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原理.ppt
合集下载
《振荡电路》课件

工作原理
振荡电路通过正反馈和选频网络 ,使得电路中的信号不断放大并 产生自激,从而输出稳定的交流 信号。
振荡电路的分类
按照频率调节方式
按照反馈方式
可以分为调频振荡电路和调相振荡电 路。
可以分为正反馈振荡电路和负反馈振 荡电路。
按照波形不同
可以分为正弦波振荡电路和方波振荡 电路等。
振荡电路的应用
通信领域
放大器
总结词
放大器是振荡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之一,用于放大信号。
详细描述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提供足够的能量以维持振荡。放大器通 常由晶体管、集成电路或运算放大器等器件组成。在振荡电路中,放大器的作 用是将反馈信号进行放大,以维持振荡的持续输出。
反馈元件
总结词
反馈元件是振荡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之一,用于将输出信号反馈回输入端。
04
CATALOGUE
常见振荡电路
RC振荡电路
RC电路
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
特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常用于脉冲和数字电路 。
工作原理
通过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产生振荡。
频率计算
f = 1 / (2πRC),其中f为振荡频率。
LC振荡电路
01
LC电路
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电 路。
高频率、低噪声振荡电路
研究开发高频率、低噪声的振荡电路是当前的重要方向,这类电路具有更高的频率稳定 性和更低的相位噪声,能够满足通信、雷达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智能控制振荡电路
将智能控制技术与振荡电路相结合,可以实现自适应调节、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振荡 电路的应用范围和灵活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振荡电路通过正反馈和选频网络 ,使得电路中的信号不断放大并 产生自激,从而输出稳定的交流 信号。
振荡电路的分类
按照频率调节方式
按照反馈方式
可以分为调频振荡电路和调相振荡电 路。
可以分为正反馈振荡电路和负反馈振 荡电路。
按照波形不同
可以分为正弦波振荡电路和方波振荡 电路等。
振荡电路的应用
通信领域
放大器
总结词
放大器是振荡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之一,用于放大信号。
详细描述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提供足够的能量以维持振荡。放大器通 常由晶体管、集成电路或运算放大器等器件组成。在振荡电路中,放大器的作 用是将反馈信号进行放大,以维持振荡的持续输出。
反馈元件
总结词
反馈元件是振荡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之一,用于将输出信号反馈回输入端。
04
CATALOGUE
常见振荡电路
RC振荡电路
RC电路
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
特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常用于脉冲和数字电路 。
工作原理
通过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产生振荡。
频率计算
f = 1 / (2πRC),其中f为振荡频率。
LC振荡电路
01
LC电路
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电 路。
高频率、低噪声振荡电路
研究开发高频率、低噪声的振荡电路是当前的重要方向,这类电路具有更高的频率稳定 性和更低的相位噪声,能够满足通信、雷达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智能控制振荡电路
将智能控制技术与振荡电路相结合,可以实现自适应调节、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振荡 电路的应用范围和灵活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弦波振荡器-PPT

2
2001年9月--12月
6
导致振荡频率不稳定得原因(续2)
2、 影响环路 Q 值得因素
o
Q1 Q2
2
Q2
Q1
f01 f02
f0
f
▪ 器件输入、输出阻抗中得有功 部分。
▪ 负载电阻得变化。
▪ 回路损耗电阻尤其就是电抗元 件 得高频损耗,环路元器件得高频 响应等。
2
2001年9月--12月
7
导致振荡频率不稳定得原因(续3)
• 泛音晶体振荡器:利用石英谐振器得泛音振动特性对频率 实行控制得振荡器称为泛音晶体振荡器。这种振荡器可以将 振荡频率扩展到甚高频以至超高频频段。
2001年9月--12月
19
1、 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1)皮尔斯(C-B)电路
RFC
Rb1
C
B
VCC
Rb 2
E
C1
Cb Re C2
JT
C
C1
E
C2
B
Lq
• 温度隔离法:将关键电抗元件置于特制得恒温槽内,使槽内得 温度基本上不随外界环境温度得变化。
▪ 利用石英谐振器等固体谐振系统代替由电感、电容构成得电 磁谐振系统,她就是高稳频率源得一个重要形式。 由于这种谐振系统构成得振荡器,不但频率稳定性、频率准确 度高,而且体积、耗电均很小,因此,在许多领域已被广泛地 采用。
0
2 L C
▪ 等号右边得负号表示频率变化得方向与电抗变化得方向刚好 相反。如电感量加大,振荡频率将降低。
2001年9月--12月
9
主要稳频措施(续1)
▪ 温度补偿法和温度隔离法:引起电抗元件电感量和电容量 变化最明显得环境因素就是温度得变化。
第3章正弦波振荡电路.

