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金版作业-诗词注解与翻译

梦江南 温庭筠 【注释】①恨:离恨。②天涯:天边。指思念的人在 遥远的地方。③摇曳:犹言摇荡、动荡。 【翻译】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 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 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注释】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 (tuò):笋壳。含箨(tuò),包有笋壳。③帙: 包书的布套。书帙(zhì),书套。④翦(jiǎn): 同剪。 【译文】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 的竹梢才高出墙头。嫩绿的颜色映侵着书套,久 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顿是变的清凉。新雨 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 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 高矗云霄。
山寺夜起 【翻译】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 得满溪烟雾腾绕。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 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打开门,欣赏这 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谁见过我这等没 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独的难以成眠。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词句注释】⑶“长恨复长恨”二句:长恨,即《长恨歌》。⑻毫 发:毛发,喻极细小的事物。⑼“悲莫悲生离别”三句:是对陈端 仁说的,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⑽“富贵非吾事”二句:语 出陶渊明《归去来辞》这里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 洁身自好的情怀。 【译文】 我心里装着无穷恨怨,把它写成一曲短歌行。有谁来安慰我,跳 起楚舞轻盈,我的狂歌又有谁来听?我已种植九畹兰花枝叶茂盛, 还种植百亩蕙草香气云蒸,我要餐那秋菊的落英。门外沧浪水清清, 用它来洗涤我的帽缨。 有人发问,一杯酒怎能抵住身后名?人间常把毛发看重泰山轻, 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理难评。悲哀之中没有比生离死别再伤情,快乐 之中没有比结识一位新朋友再快乐几层,这是古往今来的儿女本性。 追逐富贵并不是我的志愿行径,还是归隐山林与自鸥结友为盟。
2019年古诗文阅读理解:咏怀八十二首(201X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年古诗文阅读理解:咏怀八十二首(201X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古诗文阅读理解:咏怀八十二首(201X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201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思维轨迹】联系阮籍生活的时代背景,联系竹林七贤的常识,联系《滕王阁序》关于阮籍的典故,了解阮籍的处境和思想,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思考“凤凰”的品性。
饮醴泉——体现爱洁净,提取“洁”;栖山冈——体现居高处,提取“高”;彻九州——以声高写才高,提取“才高”;望八荒——以望远写志远,提取“志远”。
【参考答案】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咏怀八十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 阮籍简介

咏怀八十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 阮籍简介>咏怀八十二首朝代:魏晋作者:阮籍原文: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二妃游江滨。
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佩环。
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
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
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
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
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
一旦更离伤。
三嘉树下成蹊。
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
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
岁暮亦云已。
四天马出西北。
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
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
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
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五平生少年时。
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
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
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
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
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
失路将如何。
六昔闻东陵瓜。
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
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
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
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
宠禄岂足赖。
七炎暑惟兹夏。
三旬将欲移。
芳树垂绿叶。
青云自逶迤。
四时更代谢。
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
忉怛莫我知。
愿�G卒欢好。
不见悲别离。
八灼灼西�P日。
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
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
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
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
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
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
中路将安归。
九步出上东门。
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
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
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
玄云起重阴。
鸣�e飞南征。
���_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
凄怆伤我心。
十北里多奇舞。
濮上有微音。
轻薄闲游子。
俯仰乍浮沉。
方式从狭路。
�o�a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
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
可以慰我心。
十一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V�V。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
泪下谁能禁。
十二昔日繁华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咏怀八十二首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悲伤。
【试题】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高洁;志向远大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
【解析】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
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为高洁。
可以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其中的一种,这也是咏怀诗歌的总的特点。
至于情感,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作者简介】阮籍三国魏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
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
文学艺术才能超群。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司马氏多所牴牾。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
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
辑有集13卷,已散佚。
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2019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 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 虚与周旋,常用醉酒的方法,在险恶的政 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表现了诗人生活在黑 暗现实中的内心苦闷,反映了诗人看不见 希望和出路的忧思。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 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 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yì 高兴)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jī带着) 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作品简介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 诗,总题为“咏怀”。《咏怀》开创了我 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充满苦闷和孤独 的情绪。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
咏怀八十二首 · 其一
阮籍
走近阮籍
阮籍,三国曹魏诗人,字嗣宗,竹林七 贤之一。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步 兵”。
“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 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 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 由于他们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竹林之下肆 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 思考: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①托物言(象征)
②林凤中有凰奇奇鸟特,不自凡言,是鸣凤凰彻。九州,象征着诗人高洁 不清俗朝饮的醴人泉格,、日心夕怀栖天山冈下。的理想。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③凤凰因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象征着诗人 身适处逢商乱风世起不,能羽施翼展自才摧藏华。的苦闷。
解读诗歌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阮籍《咏怀诗》原文及赏析

