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混合结构体系
第三讲-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课件

制度的作用
• 制度的本质
• 减少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 • 减少经济社会的交易费用
• 制度可以成为人类相互交往中用来制造秩序和减少不确定性的工 具(North, 1991)。
• 制度可以引导人们的具体行为(Furubotn & Richter, 2005) • 制度定义了社会尤其是经济系统的激励机制(North, 1994) • 制度的存在减少人们交往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Williamson,
• 使得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大不列颠的海岸(Coase, 1974)
• “公司”不再只是原料到成品的函数关系(Coase, 1937)
• “市场”不再只是交易的场所(Coase, 1988; Williamson, 1985)
• “国家”也不再仅仅是民族和爱国情结的凝聚(Williamson, 1999; Furubotn & Richter, 2005)
• 问题是如何“分”、如何“管”?Leabharlann 第三讲-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
一个抽象的例子:“ABC”的困境
AB
政府在 做蛋糕
A
第三讲-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
B
C
“ABC困境”的背后
• 公共物品“就在那里”,可是…… • “蛋糕”是要代价的……
• 不同的管理方式可能可行,也可能不可行 • 不同的管理方式可行,但成本不一样
市场制
混合制
层级制
第三讲-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
治理结构选择的逻辑
• “有区别的匹配原则” (Williamson, 1985) • “非连续结构选择分析”(Williamson, 1991)
市场制 T1
混合制 ...........
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

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第一章:背景介绍三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物理模型,用于描述三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它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三体问题,可以揭示宇宙中的许多奇特现象和规律。
本讲义将介绍三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培训知识。
第二章:三体运动的数学模型三体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描述三个质点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数学方程。
其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构建三体运动方程的基础。
本章将详细介绍三体问题的数学表示方法和求解技巧,帮助学员理解三体问题的数学本质。
第三章:近似解的方法由于三体问题的解析解十分罕见,寻找近似解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近似解方法,包括拉格朗日点、平均场理论等,让学员熟悉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学会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计算。
第四章:三体问题的稳定性三体运动的稳定性是研究三体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章将深入探讨稳定性的定义、判据和分类,并介绍一些经典的稳定性理论和定理。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员将理解三体系统的稳定性特征和演化规律。
第五章:延伸应用与发展三体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领域,还涉及许多实际应用和发展方向。
本章将介绍三体问题在航天探测、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
学员可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三体问题的广泛应用和潜在价值。
第六章:实例分析与讨论本章将选取一些经典的三体问题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员加深对三体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解。
每个实例都会有详细的数学推导和物理解释,学员可以通过参与讨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的内容涵盖了三体问题的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稳定性、近似解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员将掌握三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讲义能够对学员们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混合结构体系

● 混合结构是指乘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混凝土制成,以砖 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 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注,但墙体 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但平面灵活性差。
●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1.2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 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 上海目前第二高的摩天大楼(截止2008年)、中国大陆第三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 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 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房客,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办公楼、五星级酒店, 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 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 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设 计师Adrian Smith 设计。 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 大厦设计成这样。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 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 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以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其外围洞口可 以做的很大。
建筑结构分析总结
●1、金茂大厦体现了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传统文脉相结合一种建筑设 计理念--即数字8与宝塔外观造型的深度融合; ●2、高层建筑基本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 力墙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3、巨型高层结构型式包括:巨型混凝土框架结构、巨型钢刚架结构、巨型 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竖向桁架结构; ●4、金茂大厦是巨型高层建筑结构型式中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典型代表, 是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下应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典范。
第三讲-混合结构体系

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工艺
支模板
模板有柱通过处.模板要断开
绑扎钢筋
完成钢筋工程
浇筑混凝土
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形式上 是以结构柱与楼板组 合,取消了柱间及 底的梁。楼板可以通 过柱帽或无柱帽支承 在柱子上,这时周边 的楼板最好均匀出挑, 可使结构较为单一。
(4)、装配整体式楼盖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
优点
现浇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整体性,耐久 节约材料,造 综合了前两种优点
性,抗震性较 价低,施工进
好,灵活性较 度快,有利于
大
建筑工业化
缺点
耗费材料,造 整体性抗震性 使用的限制条件比
价较高,施工 较差,灵活性 较多。
工期长。
不好。
(7)、现浇空心楼盖
定义:利用预制空心楼盖的概念,将空心圆孔 管埋入钢筋混凝土板中,按不定方向排列,现 场浇注成型,使原实心钢筋混凝土板变成空心 板。
(3)、适用范围
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墙体布置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二)纵墙承重方案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 横墙:承重 纵墙:维护、分隔、维持横墙的 整体作用、承担自身重量
2优点: (1)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
(3)、现浇式楼盖的选型
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楼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楼板传力分析
单向板:两对边支承,或四边支承而l1/l2 ≤2 优点:计算简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双向板:四边支承而且l1/l2 ≤2 优点:梁较少,接近正方形,天棚平整,外形美观,适用 于门厅部分或公共建筑的的楼盖 缺点:配筋构造复杂,施工不方便
推荐:什么是混合结构体系?

