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常见语文文言文翻译

1.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3.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4.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处境困难时,就要努力完善自己;境遇顺利时,就要努力造福天下。
”5. 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不必担心自己拥有的少,而要担心分配不均;不必担心自己贫穷,而要担心生活不安定。
”6. 原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翻译:“在国内,没有法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执;在国外,没有敌国的侵扰。
”7.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应该像天一样永不停息地自我加强修养。
”8. 原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翻译:“读万卷书籍,行万里路。
”9. 原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不符合礼仪的不要看,不符合礼仪的不要听,不符合礼仪的不要说,不符合礼仪的不要做。
”10.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在翻译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留原文的韵味: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韵味和风格,尽量让现代汉语的表述与文言文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2. 理解词义: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汇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可能有所不同,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其含义。
3. 注意句式: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存在差异,翻译时要根据句式特点进行转换。
4. 语境还原: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语境,确保翻译内容符合原文的意图。
5. 适度润色:在确保准确翻译的基础上,可以对翻译内容进行适度润色,使语言更加流畅、生动。
总之,文言文翻译是一项既考验知识储备又考验语言能力的任务。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十二则全部翻译

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二、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出谋划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三、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四、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五、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六、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七、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某一方面的才能。
”八、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常常忧愁。
”九、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十、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十一、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不用命令也能行动;自身品行不正,即使命令也无法遵守。
”十二、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不改正,这就是真正的错误。
”。
文言文翻译及中文

翻译及注释:孔子曰:“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如同北极星,它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其他星辰都围绕着它。
”【译文】孔子说:“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家,那么就像北极星一样,它静静地处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旋转。
”【注释】1. 为政:指治理国家。
2. 德:道德,德行。
3. 北辰:北极星,位于天空中北极附近,因其位置固定,常被用来比喻君主的地位稳固。
4. 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上。
5. 众星:指其他星辰,比喻民众。
6. 共之:围绕着它。
此句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论述治国理念的重要篇章。
孔子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德行,君主要以德服人,如北极星般稳定,方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尊敬。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进一步阐述:自古以来,我国先哲们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孔子此言,正是对“德治”思想的深刻阐述。
在孔子看来,治国者应以道德为准则,以德服人,使民众心悦诚服。
正如北极星一般,它安居于天空之中,引领着其他星辰,使整个宇宙井然有序。
首先,治国者应以德为本。
道德是治国之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道德的支撑。
君主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使民众效仿,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其次,治国者应公正无私。
公正无私是道德的体现,也是治国之道的关键。
治国者要秉持公正之心,对待民众一视同仁,做到赏罚分明,使国家政治清明。
再次,治国者应注重民生。
民生是国家根本,关注民生,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治国者要关心民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让民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此外,治国者还应重视教化。
教化是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离不开良好的教育。
治国者要重视教育,提倡道德,使民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孔子此言深刻揭示了“德治”的内涵,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贤明的君主都遵循孔子这一思想,以道德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以下是对这句话在现代社会的启示:1. 领导者要以德服人。
在现代社会,领导者同样应以道德为准则,以身作则,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文言文翻译30篇

【译文】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
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
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
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2、神童庄有恭3、曹植聪慧4、鲍子难客5、曹绍夔捉择7、解缙敏对8、承宫樵薪苦学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替别人放猪为生.乡里徐子盛懂得<春秋>这本经书, 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讲习诵读,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老师讲经书。
猪的主人很奇怪他怎么还不回来,就来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要用板子来打他。
众位学生一起阻止,才没有打他。
于是就留承宫在门下学习。
上山打柴,吃尽苦头,几十年里,就精通了这本经书.9、恒荣勤学不倦当初桓荣遭遇非常事变,与同族的叫桓元卿的同处于饥渴困顿之中,但荣勤学不辍,元卿讥笑桓荣说:"你只不过是白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再用上啊?"桓荣笑着不回应他。
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像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料想到学习能有这样的好处啊!"10.宋太宗学书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有军发,深得其法这一句不太清楚,大概是说他学某种体的书法学的很好』王著在韩林苑当侍书。
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喜欢炼书法,好几次派内侍拿自己写的书法给王著看,王著次次都说(写得)不好,于是太宗就努力的临摹学习…后来(太宗)又拿书法来询问王著(的意见),王著还是像先前一样说(书法写得不好)。
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写得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好,恐怕圣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
那之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古,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规劝他的得益。
11.崔景偁拜师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礼节来对待我。
文言文全部翻译中文

