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区别
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区别

检测项目
正常
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开放颅压(mmH2O)
<180
<180
>180
蛋白质(mg/dL)
<40
正常or<100
>100–200
葡萄糖(nmol/L)
≥2.5
≥2.5
<2.2
CSF葡萄糖/血清葡萄糖
≥0.6
≥0.6
<0.4
WBC (个/mm3)
≤5
<1,000
>1,000
WBC分类
70%淋巴细胞, 30%单核细胞
MNLs
主要为PMNLs
革兰氏染色(%)
None
NA
75–90
培养阳性率(%)
None
NA
>70–85
PCR
NA
EVs, HS菌,H 嗜血杆菌
脑膜炎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病毒性脑膜炎: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为主。
3.结核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增高为主。
“细菌性”?“病毒性”?真的傻傻分不清吗

龙源期刊网 “细菌性”?“病毒性”?真的傻傻分不清吗作者:马田瑞来源:《时尚育儿》2016年第03期“细菌性”&“病毒性”,如何治才对症有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试验需要2~3天,而且不是总能得到有效的诊断结果。
在不能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时,应该优先考虑是病毒性,因为细菌性感染往往进程较慢,在不容易区分的情况观察两天通常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虽然对普通感冒来说,继发性细菌感染确实很普遍,但这种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因为呼吸道的表层细胞被病毒损伤后对存在于呼吸道的细菌敏感,而并非外来的致病菌。
这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感染,在患普通感冒之后,这些细菌会感染受伤害的细胞并杀死这些表层细胞。
除此之外不会造成其他伤害,与病毒造成的伤害没有太大的区别。
使用抗生索尽管能够杀死这些正常情况下无害的细菌,但对于疾病的症状和进程毫无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出现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时,才应该使用抗生素。
关于化验血常规,你不得不知有些父母很想知道宝宝生病到底要不要查血常规,化验血常规对判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否有意义?只有通过血常规才能判断感染的原因呢?·24小时内验血结果未必靠谱其实在24小时内验血结果不准确,这个时间不容易检测到白细胞的增高,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白细胞明显增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细菌感染。
·CRP是个关键性指标CRP,即C-反应蛋白。
是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敏感标志物。
感染和炎症发生后几小时CRP浓度会迅速上升,感染控制或炎症消除后,很快恢复正常。
CRP在病毒感染时往往不高,但增高并不代表一定是细菌感染,CRP增高提示机体存在细菌感染或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果儿童有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CRP大于20-30,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2022年度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儿科》考试押卷含答案

2022年度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儿科》考试押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30题,每题1分)。
1、哪种药物是抗结核的首选药物A、乙硫异烟胺(ETH)B、异烟肼(INH)C、利福平(RFP)D、链霉素(SM)E、吡嗪酰胺(PZA)【参考答案】:B2、哪项可诱发重症水痘A、应用抗生素B、应用退热药C、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应用止痒药E、应用抗病毒药【参考答案】:C3、哪一项符合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A、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C、血清铁升高,总铁结合力升高D、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正常E、血清铁升高,总铁结合力降低【参考答案】:B4、患儿,1岁。
发热3天,流涕、咳嗽,咽部及眼结膜充血,在下眼睑边缘见Stimson线,口腔粘膜充血,既往未接种麻疹疫苗,该患儿诊断麻疹,属麻疹病程哪一期A、潜伏期B、前驱期C、卡他期D、出疹期E、恢复期【参考答案】:B5、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未明确时,应首选下列哪组抗生素A、红霉素+氯霉素B、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C、青霉素类+四环素D、林可霉素+氯霉素E、新青霉素+新生霉素【参考答案】:B6、病毒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主要区别在于A、年龄大小B、发病季节C、惊厥次数D、脑膜刺激征E、脑脊液变化【参考答案】:E7、下列哪项表明结核性脑膜炎已进入晚期A、惊厥B、昏迷C、脑膜刺激征阳性D、腹壁反射消失E、脑神经瘫痪【参考答案】:B8、6个月小儿,低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发作间歇期两肺可闻哮鸣音及细湿罗音,应考虑的诊断是A、支气管肺炎B、毛细支气管炎C、急性支气管炎D、喘息性支气管炎E、腺病毒肺炎【参考答案】:B9、最可靠的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依据是A、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查B、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C、脑脊液中找到结核菌D、结核中毒症状E、胸片X线检查【参考答案】:C10、下列贫血中,属于红细胞外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是A、蚕豆病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海洋性贫血【参考答案】:D11、3个月小儿按公式汁算其身高、头围约是A、55cm、38cmB、60cm、40cmC、65cm、42cmD、70cm、44cmE、75cm、46cm【参考答案】:B12、以下哪项不是肺炎球菌脑膜炎的特点A、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B、易并发硬膜下积液C、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D、易有脑神经损伤E、脑脊液易找到细菌【参考答案】:D13、某4个月男婴.