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坦诚沟通
与家人坦诚地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寻求帮助
如果家庭矛盾无法解决,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 或家庭治疗师。
04
感恩教育实践体验
感恩意识培养途径探讨
1 2
家庭教育
家长应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
学校教育
学校可开展感恩主题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百善孝为先—— 主题班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0
目录
• 班会背景与目的 • 孝道文化传承 • 家庭关系与沟通技巧 • 感恩教育实践体验 • 未来展望与行动计划
01
班会背景与目的
背景介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陪伴父母
多陪伴父母,与他们交流 、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增 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理解 。
尊重父母的意见
在家庭中尊重父母的意见 和决定,不要轻视或忽视 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03
家庭关系与沟通技巧
家庭成员角色定位
父母
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父母承担 着抚养、教育和保护孩子的责任

子女
子女应该尊重父母,关心父母, 尽自己的义务。
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 己的付出和辛勤劳动,培 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促进家庭和谐
通过讨论和交流,帮助学 生解决家庭问题,促进家 庭和谐。
预期效果
学生对父母的认知更 加深刻,能够更加珍 惜父母的关爱。
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 认识,能够更好地传 承和发扬。
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 融洽。
组织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百善孝为先》班会课件

《百善孝为先》班会课件

请你如实回答。
有心的同学可以把答案写 在一张纸寄给你妈妈评分
4、你妈妈穿_______码鞋。
答对6题以下的请你以后
5、你妈妈喜欢颜色是________。 多与妈妈沟。
6、你妈妈喜欢水果是________。
7、你妈妈喜欢的花是________。
8、你妈妈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是_____________。
事情
母亲节
心存感激
母亲节的由来
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 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 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
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 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 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悲 痛万分的她在次年母亲周年忌日,组织了追 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 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 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 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美国参众两院通过 决议案,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 亲节。
谈 感 1.谈谈至今父母令你最感动 受 的一件事。
2.谈谈你最对不起父母的一 件事。
针对如下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某学生,母亲在私人工厂做工,
头 父亲收入也不稳定。据他父亲讲,可这
之 位学生用钱大手大脚,精力不花在学习
1: 上,他都吵着向父母要,并以不读书相
威胁。手机拿来就打游戏。
镜头之2:
某学生,放学不直接回家,到同 学家一起闲逛,也不给父母、老师打电 话,害得父母、老师拼命地找 ……
母亲的诠释 仔细想想,原来mother一词是可以这样解 释M的(many)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一、引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被誉为“百善之首”。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孝道的重要性。

因此,本次主题班会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旨在引导同学们重视孝道,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道。

二、什么是孝道1. 孝道的定义孝道是指尊敬父母、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伦理观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崇高的人伦关系之一。

2. 孝道的历史渊源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伦理观念,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周礼》中就有“敬事鬼神而后事亲”、“尊君敬上而后事亲”等关于尊敬长辈和父母的规定。

三、为什么要弘扬孝道1. 孝道是家庭和睦关系的基础孝道是家庭和睦关系的基础,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表现。

只有在孝道的基础上,家庭才能更加和谐。

2. 孝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孝道不仅是家庭和睦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孝顺父母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体现了一个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3. 孝道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弘扬孝道可以促进个人成长。

一个懂得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如何实践孝道1. 尊敬长辈尊敬长辈是实践孝道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时刻尊重父母、祖父母等长辈,并且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来。

2. 关心照顾家人除了尊敬长辈外,我们还应该关心照顾家人。

这包括帮助家人做家务、照顾年迈的祖父母等。

3. 学会感恩感恩是实践孝道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时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祖国的培养之恩,感恩社会的支持之恩。

4.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也是实践孝道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家人、朋友和社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

五、结语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伦理观念。

只有在孝道的基础上,家庭和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时刻关注周围的人,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孝道。

孝主题班会4篇-主题班会

孝主题班会4篇-主题班会

孝主题班会4篇-主题班会孝主题班会第1篇《百善孝为先》一、班会背景: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学过《三字经》、《弟子规》之后,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召开这次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的: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激之恩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父母,孝敬父母。

难点:认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

四、过程:(一)激情引入主持人谈话引入: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地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

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二)开始部分:第一环节:感知孝亲情赞颂知多少(1)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曲,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讴歌亲情的诗词名言。

欣赏文章《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让学生简要谈感想。

(2)生讲述历史上孝顺父母的故事,古诗句,以及学过的古诗文。

学生讲述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

故人们叫他杨乞。

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

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

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

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

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

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

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

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有诗赞曰: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小学主题班会《“百善孝为先”》精品课件

