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

合集下载

中考重点文言文15篇整理,考试必备!

中考重点文言文15篇整理,考试必备!

【导语】现在古诗词默写的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理解性默写的类型,不仅仅是给出半句,写出另外半句了,所以搞清这⼀部分的内容还是⾮常重要的。

©⽆忧考⽹今天分享的就是常考⽂⾔⽂的理解性默写部分,⼀起学习下吧《论语⼗则》1.《论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是: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2.《论语⼗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不厌,诲⼈不倦。

3.《论语⼗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好学,不耻下问;(2)学⽽不厌,诲⼈不倦;(3)三⼈⾏,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法的语句是:(1)学⽽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4)默⽽识之。

6.《论语⼗则》中,表现个⼈修养的语句是:⼈不知⽽不愠。

7.《论语⼗则》中,孔⼦评论孔⽂⼦的两句是:敏⽽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则》中的"逝者如斯夫"⼀句,⼈们常⽤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桃花源记》10.《桃花源记》中,渔⼈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1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13.《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精神⾯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和平相处、幸福⽣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14.成语"⽆⼈问津"出⾃《桃花源记》,⽂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冀,⾼尚⼠也。

闻之,欣然归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15.《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16.《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相闻。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名句默写与备考方法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名句默写与备考方法

初中语文中考常见名句默写与备考方法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9.年岁虽老而壮心不减,这样的情怀古诗词里常有体现。

比如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0.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有诗句“乌啼不复当时境,依旧钟声到客舟”,这是化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或者“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相关的一句即可)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两章》)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中学必背的古诗词

中学必背的古诗词

中学必背的古诗词中学必背的古诗词导语:古诗词背诵默写是中考必考题型,古诗词学习应该是轻松加愉快的,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古诗词的考试,所以我们就要掌握一些古诗词应试技巧。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中学必背的古诗词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6.《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2)《鱼我所欲也》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

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关雎》《蒹葭》《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使至塞上》王维《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江城子》苏轼《渔家傲》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水调歌头》苏轼《游山西村》陆游《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登飞来峰》王安石《己亥杂诗》龚自珍都有可能考到,多做预备总是好的。

二.中考必考26首古诗词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中考作文素材引用经典名句300句

中考作文素材引用经典名句300句

中考作文素材引用经典名句300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中考古诗词名句

中考古诗词名句

中考古诗词名句中考古诗词名句大家是不是想知道关于中考古诗词名句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中考古诗词名句,希望喜欢!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李白《将进酒》)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唐·李白《夜宿山寺》)9、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带。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木槛遣心》)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1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1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20、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唐·杜甫《梦李白》)2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2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突出西北边疆环境气候的特点:风雪来得早、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这个春意盎然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是他的想像和主观感受,可是却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侧面描写漫天大雪所造成的酷冷气候和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对偶夸张)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愁云”既写景也写情,自然引出送别。

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奇异壮伟的深刻印象。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以下八句写送别。

点明了饯行地点、原因。

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异乡的乐器,思乡之情委婉流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

“掣”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最后四句写雪中送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顶针)前两句诗写送友人去时的情景,后两句诗是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这首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

诗人描绘了边塞的大风雪和气候的早寒,可笔下着重表现的不是将士生活的艰苦,而是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诗中虽然写了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却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

中考作文必背古诗词

中考作文必背古诗词

中考作文必背古诗词中考是中国中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之一,而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准备中考作文时,很多学生会选择引用一些古诗词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深度。

以下是一些适合中考作文引用的古诗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文主题和内容进行选择和引用。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适合在描述思乡之情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时引用。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适合在作文中描绘自然景色或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适合在作文中表达追求进步或展望未来的主题。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江景,适合在作文中表达孤独或坚持的主题。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适合在作文中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的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适合在作文中表达对时间的思考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滕王阁序》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的这篇序言中的名句,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适合在作文中用以描绘景色或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把握当下的思考,适合在作文中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引用古诗词时,学生应该注意与作文主题的契合度,恰当地融入到文章中,而不是生硬地插入。

同时,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古诗名句分类一:善于写作1.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戴复古《论诗十绝》(不随大流,有创新)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自然、真情。

翻译;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让人愉快了。

一首好的诗要贴近人物,写出真情实感)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本真。

此为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本真、天然)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杜甫《戏为六绝句》(古今皆学。

不论今人、古人,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

杜甫的文学主张是,不能一味推崇古人,一概否定今人。

对今人不应妄加菲薄,对古人也要有所继承)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推敲,严谨)7.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推敲,勤奋)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分享,研讨。

翻译: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阅读指导写作)10.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锤炼,磨砺。

翻译: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

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汉乐府民歌《君子行》(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汉乐府民歌《城中谣》(讽刺了上行下效而造成的迫求时髦的不良社会风气)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登上高处,看得更远。

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5.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世界时刻发展变化,不可扭转。

翻译: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万物兴败自由规律)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1.自不量力;2.即使挑战巨大,依然有勇气尝试)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把握重点)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身居高位,更应谨慎)10.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世事变迁,物是人非)11.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李白《上李邕》(可作为年轻人自我鼓励之语。

翻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13.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杨柳枝词》(创新)14.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1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奉献精神;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16.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翻译: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17.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释文向《过苕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18.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高瞻远瞩,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1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20. 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琵琶记》(磨砺,付出与收获)2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实践出真知)22.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创造便利的条件)2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思亲;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世事难完满)24.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死水”无浪之静是暂时的,关键是有春风吹拂之动。

指处于困境中的人,也会有得意的时候。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白朴《阳春曲.题情》(比喻任何理想都要经过波折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2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26.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做事情竭力而为,做得出色)2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论语》(相知和沟通必须是双向的)2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除旧创新。

原意是佛、道两教不加以堵塞,儒教就不能得到推行,今多指不破除旧的,新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29.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时光飞逝,珍惜时间、珍惜当下)30.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比喻只有通过规则与礼法的约束,才能使人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31.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由己推人,由今推古)32.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班固《汉书》(细节决定成败)3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各有长短,彼此都有可取之处)3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雪梅》(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35.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舍恶从善,需强大信念。

翻译: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3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果断处事)37.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客观看待事物)3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孟子》(坚守道义)39.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坚守道义)4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前期准备是后期成功的基础)4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可以相互转换)4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广泛听取他人意见)43.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弥补错误时刻不晚)44.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见义应勇为)45.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卖柑者言》(外表与内在)4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帮助别人也有原则、分善恶。

翻译: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4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心形于色,内心坦荡、不为外物所奴役才能自在生活。

翻译: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48.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安贫乐道)4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真正的友谊当是不含任何功利意图,方不会以利而聚必将以利而散。

)5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带来发展、生机与活力)5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康的《运命论》(观点1:过于出众反易遭致非议和打压,应低调不张扬;观点2: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你张扬你的个性,将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朋友无害,对社会无害,甚至对国家有利,那么木秀于林也应值得提倡。

)5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53.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晋书》(汲取经验教训)5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汲取经验教训)55.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6.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

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57.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5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人才培养)59.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为人处世的哲学;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6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宽容,减少对他人的苛责)6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6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比喻人做好事无需张扬,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深得人心)6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苟子》(世间万物运转自有规律)6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

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65.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可用来形容时代发展繁荣昌盛)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卫风.木瓜》(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感恩回报;互利共赢)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立志高远)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距离的远近并不能影响知己间的深情厚谊。

)5.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6.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与有文有德之人同行)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同病相怜;知音难得)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思念)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思念)10.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