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歌谣ppt..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刘三姐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 再次进
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
119
120
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反馈与反思 课后,我对学生的小练笔进行批改时,发现全班学生的练笔写得 都不错,不 仅将月亮的特点说得很清楚,而且条理清晰。有的学生将 “嫦娥奔月”这一 传说写进了自己的练笔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一个学生在写到月亮 的体积时,不仅与地球进行了比较,还通过 自己的演算,与太阳进行比较, 更进一步说明了月亮的小。学生的创 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体现。从练 笔的整体结构看,学生用词很 准确,在写到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时,如果要到 月亮上去,引用了“日 夜不停”。在“嫦娥奔月”的这一传说与月亮的实际 资料过渡时用上 了“确实”、“的确”等词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 给学生、把 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交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这样不仅发展了
学生的主体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 的学习态度由“厌学”
变为“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 我还觉得将课文中的内容提 炼为学生练笔的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再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 “读”与“写”融会贯通,获得很 好的教学效果。 22 月球之谜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 8 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
威吓 花轿
我们一起找答案
课文写了两件事: 1.刘三姐用歌声惩治财主的管家。 2.刘三姐与莫怀仁及三个秀才对歌。
小组合作:
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刘三姐和 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一首?为 什么?喜欢唱歌的同学可以自己编曲 唱一唱。
刘三姐的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戏曲
刘三姐的戏曲作品也是其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戏曲作品以地方戏曲为 载体,融入了刘三姐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刘三姐的戏曲作品内容丰富多样, 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方面。
刘三姐的戏曲作品在表演形式上也独具特色,她善于运用声音、表情、动作等手 段来刻画人物形象,传达情感。她的戏曲作品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对地方戏 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民族音乐特色
刘三姐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融合了壮族山歌的韵律和节
奏,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自然声音运用
刘三姐善于运用自然声音,如鸟 鸣、水声等,营造出清新、自然
的音乐氛围。
音乐创新
刘三姐在传统山歌的基础上,融 入现代音乐元素,使音乐更加丰
富多样,具有时代感。
歌词内容评价
1 2
反映生活
刘三姐的歌词内容广泛,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 、情感和价值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传承民族文化
刘三姐作为中国民族文化 的代表之一,传承了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民族文化内涵
刘三姐的文化艺术形式丰 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内涵 ,为其他民族提供了借鉴 和启示。
弘扬民族精神
刘三姐的故事和歌曲弘扬 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和勇敢的民族精神。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03
刘三姐的文化影响
对广西文化的影响
广西文化的代表
刘三姐作为广西文化的代表,展示了 广西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魅力 。
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
刘三姐歌谣PPT资料

刘三姐歌谣百科名片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
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
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
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
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
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
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
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
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
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
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虽然传说不一,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尊崇与热爱之情却是一致的。
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
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
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
壮族人民尊她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
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
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
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刘三姐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三 采取学生喜欢的 多种方式理解课文 1 同桌互相倾听对方 朗读 2 同桌之间互相讲讲 这个故事
小组推荐一名来讲, 同学互相评议,他们 那些地方讲得好?那 些地方需要改进?
2 以小组为单位 表 演这个故事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进行创作和表演,并 给予奖励
四 课外扩展,引向 生 活 1 和爸爸妈妈一起 读。 2 爱 献上我的一份
爱与向往。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与过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反思 S1 春天 因为春天到 什么是事物让你感到 一、激发兴趣,处是生机勃勃的。 生机勃勃了? 在春天—— 引入新课 按顺序来说 先说植物再说动物或 1. 说一说你 人物等 喜欢哪个季节, S2 夏天 因为在夏天 并说 说喜欢的原因? 我可以去游泳/ 夏天 可以 --/ 夏天的树木,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 由, 花朵— 语句完整即可 S3 秋 天 -- S4 冬 天— 认识生字“哪”,指 导 2. 今天我们就来 生读课题 学 习一篇描写四季 的课 文。(板书课 课文里说什么哪儿去 了? 题)教学 生字儿 3. 质疑课题:看 到课 题, 你想知 道些什 么?带着疑 儿化音“哪儿”的发丽、热情、大 方。她能歌善舞,心地善良,同情弱 者,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她的歌声 成为和地主劣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 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 “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 会。
点击播放
刘三姐资料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年 幼时就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 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 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 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她能出口成 章,妙语成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 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 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 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 以答,羞赧而退。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刘三姐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刘三姐剧照
点击播放
刘三姐对歌剧照
听读思考
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 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 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 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阅读提示:
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 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读一读
歌喉 傍晚 箩筐
飞禽 欠债 奴才
教具准备:小鸟和青蛙头饰、生字卡片。
第
一
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板书“坐井观天”“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预 习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坐井观天吗?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教学反思: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谢谢收看!