什么是混合结构体系?由多种不同材料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混合结构体系。
由于不同材料制成的构件有不同的特点,有其明显的优点,采用不同材料构件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实际上是各种构件的优化组台。
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件的性能众所周知,不再赘述。
钢管混凝土构件是有效利用混凝土的约束强度,在三向约束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比单向抗压强度提高数倍。
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混凝土处于三向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最适宜用于以受压为主的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柱以及其他受压构件。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主要优点是抗压强度高。
延性好,浇灌混凝土时不需模板。
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柱子、拱桥的受压拱圈,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的受压弦杆等。
型钢混凝土构件是在混凝土中主要配置型钢(包括轧钢型钢与焊接型钢)的构件。
一般也配置一些构造钢筋及辅助受力钢筋,型钢混凝土可制作成柱、梁、剪力墙、筒体等。
它们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断面小、延性与抗震性能好,防火性能好等。
它可以和钢结构混合使用。
例如下部若干层为型钢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结构,以增大高层建筑的刚度。
减少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
型钢混凝土结构也可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使用。
例如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框架为型钢混凝土的框架一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中也可下部数层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上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规》中仅列出丁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与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筒体两种混合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混合结构

• 空间结构的组成原则 • 1、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以独特壮观的造型改善 城市环境 • 2、结构刚柔相济、受力合理、有利于发挥各种结 构的优势 • 3、结构技术先进,节省材料,材料强度充分利用 • 4、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而且施工易实现 • 5、使建筑技术与结构技术完美协调,较好的经济 效果和综艺效益
• 斜拉索的布置
• • • •
斜拉混合空间结构的实例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 桁架+拉索 法国卡巴里奥收费站 拉索+张拉膜 英东游泳馆
结构转换层
• 随着综合性很强的建筑越来越多结构柱网 布置和梁的跨度差别很大,所以要采用大 型水平构件--结构转换层。他有很大的刚度 和承载力 • 特点;集中柱和大梁的荷载高度集中受力 复杂容易破坏,由于跨度大所以挠度需要 严格控制,转换层内力很大,转换层的尺 度大浪费了一定的建筑空间且自重大、耗 材费用多、造价高昂并随跨度的增大而增 大。施工难度大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
按水平位置分类 按内部形成大空间的转换层 外部形成大入口的转换层
悬挑结构
• 概念:指将板、梁、桁架等构件从其支座处 向外作远距离延伸,构成无视线阻隔的空 间结构形式 • 优点:1布置灵活2空间开放 • 悬挑结构的形式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也可 以采用钢结构• 悬挑结 Nhomakorabea的受力特点
• 悬挑结构的抗倾覆平衡 • 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1.5
• 设置原则 • 底层要求大空间 • 做法有两种:1桥式结构2可以支承在筒体 上四面向外悬挑 • 结构转换层的定义:为了使结构竖向传力 合理并满足结构抗震和抗风的要求,必须 在结构体系或结构刚度变换的楼层处设置 结构转换层确保结构受力的合理传递。
结构层的类型及工程实例 按功能分类 • 1、上部下部结构类型转换,典型应用:北 京南洋饭店、墨西哥城日光饭店 • 2、上、下的柱网、轴线改变,如香港新鸿 基中心 • 3同时转换结构类型和改变结构轴线布置, 如:深圳市华侨大酒店、香港绿扬新村、 布拉迪斯拉发的基普饭店
混合结构(王仕统)

东塔(2015)是广州最高的高
层混合结构,n=111, H=518.15m。 设计:美国KPE建筑事务所 奥雅纳工程咨询公司 施工: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50万m2,总用钢量
16.8万t(型钢10.8万t,钢筋6.0万t)。 最厚钢板t =130mm(铸钢件厚度 400mm),最大钢筋直径d=40mm。
精品
定义:高层混合结构——由钢、混凝土两种抗侧力体系组成的高层结构。
上海金茂大厦(n=88层, H=421m,1999)
精品
结构(Structures)——支承作用(Actions)的骨架。
直接作用:荷载(Loods) 间接作用:地震(Earthquake)、支座沉降、温差
结构 分类
钢 结
混构 合 结混 构凝
规范(程)
8度抗震 设计
规范[1]
规程[2]
210
规程[3]
220
双重 规程[4]
160
非双重 210
6度 0.10g 185 200
120 200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8度
0.10g 0.15g 0.20g 0.30g
165
140 120
160
120 100
180
100
100
—
180
120
9度 0.40g
现代(modern)
高层(耸)结构 Tall Building、High Rise Structure
屋盖结构(Roof Structure)
混凝土(砼)
钢 屋盖形效结构(轴力结构) 屋盖弯矩结构
圬工结构, 如水坝
承重砖墙+木 楼盖或砼楼盖
RC
PC
混合结构体系课件