烦躁,易激惹,好哭易惊,体温正常,有枕秃,前囟平,颅骨有乒乓球样感,诊断首先考虑A、佝偻病B、软骨营养不良C、化脓性脑膜炎D、呆小病E、颅内出血【参考答案】:A14、正常新生儿是指A、出生时胎龄满37周,体重>2.5k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B、出生时胎龄满28周,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C、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k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D、出生时胎龄满42周,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E、出生时胎龄满32周,体重>1.5k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参考答案】:C15、2个月以上小儿首次接种卡介苗,必须做到A、接种剂量为原剂量的1/2B、皮内注射C、皮下注射D、接种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E、接种在左上臂三角肌上端【参考答案】:D16、1岁婴儿,腹泻3D、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未经治疗,日渐加重,患儿嗜睡,前囟眼窝极度凹陷,四肢厥冷,呼吸深快,为紧急抢救重度脱水及重度酸中毒,静脉补液最好先给A、1/2张含钠液B、2/3张含钠液C、4%NaHCO[YZ72_36ml/kgD、1.87%乳酸钠溶液20~30ml/kgE、1.4%NaHCO[YZ72_320ml/kg【参考答案】:E17、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增强B、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减低C、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增强D、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低E、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功能增强【参考答案】:A18、小儿免疫功能检测中的过筛试验项目应除外A、NBT还原试验B、B细胞功能检测C、血清C3含量测定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E、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参考答案】:B19、川崎病的病理为A、全身中、小动脉炎B、全身中、小静脉炎C、全身小动脉、小静脉炎D、全身中动脉、中静脉炎E、全身淋巴管炎【参考答案】:A20、下列哪种抗体检测对EBV近期感染最具有诊断意义A、抗EBNA抗体B、抗EA抗体C、抗VCAIgM抗体D、抗VCAIgG抗体E、抗MA抗体【参考答案】:C21、患儿吃隔夜菜数小时,出现面色及四肢发绀入院。
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 包括病因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二.免疫治疗
治疗
三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 病 毒 一药 物 治 疗
五、对症支持治疗
四.抗菌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阿昔洛韦:为核苷类抗DNA病毒药。体外
CNS感染途径
①血行感染: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 使用不洁注射器静脉或肌肉注射、静脉输血等进 入血流,面部感染时病原体也可经静脉逆行^颅, 或孕妇感染的病原体经胎盘传给胎儿; ②直接感染:穿透性颅外伤或邻近组织感染后病 原体蔓延进入颅内; ③神经干逆行感染:嗜神经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 狂犬病毒等首先感染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粘 膜.然后经神经末梢进入神经干。
确诊尚需 如下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下列病毒性脑炎鉴别:
带状疱疹 病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 炎 肠道病 毒性脑 炎 急性播 散性脑 脊髓炎 :
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 性脑损害,临床表现意 识模糊,共济失调,局 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 征。病人多有胸腰部带 状疱疹的病史,头颅 cT无出血性坏死的表 现,血清及脑脊液检出 该病毒抗原、抗体和病 毒核酸阳性,可资鉴别 。
•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或HSV2主要潜伏在骶神经 节 •而HSV-2则大多数是由原发感染所致,且HSV-2所引 起的HSE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是新生儿通过产道是被HSV2感染所致。
