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简史

合集下载

生物初下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初下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初下册知识点总结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物初下册主要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生物细胞、生物遗传、生物进化等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生物初下册的主要知识点。

一、生物基础知识1. 生物的起源和发展:生命起源于原始环境,通过生物进化逐步发展。

2.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组成物质、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新陈代谢等基本特征。

3. 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形态、生理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分类,主要有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4. 生物系统: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机组成,包括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等。

5. 生物的数量与体积关系:生物体积增大时,其表面积不断减小;生物体积减小时,其表面积则不断增大。

6. 生物的代谢:生物体的代谢包括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运输等过程。

7. 生物的调节:生物体内有各种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二、生物细胞1. 细胞的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由罗伯特·胡克发现的。

2.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3.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包括新陈代谢、分裂、分化等。

4. 细胞的遗传物质: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和RNA。

5. 细胞的生物能:细胞通过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进行离子通道运动,以获取能量。

6. 细胞的分裂:细胞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7. 细胞的增殖:细胞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生殖等。

三、生物遗传1. 遗传的规律:遗传有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2. DNA的结构: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磷酸、糖和碱基三部分组成。

3. RNA的结构:RNA是DNA的衍生产物,包括mRNA、tRNA、rRNA三种。

4. 遗传信息的复制:DNA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整个遗传信息。

5.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6. 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第一章 生物化学绪论

第一章 生物化学绪论

生物化学不仅是一门对生命科学有着指导性的基础
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之一的应用
学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化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是食品发酵工业理论基础。
例如:食品工业制酱、酿酒、制醋;纺织工业上棉布浆化; 制革业上的毛皮毛脱脂;
(2)生物化学在农业上应用
生物化学也是农业的基础课。农作物的代谢都离不开生物 化学,以及农作物病虫防治等等。
Biochemistry 或 Biological Chemistry
现译为“生物化学”,简称“生化”。 实用文档
2、生物化学发展与起源
生物化学在18世纪开始萌芽,19世纪
初步发展,20世纪初才成为独立的学科。
首先,起源于法国,由法国传之于德
国,由德国而传到美国和英国。在20世纪
后,再由上述国家流传于其他各国。大约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主讲: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申 宁 实用文档
第一章 绪 论
生命与生物化学
实用文档
一 、生命的定义
具有复制的能力 具有催化的能力 具有突变的能力
实用文档
地球充满着生物,从最简单的病毒到菌 藻树草,从鱼虫鸟兽到最复杂的人类, 千姿百态。不同的生物,其形态、生理 特征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都 经历着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变化, 都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真核细胞中含有被核膜包着的核
实用文档
真核细胞的结构
实用文档
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用文档
原核生物:地球上数量最多、分 布最广。代谢系多样性能适应各种 环境。 真核生物:一般为原核细胞的上千 倍~上万倍,有核,其构造与机能 均比原核生物复杂。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上课讲义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上课讲义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普通生物学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普通生物学(北大)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序论-生命科学的主题

普通生物学(北大)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序论-生命科学的主题

第一章序论:生命科学的主题人类对生命的认识:生命的基本特征1.生命是多层次的有序结构。

生命结构的每一层次都构建在较低层次的结构基础上;每一层次的生命结构都具有其独立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表现在生命的各个层次上。

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表现在生命的各个层次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第七章SunlightEcosystemProducers(plants and otherphotosyntheticorganisms)HeatChemicalenergyConsumers(including animals)Heat7. 生物体能够自我调节,保持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反馈调节机制8. 生物体能够对环境发生反应并适应环境应激性适应性9. 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源自演化(evolution)多样性是生命的标志; 演化是生物学的中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生命的六角大厦三域六界系统古核生物第六章SARS禽流感麻疹艾滋病天花疣流行性腮腺炎唇疱疹病毒是人类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共有400多种病毒可以感染人类。

生命的基本特征1.生命是多层次的有序结构。

每一层次的生命结构都具有其独立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表现在生命的各个层次上。

2. 生物具有同一的化学基础;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能够繁殖后代,DNA 承载的遗传信息是生命延续性的基础。

4 .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死亡的个体生活史。

5.生物体是开放系统,以新陈代谢的方式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

7.生物体能够自我调节,保持生物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8. 生物体能够对环境发生反应并适应环境。

9. 生命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机制在于生物演化。

(c)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a) Order(d) Regulation(g) Reproduction(f) Growth and development(b) Evolutionaryadaptation(e) Energy processing•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根植于人类的精神思想中。

