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4)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4)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4)引言: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传统习俗,我们将组织一场主题班会,通过活动和讲解,引导学生重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并珍惜亲情和友情。

以下是我们的教案。

一、活动准备1. 准备中秋节相关的道具和装饰品,如月饼、灯笼、兔子玩偶等。

2. 安排一间教室或多功能厅作为活动的场所。

3. 提前准备一些中秋节的故事和传统习俗的介绍。

二、活动开场1.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提及中秋节与家庭团圆、感恩和思念的关系。

2. 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短片,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三、互动游戏 - “找月亮”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

2.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代表需要找到这个形状的月亮。

3. 每个代表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找到对应的月亮,并将其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4. 最先找到并贴完所有月亮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四、故事讲述 - “嫦娥奔月”1. 讲述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强调中秋节的寓意和由来。

2. 在讲述过程中,利用图片、道具或动画等辅助工具,营造出神话故事的氛围。

3.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故事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五、手工制作 - “中秋灯笼”1.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简易的中秋灯笼。

2. 学生按照演示的步骤,用彩纸和剪刀制作自己的中秋灯笼。

3. 鼓励学生在灯笼上绘制有关中秋节的图案,激发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六、亲情分享1.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同参加此次主题班会,并邀请家长在会上分享对中秋节的记忆和体会。

2. 学生也可以与同桌或好友分享对中秋节的思考和祝福。

七、总结与展望1. 总结中秋节的主题和核心价值,强调中秋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关注家庭情感,珍惜传统习俗。

结语:本次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班会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一)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听故事《嫦娥奔月》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

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精选2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精选2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中秋节要到了,我们的教师会准备怎样的教案和学生们一起过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1一、活动目标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二、活动准备1、精美课件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4、确定主持人三、活动过程(一)、引入:(配乐(琵琶语))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

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

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水调歌头》苏轼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1、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2、有关中秋的起源。

3、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4、国外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四)朗诵古诗《嫦娥》(五)、教师小结: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3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3篇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③小组讨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宫;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月
(2)朱元璋起义
(4)月饼典故
(5)传统习俗
灯谜吃月饼燃灯祭月赏月
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远在台湾岛的小朋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尽管我们现在各在一方,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团聚的,我们在这团圆佳节里给他们写一封信吧!遥祝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1一、目的: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我们想知道更多的关于中国的中秋节的传统节日之一,努力去体验的传统节日中含有的意义。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提高的感情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独特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机房、到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阅读广泛地开展交流,调查和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把他们的思维导致深处,研究者的状态。

二、活动日期:八月十五。

三、活动场所:教室里,自己的房子四、内容:1、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了解中秋节一些历史。

2、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可以浏览互联网接入,组织学生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4、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合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交流,发现自己组和收获,聚在一起共同的体验欢乐。

五、应用和深化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如何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任何另外的方法。

通过的诗集中秋节,鼓励学生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和发展通过讨论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作品的展示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的中秋节举办“我最快乐的“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同时,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适当的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着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漂亮。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2一、活动目的:为了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节的热情,了解中秋节的含义,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俗民风,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我们的节日中秋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教室、自己家里四、活动内容: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月饼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如手抄报表现出来。

通过对有关中秋节知识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庆祝中秋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

庆祝中秋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

庆祝中秋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中秋节主题班会篇一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三、活动时间:9月21日——10月10日四、活动内容:(一) 中秋读月1、(9月24日)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 中秋忆月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一、二年级)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

(三、四年级)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

(每个中队上交5份)。

小学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一、背景分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篇1主题:《我和月亮手拉手》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技能目标: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

本学期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

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班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生活。

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一份快乐。

主题班会设计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设计了一个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个板块的活动,让孩子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竞赛题由他们自己找资料并出题。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孩子想办法多途径的去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习俗的资料,二是学生在出竞赛题的过程中,必定会去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筛选资料,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很自然的常态下初步掌握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

第二板块是让学生自由合作,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佳节。

虽然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但就我平时的了解,孩子们平时有不少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搭设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收获和才华,同时为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资料简介: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中秋习俗]: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二. 活动建议: 1.跟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 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 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三.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民族传说和中秋节的过节习俗。 2. 通过吃月饼让学生喜爱并记住这个节日。 3. 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一些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活动过程: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请你们来猜一猜。 2.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传说吗? 师:今年的中秋节准备是怎么过? 师: 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有一点可惜,是吗?好不好? 师: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师: 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一起过好不好? 师:过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 师:我们不但要吃月饼,还要在吃月饼时听一首好听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饼有关的,叫《爷爷为我打月饼》,好吗?但是,在吃之前,我们要先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有好东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还是先给别人吃呢?你想给谁吃? 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做一个令人感到亲热的动作。平时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亲热? 师:现在我们可以下位子去向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拥抱他,并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我会给大家发月饼、放歌曲。但是,呆会儿音乐一停,我们就要坐回座位。 许中秋心愿 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 课后延伸:把心愿告诉爸爸和妈妈并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二、教学建议: 课前准备 中秋节是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节日,几乎每个家庭或简单或隆重地会对这个节日进行庆祝。因此在设计本次中秋节的拓展方案时,我由谈话引入一些学生熟知的中秋习俗,并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可通过向长辈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也可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有关书籍,还可上网查询等等,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一些平时不太了解的中秋节的知识。同时,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中秋节的内容。当然,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帮助学生把所找到的资料和他们一起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盎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科渗透 在活动中注重学科渗透,如听故事,说心愿这个环节,结合平时语文学科中语言训练的要求,让学生在说出自
2017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3、针对住宿生的特点,寻找共度佳节的合理方案。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五、 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二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