿童生活片段(播放了一段贫困儿童的生活片段,孩子们在破旧的房屋里、简陋的教室里努力学习)2. 老师讲解关爱贫困儿童的意义老师:同学们,家长们,贫困儿童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关爱贫困儿童,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
今天,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条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 学生分享关爱贫困儿童的心得体会学生乙: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关心贫困儿童,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家长代表丙:我完全同意,我们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为贫困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第三部分:助力脱贫攻坚1. 老师讲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老师:同学们,家长们,脱贫攻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我们要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为打赢这场硬仗贡献力量。
2. 学生和家长代表讨论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学生丁:我们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营养餐的基本要求:一是安全,二是营养。
3.脱贫攻坚常识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一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同时全部纳入免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中职(含技工学校)学生,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休学期间暂停享受资助),按生源地由学生户籍地县(市、区)负责统计和资助,学生所在学校负责提供就读学籍证明。三是实施“雨露计划”,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实施该计划,每生每学年补助1500元,该项目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通过系统申报,经扶贫移民局审核批准后通过支农惠农“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户。四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助学帮扶,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自愿就读在市域内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含中等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技工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及其附设中职班)就读的雅安籍的一、二年级贫困生(其中,2016年秋季学期二年级贫困生享受资助1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新招收贫困生享受资助2年)进行专项资助,除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免学费等资助政策外,每生每年再专项资助生活费3000元,做到应助尽助。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备课教案
日期2018.4.9班级4.2科目数学教师高智辉
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口、眼、手相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把自己参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惠民政策全知晓等行动中所见、所学、所思、所感传递给父母,影响父母。
关于脱贫攻坚主题班会题目

关于脱贫攻坚主题班会题目
《努力奋斗,实现小康》
今天,我们举行这次主题班会,题目是《努力奋斗,实现小康》。
脱贫攻坚是当前全国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脱贫攻坚的意义、目标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明确脱贫攻坚的意义。
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困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束缚。
脱贫攻坚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摆脱贫困的困扰,实现小康。
这不仅仅是国家的目标,也是每个人的追求。
其次,我们要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
根据国家的要求,到
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乡村全面小康。
这意味着
每一个农村家庭都能够有稳定的收入、保障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最后,我们要思考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我们都可以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作为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将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才。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用我们的一点爱心和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我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
奋斗,为实现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小康梦想!。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主题班会作为特殊的教学活动形式,已经成为宣传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可以向学生宣传贫困现象,引导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培养爱国爱民的情感,以及推动学生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中来。
本文将就如何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进行探讨。
一、准备工作在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之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明确班会的主题与内容,例如:了解学生对贫困问题的认知程度、宣传现今贫困地区的艰苦生活、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介绍成功脱贫的案例等。
其次,确定班会的形式与时间。
对于班会的形式,可以采用学生演讲、小品表演、真实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以增加班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确定班会时间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活动的合理性,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班会内容设计班会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进行。
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示脱贫攻坚的成就和现状。
同时,也要呼吁学生关注贫困人口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帮助。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贫困地区、邀请脱贫攻坚工作队员进行交流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亲身认知和体验。
三、班会过程安排在班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答题互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脱贫攻坚的关注度。
此外,还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做主题发言,分享他们对贫困现象的认知和想法,借此促进学生对贫困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四、班会结束后的活动推进班会结束后,应组织相关的活动推进。
可以通过开设爱心捐赠箱、志愿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扶贫行动,用实际行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发展。
同时,要及时反馈班会的效果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班会的质量和效果。
五、脱贫攻坚主题班会的意义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班会不仅能够宣传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有效方式。
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班会主题