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简史

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简史
• 19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酿酒工业和蚕丝业发生 酒变质和蚕病害问题。
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郝
整理ppt
30
(一)巴斯德
• 巴斯德(Li Pasteur,1822-1895),19世纪微生物学家和 化学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和医学生物学的基础。他的成 就有:
1. 对有机化合物旋光性进行了研究。 2. 证明了不同的发酵由不同类的微生物引起的。 3. 提出了接种疫苗和加温灭菌防腐的方法。 4. 发现蚕的病害来源于蚕孢子虫病。 5. 发现引起炭疽病的唯一来源——炭疽杆菌。 6. 建立了微生物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寻找分离得出多
6
正在受精的卵细胞
整理ppt
7
整理ppt
8
(六)生命会生长发育
• 生长概念: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重量和体积 增加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细胞增多和体积增大。
• 发育概念:生物体生活史中构造和技能从简单到 复杂的变化过程。
• 生物依靠从外界向体内吸收食物而生长。生物吸 收的食物在化学成分上常常与自身不同,它用化 学方法把这些食物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该书从变异性,遗传性、生存竞争和适应性等方面论证了生物进化的现象,提 出了以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并且正确 解释了生物适应性。
1868年,发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1871年,发表《人类起源和 性的选择》。
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和发展、变异和遗传的生物属
• 17世纪,显微镜发明。它是所有促进生物进步的仪 器中最重要的仪器,是其开始了细胞学、组织学和 生物学的开始。
1. 早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就有了透镜的制造和观看表演的记载。
2. 16世纪,制造透镜成为一种确定的行业,为显微镜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

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

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

而生物学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也是非常多的,下面将对一些生物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生命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现象,要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就要从地球的起源说起。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而最早的生物出现则是在约35亿年前。

最早的生物是原核细胞,它们没有细胞核,但有着基本的生命现象。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生物也经历了不断的进化、变异,从而出现了真核细胞、多细胞生物等不同的形式。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是深不可测的,它们在地球上的历史要追溯到数十亿年前,而一些早期的生物化石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2.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生物细胞的结构、生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等内容。

生物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生物器官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每个器官都有着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如心脏负责泵血、肺部负责呼吸等。

而生物的形态特征包括了生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方面,生物的不同形态特征对其生存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乳白色的白鼬饲养于灌木丛中,而褐色的白鼬在开阔原野上栖息。

3. 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是生物体在不同生命周期内发生不同变化的过程,它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内部调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内部调节主要是通过内分泌系统来实现的,如生长激素对生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的生长发育包括了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变异与分化。

生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但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生物的生长速度、体型大小等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方面。

生命科学简史

生命科学简史

生命科学简史1. 导言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组织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生命各个层面的研究,生命科学为人类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突破。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起源到现代,将科学家们的贡献一一道来。

2. 古代的微生物学开端古代文明阶段,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很有限。

然而,在古希腊和古印度等地,人们开始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为微生物学的开端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伏尔泰拉图(Thales)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水转化而来的。

另一位哲学家阿纳克西门尼(Anaximander)则认为生物来自于泥浆。

这些观点虽然远离了真相,但至少是对生命起源的一种探索。

在古代印度,医学家苏珊那(Sushruta)描述了许多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他使用了许多植物和动物提取物来治疗这些疾病,并开创了古代微生物学的新篇章。

3. 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理论的提出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范·莱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发明了显微镜,并开始观察微生物。

他是第一个观察到细菌和单细胞生物的人,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的观察也推翻了当时流行的“自然派”学说,主张生命只能从非生物产生。

18世纪,德国医生施莱登(Theodor Schwann)和德国植物学家舒万(Matthias Jakob Schleiden)独立提出了细胞理论。

他们认为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这一理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遗传学的奠基人20世纪初,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高利·门德尔(Gregor Mendel)的遗传学实验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门德尔通过对豌豆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提出了“显性性”和“隐性性”的概念。

门德尔的发现直到1900年才被人们所重视,并为后来的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美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顿(Thomas Hunt Morgan)在实验室中利用果蝇研究基因的遗传传递规律,发现了基因的连锁遗传现象,为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八年级生物第1节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1节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1节知识点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旨在研究生命的基本特征、物质组成、生命功能和演化历程。

在初中生物学习的第一节课中,我们将会了解到以下知识点。

I. 生命的定义及特征生命是指物体具备遗传信息、组成复杂、能够自我复制和适应环境等特征的综合表现。

生命的特征包括:组成复杂、具有遗传物质、代谢产生能量、细胞是基本单位、能自我复制、能适应环境、具有繁殖能力等。

II. 生命起源和发展生命起源于约38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形式是原核生物。

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生命不断进化为更为复杂的生物体,分成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继续演化,最终发展成今天的生命形态。

III.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种类型。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细胞的功能包括:运输物质、分解有害物质、产生能量和维持生命等。

IV. 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遗传物质是决定生命特征和遗传信息传递的物质,包括DNA 和RNA两种类型。

DNA的基本结构是由四种不同的碱基,即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素,构成的双螺旋结构。

