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共34页

合集下载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共36页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共36页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6
1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城市物理性污染机理及控制

城市物理性污染机理及控制
1、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主要为各地广播电 电视磁的辐发射射(台主和要中在转电台磁。波谱的微波波段)与人体 作用2后、一工部业分、被科吸研收、,医一疗般设认备为常可伴分有为电热磁效辐应射和 产非生热并效泄应漏。出去,例如核电站,紫外灯,X-射线 等。 生物3体、吸电收力电系磁统辐电射磁能辐量射并,将高其压转输换电为线热包能括后架, 空可输使电局线部和温地度下或电整缆体,体变温电升站高包,括导发致电生厂理和功变能压紊 器乱电或站组。织结构改变等生物学效应。组成人体细胞 和体液的分子大都是极性分子,在微波4电、磁家场用辐电射器作电用磁下辐,射使,原包来括无电规脑则、排电列视的机分、 子沿电场方向排列起来,极性分子微在波改炉变、取手向机时等与。四周粒子发生摩擦而产生大量 热;
要⑵、工业学噪声: 工产的 声厂生⑶的的学习建各 噪筑种声观点噪设。声备: 主音要来和源于来建筑 机,械发工出的看噪声 。: 包统 称括⑷人作的社们会的,凡是噪社声 会为活动声和家干用电 器出噪 声、的音噪(5音,)响 声家设。庭扰人备生发活 噪。声污染等
二 、 噪 声 污 染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级为30~40dB是比较 安静的正常环境; 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 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 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 到一定的影响; 70dB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 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 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 长时间处于85dB以上的噪声 可以影响人的听力; 响于120dB的噪声可以使人 耳聋。 除此之外噪声还可以提高人 体内皮质醇的分泌,可以导 致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人工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 目,令人眼花缭乱。影响正常天文观测;使人夜晚难以入睡,导致白 天工作效率低下;伤害鸟类和昆虫,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物理性污染控制重点汇总 陈杰瑢主编(精品文档)_共2页

物理性污染控制重点汇总 陈杰瑢主编(精品文档)_共2页

物理性污染控制重点汇总陈杰瑢主编1.物理环境:在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重力场、地磁场、电场、辐射场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自然界中各物质都在以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

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即构成了物理环境。

2环境物理学:是在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环境同人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从物理学角度探讨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措施。

3环境物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环境声学、环境振动穴、环境电磁学、环境放射学、环境热学、环境光学和环境空气动力学。

4环境物理学的研究特点:1物理环境的声、光、热、电等要素都是人类所必需的,因而环境物理学的研究同环境科学的其他分支不同,它不仅研究污染控制,而且研究适宜人类活动的声、光、热、电等物理条件;2物理性污染程度是由声、光、热、电等在环境中的量决定的,因而环境物理学同其他物理学科一样,注重物理现象的定量研究。

5物理性污染: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其特点: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留,一旦污染源消失,物理性污染即消失;2物理性污染有局限性,其中噪声污染还具有分散性;3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放射性、电磁辐射等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他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异常。

6噪声:从心理学角度讲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从物理学观点看,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强度声波无规则地杂乱无章组合而成;环境学角度来讲将人类不需要的并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医学上将超过60dB的声音称为噪声。

8噪声特点:1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性污染,一般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2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3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4噪声的声能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9噪声控制途径:从声源上根治噪声,从传播途径上采取降噪措施和在接收点进行防护。

环境保护概论:第6章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保护概论:第6章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v0=1nm/s
振动位移级
Ld=20lg(d/d0) d0=1×10-12m
力级
LF=20lg(F/F0)
F0=1μN
声功率级
LW=10lg(W/W0) W0=1 ×10-12W
声强级
LI=10lg(I/I0) I0=1 ×10-12W/m2
(二)声波的测量单位
2、声压级Lp
• Lp=20lg(p/p0) • Lp为声压级,单位dB;p为有效声压,Pa;基准
一、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2、噪声的特征
环境噪声是一种感觉公害 局限性和分散性:
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 声源分布上的分散性
暂时性
3、声源及其分类
声源:向外辐射声音的振动物体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声源
社会生活噪声
工业噪声:
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噪声源是固定不变的,污染范围比交通噪声小得多; 防治措施相对容易
• 声场:空间中存在声波的区域。 • 声能密度D: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单位:
J/m3。 • 对于自由空间的平面声波:D=W/cS=I/c=p2/ρc2
(一)声压、声能量、声强和声功率
3、声强I
• 单位时间内,通过和声波射线垂直的单位面积内的声能量 称为声强,即在传播方向上通过单位面积上的声功率。单 位:W/m2。
可听
声压(Pa)声压级(dB)
200
140
63
130
20
120
6.3
110
0.63
90
0.20
80
0.063
70
0.020
60
0.0063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