13、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 下文 理解句子的含义。
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 我会找:哇—(蛙)—(娃)—(洼)
雪白的葫芦花 盯—(丁)—(顶)
可爱的小葫芦
4、巩固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说话: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 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 图,出示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刘三姐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出来向大家挑战,应战的同学不但展示自己书写的生字,还要说出理 由。取胜者为下次擂台赛的擂主。 完成课后“看看写写”的练习。 拓展活动:找一找,我们写过的生字中,哪些是左窄右宽的字,找出 来写 一写。
课后反思:
写)
(以上教案由姚昊芳老师撰
语文园地七
刘三姐给你留下什么 样的印象?
刘三姐聪颖、美丽、热情、大 方。她能歌善舞,心地善良,同情弱 者,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她的歌声 成为和地主劣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 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 “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 会。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谢谢收看!
欣赏别人,到互助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 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 我为中心等 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 谅解别人,养成 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 悟课文,积 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 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成语
如坐针毡 丧魂落魄 无计可施 狼狈不堪 气急败坏 幸灾乐祸 恼羞成怒 面红耳赤
“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 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新们听了却扬眉 吐气,拍手叫好?”
刘三姐给土豪劣绅唱的山歌具有讽刺 的意味,句句一针见血,所以他们听了刘 三姐的歌会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刘三 姐给乡亲们唱的歌总是怀着美好善良的心 态,歌唱快乐幸福的生活,鼓励人们积极 向上,勇敢地和恶势力作斗争。所以乡亲 们听了她的歌会扬眉吐气,拍手叫好。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刘三姐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威吓 花轿
我们一起找答案
课文写了两件事: 1.刘三姐用歌声惩治财主的管家。 2.刘三姐与莫怀仁及三个秀才对歌。
小组合作:
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刘三姐和 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一首?为 什么?喜欢唱歌的同学可以自己编曲 唱一唱。
读一读或自己编曲唱一唱
“天地山川盘古开,飞禽走兽众人财。 想吃鲜鱼就撒网, 要吃野兔带箭来。”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 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 动物 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刘三姐剧照
点击播放
刘三姐对歌剧照
听读思考
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 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 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 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阅读提示:
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 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读一读
歌喉 傍晚 箩筐
飞禽 欠债 奴才
点击播放
刘三姐资料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年 幼时就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 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 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 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她能出口成 章,妙语成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 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 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 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 以答,羞赧而退。
习作二 写一种动物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 得很有 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 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 样, 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刘三姐》教学PPT课件(4篇)

这不仅表现出刘三姐爱唱歌,也道出了刘 三姐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的心声。
• “你会腾云我会飞……你敢伸头我敢锥。”
• 从这几句歌词中你能体会出刘三姐面对这 些所谓的秀才名士时,什么样的态度?
细读感悟
• “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 大涨了乡亲们的志气。”“管家在众人的 嘲笑和咒骂声中急忙溜走了。”
语文S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单元
刘三姐剧照
刘三姐对歌剧照
《山歌好比春江水》
• 疾恶如仇 仗义执言 • 气急败坏 狼狈不堪 • 蜂拥而上 恼羞成怒
如坐针毡
面红耳赤 扬眉吐气 幸灾乐祸
• 听录音 •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 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 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语文S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单元
刘三姐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 歌曲,你们知道它是哪个民族的山歌吗?
