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饲饮食护理技术
肠道管喂饮食(鼻饲)的护理

分类
间歇重力 滴注
滴注法 鼻饲法 分次注入 法
连续滴注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 目标
维持肠道功能
保证营养和治疗需要
护理重点步骤
评估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肠道喂饮食,对有麻痹性肠梗阻、活动 性消化道出血、腹泻急性期均不宜进行肠道管喂饮食。
解释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道管喂饮食的目的,留置鼻胃管、鼻 十二指肠管或鼻空管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更换
流程图
患者能顺利接受肠 道管喂饮食, 肠道不耐受症状轻
无误吸发生
血糖监测稳定, 无发生电解质紊乱
护理结局
相关链接
经胃喂养
置管简单胃
保留了对胃、十二指肠的 内神经内分泌刺激作用
3
2 1 4
胃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 能够使用的营养液范围较宽
素饮食、匀浆膳、混合奶
5
可采用持续输注或 分次滴注的喂养方法
种类
• 讨论并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浓度,配制管喂饮食确保不受病 菌的污染,已开启的营养液放冰箱冷藏。 • 喂养过程抬高床头30o~45o.以防止食物反流导致误吸的发 生。颈椎、胸椎、腰椎损伤患者不宜抬高床头。如患者需 采取低于30o的体位进行操作或转运时,提前1小时夹闭滴 注管路。摇低床头前30~60分钟停止喂食。
体位
Hale Waihona Puke 标识• 每次喂食前确定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在胃肠 内,方实施肠道管喂饮食。滴注时挂上外用营养液瓶的标 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滴注 鼻饲法 分次注入 鼻饲法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滴注 鼻饲法 分次注入 鼻饲法
防误吸
监测
清洁
记录
1.鼻词时,保证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气囊处于 1. 每24h更换装鼻饲液的容器和给药用的器具。 充气状态。 1. 准确记录患者鼻饲量、出入量。 •每4一8h监测肠鸣音情况.观察患者大便性质、有无腹 胀、恶性、呕吐等情况。 •长期鼻饲患者,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和鼻 2. 每日清洗插管周围皮肤及此部位的插管, 2.鼻饲过程中观察有无呛咳、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空肠管留置时间根据管道材质或遵从厂家说 2. 每周称体重一次,如果发现患者的摄人量和 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等情况。 •监测血糖、水、电解质情况;观察意识变化,有无出 明决定更换时间。 消耗不平衡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护理 汗,心悸等情况。 方案 3.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误吸现象即停止鼻饲,并 3. 鼻饲患者给予口腔护理3次/d。 立即吸出口鼻腔及呼吸道的误吸物。
管饲护理操作规程

管饲护理操作规程(一)目的对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消化道术后及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导管至胃部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保证蛋白质与热量的摄人,促进其早日康复。
(二)评估患者1.确定患者有无义齿,如有应除去。
2.判断鼻腔是否通畅,有无疾患等。
3.了解患者对鼻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病情。
4.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
(三)操作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净双手,戴口罩、帽子。
2.患者准备:除去义齿,协助其大小便,取舒适体位。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鼻饲包1只,石蜡油、棉签、胶布、夹子、别针、听诊器、适量温开水(38℃~400C),鼻饲流质(38℃~400C)。
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舒适。
(四)操作程序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2.对清醒患者说明插管目的、插管时的感觉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
3.患者半卧位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4.评估插管长度从患者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长度;或以从剑突到发际为准,45cm~55cm。
