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班会的开展内容没有一定的限制,丰富多彩的班会主题既可以是专门为解决班级目前存在的某个问题而召开,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0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二、中秋知识竞猜: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三、故事引趣:1、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_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_。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_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0篇)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中秋节习俗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二、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0篇)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活动过程: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

教学反思: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三篇)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三篇)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传统与时尚的中秋节教案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2.探讨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4.激发学生对中秋节创新与发展的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PPT、中秋节相关的图片、音乐、传统习俗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中秋节相关的视频,生动展示中秋节的氛围和庆祝活动。

2.问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中秋节的意义与庆祝活动。

二、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10分钟)1.通过PPT和故事讲解,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如月饼、赏月、祭月等。

2.组织学生观看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中秋节的现代传承(10分钟)1.通过PPT和视频,介绍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庆祝方式和表达形式,如中秋晚会、灯笼展览、创意月饼等。

2.组织学生讨论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的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四、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碰撞(1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中秋节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如何创作时尚的月饼包装、制作独特的中秋节舞台剧等。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展示创意作品。

五、中秋节的个人思考与行动(1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中秋节的思考和感受,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对中秋节的创新和发展的想法。

2.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六、课堂总结与展示(5分钟)1.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个人创新的价值。

七、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回家了解更多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并写下关于中秋节的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中秋节相关的展览、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与时尚。

鼓励学生在家里制作自己的中秋节创意作品,并在下次班会中展示。

庆祝中秋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

庆祝中秋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

庆祝中秋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篇)中秋节主题班会篇一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三、活动时间:9月21日——10月10日四、活动内容:(一) 中秋读月1、(9月24日)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 中秋忆月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一、二年级)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

(三、四年级)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

(每个中队上交5份)。

小学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一、背景分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7篇).doc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7篇).doc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7篇)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了解和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三、活动时间:9月16—25日四、活动内容:(一)佳节思月1、利用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活动。

2、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在品月饼、讲故事、唱歌谣、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亲子、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意。

(二)佳节读月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1、作品要求:(1)作品题材为古体诗、现代诗、散文等(2)篇幅:诗词原则上不超过50句,赋、散文原则上不超过800字(3)内容要积极向上,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2、朗诵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以集体诵读形式为主,时间不超过4分钟。

3、时间及地点:时间:(注: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地点:另行通知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月”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本次诵读活动按照年级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佳节抒情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长辈、老师、同伴、自己最亲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四)佳节赏月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拍摄并记录下来,上传班级博客分享。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篇2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

通过开展各年级系列研究活动,锻炼和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与节日的快乐。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5篇)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主题目标: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中秋(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活动过程:(一)活动目标: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每个家庭准备一个月饼带来。

(二)活动过程: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结合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教师完整讲述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中秋佳节班会的教案(13篇)

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中秋佳节班会的教案(13篇)

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中秋佳节班会的教案(13篇)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中秋佳节班会的教案1组织形式亲子活动活动名称月儿圆,中秋乐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意义,感受节日的气氛。

2、体验和同伴、家长一起表演、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请每位幼儿带一些月饼及其他食物。

2、发邀请书,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月饼和很多好吃的食品,还请来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在中秋节要吃月饼呢?引导幼儿自由谈一谈。

2、节目表演。

师: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都来到了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为他们表演一些节目吧!3、品尝月饼。

大家一起品尝月饼。

鼓励幼儿相互介绍月饼的'形状、味道等,并鼓励他们相互赠送月饼。

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中秋佳节班会的教案2一、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三、活动过程: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教师问: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弘扬传统文化喜迎中秋佳节班会的教案3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活动过程: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壹五日是中秋节。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实施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三、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一、情境导入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2、举办月饼宴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佳节主题班会教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中秋佳节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

中秋佳节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一、班会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二、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一)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听故事《嫦娥奔月》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

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

(三)竞猜中秋灯谜主持人2:同学们,中秋夜,明月高悬,桂香浮动,民间有赏月猜谜的习俗。

下面和中秋有关的谜语你会猜么?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十五的月亮(猜成语)月亮里的桂树(打一成语)(四)品诵中秋诗文主持人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生诵诗歌)全班:古诗吟唱:水调歌头(歌曲:但愿人长久)甲: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乙: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甲乙:《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四、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2、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形状五、小结中秋佳节主题班会教案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中秋节由来(一)中秋节简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多媒体课件:月饼)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3、主持人小结:【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佳节主题班会教案第三篇一、活动目的: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年9月17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四、活动地点:六(1)班教室五、活动过程: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1)老师: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拜土地公》)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

(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

(对称、均衡)(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3)队员作品欣赏。

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

)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①送月饼: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四、中秋灯谜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得月楼前先得月。

猜一字(棚)2、重逢。

猜一字(观)3、举杯询包拯。

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4、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正大光明)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