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有哪些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有哪些初三物理的成绩对中考至关重要,初三物理看似很难但大部分都是基础类知识。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以基础为主,灵活运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知识点之二力平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的知识扩展(1)定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体、等值、反向、共线);(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值:两个力大小相等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共线: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说明:①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②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力是否平衡隐含“二力平衡”的变形题:考查二力平衡与平衡状态的试题很多,形式变化多样,有一些条件很直接,而有时具有隐蔽性,但始终遵循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对应关系,准确把握这一关系,适应多变题型。
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图所示,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大小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是弹簧一端固定(与挂环相连的一端),叫做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做自由端。
测量时,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

设计实验 器材:(轻质)木板、滑轮、铁架台、
细线、钩码若干。 进行实验
3
分析得出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 0
4
强调: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牛 5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牛
A
B 3牛
2牛
2牛
2牛
2牛
C
D
8
随堂反馈练习
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 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B ) A 肯定是平衡力 B 肯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9
随堂反馈练习
3.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 对是平衡力( A ) •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 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7.如图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 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12
思考题:
某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路面上的小 汽车,没能推动。在讨论这一现象时,一部 分同学认为这是因为推力小于重力;还有一 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你对 这两种观点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
13
如意 如意生活网 如意生活网 如意 优游 凤凰平台 凤凰
后の戾气爆发/我们带你走/"黑袍恢复咯清明/听到两人の话/手臂震动/全身盘旋の血气都凝聚在她手臂上/手臂震动而出/化作壹条神龙/神龙带着龙吟之声/直冲面前の不落山而去/神龙撞击在不落山上/不落山の壹面瞬间被夷为平地/大地颤动/滴穹摇晃/壹道
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

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一、引言二力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分析方法。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1.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即力的大小没有差异。
2. 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一个力向左,另一个力向右。
3.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两个力的作用线不相交。
4. 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即受力对象是同一个物体。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1. 静止物体的平衡分析当一个物体静止不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平衡。
例如,一个悬挂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2. 运动物体的平衡分析当一个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时,其受到的力也是平衡的。
例如,一个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汽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二力平衡的概念被用于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例如,桥梁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力的平衡,以确保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二力平衡的分析方法1. 力的图示通过绘制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地展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分析二力平衡时,通常需要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这两个力的图示。
2. 力的分解当力的作用不是沿着一个直线时,可以将力分解为沿直线的分量。
通过分析这些分量,可以判断力是否平衡。
3. 力的合成对于多个力作用的情况,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来简化问题。
合成后的合力如果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则可以认为原来的多个力是平衡的。
五、结论二力平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应该能够对二力平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知识。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7篇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7篇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7篇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这一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举例说明。
(三)进行新课: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实例分析:不同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对媒体展示),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能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只有两个力作用时,就叫二力平衡。
引导学生认识平衡状态。
引出: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好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分析得出结论。
小车是否静止?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由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判断各力间的关系;(3)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六、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题。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5二力平衡

§7-5二力平衡自然界中有的物体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例如进站的火车,被推出去的铅球,它们的运动状态都在变化。
还有一类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例如挂在枝头静止不动的苹果;站在地面上的人;匀速下落的伞兵。
物理学中称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上完全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没有的,因此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而最简单的平衡力是二力平衡。
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称为二力平衡。
(一)由探究实验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概括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且合力为零平衡力跟一对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两对力,很容易混淆一对平衡力,它们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互相抵消。
而支持力N的反作用力Nˊ是物体对地面的作用力,受力物体是地面,虽然与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能互相抵消。
G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图上没有画出)与重力G 也不能互相抵消。
(二)二力平衡的应用如果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利用弹簧测力计为什么可以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分析: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G ,一个是拉力F ,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G 。
因为拉力F 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②用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够测出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分析:同样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拉力与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拉力F 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出来,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表示物体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三)如何对物体作简单的受力分析?如何分析一个物体受到哪几个的作用,各方向如何,这是学好力学必过之关,会进行受力分析,画物体受力示意图,将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课件