5.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段(l0cm~20cm),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胃管,约插入15cm,通过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可用电筒、压舌板检查口腔有无胃管卷曲。
6.插管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并嘱患者深呼吸,或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插入;如发现咳嗽、呼吸困难或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除,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停留在口中。
7.昏迷、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者,在插管前应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插入。
8.确定胃管进入胃内,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颊部。
确定胃管是否已进入胃内的三种方法:(1)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证实胃管在胃内。
(2)快速用注射器向胃管中注入l0mL~20mL空气,同时听诊器于剑突下听到气过水声,证实胃管在胃内。
儿科护理 管喂膳食

管喂膳⾷:是将⾷物制成流质或糊状,通过⿐饲管、造瘘管输⼊胃肠肠道,以保证病⼈获得所需的营养素。
本膳⾷常见于有意识障碍不能进⾷的病⼈;⼝腔和消化道⼿术后不能正常进⾷者;胃或空肠造屋病⼈;重症病⼈需加强营养者和消化道正常⽽不愿进⾷者。
膳⾷特点:
1.管喂膳⾷患者,⼀般都要持续进⾷⼀段时间,长的可达⼏年或⼗⼏年,因此要供给蛋⽩质及各种营养素都有适当⽐例的平衡膳⾷。
2.多数患者病情⽐较严重,卧床不起,要根据病⼈的情况决定总热能,完全卧床的病⼈所需热能为基础代谢的l.2倍。
3.本膳⾷中使⽤的单糖和双糖较多,为保持营养平衡防上便秘和腹泻,需适当加⼊多糖类和可溶性纤维。
4.做好清洁及消毒⼯作,所有⽤具要预先清洗消毒,⾷物原料要保证质量,配制好的营养液应放⼊专⽤冰箱内保存备⽤。
5.管喂温度要适宜,以37oC左右为好;为防⽌管腔阻塞,管喂液不能太稠,不能有块物,应⽤筛⼦过⼀下。
喂好⼀次后⽤少许温开⽔冲喂管⼦,以保持通畅。
6、喂⾷时要把患者头部略抬⾼,⽤50ml的注射器灌注,也可⽤灌⾷瓶滴注。
7、密切观察及时记录患者反应,按病情随时调整饮⾷配⽅。
临床护理—管饲饮食

临床护理—管饲饮食
定义:管饲法是通过导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水和药物注入胃内或空肠内的方法,适用于昏迷患者、消化道肿瘤、食管狭窄、颅脑外伤以及其他不能由口进食者,以保证其营养需求。
1.鼻饲法插管要点
(1)插管长度:一般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体表测量法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2)用液状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10-20cm,经鼻腔插管插入10-15cm,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3)插管过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可暂停插入,嘱患者深呼吸;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时,表明插入气管,应该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管。
(4)昏迷患者的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配合操作,为提高插管成功率,在插管前取去枕平卧位,插管时将患者的头
(5)确认胃管位置的方法: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①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抽吸胃液时,有胃液被抽出。
②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胃部,用空注射器快速向胃管内注入空气10ml,能够听到气过水声.③呼气时,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未见气泡逸出。
2.灌注食物要点
量温开水。
(2)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 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鼻饲
避免注入空气,速度不宜过快,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
(3)鼻饲完毕,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胃管腔内有残余鼻饲液,否则容易导致鼻饲液变质,胃管堵塞或引起胃肠炎。
