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3篇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0篇)

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0篇)

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0篇)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0篇)在中秋节到来之际,班级准备开展庆祝活动,那么,中秋节的方案怎样策划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

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理念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意义与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

二、活动时间20__年9月24日——9月28日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活动内容: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诵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年级内进行评比。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关爱活动。

组织部分同学参观南通麦蒂酥公司,了解月饼的生产过程,并与麦蒂酥公司的领导一同慰问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参观的同学写一篇活动随感。

小学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2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9月x日--9月x日三、活动内容1.中秋月圆知多少。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福。

(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024)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024)

树立正确家庭观念,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修养
在班会上,老师可以强调家庭观 念的重要性,并帮助孩子们树立
正确的家庭观念。
可以引导孩子们理解家庭的组成 和意义,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责
任和义务。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讲解一些 家庭美德和良好品德修养的例子 ,帮助孩子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和道德观。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场地布置与道具准备
场地布置 选择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活动室作为活动场地
在场地内悬挂中秋节的彩旗、灯笼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场地布置与道具准备
• 设置讲台或表演区域,供学生展示才艺和表演节目
场地布置与道具准备
01
道具准备
02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用于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 俗
03
月饼、水果、茶点等食品,供学 生品尝和分享
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 、传统习俗和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文化认同感
策划流程及时间安排
策划流程 1.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 2. 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
策划流程及时间安排
3. 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和时间表 4. 准备所需物资和道具 5. 安排人员分工和责任
策划流程及时间安排
活动筹备时间:2周 活动进行时间:中秋节前一天下午 活动总结时间:中秋节后一周内
创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来制作不同风味的月饼。
02 03
赏月的习俗和象征意义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晚上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赏月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燃灯助月色的传统
在古代,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点燃灯笼或蜡烛,以此来增加月色之美, 营造出更加浪漫的氛围。这一传统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9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9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通用9篇)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理念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意义与主旨是“团聚”。

团聚与和谐紧密相连,团聚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阔师生的民族情感。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24日——9月28日三、活动支配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活动内容: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诵读。

2、实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聚、和谐的华蜜,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其次阶段:佳节忆月——沟通展示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年级内进行评比。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关爱活动。

组织部分同学参观南通麦蒂酥公司,了解月饼的生产过程,并与麦蒂酥公司的领导一同慰问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参观的同学写一篇活动随感。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2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愿团聚的美妙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二、活动时间9月x日--9月x日三、活动内容1.中秋月圆知多少。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学问、图片等,沟通、探讨、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愿。

(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致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愿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愿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

(二、三年级)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小学中秋班会活动记录(3篇)

小学中秋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月圆人团圆,共度中秋夜”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4. 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准备1. 班主任提前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2. 组织同学们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诗词、故事等资料。

3. 准备灯笼、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灯笼的材料。

4. 安排活动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活动过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2. 中秋节知识讲座班主任通过PPT展示,向同学们讲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3. 中秋诗词朗诵同学们分组进行中秋诗词朗诵,大家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祝福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其中,五(1)小组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4. 中秋故事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收集到的中秋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这些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5. 制作灯笼同学们分成小组,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制作灯笼。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精美的灯笼呈现在大家面前。

6. 猜灯谜同学们将制作好的灯笼挂在教室里,并贴上灯谜。

大家纷纷猜测谜底,现场气氛活跃。

猜对谜底的同学们获得了小奖品。

7. 团圆饭同学们一起品尝了美味的团圆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谈论着中秋节的趣事,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三篇)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三篇)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传统与时尚的中秋节教案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2.探讨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4.激发学生对中秋节创新与发展的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PPT、中秋节相关的图片、音乐、传统习俗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中秋节相关的视频,生动展示中秋节的氛围和庆祝活动。

2.问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中秋节的意义与庆祝活动。

二、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10分钟)1.通过PPT和故事讲解,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如月饼、赏月、祭月等。

2.组织学生观看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中秋节的现代传承(10分钟)1.通过PPT和视频,介绍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庆祝方式和表达形式,如中秋晚会、灯笼展览、创意月饼等。

2.组织学生讨论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的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四、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碰撞(1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中秋节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如何创作时尚的月饼包装、制作独特的中秋节舞台剧等。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展示创意作品。

五、中秋节的个人思考与行动(1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中秋节的思考和感受,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对中秋节的创新和发展的想法。

2.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六、课堂总结与展示(5分钟)1.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个人创新的价值。

七、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回家了解更多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并写下关于中秋节的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中秋节相关的展览、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与时尚。

鼓励学生在家里制作自己的中秋节创意作品,并在下次班会中展示。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0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0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0篇)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活动的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建议:1、跟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三、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二)、听故事,说心愿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配乐)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

(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一、班会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经典诵读活动二、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奇。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聚的节日。

3、激发学生喜爱传统文化,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外形的月亮的名称。

培育学生团结合作,敬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1、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预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

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选择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现板进展展现。

四、活动内容:(一)活动预备1、歌曲:《但愿人长期》。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展才艺预备。

4、学生带好月饼。

(二)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头。

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3、学生沟通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三)话说中秋1、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 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漂亮的传奇。

2、听故事《嫦娥奔月》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漂亮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出名的传奇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个和善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

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盼望嫦娥一家团聚的民间传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13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13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13篇)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精选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9月x日——9月x日三、活动内容1、中秋月圆知多少。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福。

(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

(二、三年级)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5、共建绿色家园。

(四、五、六年级)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2中秋里说感恩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人们说感恩之水从心田流淌;人们说中秋之节源于真情洋溢。

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它确是永恒。

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二、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③小组讨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宫;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月
(2)朱元璋起义
(4)月饼典故
(5)传统习俗
灯谜吃月饼燃灯祭月赏月
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远在台湾岛的小朋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尽管我们现在各在一方,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团聚的,我们在这团圆佳节里给他们写一封信吧!遥祝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3、对民族传统佳节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民风民俗、名言佳句。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9月__号下午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三、了解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师:作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有好多庆祝的方式。
①说说全国各民族人民是怎么来庆祝中秋节的?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合作交流。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对中秋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中秋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中秋月圆”的原因。
2、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