小学主题班会《“百善孝为先”》精品课件
2023-12-13
小学主题班会《“百善孝为先”》 精品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目录
• 班会主题与背景 • 孝道故事分享 • 孝道在生活中的体现 •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 总结与反思
01
班会主题与背景
“百善孝为先”的含义
含义解释
指在所有的道德行为中,孝道是 最为重要的,是其他善行的先决 条件。
传统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 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孝道的重要性
01
02
03
家庭和睦
孝道是维系家庭和睦的关 键因素,能够促进家庭成 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
社会和谐
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 孝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基石,能够促进社会 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友爱。
个人成长
04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十月怀胎
母亲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才把我 们带到这个世界。
辛勤哺育
父母在哺乳、喂养、照料等方面 ,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关心呵护
从出生到成长,父母始终关心着 我们的健康、教育和安全。
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很多
培养兴趣爱好
父母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兴趣班、特长课等,帮助 我们发掘潜力。
关心心理状态
关注父母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给予安慰和支 持。
分担家务
承担家务责任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如洗碗、拖 地、整理房间等,减轻父母的负
担。
学习独立生活
学会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如洗衣 、做饭、购物等,逐步减轻父母的 依赖。
参与家庭决策
积极参与家庭决策,为家庭的发展 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孝”的含义和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感恩,尊重长辈;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深入阐述“孝”的意义和作用;2、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孝”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故事、视频等素材;2、学生准备一份礼物,用于亲子互动环节。

四、教学过程:(一)引子:1、播放一段关于孝道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孝’是什么?为什么‘孝’那么重要?”(二)新课内容:1、教师讲解“孝”的含义和重要性,穿插一些古代孝道故事,如《孝经》、《孝子传》等;2、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孝”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孝”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包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方面。

(三)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爱的传递”活动,让学生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意;2、学生分享活动感受,进一步理解“孝”的实践意义。

(四)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孝”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意义;2、布置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孝心。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以及分享感受的质量,评估学生对“孝”的理解和体会;2、结合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实践“孝”方面的能力和态度。

六、教学反思:1、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和收获,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2、总结学生在实践“孝”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七、教学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孝道”的经典著作或现代书籍,如《弟子规》、《孝子传》等;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家庭活动,实践“孝”的理念。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们对“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学会了如何以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的孝心。

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庭观念。

孝的班会4篇

孝的班会4篇

孝的班会4篇孝的班会第1篇【活动内容】:百善孝为先【活动背景】: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在此阶段进行国学的教育活动,这是对我们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弟子规》是学生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弟子规》开篇第一篇章就是入那么孝,可见古人对孝的重视。

可是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一局部学生不懂得尊重父母,更谈不上孝敬父母。

被老师教育就和老师顶嘴,更有甚者在家辱骂父母,任性妄为。

家长经常会向我讲述这样的事例,很多父母对此十分苦恼也非常担忧,但又无可奈何。

为此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一起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活动目的】:1、了解孝的由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知道百善孝为先.2、亲近、了解家长,关心、尊重家长,懂得如何向家长尽孝道。

3、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体验孝道,让孝道伴随自己一生。

【活动重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体验孝道。

【教法选择】:情感体验法,问卷调查法,任务驱动法【活动准备】:1、熟读《弟子规》《入那么孝》及解释2、全体学生与局部家长参加此次班会活动课3、根据家长的人数状况准备几杯热水4、挑选主持人、准备主持稿5、让家长们说说孩子怎样表现才算是孝的话,并让学生录成视频。

活动流程设计:第一局部感受爱〔5分钟〕班主任:通过4件事4张图片阐述人和动物对自己孩子的爱活动1:小组抢答,说说父母爱自己的那些事儿。

〔本节课里,抢答正确的小组赢得1分,得分最少的小组回去后抄写弟子规《入那么孝》内容及解释两遍。

〕〔设计意图:先用事件和图片阐述爱,让学生们回忆和感受父母的爱,然后开展小活动,从而激发出学生们的孝心,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开展有处分的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度。

〕第二局部调查孝〔5分钟〕1、让学生用微信扫一扫,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孝的现状。

2、主持人对问卷调查的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检测出学生在孝方面的缺乏。

〔设计目的:运用问卷星提前设计好问卷,并通过这次问卷调查,让教师初步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案教案:《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百善孝为先”,通过讲解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并践行孝道,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选用的是《道德与法治》第五册第二单元“家庭与我”中的章节“孝敬父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建设和谐家庭。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孝敬父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实际行动去践行孝道。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孝道故事视频3. 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播放孝道故事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孝道的温暖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第五册第二单元“家庭与我”中的章节“孝敬父母”。

2. 讲解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建设和谐家庭。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分享一些实际的孝道实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孝敬父母的行动和情感。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孝道实例,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孝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孝敬父母的情景,展示自己的孝心。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帮忙做家务等,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孝道”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百善孝为先1. 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2. 尊重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意识3. 增进亲子关系,建设和谐家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孝道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建设和谐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一、班会背景:
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父母的呵护中渐渐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叛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独立和成熟的感觉使他们不满足于对家长的服从和依赖,与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慢慢疏远,甚至与家长对着干。

这些对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在全市推行经典诵读《弟子规》之后,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召开这次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标:
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认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

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3.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激之恩”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感恩。