4.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 变,有时以全身性或部分性运 动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病情缓 慢进展,精神症状表现突出, 如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言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临床常见症状 语减少、情感淡漠和表情呆滞 约2/3的病例发生于40 发病年龄 ,或有动作增多、行为奇特及 岁以上的成人 冲动行为,智能障碍也较明显 5. 偏盲、偏瘫、失语、眼 肌麻痹、共济失调、多动( 2. 原发感染潜 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 潜伏期 伏期2-21天, 挛)、脑膜刺激征等,多数 平均6天 病人有意识障碍,表现意 识模糊或谵妄,随病情加 神经症状 重可出现嗜睡、昏睡、昏 3.可有发热、全身 不适、头痛、肌痛 迷或去皮质状态,约l/3 、嗜睡、腹痛和腹 病人可出现全身性或部分 泻等症状,多急性 性痫性发作 起病,约l/4患者 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以往报道预后差 可有口唇疱疹史; 前驱期表现 ,死亡率高达40%,70%,现因特异性抗 发病后患者体温可 HsV药物的应用使多数患者得到早期有效 高达38.4~40.0 的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 度
儿童疾病-脑膜炎的早期症状

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导读】大家对脑膜有过了解吗?脑膜炎是一种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
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
下面跟大家讲解脑膜炎的前因后果吧!脑膜炎的早期症状脑膜炎早期症状有哪些?脑膜炎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以前两种居多,脑膜炎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的神经系统部位,症状有轻有重。
对于患儿来说,既可以一得病就是脑膜炎,也可以因为感冒、腹泻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膜炎。
以病毒性感冒为例,刚开始,病毒仅存在于淋巴系统内,然后侵入上呼吸道,此时表现出的就是感冒症状。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毒就会“渗透”到血液,随着血液的流动,病毒就有可能在大脑某处安家,就成了脑膜炎。
脑膜炎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病人会发热、全身酸痛、食欲差等。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嗜睡、兴奋、抽搐等神经系统的表现。
脑炎患儿早期往往容易被误诊为伤风、感冒,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孩子出现感冒症状,精神行为异常,婴幼儿表现为不肯吃奶、头痛,经过一般的感冒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脑炎的可能性,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排查。
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脑膜炎又分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些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1、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
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美国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
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
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
脑膜炎的症状与治疗

脑膜炎的症状与治疗导致脑膜炎的因素比较复杂,包括传染性以及非传染性多种因素,一般因细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比较严重,可出现脑膜水肿、颅内压升高等情况;因病毒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则病情相对较轻;因真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多与身体其他部位真菌性疾病有关,最为常见的是肺部感染。
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讲脑膜炎的症状以及如何治疗脑膜炎。
脑膜炎都有哪些症状?脑膜炎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细菌新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真菌性脑膜炎。
1.细菌性脑膜炎。
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
这些细菌在健康人体表或者鼻腔内并不会侵害人体,但是通过打喷嚏或者咳嗽导致病毒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即可被这些细菌感染,比如在感冒时,就比较容易被感染。
2.结核性脑膜炎。
主要是由结核菌所引发的,属于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结合分支杆菌经血液传播可在软脑膜下形成结合结节,一旦结节溃破就可导致结核杆菌入侵到蛛网膜下腔,进而引发结核性脑膜炎。
根据相关统计数显显示,结核性脑膜炎在近几年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及早发现诊断,并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3.病毒性脑膜炎。
主要由几种病毒引发,多是与腹泻有关的几种病毒。
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情相对较轻,对于成年人的威胁较小,但是对于新生儿以及因幼儿的威胁性较大。
4.真菌性脑炎。
真菌也可引发脑膜炎,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隐球菌,隐球菌在鸽子类动物中比较多见,一般健康人不易患上真菌性脑膜炎,但若是感染HIV病毒者,则比较容易患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的症状脑膜炎,也称为脑脊髓膜炎,是人体的脑脊膜或脑膜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发生炎症的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危害性较大,尤其是新生儿,如果患上脑膜炎,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对于孩子都有致命的威胁。