RNA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苷酸、核糖和碱基等。

V.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基因是指在遗传物质中可以编码蛋白质的区域,是生命信息的基本单位。

基因的作用包括:控制生命特征的遗传、影响生命的环境适应性和调控生命的活动过程等。

VI.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等一系列自然现象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的重要任务,包括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等。

总结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什么层面上的研究,都离不开对生命的定义、特征、起源和发展、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基因的概念和作用以及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生物学习的第一节课,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生命会生长发育
• 生长概念: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重量和体积 增加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细胞增多和体积增大。 • 发育概念:生物体生活史中构造和技能从简单到 复杂的变化过程。 • 生物依靠从外界向体内吸收食物而生长。生物吸 收的食物在化学成分上常常与自身不同,它用化 学方法把这些食物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五)生命能自我繁殖
• 繁殖定义:生物产生相似新个体的活动 • 生殖概念:特指生物产生相似新个体的具 体活动。 • 生殖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无 性生殖不涉及性别,没有受精过程,如细 胞的分裂。有性生殖是由两个性细胞融合 为一,成为合子或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一 代个体的生殖方式。
正在受精的卵细胞
(四 )近代生物学
一、细胞学说的提出、确立和发展
1. 1655年,英国学者胡克观察了软木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 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r命名他所看到的封闭小室,英文cell一次延续下来, 中文翻译为细胞。 2. 1838年,德国汉堡的植物学家——施来登,发现了细胞核、核仁并提出 细胞增殖是一种以核仁为起点的结晶化假说,认为细胞是所有植物结构 的基本单位,也是植物发展的最基本个体,为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贡 献。 3. 1839年,德国动植物学家施旺发表《动植物构造及生长相似性之显微研 究》,关于细胞的理论——著名的“细胞学说”由此诞生。并在后几十 年,得到充实和发展。
四、19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
推动微生物学发展的原因: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和北美洲的马铃薯晚疫 病的泛滥。 • 19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酿酒工业和蚕丝业发生 酒变质和蚕病害问题。
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郝
(一)巴斯德
• 巴斯德(Li Pasteur,1822-1895),19世纪微生物学家和 化学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和医学生物学的基础。他的成 就有:
生物学的定义及分科
分科
动物学
植物学
微生物学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 • • • • (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1、构成元素同。 2、分子成分同 3、遗传物质同 4、酶的成分及储存能量的物质同。
• • • •
(二)组成单位的相似性 生物体组成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虽然不具备细胞结构,但是他必须在 借助于宿主细胞才能活动。
木村资生的中性说,其建立在分子进化研究基础之上。
埃尔德雷奇和古尔德的点断平衡说,建立在地址史上。
(六)孟德尔和遗传学
• 孟德尔(C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奥地 利遗传学家,近代遗传性的奠基人。
• 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是遗传学经典论著之一,总结和指出 了一整套科学的杂交研究方法。
1. 2. 3. 4. 5. 6.
对有机化合物旋光性进行了研究。 证明了不同的发酵由不同类的微生物引起的。 提出了接种疫苗和加温灭菌防腐的方法。 发现蚕的病害来源于蚕孢子虫病。 发现引起炭疽病的唯一来源——炭疽杆菌。 建立了微生物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寻找分离得出多 种传染病的病原菌。
(二)科郝法则
在理论上,科郝与1984提出了科郝法则:病 源微生物总是在患传染病的动物中发现而 不存在于健康个体中。
在两者的基础上,1897年,德国科学家巴 克纳开创了微生物生化研究的新时代,此 后,微生物生理、代谢研究开始蓬勃发展 起来。
五 、 现代生物学
• 20世纪的生物学即属于现代生物的范畴, 始于1900年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要发现。 • 现代生物学正向微观和综合方向深入。
(一)孟德尔遗传性重新发现
• 孟德尔的原始论文《植物杂交试验》于 1866年发表,得出的两条定律分离定律和 自由组合定律,被忽视了35年之久。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命有应激反应
• 应激反应概念:生物体随环境变化的刺激 而发生的相应反应。 • 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并有能力对他周 围的环境变化做出主动的、合乎自己目的 的反应,使自己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简 单的生命体如细菌,遇到不利的环境变化, 像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水分或养分的缺乏 时,就会使自己处于休眠状态以保护自己 的生命;到环境变得对自己有利时又恢复 生机
1868年,发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1871年,发表《人类起源和 性的选择》。
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和发展、变异和遗传的生物属 性,提出了人工选择的理论,充实了进化学说理论。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产生:
在实践上,得益于1831-1836在英国皇家军舰“贝 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在理论上,得益于赖尔《地质学原理》和马尔赛斯 的《人口论》。 生物进化论的新学说:
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学简史
生物学史的四个时期:
• 一、萌芽期 • 二、古代生物学时期
• 三、近代生物学时期
• 四、现代生物学时期
一、 萌芽时期的生物学
生物学发展的萌芽时期是指人类产生(约 300年前)到阶级社会的出现(约400万年前) 之间的一段时期。 对有关医学、农学和和畜牧业等方面的 实践而得到的经验可能就是生物学的最初成 果。
4. 19世纪的最后25年中,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构成了细胞 学的经典时期,在此期间,郝尔维希创立了实验细胞学。
(五)达尔文和进化论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980-1882)
1859年,出版了《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 种起源》一书,简称《物种起源》。 该书从变异性,遗传性、生存竞争和适应性等方面论证了生物进化的现象,提 出了以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并且正确 解释了生物适应性。
• 三位从事植物杂交研究的科学家雨果、埃 里克和卡尔,于1900年差不多发现了这篇 论文,认识到了孟德尔工作的重要性。
二、孟德尔学术引起的变革
• 1902,沃尔特提出孟德尔的假设和显微镜观察的内 容非常相似。 • 1906,贝特森证明植物中存在“连锁反应”。 • 在黑腹果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摩尔根实验室推动 了孟德尔主义发展的研究。果蝇小组于1915年,出 版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孟德尔式的遗传机制》 • 1915-1930,新的遗传派发展了注重实际的生物研 究方法,孟德尔假说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在于将实 验的方法引入到原先主要是利用描述性方法的生物 学领域。
奴隶社会(约4000年前),人类进入铁器 时代,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牧业和医药业, 对植物学、动物学和解剖学还停留在搜集 事实和整理阶段,被后人称为古代生物学。
古代生物学在欧洲以古希娜为中心,著名 的学者有亚里士多德(研究形态学和分类 学)和古罗马的盖伦(研究解剖学和生理 学)。
(一)亚里士多德与盖伦——西 欧的著名学者
(三)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概念:维持各种生理生命活动 的化学变化总称,包括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组成的自我更新过程, 它包括两个完全相反但相互依存的过程: 一个是同化作用(组成代谢),即从外界摄取 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自身的物质并贮存 可利用的能量。另一个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即分解生命物质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 要。
(八)生命存在遗传和变异
• 遗传概念:生物亲代性状在子(后)代表 现的生命现象。 • 变异概念:子代和亲代以及子代之间出现 性状差异的生命现象 • 通过遗传把生物体适应环境的特性保留下 去,同时通过变异产生新的特性以应付环 境的变化或适应新的环境。“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九)适应性
• 生物体的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功能,如鸟翅 构造适于飞翔,人眼构造于感受物像。而 生物的特定结构和功能又是适应环境的结 果,如鱼的体形和用腮呼吸适于在水中生 活。使它能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生存和延 续,只有对环境有适应性,生物才能存活。 当然,适应的基础是遗传的改变。
五、生命的化学基础——20世纪生 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根源发自19世纪,但基本上属于20 世纪的科学。1930与以前相比提出的问题 以及解答的方式都不一样。 我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领域的思想发展来看, 即:1、有关细胞呼吸的思想。 2、酶的催化作用。 3、二者之间的关系。
盖伦(Calen,公元前130-200, 古罗马)
盖伦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解剖学家和医学家,也 是实验学科的伟大先驱。 其著作《解剖学》在以后1000多年都被奉为权 威性著作
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贡献以及缺点和错误,都同样 对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解剖学的创立
• 维萨里纠正了盖伦的错误,发表《人体的 结构》 • 标志着解剖学的创立 • 英国医生哈维创立动物生理学
大约一万年以前,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由迁 居变为定居,出现农业和畜牧业。 1、农业是应用生物学的最早形式之一,东西半球已 经驯育出粮食作物。 2、畜牧业逐步出现了牛、羊等饲养牧群,当时的中 国已知道养蚕的技术。 3、医学方面,甲骨文已有与疾病相关的文字,《山 海经》也有了关于疾病的记载。
二、 古代生物学
(二)林奈
林奈(Carolus Linnaeus,18世纪中叶),现代 分类学的创始人,创立了生物命名的双名法。
在分类学上,采用阶梯等级分类法,将自然界分为“三 界”,即: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
1753年出版的《植物的种》和175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 初步建立了对生物的《双名制命名法》。遗憾的是此为人 为分类法,没有反映出进化系统。 在生物起源问题上,最初为神创论者,晚年时产生了动摇
亚里士多德(Aro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 动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创立首先要归功于亚里士多德。 著作有《动物、《动物史》、《动物的灭绝》和《动物的生 殖》。 • 亚里士多德还是生物系统分类学的先驱 • 他还将生物的繁殖分为三类:自然发生、无性繁殖、有性生殖 • 他的学生德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公元前373-前285) 为科学植物学之父,其著作《植物的历史》、《植物的本原》 标志着植物学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