咏怀诗[魏晋]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分类标签: 孤独作品赏析【注释】夜中:夜半,半夜里。
帷:帐幔。
鉴:照。
这里指月光照在帐幔上。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写远处飞鸟的哀鸣,显出黑夜凄凉不安,寓有象征反常的意味。
孤鸿,一只离群的大雁。
号,叫。
翔鸟,夜里还在飞翔的鸟。
徘徊将和见?忧思独伤心:是说人不眠,鸟飞鸣,都这样徘徊不安,又将看到什么呢?景象如此凄凉,真令人暗自神伤。
【古诗今译】一个清凉的夜晚,时已夜半,一个人辗转反侧,久不能眠,于是索性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寒气逼人,清冷的夜风徐徐吹来,撩动着我的的衣襟。
一只离群的大雁在野外哀鸣,林子里的鸟儿因惊恐儿而窜飞不停,叫声不时地从林子里传来。
一个人在夜色中徘徊不定,可是徘徊又能见到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呢?只有忧伤陪伴着我独自伤心。
【赏析】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魏末晋初文学家、思想家。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是魏晋时代的名士,思想上崇尚老庄哲学,行为放荡,反对虚伪的礼教。
《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由此看来,他的行为放荡乃是政治压抑下的一种消极反抗。
阮籍的《咏怀》诗共有八十二首,是诗人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有感即发,类似于“杂诗”。
用曲折隐晦的笔调抒写了诗人在乱世之中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内心苦闷,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有的是对虚伪的礼教的批判,也有的是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但是也不免带有消极颓废的色彩。
本篇是第一首,写诗人弹琴的情景,抒写了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孤独、落寞、忧愁和不安。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诗人以一个“夜”字领起,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
虽然描述的是一种极为平常的动态现象,但是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极为复杂的感受,诗人展示的动作行为、所见所闻、心理状态等全部场景都发生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 云变幻和社会矛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
THANKS
感谢观看
阮籍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和人生体悟,对后世的诗人和哲学家 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地位
阮籍的诗歌被誉为“建安风骨”的代 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
02
《咏怀八十二首》的创作背景
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
政治动荡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 动荡的时期之一,政权更迭频繁,
战乱不断,社会《咏怀八十二首》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阮籍的内心世界,包括他对时代变 迁的感慨、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吸引了众多读者,如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情感丰富等,展 现了阮籍卓越的诗歌创作才华。
历史背景的影响
阮籍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和历史印记。
士人心态
面对政治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士人 们普遍追求超脱和自由,寄情山水、 崇尚老庄成为一时风尚。
玄学兴起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士人们探讨 宇宙、人生本无等深层次问题,对 于生命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
阮籍的个人遭遇和心境
家族背景
阮籍出身于名门望族,家 族地位显赫,但随着政治 局势的变化,其家族逐渐 衰落。
阮籍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寓意深远,给人以丰 富的想象空间。
象征性强
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 使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哲理性。
隐喻巧妙
阮籍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这些隐喻巧妙地表达了他的思想 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
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
拥曹的何晏、夏侯玄人被杀。
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
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
正始十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权利后的十年间,全国进入恐怖状态。
(只到高平陵政变十六年后,司马氏才最后取而代之,夺了曹家的帝位。
)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了危机感和幻灭感。
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句解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
这正是阮籍风格。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九州:中国的别称。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延颈:伸长头颈。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
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cá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
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去:离开。
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
翔回来啊。
赏析: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但:只。
恨:遗憾。
怆悢:悲伤。
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
伤痛。
赏析: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译文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注释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醴泉<lǐquán>
释名:亦名甘泉。
泉水略有淡酒味。
参见《尔雅.释天》“甘雨
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
《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