悬浮条件
F浮=G物(V排=V物)。
沉底条件
F浮<G物(V排=V物)。
密度条件
ρ液>ρ物(漂浮),ρ液=ρ物 (悬浮),ρ液<ρ物(沉底)。
压力条件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F上表面)。
拉力条件
F浮+F拉=G物(V排<V物)。
06 实验探究:验证二力平衡 条件
实验目的和器材准备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F1-x 和 F2-x 图像(x 为钩码位移)。
观察图像特点,分析 F1 和 F2 随位移 x 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1. 实验结果分析
02
通过观察 F1-x 和 F2-x 图像,可以发现 F1 和 F2 随位移 x 的
增加呈现出线性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器材准备
弹簧测力计、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1. 组装实验装置 将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滑轮高度,使滑轮轴心与测力计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将细绳一端固定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悬挂钩码。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当钩码处于平衡状态时,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满
03
足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2. 实验讨论
02
03
04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测力 计与细绳垂直,以确保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来源,如 摩擦力、空气阻力等,这些因 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二力平衡和摩擦力专题复习

七下科学期末复习之“二力平衡和摩擦力”一、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 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或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 、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二、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或 相对运动时,就会在 上产生一种阻碍 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举例:举例:举例: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有时起 作用,有时起 作用。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时产生的摩擦。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时产生的摩擦。
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要发生 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A v AA ⑥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F 拉着B 向左运动 B4、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探究滑动摩擦的影响因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这是利用了 的科学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6、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7、有无摩擦的判断:(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①接触面粗糙②正压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判断例1.判断下列情况下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若受到摩擦力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①传送带刚启动 ②传送带加速运动 ③A 随传送带匀速运动④传送带减速运动 ⑤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例2. 小孩用10N的力推静止在地面上重为100N 的木箱,没有推动。
(1)若推力为20N ,物体仍然静止,则此时摩擦力是 摩擦,大小为 。
二力平衡的4个条件

二力平衡的4个条件二力平衡是指当两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满足一定条件。
以下是二力平衡的4个条件:1.力的合力为零当两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应该为零。
这意味着它们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必须满足加法原理,即两个力矢量相加得到一个等效的力矢量。
等效力的方向应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以保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力的合力矩为零除了力的大小和方向之外,力的作用点也是很重要的。
当两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作用点不应该在同一直线上,否则它们的合力矩将为零,物体将无法保持平衡。
所以,力的作用点应该在物体的不同位置,以产生一个非零的合力矩,该合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应当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3.质心在支持点上质心是物体所有部分质量加权平均值的点,它代表着物体的几何中心。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质心必须在支持点上,以确保物体不会倾斜或旋转。
这是因为支持点是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作用点,它们的合力应该与物体质心的重力合力相等,以使物体保持平衡。
4.支持面积足够大当物体受到支持力时,支持面积越大,它所受的支持力就越稳定,物体就越容易保持平衡。
如果支持面积太小,支持力就会不稳定,容易导致物体倾斜或滑动。
因此,支持面积应该足够大,以确保物体受到充分的支持,从而保持平衡。
总之,二力平衡的4个条件是: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合力矩为零、质心在支持点上和支持面积足够大。
只有当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了解这些条件对于物理学、机械学和结构工程等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相等 一个
四 相等
一个 五 相等
两个
相反 相反
相反
成一定角度
相反
是 是
否 否
是Leabharlann 不改变 改变 改变 改变 改变
精品课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两个力大小必须相等; 3、两个力方向必须相反; 4、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F2
F1
精品课件
实验三: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同一物 体
F2
F1
精品课件
实验四: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成一定角度,不在同一直线,同一物 体
F2
F1
精品课件
实验五: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两个物 体
F2
F1
精品课件
表格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 条直线上
物体个数
运动状态 是否改变
一 相等 一个
N
G
精品课件
3、起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 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 000 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 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 物的拉力是( D )。
A、12000 N C、3000 N
B、6000 N D、无法判定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1、重量为5000牛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 进,若它所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汽 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注意: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1、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F1=5N
F2=5N F1=3N
A
B
F1=5N
F2=5N
C
F1=5N D
F2=5N F2=5N
精品课件
2、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
属于平衡力的是(D )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 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 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
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受力为平衡力
精品课件
只受两个力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最简单。那么什么样的两个力 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呢?
精品课件
猜想
1、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2、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3、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4、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精品课件
实验一: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 体
F2
F1
精品课件
实验二:
二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 体
第六单 力和运动
第四节 二力平衡
招远市泉山学校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2.知道什么是平衡力。 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精品课件
请同学们分析这几种现象
精品课件
F
G
静止的吊灯 精品课件
F浮
G
静止的轮船
精品课件
F浮
G 匀速上升的精品热课件气球
F支
G
匀速行驶的汽车 精品课件
上述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他 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受到力的作用。但是作用在物体 上的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平衡。
精品课件
力的平衡
1.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平衡状态。 2.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如果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