原文:游园不值,方知有客至。
偶值主人出,把酒话桑麻。
山色远含烟,竹影深依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游历园中,却发现并无价值,正当我疑惑之际,忽有客人来访。
恰好遇到主人外出,我们拿起酒杯,谈论起农桑之事。
远处的山色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竹林里的影子依偎在房屋旁。
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弹奏着琴,又放声高歌。
深林中的人们不知道,明亮的月光却来与我相伴。
原文: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登上高山,极目远眺,天地间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
浩瀚的大江奔流不息,一去不复返。
万里黄云翻滚,风起云涌,白色的波浪九道流转,如同雪山般巍峨。
我兴致勃勃地吟咏庐山的歌谣,灵感源自庐山的美景。
闲暇之余,我凝视着石镜,清澈的水面洗净了我的心灵。
谢公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只剩下苍苔覆盖。
我早年服用仙丹,超脱了尘世的纷扰,琴音三叠,道行初成。
遥望那仙人,在彩云之中手执荷花,朝拜玉京。
我期待着在九垓之上,与卢敖一同游历太清仙境。
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译文:明月何时才能出现?我举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又担心那琼楼玉宇,高处的寒冷难以承受。
起身舞动,清影相伴,何如人间?转瞬间,朱红色的阁楼,低垂的绮户,照亮了无眠的夜晚。
不应该有遗憾,为何总是在离别时月亮圆满?。
经典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五篇

【导语】⽂⾔⽂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
下⾯是分享的经典⽂⾔⽂原⽂及翻译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原⽂及翻译 画蛇添⾜原⽂ 楚有祠者,赐其舍⼈卮酒,舍⼈相谓⽈:“数⼈饮之不⾜,⼀⼈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持卮,右⼿画蛇⽈:“吾能为之⾜。
”未成,⼀⼈之蛇成,夺其卮⽈:‘蛇固⽆⾜,⼦安能为之⾜?’遂饮其酒。
为蛇⾜者,终亡其酒。
翻译 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祭祀完了以后,拿出⼀壶酒赏给门⼈们喝。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家都来喝则不⾜够,⼀个⼈喝则有剩余。
我们各⾃在地上⽐赛画蛇,先画好的⼈就喝这壶酒。
”有⼀个⼈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拿着酒壶,右⼿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
”没等他画完,另⼀个⼈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为蛇画脚的⼈,最终失去了酒。
画蛇添⾜,语出《战国策·齐策⼆》。
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后⽐喻做了多余的事,⾮但⽆益,反⽽不合适。
也⽐喻虚构事实,⽆中⽣有。
【篇⼆】经典⽂⾔⽂原⽂及翻译 精卫填海原⽂ ⼜北⼆百⾥,⽈发鸠之⼭,其上多柘⽊,有鸟焉,其状如乌,⽂⾸,⽩喙,⾚⾜,名⽈:“精卫”,其鸣⾃詨(⾳同“笑”)。
是炎帝之少⼥,名⽈⼥娃。
⼥娃游于东海,溺⽽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之⽊⽯,以堙(⾳同“⾳”)于东海。
漳⽔出焉,东流注于河。
——《⼭海经》 翻译 再向北⾛⼆百⾥,有座⼭叫发鸠⼭,⼭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有⼀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的嘴,红⾊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名叫⼥娃。
有⼀次,⼥娃去东海游玩,溺⽔⾝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上的树枝和⽯块,⽤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向东流去,注⼊黄河。
经典文言文及翻译大全(优秀6篇)

经典文言文及翻译大全(优秀6篇)经典文言文及翻译篇一《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文言文及翻译