(4)协助清洁口腔、鼻腔、整理床单位,嘱患者保持原卧位
3.拔胃管要点
(1)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需要更换胃管时,需要拔管。
长
(2)更换胃管时应该在当天晚上最后一次灌注食物后拔管,翌日晨从另一侧鼻孔插管。
肠道管喂饮食(鼻饲)的护理 PPT

1.采用持续输注的方式。
2. 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宜过 高。
导管可在胃镜或透视镜引导下置入空肠。
1.经内镜下胃造口术,指在内窥镜协助下,于 腹壁,胃壁造口置管,将营养管置入胃内,实现 胃内喂养。
肠道管喂饮食(鼻饲)的护理
肠道管喂饮食(nasogastricgavage)又称鼻饲法, 是指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为不 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基质或其他的营养素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维持肠道功能
护理
目标
保证营养和治疗需要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护理重点步骤
评估
更换
患者能顺利接受肠 道管喂饮食, 肠道不耐受症状轻
无误吸发生 血糖监测稳定, 无发生电解质紊乱
护理结局
• 经胃喂养。一般选择鼻胃管途径.常用于胃 动力排空功能较好的重症患者。
置管简单胃保留了对胃、十二指 Nhomakorabea的 内神经内分泌刺激作用
胃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
3
能够使用的营养液范围较宽
2 优点 4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肠道喂饮食,对有麻痹性肠梗阻、活动 性消化道出血、腹泻急性期均不宜进行肠道管喂饮食。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道管喂饮食的目的,留置鼻胃管、鼻
解释 十二指肠管或鼻空管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置管后妥善固定,防止意外拔管。做好管道标识。在管道末
固定 端做刻度标识以保证正确的插入长度。每班记录外露长度。
素饮食、匀浆膳、混合奶
1 接近于生理
5
可采用持续输注或 分次滴注的喂养方法
管饲饮食病人的护

• • •
• •
• • • • • • •
五、护理措施 1.鼻胃管,胃、空肠造瘘管的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尤其是需要长期经胃、空肠造瘘口管饲的病人对之有很大的心理反应,因此, 应先评估病人对管饲的接受程度、对管饲后相关功能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自我形象改变的接受程度; 向病人解释管饲的作用及必要性,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加强与 其支持系统如亲戚、朋友的联系,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多给病人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支持。 (2)日常生活护理 1)加强鼻腔、口腔护理:每日刷牙或口腔护理两次,特别是经鼻饲管营养的病人每天清洁润滑鼻 腔,防止鼻黏膜长期受压、分泌物结痂。减少鼻饲管对咽部长期摩擦和刺激所导致的咽、喉部的炎 症、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病人不能进食水,容易感到口干、口渴,应做好口腔护理。咽干、咽 痛者,可用凉开水漱口;又因鼻饲管刺激鼻咽部,使病人不敢咳嗽、排痰,可鼓励病人每日做深呼 吸4次,护士和家属为其叩背,预防肺部并发症。护士可视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能力教授相关操作。 2)管饲期间严格禁食、禁水;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痰液,防止胃反流引起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经鼻饲管营养的病人保证每日雾化吸人两次,可预防肺部感染。 3)可酌情沐浴,擦洗胃、空肠造瘘口周围皮肤:沐浴、擦洗、更衣时保护好管路,防止脱出。 4)休息与活动:合理休息与适当活动。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外伤。 (3)术后造瘘管要妥善固定,避免因病人床上活动时造瘘管牵拉周围皮肤引起的疼痛和造瘘管的脱 出。 (4)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合理配制高热量流食或要素饮食,如肝硬化病人给予低蛋白饮食,防止 肝性脑病的发生。营养液应现用现配,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变质。开始滴注营养液时宜低浓度、小剂 量,以后逐渐增加,避免肠道不适应而出现腹泻。若有腹泻可经 造瘘口注入止泻药物,对症处理。灌注管饲液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无恶心、呕吐、腹胀、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滴入食物用过滤器过滤,避免渣滓阻塞管道,滴人速度不宜过快,匀速 滴人,并保持适当温度(38~41℃),以防止肠道反应。