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班会主题脱贫攻坚:我们前进的动力尊敬的班主任、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脱贫攻坚:我们前进的动力”。
脱贫攻坚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针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仍然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提高意识来支持脱贫攻坚。
只有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贫困对个人和国家的危害。
作为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多读相关报道、参加关于脱贫攻坚的讲座等方式,增强我们的意识,认识到即使是微小的改变也能为脱贫事业作出贡献。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支持脱贫攻坚。
作为公民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能力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募集衣物、书籍等物资,然后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我们还可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给予贫困家庭人们关怀和帮助。
这样的行动虽然简单,但对脱贫攻坚事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贫困地区的人们保持友善和尊重。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援助,更是帮助他们获得尊严和自信。
我们应该摒弃歧视和偏见,给予贫困地区的人们以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脱贫攻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提高意识、行动支持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富裕、和谐的社会!谢谢大家!。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小学扶贫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了解贫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贫困的含义和贫困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关爱贫困人群、珍惜自己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贫困的含义:介绍贫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贫困的含义。
2. 贫困的原因: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贫困不是个人的错。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贫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贫困人群的生活环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贫困的理解,互相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贫困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对贫困原因的理解。
第二章:关爱贫困人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贫困人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关爱贫困人群的意义:介绍关爱贫困人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人人有责。
2. 关爱贫困人群的方式:讲解如何关爱贫困人群,让学生知道如何行动。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些关爱贫困人群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关爱贫困人群。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关爱贫困人群的认识。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提出的关爱方式的可行性。
第三章:珍惜自己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幸福。
2. 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生活的幸福: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2. 珍惜生活的意义:讲解珍惜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眼前人。
三、教学活动1. 生活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感受生活的幸福。
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珍惜自己的生活,并发誓行动起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生活幸福感的认同。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提出的珍惜生活的方法的可行性。
第四章:扶贫行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扶贫行动的重要性。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目的

脱贫攻坚主题班会目的主题:加深对脱贫攻坚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与担当心,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
一、引言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在当前,我们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因此,脱贫攻坚任务更为紧迫。
二、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1. 国家意图: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将其定义为一项重大的社会改革任务。
将70年前贫困的百姓摘掉贫困的帽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2. 人民期望:成千上万的贫困家庭期待早日脱贫,追求幸福生活。
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为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了解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和政策1. 定位:脱贫攻坚是解决我国当前最突出的民生领域问题,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
2. 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确保每个贫困户都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3. 举措: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培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加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促进资源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4. 效果测评:了解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情况,各地的贫困人口数量和脱贫率,并介绍一些成功的脱贫案例。
四、分析脱贫攻坚中的问题与困难1. 强调现实困难:脱贫攻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扶贫措施不到位、扶贫资金管理腐败等等。
2. 强调个人困难:脱贫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中学生,我们有可能遭遇的问题,如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足、贫困家庭学生孤立等。
但我们要克服这些困难,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五、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展示个人担当与责任1. 动员全体学生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通过行动来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关爱贫困群众。
2. 筹划具体活动: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募捐活动,或者亲自到贫困地区开展支教、助学等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
决胜脱贫攻坚,看家乡新风貌五(1)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决胜脱贫攻坚,看家乡新风貌”五(1)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目的:通过本次队会,理解体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形式:小品、诗朗诵、图片展、征文等活动过程:一、队会内容:(男、女主持人上场)主持人(合):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甘州中学五(1)班“决胜脱贫攻坚,看家乡新风貌”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女:1949年的十月一日,祖国妈妈获得新生。
男:经过改革开放,祖国妈妈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从东亚病夫到奥运会领讲台上的健儿;男:从低矮破旧的小平房到一幢幢的高楼大厦。
男女(合)今天的祖国成了东方巨人。
女: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引吭高歌吧!请听合唱《我们的田野》--男女(合)同学们,我们现在请我们的小导游,请跟着他们到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请几个同学拿出展现祖国欣欣向荣景象的图片,边指着图,边为大家介绍。
同学们,听了导游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大家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下面请听《家乡新变化》。
多杰卓玛:我的家乡在祁连山保护区内。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是贫穷落后的地方:一条弯弯曲曲的陡峭山路直通牧区,干燥的季节车子通过时扬起铺天盖地的灰尘,雨季时道路泥泞不堪,人们出行很不方便。
牧区里的人们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和窝棚里,院子也是坑坑洼洼;那里一下雨就满地烂泥,一出门就踩的满脚是烂泥。
环境卫生也非常的糟糕,路边到处是垃圾,还有随处可见的草堆和粪堆,居民点门口破烂的羊圈、牛圈、猪圈、还有厕所,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过度放牧和人为生态环境破坏使得家乡的植被遭到严重打击。
今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
五一期间,我回到家乡,发现家乡变了样:公路变了,从城里到牧区通上了柏油马路,牧民家门口,铺了水泥路,道路宽敞,人们出行也方便多了。
房子也变了,低矮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房,院子也铺成了水泥地板,并对分散户进行了集中定居。
环境卫生也进行了整治,政府在居民点投放了大量垃圾斗,人们把垃圾都放在垃圾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