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酸碱失衡诊断步骤图解 血气分析参数
Ph<7.35 酸中毒 PaCO2> 45 HCO3-<22 主为呼酸 主为代酸
单呼呼 纯酸酸 性合合 呼并并 酸代代
酸碱
单代 代
纯酸 代合
酸 合
酸并 并
呼呼
酸碱
Ph>7.45 碱中毒
PaCO2< 35 HCO3->27
临床意义: PaCO2 <35 mmHg,表示通气过度; PaCO2 <25mmHg,可产生严重的低碳酸血症,呼吸性碱
中毒; PaCO2>45mmHg,表示通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
中毒; PaCO2>50mmHg,为诊断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标; PaCO2>60mmHg,呼吸中枢转为抑制。
剩余碱(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 PaCO240mmHg、 SpO2100%情况下,将血浆或 全血用酸或碱滴定到pH为7.40时所需的酸或 碱的量(分别用“+”和“-”表示)
临床应用价值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 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 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 其程度的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 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二大规律
HCO3- 、PaCO2 同向代偿性 原发失衡变化>代偿变化
三大推论
HCO3-/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
/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提示混合酸碱失衡 PH由原发改变决定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一、概述当我们谈论身体的健康状况时,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它们像是一篇文章的开头,为我们揭示身体内部的重要故事。
我们常说人体就像一个小宇宙,每天都在发生着无数的变化和反应。
在这小宇宙中,血液的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就像是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掌控着身体的和谐与健康。
血气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检测我们血液中气体的含量和性质。
就像是我们做饭时需要控制火候一样,我们血液中的气体含量也要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过多的氧气或者二氧化碳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而酸碱平衡则是我们身体保持这个平衡的重要手段。
血液的酸碱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它需要像一个精准的钟表一样,时时刻刻保持准确。
1. 介绍血气分析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我们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生病了,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们的体温、心跳和血压等基本情况,还需要知道他们的呼吸状况以及身体的酸碱平衡状况。
这就好比我们在关心一个人的健康时,不仅要看到他的外在表现,还要深入了解他的内在状况。
血气分析就像是一面揭示病人身体状况的镜子,通过检测病人的血液样本,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许多关键信息,比如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有血液的酸碱度等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身体是否在正常运转。
比如说如果病人呼吸困难或者缺氧,血气分析就能迅速发现这些问题。
在医学领域,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急诊室、手术室还是重症监护室,都需要进行血气分析来监测病人的状况。
可以说血气分析是我们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病人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2. 酸碱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及其失衡的严重后果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健康离不开一个奇妙的平衡系统,其中就包括酸碱平衡。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精密的工厂,酸碱平衡就是这个工厂里的调度员,负责调节各种生理活动,让身体能够正常运转。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1、细胞外液稀释
2、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呈阴离子
3、高K+ 高Ca2+ 高Mg2+ 4、锂中毒
5、多出骨髓瘤,IgG呈阳离子型
6、实验误差
阴离子隙(AG)与代谢性酸中毒四
(四)判定AG代酸 AG>16mmol/L为代酸 表示有机酸或无机酸阴离子增 多代替了HCO3-。
酸碱平衡的判断
酸碱失调代偿预计值及所需时间和限度
原发
代酸
继发
PCO2 ↓
代偿预计值
ΔPCO2 =ΔHCO3-×(0.15+0.02 ) ΔPCO2 =ΔHCO3-×(0.07+0.02) ΔHCO3=ΔPCO2×(1.1+0.4) ΔHCO3=ΔPCO2×(2.6+0.2) ΔHCO3=ΔPCO2×1.5 ΔHCO3-
代酸 呼碱 呼酸 代碱 呼酸并代碱 呼碱并代碱 呼酸并代碱 呼碱并代酸
PH
↓ ↑ ↓ ↑ ↓ ↑ ↑N↓ ↓N↓
HCO3↓↓ ↓ ↑ ↑↑ ↓N ↑ ↓N ↑ ↑ ↓