歌喉 贫苦 嫉恶如仇 社会 仗义执言
土豪劣绅
崎岖 飞禽走兽 撒网
捋取 蜂拥而上 嘲笑 溜走 霸占
得逞 恼羞成怒 威胁 债主 擂台
花轿 锥子 箩筐 奴才 狼狈不堪
总——分——总
第一部分:(1、2)概括的写聪明伶俐的壮族姑 娘刘三姐敢于仗义执言,用山歌作武器与土豪劣 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
第二部分:(3——“再也无计可施,灰溜溜的白 下阵来.”)写刘三姐用山歌大灭了财主莫怀仁管 家的威风,揭穿了莫怀仁霸占茶山的企图,并在 “对歌”中使财主和秀才们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 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这些句子具体描写出刘三姐是怎样用歌声做武 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表现出她“嫉恶如 仇,敢于仗义执言”的好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刘三姐歌谣的艺术形式
五言四句体 五言八句勒脚体 七言四句体 七言八句勒脚体
三五三五言四句体
续:
刘三姐歌谣(壮歌)押腰脚韵有平仄要 求。笔者将这种壮歌称为壮族的格律诗歌。 这种格律诗歌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着红 水河流径的天峨、南丹、东兰、凤山、巴 马、都安、大化、忻城、新宾、武宣等县 (区)及上林、武鸣、金城江、罗城、环 江、柳江、柳城诸县(区)。换言之,这 些县(区)的壮歌与宜州的壮歌格律相同。
二、刘三姐歌谣的历史传说
壮族民间认为,“歌玗”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 三姐是歌玗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玗的歌就是刘三姐 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 姐歌谣最有代表的地区,被认为是刘三姐的故乡。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从 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12岁即出口 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 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 长则三五天,个个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然而她的才华 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 骑鲤鱼上天成了仙壮。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 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想娶三姐 为妻,她坚决反对,莫买通官府迫害她,她乘船飘然而 去。
五、发展现状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 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 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 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歌节期间,除了传统的歌圩活 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等丰富多 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广西刘三姐歌谣
刘三姐歌谣
项目批次:23 项目编号:Ⅰ-23 申报地区:广西 壮族自治区宜州 市
目录
一、刘三姐人物简介 二、歌谣的历史传说
三、歌谣的类型
四、歌谣的艺术形式
五、发展现状
六、传承价值
一、刘三姐人物简介
刘三姐也叫刘三妹,出生于 公元618年,她是民间传说的壮 族人物。 她自幼父母双亡,靠哥 哥刘二抚养,兄妹二人以打柴、 捕鱼为生,相依为命。 三姐不但勤劳聪明,纺纱织布 是众人夸赞的巧手,而且长得宛 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绝伦。尤 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遐尔闻 名,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 争相与她对歌、学歌。 刘三姐有“歌仙”之誉, 她有 着出口成歌的本领。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 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 的故乡, 广西各族人民 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 为把民歌发扬光大,也 是为了纪念壮族人民的 歌仙刘三姐,从1993年 起广西开始举办民歌节。 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 情,以歌会友,共同抒 发广大人名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热爱。民歌成 了飞架于广西各民族与 全国各兄弟民族及世界 民族之间的彩虹。
延伸阅读:刘三姐的另一传说
刘三姐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她与同村的 卖柴歌手李小牛相爱。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为名,把他俩捆绑丢 下河里,李被淹死,三姐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 姐在当地唱歌出了名,莫怀仁请来三个歌手与刘三姐赛歌,大败而 归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三姐死后, 人们在她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祭间坟墓裂开,三姐跳出来骑着一 条鲤鱼上李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目前山上有刘三姐 汉白玉雕像,洞内塑有男女对歌群雕。
以谜语歌为例, 男方:什么水面打跟斗呢,什么水面起高楼呢,什么水面撑阳 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刘三姐:鸭子水面打跟斗呢,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 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男方:什么结果抱娘颈呢,什么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包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 刘三姐: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柚子结果包梳子, 菠萝结果披鱼鳞呢。 男方:什么有嘴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下? 刘三姐:菩萨有嘴不讲话,铜锣无嘴闹喳喳。财主有脚不走路, 铜钱无脚走天下。
三、歌谣的类型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 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 七大类。 以生产歌为例,“春天茶叶香又香,茶山 一片好风光,自己种来自己采,甜满心头像 满筐”就表现了壮族人民知足常乐、豁达乐 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和谐。 以爱情歌为例,“桐子拿 来打灯油,美在 灯下做绣球;绣球里面装红豆,一心一意望 哥收”、“连就连,我两结交订百年;哪个 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等山歌对爱 情的表达明白晓畅而又蕴藉含蓄,嘞而不淫, 哀而不伤。
[3]邓凡平选编.刘三姐评论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4]覃桂清著.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5]李海峰 邓庆 刘三姐传世山歌[M] 广西民族出版社20E4%B8%89%E5%A7%90%E6%AD%8C%E8 %B0%A3&ie=utf-8
[2]读秀: /readPaper.do?id=D3DA387C9CC929D9AAB3C9BC8924 1A97515ADD5549DA681654854715BAA6D77E7F06E05F22A56B9568004C7C5C703 E7F信息来源:2013.10.30 新农村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