对于成年人而言,因病毒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则没那么严重,病程一般在10d左右,但若为细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也极为严重。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然而,脑膜炎的诊断并非易事,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本文将结合四种典型脑膜炎病例,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病例一: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12岁。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天,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50mmH2O,白细胞计数5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进展速度;2.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3. 病原体检测。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较慢。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病原体检测也是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最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
病例二: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女性,25岁。
发热、头痛、盗汗、体重下降1个月,意识模糊3天。
查体:体温38.5℃,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00mmH2O,白细胞计数3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长短;2.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3.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缓慢。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低。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最终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病例三: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5岁。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300mmH2O,白细胞计数1000×106/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初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 病原体检测;3. 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数 结 论 上 述量 化 标 准 有 助 于提 高 细 菌性 与 病 毒 性 脑 膜 炎鉴 别诊 断 的敏 感性 和 准 确 性 , 降低 误 诊 率 。
32 预防 留置针脱 出 .
[ 许燕 , 5 】 赵艳伟. 套管针的 留置时 间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f . 头皮 J 实用 】
护 理 杂 志 ,9 9,5 2 :. 19 1( )3
对 照组 留置针 固定 后其 尾端明显 高于局部皮肤 , 易因外 力作用而松脱 , 导致留置针脱 出。又因其易与外界物体摩擦 , 使针芯被 动运动 , 与血管 内壁发生摩擦 , 引起 血管 内壁 的机 械性损伤 , 从而引起静 脉炎 。观察组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 护 腕将套管针 完全包裹 , 液时只有肝素 帽尾部暴露 , 液结 输 输
【 吴朝晖 , 7 ] 胡梅 , 金益曼 . 脉留置期间 2 深静 种不同保护膜应用 的效
果观察『1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6 2 ( )2 . 2 0 ,2 7 :5
编 辑 , 延 南 樊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 断
任建宇
f i 省 南 充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 J 四 l l 四 I 充 67 0 I南 30 ̄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多项 实验 室检 测 指 标 在 急性 细 菌 性 和 病 毒 性 脑 膜 炎鉴 别 诊 断 中的 敏 感 性 及 量 化 标 准 , 并探 讨 其 临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对 2 6例 急 性 细 菌 性 和 3 1例病 毒 性 脑膜 炎 患者 进 行 回 顾 性研 究 , 别 比较 其 临床 症状 、 周 血 像 , 糖 和 脑 脊 液 白 细 分 外 血 胞数 、 白 、 的 检 测 结 果 结 果 从 临床 症状 和 外 周血 像 上 很 难 鉴 别 急 性 细 菌 性 和 病 毒 性 脑 膜 炎 , 当脑 脊 液 的 糖 < 、 n l 蛋 糖 但 1 mro/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项目
正常
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开放颅压(mmHO)
<180
<180
>180
蛋白质(mg/dL)
<40
正常or<100
>100–200
葡萄糖(nmol/L)
≥
≥
<
CSF葡萄糖/血清葡萄糖
≥
≥
<
WBC (个/mm3)
≤5
<1,000
>1,000
WBC分类
70%淋巴细胞, 30%单核细胞
MNLs
主要为PMNLs
革兰氏染色(%)
None
NA
75–90
培养阳性率(%)
None
NA
>70–85
PCR
NA
EVs, HSV,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 EBV
检测N 脑膜炎球菌, S肺炎球菌,H 嗜血杆菌
脑膜炎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病毒性脑膜炎: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为主。
3.结核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增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