PaCO2
↓ ↓↓ ↑↑ ↑ ↓N↑ ↓N ↑ ↑ ↓
酸碱平衡的判断
注意事项:
(1)同时测血气和电解质 (2)计算AG (3)比较血浆Na+与Cl-浓度、AG与HCO3-浓度和Cl-和 HCO3-浓度 (4)计算酸碱紊乱的代偿预计值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内有四种主要的缓冲系统:血红蛋白,HCO3-盐、磷酸 盐和血浆蛋白
HCO3-/H2CO3-酸碱气盐系统:主要在血液与细胞外液缓冲
人作用最重。 磷酸盐系统:Na2HPO4/NaH2PO4主要作用在细胞内,而 血液内作用少 血浆蛋白系统:B-蛋白质/H-蛋白质 本系统缓冲作用不大 血红蛋白系统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
肾小管细胞
CO2
CO2 +H2O
碳酸酐酶
HCO3-+ H+ HCO3-+ H+ HCO3-+ H+
尿 HCO3- HPO4= NH3
CO2 +H2O H2PO4-
NH4+
四·细胞内外电解质交换
酸中毒:血浆增多的H+与细胞内K+(和Na+)进行交换, 血浆H+下降,血浆K+增加,肾排K+作用增强。
保持pH在正常范围。(代偿性/失代偿性) 肾代偿充分发挥需数h至数d,急性呼酸时常来不及代偿。 血K+↑=、血Cl-↓、血Ntory alkalosis)
肺泡通气过度,使CO2排出过多而引起低H2CO3血症。 (机械呼吸、高热、甲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癔症等),
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血气分析仪测定指标:pH、PaO2和PaCO2,推衍出其他指标。 1·动脉血氧分压(PaO2) Pa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 12.6~13.3kPa(95~100mmHg)。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使体内生成的CO2不能充分排出,产生高H2CO3血症。
代偿变化 CO2潴留,PaCO2增加,致H2CO3增加,
BHCO3/H2CO3比值低于20∶1,pH下降,呼吸性酸中毒。 肾:排H+、NH4及回收HCO3-增加;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使HCO3-增加; 血液缓冲系统等使BHCO3/H2CO3比值重新恢复至20∶1,
一·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1·固定酸生成过多: 缺氧时乳酸增加(如低氧血症、微循环功能障碍等); 脂肪分解增加、酮体产生过多(如糖尿病酮症和饥饿酮症、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

[HCO3-]
=6.1+log
20
=7.4
PaCO2× 0.031
1
血浆CO2总量(T- CO2 )
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量,
包括结合形式的HCO3-和物理溶解的CO2 (仅1.2mM)
正常值:28mmol/L(平均25mmol/L)
意义:基本反映了HCO3-的含量
四、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方法:四项原则
pH
原发 [H2CO3]
继发 [HCO3-]
以AG值判断二重性
[举例]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腹泻,血气如下: pH7.12, PaCO2 84.6mmHg , [HCO3-] 26.6mmol/L, Na+137mmol/L, CL-85mmol/L, AG=137-(26.6+85)=26( ) 判断:从病史可判为R酸,因AG升高提示代酸 本例诊断为R酸合并代酸(二重酸碱平衡紊乱)
动脉血氧分压(PaO2):物理溶解于动脉血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在海平面约100mmHg (此时物理溶解于血中的O2为0.3ml%) PaO2受大气压和年龄影响 PaO2 =100-年龄× 0.3 意义:判断缺氧及其程度 PaO2 <60mmHg 为I型R衰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正常值:95%~98%
以AG值判断三重性紊乱
01
原发 [H2CO3]
继发 [HCO3-]
02
划出分数
pH是酸还是碱?
从病史判别原发改变是代谢性或R性?
从代谢调节的方向性、预算值、代偿限值 判别单纯性或混合型?
用电解质计算AG,区分二重性或三重性?
酸碱失衡判断小结
01.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血液气体和酸碱平衡保持正常是体液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机体的氧合和酸碱状态进行监测,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了解病情有助,而且对指导治疗,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采取适当救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予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
正常情况下 , 机体能够自动调节这些参数 , 维持其正常水平。
但是当罹患严重呼吸或肾脏疾病时,患者的酸碱平衡调节受到损害 ,这时就需要医疗上采取调节措施。
而后,我们还要了解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恰当 ,是否足以纠正氧合和酸碱异常 ,动脉血气分析可提供这种生理学反馈信息 ,虽然 ,有些患者可应用经皮氧和经皮测定C02,这一无创性技术进行监测,机械通气患者可监测其呼气潮气末C02浓度,然而这些监测至今都不能完全替代和提供像动脉血气分析这样准确全面的有关氧合通气和酸碱平衡的资料。
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各科十分常用的检测指标。
动脉血之所以最常用来作气体分析,是因为它直接来自心脏 ,可正确代表肺的气体交换和反映全身酸碱状况,周围静脉血的气体分析则误差很大,因为它只是采血肢体代谢状况的反映,并不能反映身体其它部位的酸碱状况,对肺排出C02的功能也只能猜测,因为不能确定血中高C02水平是由采血部位的组织产生的,还是肺通气功能的衰竭。