.
.
F ()
V
.
f
V0
jM
r jL1
A( )
.
F
( )
1
jMgm 2L1C jrC
rC
Mg m j(1
2 L1C)
00:56
21
.
根据相位平衡条件,A() F() 的模值应该为实数,则可以得到:
1
1 2 L1C 0 振荡角频率o为: o = L1C
9
振荡平衡条件: A( j )F( j ) 1
它是维持振荡的基本条件,通常也称为振荡的平衡条件。
A ( j ) Ae j A
又由于
F
(
j
)
Fe
j F
所以振荡平衡条件的约束方程可以分为两个方程:
AF 1
A F 2n (n 0,1,2)
一、开环法
开环法是先假定将振荡环路在某一点处断开,计算它的开环传递函数
.
A() F()
,然后用巴克豪森准则确定平衡条件,从而确定电路的
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00:56
18
开环法步骤
1.画出振荡电路的交流通路,判别其是否能构成正反馈电路,即 是否有可能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并在某一点(一般取晶体管输入端)开环。
3.计算开环传递函数
.
A() F ()
4.利用相位平衡条件确定振荡角频率0。
5.利用o角频率下的幅度平衡条件,确定维持振荡幅度所需要的gm值gmo。
6.选择晶体管的gm使gm >gmo 。此时电路就能够满足起振条件。
00:56
电子课件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第四章正弦波振荡电路

§4-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学习目标
1. 了解 LC 并联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会计算谐振频 率。 2. 认识变压器反馈式与 LC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判断其是否满足幅度条件和相位条件。 3. 能分析三种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4. 了解三种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采用 LC 并联谐振电路作选频网络, 主要用来产生 1 MHz 以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LC 正弦波振 荡电路按反馈电路的形式不同,分为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 点式和电容三点式三种。
1. 相位条件 用瞬时极性法,设基极加一瞬时为正的信号,集电极输出 为负,LC 回路谐振时另一端瞬时为正,反馈回基极的瞬时极 性为正,与原假设信号相位相同,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所以电路能够起振。 2. 振荡频率 电路的振荡频率等于 LC 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即
式中,
3. 电路特点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特点如下: (1)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容 C2 两端,电容对高次谐波 阻抗很小,反馈电压中的高次谐波分量很小,所以输出波形 较好,频率稳定度较高。 (2)因为电容 C1、C2 的容量可以选择较小,若将放大 管的极间电容也计算进去,则振荡频率较高,一般可以达到 100 MHz 以上。 (3)调节电容可以改变振荡频率,但同时会影响起振条 件,故频率调节范围较小,因此这种电路适用于产生固定频 率的振荡电路。
当给石英晶片两侧加上交变电压时,石英晶片会产生与所 加交变电压相同频率的机械振动,但是这种振动的幅度一般 很小;但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某一特定值时,石英晶片 的振动幅度将会突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石英晶片的压电谐 振。这一特定频率就是石英晶片的固有频率,也称谐振频率 。
2. 石英晶体谐振器 在石英晶片的两侧喷涂金属层,然后将石英晶片夹在两金 属板之间,再分别从两金属板上引出电极,并按一定形式封 装就构成了一个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晶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ppt课件

具有正负反馈两个通路的RC正弦波振荡器
正负反馈两个通路的RC正弦波振荡器框图 正反馈网络 B+ : 产生振荡所必须;负反馈网络 B- : 抑制高次谐波。
实现振荡器的两种方案
1、B+ 为带通特性, B-为全通特性 2、B- 为带通特性, B+为全通特性
在 f0附近,正反馈 >负反馈, 满足起振条件;
1 3
AB A( ) 1 起振条件
1
Rf 1
正反馈网络的传3输系数R:f 1 R f 2
BBB R 1Z1Z13R1ZR2f2R1R1ff2R1RCC12f22CRRR112f 1Cj31(12R2CCA11
1
R1C2
)
R 2R 平衡时要求
• 模拟微分方程的求解。已知自由振荡的数学模型是二阶微
分方程:
d 2uo dt 2
o
duo dt
2ouo
0
上式经两次微分可得:
uo 0 uodt 02 uodt dt
0 uo 0 uodtdt
PPT课件
9
只有当ε=0时,其解为等幅振荡。但是,由于开机时电路初始状 态的随机性,容易造成使ε<0,而使电路停振。故一般选ε>0, 电路起振后产生增幅振荡,再增设限幅电路使其趋于等幅振荡。
远离 f0时,负反馈 >正反馈,抑制PP高T课次件谐波。
3
B 文氏电桥振荡器
Rf 1
电负阻反Rf1馈和系R数f2组成负反馈网络,R全f 1通网R f络2
正电反路馈的网环络反有馈电系阻数R为1﹑R2和电容C1﹑C2组成,
具A有B带通A特(性B B )
B 两称个为反 文馈 氏网 电o络 桥构振R成荡1C一器个。电桥,故此振荡器
《LC正弦波振荡电路》课件