三、活动准备:
歌曲:《父亲》、《母亲》;感恩调查问卷;二十四孝图、《陌生老板的一碗面》文章内容等
四、活动过程:
(一)深情导入
主持人四问导入:播放歌曲《父亲》或《母亲》,问:当你生病时,是谁无微不至的照顾你?当你任性时,是谁始终不变的包容你?当你遇到挫折时,是谁全心的支持与鼓励你?在你成长的路途上,是谁给你永不枯竭的爱?答案只有一个,请同学们共
同回答!…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人类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二)讨论探究:
感知“孝”
1.爱的天平:请同学们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点事列举出来,作为发码放在天平的两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的厉害,如果是请你加重砝码。

2. 感恩调查
(1)出示调查内容,学生选择评判自己做到的是哪些,没有做到的是哪些。

知道的父母生日
了解父母健康状况
知道用于你一年的花费是多少
能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向父母倾诉心中的烦恼
能为父母分担忧愁、知道父母最大的的烦恼是什么
会为父母分担家务活,为他们洗头,洗衣服
知道父母最喜欢的东西
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自己不认为是唠叨
(2)主持人汇总调查结果。

小结:其实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犹如大海,而我们对他们的回报如沧海一粟,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那么就让我们也以海一样的深情去感谢我们的父母吧!
践行“孝”
(1)生讲述历史上孝顺父母的故事,古诗句,以及学过的
古诗文。

主持人讲述——台儿庄古城万家大院内有“二十四孝图”,其中有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讨论:听了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学生朗诵《游子吟》
学生吟诵《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并简要介绍黄香孝敬父亲的事例。

(2)学生分组采取唱歌、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每组选取优秀代表分别展示。

(三)深情诉说
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字眼,父爱如山、母爱如河。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与父母发生分歧甚至冲突顶撞,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啰唆。

请你描述一个你自己经历的这方面的故事。

主持人点评:
当你第一次把考不好的成绩单给他们时
他们会鼓励你
第二次时会鼓励你
之后会批评你
甚至会打你
但是,他们只是害怕
如果有一天他们走了
没有知识学历的你
如何在社会生活下
你从小学升入了初中
开始对社会新奇
会变的攀比
崇拜明星、贪恋网络
父母开始觉得无力
他们不知道如何来管你们
不管是半夜出去寻找
还是回来后的臭骂
给老师和你的同学各种打电话
他们只是怕
这样的你
会迷失在这片无尽的社会森林
再也走不出来
主持人追问:直到今天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请学生代表发言。

主持人小结: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都深爱自己的儿女,只是有些时候我们感到迷惘而不理解罢了。

只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这份爱,相信雨后的晴空将会更加亮丽动人。

(四)学会感恩
1.内化于心
学生快速浏览《陌生老板的一碗面》
那晚,佳芬跟妈妈吵架之后什么都没带,就只身往外跑。

可是,走了一段路,佳芬发现,她身上竟然一毛都没带,连打电话铜板也没有!她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的,好想吃!可是,她没钱!过一阵子后,面摊老板看到佳芬还站在那
边,久久没离去,就问: "小姐,请问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佳芬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呀,我可以请你吃呀!"面摊老板热心地说:"来,我下碗馄饨面给你吃!" 不久,老板端来面和一些小菜。

佳芬吃了几口,竟然掉下眼泪来。

"小姐,你怎么了?"老板问。

"没有什么,我只是很感激!"佳芬擦着泪水,对老板说道:"你是陌生人,我们又不认识,只不过在路上看到我,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面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你是陌生人都能对我这么好,而我自己的妈妈,竟然对我这么绝情!……"老板听了,委婉地说道:"小姐呀,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 我只不过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面和饭给你吃,你怎么不会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佳芬一听,整个人楞住了!是呀!陌生人的一碗面,我都那么感激,而我妈一个人辛苦地养我, 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面和饭给我吃,我怎么没有感激她呢?……? 而且,只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妈妈大吵一架。

匆匆吃完面后,佳芬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她好想真心地对妈妈说──"妈,对不起,我错了!"当佳芬走到家巷口时,看到疲惫、着急的母亲,已经在四处地张望……看到佳芬时,妈妈就先开口说:"阿芬呀,赶快回去吧!我饭都已经煮好,你再不赶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佳芬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父母的一辈子恩情"视而不见"!
同学们,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学生发言)学生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弟子规》中的句子“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敬承”来谈。

讨论: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呢?(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1)关心问候。

(2)听从教导。

(3)恭敬礼先。

(4)主动帮助。

2.外化于行:
在今天的班会课后,每位同学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

可以给他们洗一次头,给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捶捶背,帮助做家务等,并说上一句“我爱你”。

感恩宣誓(学生齐读):
亲爱的爸爸妈妈,从今天开始,我要在品德上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绝不辜负你们的父母心!
五、课堂小结
由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讲话。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爱的天地里,一天天的长大;父母得到孩子的爱,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疲惫就会化作一种无比的幸福。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我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了“百善孝为先”的美德,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也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懂得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感情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建立起来。

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做到真正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爱的主旋律必将唱响我们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