文言文及翻译导读: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2、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的两膝相互靠着,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7、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整个乡的秀才观赏。
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9、读书本意在元元。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
直译: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在难以直译 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 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翻译下列句子:
帝号、年号
人名
赵1.赵惠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廉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 取取阳阳晋晋,,拜拜为为上上卿卿,,以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
练习 1·阅读下面文言短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 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1)不__是__我__不__尽__心__去__做__,__只__是__当__今__没__有__杰__出__的__人__才__啊!
⒈夫晋,何厌之有? 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⒉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 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文言翻译的方法四 调
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 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 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翻译下列句子:
省略主语:你
• 于是请求罢免钱塘制造局,皇帝内心高兴并且 赞美了他,任命他为亲贤宅教授。
• 于是张根就向皇上请求罢免钱塘制造局。皇帝 改变脸色嘉奖赞美他,把他当作是亲贤宅教授。
• 缺少成分、结合语境准确用词——补
3.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 诚,不之罪也。
• 权贵宠幸愤怒张根,谋划可以换害他的人,把言论交 给皇上,皇帝彻查张根诚实,没有给他定罪。
②句中停顿的词或结构倒装的标志。 ③凑足音节的助词或个别连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作动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一词多义,横渡 译:不是会游水,却横渡江河。
通“欢”,欢聚
献出
2.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译:请结束今日的欢聚,在您面前死去 。
文言翻译的方法三 换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换古代词语,将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 成本字;古今异义词,正确理解翻译;将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选自《揭傒斯全集》)
【典例剖析】 定语后置
名作动,携带重金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
师之,以必得乃止。
才 名词的意动 以……为师
第一步,通晓大意 第二步,查找关键 第三步,理顺句意
译: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 见解,徐若虚必定携带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 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
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 于地,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
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 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 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4.阅读下面文言短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 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 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
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1)_我__得__天__下__的__原__因__是__什__么__呢__?__项__羽__失__天__下__的__原__因__是_
句意通顺
特殊句式
文言翻译涉及哪些考点?
通假现象 古今意义
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偏义或同义复词现象
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
特殊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文学文化常识
文言翻译的技巧
原则 信
步骤 晓大意
字字落实
抓关键
重要实词 重要虚词 达 特殊句式
文从句顺 通句意
方法
留 专有名词 古今同义
• 皇帝认为他是对的,就趁机下命令调发宛、叶的战士挫 败贼的锐气,元结屯兵在泌阳坚守险要的地方,保全了 十五座城池。
• 皇帝认为他说的对,于是命令调发宛、叶县的军队攻打 贼兵的南锋,元结屯兵泌阳坚守险要之地,保全了十五 座城池。
• 词类活用——换
文言翻译评分的基本原则:
句子大意
文言实词
重点字词句 文言虚词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借代:代指做官的人 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
自己安身立足呢?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互文
4.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 欲言。(5分)
• 这时史思明攻占黄河北面,皇帝将领幸驻扎在 黄河以东,把他们召集到京城去,问他想要问 的话。
• 当时史思明攻打河阳,皇帝将要亲临河东,于 是召元结到京师,询问他的意见。
• 当时史思明攻打河阳,皇帝将要巡视河东,将 元结召来京师,问他有什么想要说的。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删去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
偏义复词,删去息
2.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译: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劳苦艰辛。
文言翻译的方法二 删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 言词语。具体如:①句首发语词。
• 张根暂且有幸斜着眼睛看皇上,谋划着之所以受伤害 的人的原因,谏言上奏后,皇上考察张根诚恳,就没 有怪罪他。
• 权贵之人对他愤恨,商量中伤他的事,言辞交出,皇 上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他。
• 权贵宠臣很是愤怒,谋求能够中伤他的事件,轮流进 上谗言,皇上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 要点丢失、误解、句式——字字落实、调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文言翻译的方法一
留
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 名、官名、国名、器物名、朝代名、年 号、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保 留原词,不作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 语也不必翻译。
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1)(我)披着裘衣砍柴,难道是为您拾取金子的人吗?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
(2)您是只看外表的人,哪里值得告诉您姓名!
附【译文】
延陵季子出游,看到路上有别人遗失的金子。正 值夏天五月,有一个披着裘皮大衣的打柴人(经过这 里),季子对着打柴人大喊道:“把那地上的金子给 我拿过来!”打柴人把镰刀丢到地上,瞪大眼睛摆着 手说:“为什么您地位这样高,见识却如此卑下,您 相貌生得仪表堂堂,而说话却这样粗野?我正当夏天 五月,披着裘衣砍柴,难道是为您拾取金子的人吗?” 季子向他道歉,请问他的姓名。打柴人回答说:“您 是只看外表的人,哪里值得告诉您姓名!”于是离他 而去,连头也不回。
什么呢?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2)__陛__下__派__人__攻__取__城__池__,__夺__取__土_地__,__就__分__封__给__他__们__,_
与天下人同享。
附【译文】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
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 说:“陛下派人攻取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 与天下人同享;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 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 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文言翻译的方法六 贯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委婉、互文 等,翻译时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 通地翻译。
【典例剖析】 (2015·重庆卷改造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 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 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 著《易简归一》数十卷。
• 一旦被外物拖累,那么聪明才智将会耗尽,分 辨不清贤能和无能,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制就不 会振兴了。
• 重点实词(文言词汇)——换
2.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 教授。 • 于是请求罢免钱塘制造局的职务,皇帝改变脸
色赞扬他,把亲贤宅教授予他。
• 于是请求罢免钱塘制造局,皇帝脸色和悦,认 命他为亲贤宅教授。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 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顺。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 风格。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的人。
曹操是一个凶狠残暴的人
文言翻译 的种类
2.阅读下面文言短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犹惜
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 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
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 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1)(_唐__太__宗__)_就__不__惩__罚__他__,__只__是__在__大__殿__中__当__众__赠__送__ 丝绢几十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