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
原理和特点
LC振荡电路利用电感和电容器构成共振电 路,产生稳定且纯净的正弦波信号。
重要组件
振荡电路由电感、电容器和电阻组成,这 些元件起到不同的作用。
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运行原理
1
共振条件
当电感和电容的参数满足一定条件
频率调节方法
2
时,振荡电路会产生共振现象。
通过调节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我们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应用。首先,我们会了解振荡电路 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为什么学习正弦波振荡电路。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 着迷的主题!
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1 基本组成部分
振荡电路由放大器、反馈网络和能量源组成。
2 工作原理
通过正反馈,振荡电路能够产生连续不断的信号输出。
可以改变振荡电路的输出频率。
3
幅度调节方法
可以通过改变电阻的数值来调节振 荡电路的输出幅度。
例题分析
电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图
我们将分析一个具体的LC正 弦波振荡电路的波形图并解 读其特点。
电路元件
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 和参数对波形的影响。
频谱分析
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电路输 出的频谱特性。
反馈与振荡—RC正弦波振荡器(电子技术课件)

Rf R1
F 1 3
Au
1
Rf R1
Rf值略大于2R1
RC正弦波振荡器
振荡的频率
fo
1 2RC
调节R和C可使RC正弦波振荡器的频率在一个相当宽的范围内得到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常将电阻R用双连电位器代替,或将电容C用双连电容器代替。 实验室用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多采用RC桥式振荡器。
RC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构成
RC正弦波振荡器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它的电路结构简单,目前常用的低频信号源大多采用这种形式的振荡电路等。
由集成运放构成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
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电路,同时还作为正反馈电路
选频电路 正反馈电路
Rf组成的负反馈电路作为稳幅电路,并能减小失真 稳幅电路
RC串联电路、RC并联电路、Rf和R1接成电桥电路。 因而称为RC桥式振荡器或文氏桥式振荡器。
RC串联电路
RC并联电路
RC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RC正弦波振荡器
相位平衡条件
反馈系数
R XC
F 1
3
反馈电压与放大器输出电压同相位
RC正弦波振荡器
幅值平衡条件同Leabharlann 比例运算电路AuF>1起振
Au
1
高频电子线路正弦波振荡器.ppt