基础护理学课件:管饲饮食

27
鼻腔(nasal cavity)
一、位置与分布:
鼻腔是一个不规则的狭长间隙, 前起至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并通 鼻咽部,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鼻腔又以鼻域为界分为鼻前庭 和固有鼻腔前后两部。
鼻前庭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 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固有鼻腔简称 鼻腔,有内、外、顶和底四壁,其 中内侧壁及鼻中隔,表面覆盖有黏 膜,外侧壁至上而下有上鼻甲、中 鼻甲和下鼻甲以及上鼻道,中鼻道 和下鼻道。
计 划:
2、病人的准备(观看录像)
9
二、鼻饲法(nosogastric gavage)
操作步骤:
1、护士准备(看录像) 2、患者准备:病情允许时,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以减少胃管通过鼻咽部时的呕 吐反射,并使胃管易于进入胃 内,无法坐起者可取有侧卧位, 头颈部自然伸直。
10
二、鼻饲法(nosogastric gavage)
评 价:
(1)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轻柔,无黏膜损伤 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2)病人理解插管意义并能主动配合。 (3)证病人基本营养、药物及水的摄取。 (4)确保插管于胃内,无脱出。 (5)拔管后病人无不适反应。
17
18
定义:
又称元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精制食物,由 无渣小分子组成的水溶性营养合成剂,包括游 离氨基酸、单糖、主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 盐类和微量元素。
2、鼻饲、经胃或空肠造瘘处滴入法: (1)分次滴入 (2)间歇滴注 (3)连续滴注
23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低 少 慢 无反应 逐步增加,确定标准和注入的速度。 3、配制好的溶液应放在4 ℃以下的冰箱内保存。 4、营养液的温度:
口服 37 ℃、 鼻饲或经造瘘口注入 41~42℃ 5、保持管腔通畅,注意不良反应。
护理部《管饲》操作规程

管饲操作规程
目的 1 经胃肠道用管饲提供代谢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2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防止细菌移位。
相关知识 1 管饲方式分为三种,重力滴注、灌注器灌注、营养泵泵注。
需严格控制营养液速度的患者必须用营养泵。
2 患者管饲时间大于一个月或有肺吸入危险者,应使用鼻肠管。
3 营养液集中管理,开瓶后常温8小时内有效,冰箱冷藏24小时内有效。
4 管饲期间口腔护理BID,根据医嘱记录I/O。
5 管饲后30分钟内应避免搬动患者或进行可能引起误吸的操作,如CPT、
吸痰等,痰液较多的患者应在管饲前给予CPT、吸痰,管饲后床头抬
高30~45度。
6 观察有无误吸及胃肠道等并发症。
7 管饲期间的药物应充分捻碎,溶解成液状后注入。
药物需与营养液分
开管饲,捻碎后容易影响疗效的药物不宜进行管饲,并通知医生。
8 管饲期间根据医嘱监测血糖、电解质、血常规、血肌肝、尿素氮等指
标。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管饲后继续抬高床头30~45°至少30分钟。
护理记录 1 管饲量、方式、残余量。
2 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胃潴留、返流)。
风险防范管饲存在腹泻,便秘,胃潴留,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胃出血,食管狭窄,误吸,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其防范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导管插入的途径及长度判定
(1)口胃管 (2)鼻胃管 (3)鼻肠管 (4)胃造瘘管 (5)空肠造瘘管
常用胃管及用途:
常用普通胃管为单腔, 有12、14、16、18号等 多种规格,可由橡胶及硅 胶等组成,成人常用14号 胃管,全长125cm,在 45、55、65、75cm处 标有标记,相当于胃管插 入分别深达贲门,胃体、 幽门和十二指肠,常用于 胃肠减压、鼻饲、诊断性 实验等。
500ml (3)连续滴注:12~24h
定义 目的 操作
鼻饲法
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 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一种方法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 质饮食,以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 适用: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拒绝进食者、 病情危重的婴幼儿等
实施步骤
插胃管
步 骤:
3、如患者出现剧烈恶心、 呕吐,可暂停插入,嘱 病人深呼吸,分散患者 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同时,深呼吸还可降低 迷走神经兴奋性,减轻 胃肌收缩。
插胃管
步 骤:
4、插入不畅时应检查 患者口腔以了解胃管是 否盘在口咽部,如发现 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 难、紫绀等现象时,表 明胃管误入气管,休息 片刻后再重新插入。
每次鼻饲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以确保胃的排空, 防止胃潴留。
5、长期鼻饲的病人应每周更换胃管,一般 晚间拔管,次日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6、患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禁 忌插胃管,以防血管破裂造成出血。
取得理解和配合
动作轻柔
每次灌注前需证实在胃 内
给药时的处理
每次鼻饲量<200ml,间 隔时间>2h,温度 38℃
注意事项
1、插胃管前应取下义齿防止脱落误吞,并用液状石蜡 润滑前端,以减轻插入时的摩擦阻力。
2、插胃管时应向后下推进,以防咽喉部受到强烈的 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造成胃运动增 强导致恶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严重时可出现发射性心博骤停。
3、插管时手法要轻柔,尤其应注意避开鼻中隔前下部的 “易出血区”。
4、鼻饲时: (1)药片应碾碎溶解后注入。 (2)新鲜果汁应于奶液分别注入,以防凝块。 (3)避免鼻饲速度过块、鼻饲液过冷或过热。 (4)鼻饲液温度为38~40℃,一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鼻腔生理回顾
黏膜和血供特点:
鼻腔黏膜:按其生理功能分 为嗅区和呼吸区,呼吸区黏 膜表面光滑湿润,黏膜内富 有丰富的静脉海绵丛,摩擦 等损伤后易出血。
插胃管
步 骤:
2、插管至咽喉部时 (10~15cm),嘱患者做吞咽 动作,同时顺势将胃管 轻轻插入,无法做吞咽 动作的患者可饮少量的 温开水以助胃管顺利的 进入食管。
三、管饲饮食
(一)常用的管饲饮食 1、混合奶 2、匀浆膳 3、要素饮食
一种化学精制食物,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易
特点:
1、不含纤维素 2、无须经过消化过程 3、可直接被肠道吸收 4、营养价值高,营养全面
(二)应用方法
1、胃内管饲
鼻胃管、胃造瘘管、食管造瘘
方法: (1)分次注入:每日6~8次,每次不超过200ml (2)间歇滴注:每日4~6次,每次不超过250~
带着问题去思考
鼻饲法插管的长度是多少?怎样量长? 清醒病人与昏迷病人插管方法的不同 点是什么? 插管过程中碰到的三种困难及其处理方 法是什么? 证明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灌注食物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拔管的三个要领是什么?
插胃管
步 骤:
1、左手持纱布托住
胃管,沿选定侧鼻孔, 先稍上平行,再向后 下缓缓的插入,手法 要轻、慢。
置于病人胃部听有无气过水声。
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颊部。
插管过程中三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处理
恶心呕吐
胃管刺激鼻咽部,通 过神经反射引起
护士暂停插管,嘱病人 深呼吸,放松全身
误入气管
①护士:如解释不当 ②病人:配合不好
立即拔出胃管
插入不畅
①插入口腔 ②碰到食管的狭窄处
①嘱病人张口,检查胃 管是否盘在口中,若 是,立即拔出 ②护士暂停插管,嘱病 人深呼吸,放松全身
长期鼻饲者
抽取胃液 听气过水声 看有无气泡
每天行口腔护理
每周更换 晚上末次喂食拔出 次日晨插入
昏迷病人插管
当胃管插入14~16cm处时,将病人头部托起
向前屈,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 通道的弧度,胃管可顺利通过食管口。
咽部
位置与分布: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 通道,上起至颅底,下达第六 颈椎平面和食管口连接,前接 鼻腔、口腔和喉,后壁与椎前 筋膜相邻,咽部分别与软腭和 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 咽和喉咽三部。
插胃管
步 骤:
6、为昏迷患者插管,应先将患 者头稍向后仰,便于胃管咽后壁 下行,当胃管插入约15cm到达 咽喉部时,一手托起患者头部, 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这样可增 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 沿后壁滑行,再缓缓插入预定长 度。(颈椎骨折患者禁用此法)
插胃管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三种方法)
A 将注射器与胃管末端连接,抽吸胃内容物。 B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无气泡溢出。 C快速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同时将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