曾有研究证明,从热敷后的耳垂或手指采用(所谓经过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测得的数值与动脉血气较接近,但如果患者的末梢循环状况不佳 ,尤其是在休克、心衰等病情危重情况下,两者测得的血气值会有较大差别,且耳垂或指毛细血管血测定血气的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较大,故目前很多医院已弃用,如果继续应用耳垂血,那么在遇病情危重,对测定结果有怀疑时,必须抽动脉血重新测定。
血气和酸碱测定已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测定项目,其测定结果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病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通常是血气分析结果而不是床旁的物理检查发现了氧合、通气和酸碱紊乱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三)根据化验检查推断酸碱失衡
★ A.分析常规检验资料(如血尿素氮、肌酐、血糖血酮体 等生化检查及尿酸碱度测定等)
★ B.分析血电解质检查的资料: (1)HCO3-(或CO2CP) 如↑,考虑代碱或代偿性呼酸 如↓,考虑代酸或代偿性呼硷 (2)K+ 如↑,考虑酸血症 如↓,考虑碱血症 (3)Cl- 如↑,考虑高血氯性代酸或代偿性呼碱 如↓,考虑代碱或代偿性呼酸
三、动脉血气分析的参数
2、PaCO2: 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所产 生的分压, mmHg。PaCO2反映肺 的通气情况和血浆中的H2CO3浓度,是反映呼吸性酸(碱)中毒 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35- 45mmHg,平均40mmHg。 <35mmHg):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 性酸中毒的继发性呼吸代偿;
四、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一)、酸碱失衡的代偿规律:
(1)HCO3-和PCO2任何一个变量的原 发性变化,必然引起另一个变量 的同向代偿变化;
(2)原发失衡变化必然大于代偿变化。
(二)、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1、详细了解病史,体征。 2、核实结果是否有误差,利用[H+]=
24×PCO2/HCO3-的公式判断结果准确与否。 3、分清原发和继发(代偿)改变。 4、分清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1)NaHCO3的再吸收(见下图)
肾小管
近曲小管细胞
细胞外液
(肾小球滤过液)
NaHCO3 Na+
HCO3-
H+
H2CO3 CO2
H2O
W
Na+
NaHCO3
W
H+
H2CO3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的指标
BE(碱剩余):正常值±3mmol/L, BE>3mmol/L时为代谢性碱中毒 BE<3mmol/L时为代谢性酸中毒
在标准状态下: 37℃、SaO2 100%、 Pco2 40mmHg,用 酸或碱滴定全血到pH值=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BE不受血液呼吸成分影响,是代谢成分的指标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的指标
PaO2 (氧分压) :正常值80~100mmHg 是反映血液中的物理溶解的氧分压,主要用来诊断是
否有呼吸功能异常(氧合的指标)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5~98% 指动脉血与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分压PaO2 ,即 PaO2高, SaO2亦较高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氧分压是维持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分压在细胞内把葡萄糖转化成能量和二氧化碳 氧气不足可以导致器官的坏死 大脑如果缺氧: 4-6秒就可以引起脑功能的临时缺失 10-20秒就可以导致患者的昏迷 3-5分钟,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脑坏死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的概念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是反映机体内环境的一个重要指 标,反映机体外呼(肺的呼吸功能)、内呼吸(组织对氧 的利用)的状态。
血气分析 系指对血液中的O2、CO2和pH值的测定,以及由上述三项 所衍生出的有关氧代谢及酸碱平衡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酸碱平衡 人体为能正常进行生理活动,必须依靠人体的调节功能, 血液的氢离子浓度维持一定的正常范围,使体内酸碱达到动态平衡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O2<60mmHg 轻度呼吸衰竭 <50mmHg 中度呼吸衰竭 <40mmHg 重度呼吸衰竭 <20mmHg 生命危险
2)判断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 a)通气功能障碍:低PaO2并PaCO2增高 b)换气功能障碍:如急性肺损伤、肺水肿、肺淤血、 肺间质纤维化等,仅低PaO2,当残存有效肺泡极少 而不能代偿时,才PaCO2增高
.
酸碱平衡的概念
.
酸碱概念
能提供质子(H+)的任何物质 能接受质子(H
来 源: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产生(主要)
摄取的食物、药物(少量)
两种酸:
挥发酸 CO2 + H2O
.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定 义:指血浆中呈化学结合状态的CO2量。即HCO3-和H2CO3 中CO2量。
参考值:23-31mmol/L,平均27mmol/L 意 义:1)代表了人体内HCO3-储备量的多少,亦即反映了
代谢性酸碱平衡情况,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 意义同HCO32)升高:代碱或代偿后呼酸 降低:代酸或代偿后呼碱
3)指导临床补酸或补碱量
.