单调谐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3.相位(频率)稳定条件
相位稳定条件和频率稳定条件实质上是一回事
正弦信号相位φ和频率ω的关系:
d
dt
dt
振荡器的角频率 增大导致相位不断超前 相位 的不断超前表明角频率 增大
高频电子线路——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1)相位(频率)稳定过程
原平衡态: L (0 ) f F 0
4.1.2 起振条件
1.起振过程分析
单调谐放大器
刚通电:电路中存在很宽的频谱的电的扰动,幅值很小
通电后:
1)谐振回路的选频功能,从扰动中选出 osc 分量(osc 0)
2)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区, |T (josc)|>1 ,形成增幅振荡
3)忽略晶体管内部相移: f =0
回路谐振: L=0
T (josc) =0,相移为零
起振 过程
平衡 状态
起振 过程
平衡 状态
输出波形:
高频电子线路——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4.1.4 稳定条件
1.平衡状态稳定分析:
(1)振荡电路中存在干扰
单调谐放大器
① 外部:电源电压、温度、湿度的变化,引起管子和回 路参数的变化。
② 内部:存在固有噪声(起振时的原始输入电压,进入平 衡后与输入电压叠加引起波动)。
单调谐放大器
外界干扰后: L (0 ) f F 0
Ub 相位超前 Ub 相位
升高
振荡回路相频特性 L 下降
L () f F 下降
L () f F 0
达到新的平衡 > 0
外界干扰消失后: L () f F 0
Ub 相位滞后 Ub 相位
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电路元件分类:
分立元件振荡 R、器 L、C ( 、由 三极管、变件 压构 器成 的) 元 集成振荡器(大 由器 集和 成门 放电路组成) 晶体振荡器(— 物石理英器晶件体)
按振荡器输出频率分类:
超低频振荡器1(Hz以下) 低频振荡器( 1Hz —3KHz) 高频振荡器( 3KHz —3MHz) 超高频振荡器3(MHz以上)
j A + j F = 2 n π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1) 放大电路:放大作用 (2) 正反馈网络:满足相位条件 (3) 选频网络:确定,保证电路产生
正弦波振荡 (4) 非线性环节(稳幅环节):稳幅
【正弦波振荡的分析方法】 (1)电路的组成是否具备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四个基本 环节; (2)判断基本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是否建立起合 适的静态工作点并能正常放大; (3)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是否引入正反馈; (4)分析是否满足幅值条件。
振荡达到一定幅度后,环路增益从大于1,自动 减小到1,维持等幅输出。
一般有两类稳幅措施:(1)利用放大器件本身 的非线性;(2)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稳 幅。
5.振荡频率计算
R兹C的型低正频弦信波号振。荡f器=适2合1R产C 生几赫兹至几百千赫
振荡频率:
9.2.2 LC正弦波振荡器
1.LC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
9.2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原理
【振荡电路的特点】 (1)无外加信号,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值的信号; (2)电路中引入的是正反馈,且振荡频率可控; (3)在电扰动下,对于某一特定频率的信号形成正反
馈; (4)由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及供电电源的限制,
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稳定在一定的幅值。
【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正弦波振荡电路平衡条件:
Uf:反馈电压 F:反馈系数 Uf = FUo Uo = AUi
正弦波振荡电路框图
没有输入信号时,U = U 此时,Uo=AUi=Auf=AFUo
i
f°
即: A F = 1 A F = 1
幅度平衡
j A + j F = 2 n π 相位平衡
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副度条件:
A F > 1 A F > 1
第九章 振荡电路
9.1振荡电路的作用及分类 9.2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原理 9.3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基本原理 9.4集成信号发生器
9.1振荡电路的作用与分类
【振荡电路 (也称为振荡器)的作用】一是能 量的传递,二是信号的处理。
【振荡器的分类】 按振荡器工作原理分类:
反馈振荡 非 正器正 弦弦 波波 振振 荡荡 器器 (定 幅( 需时 度采 满强 、用 足制 相正 位反 平馈 衡方 条式 件 负阻振荡 非 正器正 弦弦 波波 振振 荡荡 器器 (件 的( 用的 负用 器负 阻器 件阻 效效 应应 维维 持)持 振振 荡
串联型石英 晶体振荡器
并联型石英 晶体振荡器
30 2020/11/14
(2)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利用石英晶体在频率
为 f 和s 之f p 间呈感性特点,与外接电容器可构成并
联晶体振荡器,又称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于
f s 和非常f p 接近,故其振荡器频率高度稳定。
fp
fs与fp值非接近。
28 2020/11/14
3.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类型 (1)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当石英晶体发生 串联谐振,即 f = fs
时,呈纯阻性,相移为零。此时若把石英晶 体作为放大电路的反馈网络,并起选频作用, 只要满足相位条件就构成了串联型石英晶体振 荡器。
29 2020/11/14
电容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f02π
1 LC1C2 (C1+C2)
若C C1且C C2,则
f0
2π
1 LC
电路特点:波形好,振荡频率调整范围小,适于频
率固定的场合。 用LC并联回路担任选频网络的LC正弦波振器。其 振荡频率一般在1MHz以上,甚至可高达 1000MHz。
9.2.3 石英晶体振荡器 1.石英晶体的基本特点 SiO2结晶体按一定方向切割的晶片。 压电效应和压电振荡:机械变形和电场的关系 固有频率取决于其几何尺寸,故非常稳定。
频率稳定性不高。
3.电感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感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感的三个抽头分别接晶体管的三个极 ,故称之为电感三点式电路。 电路特点: 优点:耦合紧密,易振,振幅大,C 用可调
电容可获得较宽范围的振荡频率。 缺点:波形较差,常含有高次谐波。为使振
荡波形好,采用电容反馈式电路。
4.电容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26 2020/11/14
2.石英晶体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电抗频率特性 石英晶体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符号
电路有两个特定的谐振频率。 当L,C,R支路发生串联谐振时,谐振频率为:
fs = 1
2 LC
当频率高于fs时,L,C,R支路呈感性,可 与电Co发并联谐振,并联谐振频率为:
fp= fs 1+ C C0
2.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
为RC 串并联网路配一个电压放大倍数略大 于3、输入电阻趋于无穷大、输出电阻趋于0 的放大电路。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3.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当电路接通电源后,电路中的噪声和 干扰信号沿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的环路 环行,不同的频率分量获得了不同的环 路增益和相移。
4.稳幅措施
9.2.1 RC型正弦波振荡器 1.RC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RC串并联选频电路
F =UUof = R+
R∥ 1
jC
1 +R∥ 1
jC
jC
令 f0 =2π1RC ,则 F=3+j(
1 f f0)
f0 f
若f = f0 = 2π1RC,则FMAX= 13,jf =0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副频特性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相频特性
Y = 1 = + jC R + jL
=
R2
R
+ ( L ) 2
+
j[ C
R2
L + ( L ) 2 ]
LC并联网络
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为:
C=
R2
L +(L)2
谐振角频率为:
0 =
L 1C或f0
=1
2 LC
2.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必须有合适的同名端!
变压器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分析电路的步骤: (1)组成部分是否完整 (2) 放大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3) 是否满足相位条件 电路特点: 优点:易振,波形较好; 缺点:耦合不紧密,损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