噪音污染与环境保护
噪音污染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的身 心健康,需要加强对噪音污染的防治工作。只有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制定 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减少噪音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危害。
● 04
第4章 振动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
振动的产生原因
振动是指物体周围介质或物体本身的运动,产 生振动的原因有交通运输振动、工业设备振动 和自然地震振动。这些振动源会对环境造成影 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02
第二章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固体废弃物分类
可回收垃圾
01 废纸张、废金属等
有害垃圾
02 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
厨余垃圾
03 食物残渣、厨余废弃物等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垃圾分类
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 投放,便于后续处理
堆肥处理
将有机垃圾堆肥,制 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作 物生长
焚烧处理
利用高温焚烧将垃圾还 原为灰渣和烟气
噪音污染源头复杂,难 以有效控制
技术不足
目前噪音控制技术尚未 完全成熟,治理难度大
成本高昂
噪音治理需要大量资金 投入,对社会经济造成 一定压力
噪音污染的后果
生活质量下降
长期承受噪音干扰会导 致生活质量下降
社会安定受影响
噪音污染会对社会的 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健康问题增加
噪音污染会导致人体健 康问题增加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意义
减少资源浪费
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生利 用,减少资源消耗
促进可持续发展
资源化利用促进经济 可持续发展,实现循 环经济的目标
降低环境污染
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语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10lg 10lg1.74 2.4DI Q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解:(1) 按球面波考虑、解倍频程F=0.3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N 1=18(sone ),N 2=50(sone ),N 3=55(sone ),N 4=50(sone ),N 5=30(sone )治理后N 1=10(sone ),N 2=23(sone ),N 3=29(sone ),N 4=23(sone ),N 5=22(sone )治理前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前=55+0.3⨯(18+50+55+50+30-55)=99.4(sone)治理后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后=29+0.3⨯(10+23+29+23+22-29)=52.4(sone)响度下降百分率为N -N99.4-52.4=100%=100%47%N 99.4η⨯⨯=后前前(1) 0.199.79.98.37.6 6.58.47.2110lg 1010lg(1010101010101010)101.6()pi n L p i L dB ===+++++++=∑查图2-12其工作4h ,在86dB (A )的噪声下工作2h ,问谁受到的危害大?解乙接受的等效声级为甲为82db(A),所以乙的危害大。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1.声特性阻抗,也称为声阻抗率,在声场中某位置的声压与该位置质点振动的速率之比。

关系:声阻抗率与声波频率、幅值等无关,仅与介质密度和声速有关,是介质固有的一个常数。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的有效界面时,两种介质的声阻抗率将决定声波反射和透射的强度。

2.声压级为该声音的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

0lg 20p p L e p =,p e ---有效声压,Pa ;p 0---基准声压,2×105-Pa 在几个噪声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声压级相加:L p =∑=n i L pi 11.010lg 10L p =L p ʹ+10lg n 声压级相减:L PS =10lg []pB p L L 1.01.010-103.若1122c c ρρ》,在介质I 中声波发生全反射,并且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相位相同、频率相同,形成驻波,界面处形成声压波腹,质点速度为0。

图在书本的24页 反射定律:反射线与入射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且分别位于界面法线的两侧,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折射定理:折射线与入射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中的声速之比。

4.响度是用来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

定义1000Hz 纯音声压级为40dB 时的响度为1sone 。

响度级表示响度值随声压级和频率的变化关系。

5.等响曲线是鲁滨逊和达逊通过对大量人群的反复测试,统计所得的响度级与声压级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人耳反映的特性,人耳对低频声不敏感,对高频声敏感。

6.A 声级又叫A 计权声级,能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

7.等效连续A 声级:某时段内的非稳态噪声的A 声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连续不变的A 声级来表示该时段内噪声的声级。

计算公式在书上35页8.统计声权:也为累积百分声级,为了描述噪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在噪声评价中采用累积概率来表示。

9.NR 曲线考虑了高频噪声比低频噪声对人的干扰更大,可弥补A 声级反映频率特性的不足。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2020/7/24 19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 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
✓ 皮肤衰老加快。 ✓ 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 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
导致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 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
良、孕妇流产率升高、畸胎发生率升高。
2020/7/24 20
9
四、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1、控制污染源
(1)放射性废液处理
❖放置衰变、混凝沉淀、离子交换、蒸发、蒸馏、 固化等
(2)放射性废气处理
❖活性炭、过滤、离心、洗涤、静电除尘等
(3)放射性固态物处理
❖焚烧、深埋(300m以下)
11
2、加强防范意识
(1)居室的氡气污染
氡的性质:
❖氡是一种惰性气体,222Rn
• 如果身边有其他电话可用,就不要使用手机。 • 在使用手机的同时,采用可靠的电磁波防护产
品。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的使用是 比较有效的办法。 • 在使用手机时,要尽可能地使天线远离人体, 特别是头部。 • 尽量减少每次通话的时间。
2020/7/24 23
四、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
1.电磁屏蔽 2.电磁吸收 3.远距离控制和自动作业 4.线路滤波 5.个人防护
电离辐射的警告标志
3
一、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 的物质
种类:射线、射线、射线、中子射线 放射性质:
具有一定的电离能力 各自具有不同的贯穿本领 具有特殊的生物效应
4
二、放射性污染源
1、放射性污染
定义:指由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
2、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放射性核素毒性远远高于一般的化学物质; 按辐射损伤产生的效应,可能影响遗传; 放射性剂量的大小,只有辐射探测仪器可探测; 放射性核素具有蜕变能力; 放射性活度只能通过自然衰变而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