缓冲碱(BB)
定 义:血液中有缓冲能力的负离子(如:HCO3-、Pr-、HPO4-) 的总量
参考值:45-55mmol/L,均值50mmol/L 意 义:BB能反映机体对酸碱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若在临床上
出现BB↓而HCO3-正常,说明存在HCO3-以外的碱储备不 足,此时补充HCO3-是不适宜的,应考虑有低蛋白血症 、 贫血等
参考值:400-500mmHg 意 义:1)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FiO2对PaO2的影响,故在氧疗时 ,
也能较准确地反映肺组织的实际换气功能 2)OI≤30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其他条件符合下用于诊断:OI≤300mmHg为ALI,
≤200mmHg为ARDS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
O2摄取,对代谢活跃的组织有保护作用。 (3) 当PaO2自30mmHg上升至50mmHg,则SaO2增加26%,故在此
水平PaO2时,低流量吸O2即可明显改善缺O2 (COPD的氧疗依据)
.
氧合指数( OI )
定 义:动脉氧分压与氧浓度比值,PaO2/FiO2 (FiO2=0.21+0.04*氧流量)
.
10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定 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 参考值:35-45mmHg,均值40mmHg 意 义:1)测定PaCO2可直接了解肺泡通气量,二者成反比
(因为CO2通过呼吸膜弥散快,PaCO2 相当于PACO2) 2)反映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
升高,呼酸或代偿后代碱 降低,呼碱或代偿后代酸
.
血氧饱和度(SaO2%)
定 义: 血液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Hb)的百分率 参考值:95~98% 意 义:机体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
.
氧解离曲线的意义 (1)当PaO2自100mmHg降至70mmHg,SaO2只降低5%,故再提高吸
O2浓度的作用甚微 (2) 当PaO2在10-40mmHg时,曲线陡直,故有利于组织水平的
血气分析与酸碱失衡的判断
.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 二、酸碱平衡的概念 三、酸碱失衡的判断
.
血气分析的指标
.
血气分析的作用
➢判断呼吸功能
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Ⅱ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50mmHg
➢判断酸碱失衡 单纯性、混合性、三重性
.
反映血液氧合状态的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定 义:在实际PaCO2、体温及SaO2下血浆中HCO3-的浓度 参考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意 义:判断酸碱平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但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SB和AB的差,反映了酸碱失衡的性质和程度
当AB=SB=24mmol/L 正常
AB=SB <24mmol/L 代酸
AB=SB >24mmol/L 代碱
.
二氧化碳总量(TCO2)
定 义:血浆中一切形式存在的CO2总量;包括结合形式HCO3- 、
物理溶解CO2、少量RNH2COO- 参考值:24-32mmol/L,平均28mmol/L 意 义:1)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
意义同HCO32)升高:代碱(主要)或呼酸
降低:代酸(主要)或呼碱
3)心肺复苏时,反映预后的重要指标,显著增大,反映肺淤血 、
肺水肿,肺功能严重减退
.
反映体液酸碱状态的指标
PH=log1/H+
定 义:体液中H+的负对数 参考值:7.35-7.45,均值7.4 意 义:反映体内酸碱程度
pH与[H+]关系: pH在7.1-7.5范围内,pH与[H+]近似直线关系,pH每增加 0.01,[H+]即减少1nmol/L。
.
标准碳酸氢盐(SB)
定 义:血液在37℃ ,Hb100%氧合,PaCO2 40mmHg的标准条 件下,测得的血浆 HCO3- 浓度
参考值:22~27,平均24mmol/L 意 义:排除呼吸因素影响,判断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升高:代碱或代偿后呼酸 降低:代酸或代偿后呼碱
.
实际碳酸氢盐(AB)
定 义: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
参考值:吸入空气时(FiO2=21%)<20mmHg 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一般≤30mmHg
意 义: 1)判断肺换气功能( 静动脉分流、呼吸膜弥散障碍) 2)判断低氧血症的原因: a)显著增大,且PaO2明显降低,吸纯氧不能纠正,考虑肺 内短路,如肺不张和ARDS b)轻中度增大,吸纯氧可纠正,如慢阻肺 c)正常,但PaCO2增高,考虑肺通气不足导致 d)正常,且PaCO2正常,考虑吸入氧浓度低,如高原性低氧
AB>SB
呼酸
AB<SB
呼碱
.
剩余碱(BE)
定 义:在37℃,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氧合、PaCO240mmHg 的条件下,将1L全血的PH调到7.4所需的酸或碱量
参考值:±3mmol/L,均值0 意 义:1)是反映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2)反映血液缓冲碱绝对量的增减: >+3mmol/L,代碱(碱超) <-3mmol/L,代酸(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