混合结构体系的研发涉及材料科学 、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 科的交叉,有助于推动多学科的协 同发展。
混合结构体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 期主要集中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简单 组合与性能研究。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 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结构体系的研发 逐渐深入,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减排和生态化。
长寿命和可回收性
混合结构体系具有较长的使用寿 命和良好的可回收性,有助于减 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节约资源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环境影响评估
在设计和应用混合结构体系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 评估,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材料消耗、水资源利用等 方面,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特点
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设计性,能够实现材料性能的互补和优 化。例如,通过结合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可以获得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 。
混合结构体系的重要性
实现高性能材料
混合结构体系可以显著提高材料 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性能 ,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途径
。
拓展材料应用领域
由于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多样的性能 和可设计性,使得它们在航空航天 、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感谢观看
THANKS
VS
发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纳米尺度的混合结构体系 在电子、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 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随着3D打印等 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混合结构体系的制 备和应用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02
混合结构体系的构成
混凝土结构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纵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 板荷载传给梁,由梁传给纵墙 纵墙:承重 横墙: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 2.优点:房间空间大,房间布置灵活, 墙面积小 3.缺点:房屋横向刚度差,纵墙较厚 或要加壁柱 4.适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 或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屋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 纵横墙共同承重 2.优点:房间开间和进深能满足使用要求,房屋横向刚度 比纵墙承重方案大
建筑技术概论
教 师:韩晓娟
一、混合结构体系
1、混合结构的定义、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3、混合结构房屋的楼盖布置
1、混合结构的定义、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定义 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
(2)优缺点
优点: (a)主要承重结构用砖砌 (b)房屋纵横墙体布置容易满足刚度要求 (c)混凝土、钢材主要用于楼屋盖上,造价低 缺点: (a)砖砌体强度低,层数受限制。 (b)抗震性能差 (c)施工速度慢 解决办法:大型墙板和砌块
预制槽型板实例
预制空心板实例
装配式结构实例
(2)、装配式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和墙体承重方案相对应
•小跨度(M)
•平面尺寸符合300mm的基本模数,以便和预制楼板 的模数相配合
•发展趋势:加大板宽
(3)、现浇式楼盖的选型
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楼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楼板传力分析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钢筋混凝 土柱代替 内承重墙
1.受力特点:外墙和内柱共同承重 2.优点: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3.缺点: (1)房屋空间刚度差 (2)墙柱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4.使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
3混合结构房屋的楼盖布置
(1)、装配式楼盖的选型
定义: 铺板式楼盖——由许多预制楼板直接铺放在砖墙或楼 面的大梁上所形成的楼盖形式。 预制楼板:实心平板、空心板、槽形板 规格:通用构件图集
(3)、适用范围
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墙体布置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二)纵墙承重方案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 横墙:承重 纵墙:维护、分隔、维持横墙的 整体作用、承担自身重量 2优点: (1)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 整体刚度好 (2)外纵墙立面处理方便,可设 较大洞口 3缺点:横墙较密,房间布置不灵 活 4适用范围:宿舍、多层住宅
单向板:两对边支承,或四边支承而l1/l2 ≤2 优点:计算简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双向板:四边支承而且l1/l2 ≤2 优点:梁较少,接近正方形,天棚平整,外形美观,适用 于门厅部分或公共建筑的的楼盖 缺点:配筋构造复杂,施工不方便
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工艺
支模板
模板有柱通过处.模板要断开
绑扎钢筋
缺点
耗费材料,造 整体性抗震性 使用的限制条件比 价较高,施工 较差,灵活性 较多。 工期长。 不好。
(7)、现浇空心楼盖 定义:利用预制空心楼盖的概念,将空心圆孔 管埋入钢筋混凝土板中,按不定方向排列,现 场浇注成型,使原实心钢筋混凝土板变成空心 板。 既具有整体性,抗震性好,适用于大空间、 大跨度柱网建筑等现浇混凝土的优点,又具 有减少用料,降低成本的优点,是一项正在 发展的新技术。
压型钢板的连接
(5)、现浇楼盖的传力系统
单向板: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双向板:板→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6)、不同结构形式楼盖的优缺点
现浇式楼盖 优点
整体性,耐久 性,抗震性较 好,灵活性较 大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节约材料,造 综合了前两种优点 价低,施工进 度快,有利于 建筑工业化
完成钢筋工程
浇筑混凝土
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形式上 是以结构柱与楼板组 合,取消了柱间及板 底的梁。楼板可以通 过柱帽或无柱帽支承 在柱子上,这时周边 的楼板最好均匀出挑, 可使结构较为单一。
(4)、装配整体式楼盖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只能够用作单向板。 组合楼板的跨度为 1.5~4.0m,其经 济跨度为2.0~ 3.0m之间。如果 建筑空间较大,需 要增加梁以满足板 跨的要求。
(9)、现浇楼盖中的梁板的尺寸要求
1 1 h = ( ~ )l 11 15 次梁截面 b ( 1 ~ 1 )h 2 3
l h 6 悬壁梁截面 b ( 1 ~ 1 )h 2 3
1 1 h = ( ~ )l 8 1 2 主梁截面 b ( 1 ~ 1 )h 2 3
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空心板
(8)、现浇楼盖中的梁板的尺寸要求
单跨简支h 单向板 多跨连续h 单跨简支h 板厚 双向板 多跨连续h 悬壁板h l 12
l 30 屋面板h 60m m楼面板h 70m m l 40 l 40 h 80m m l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