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各国石油开发概况
近代中东石油开发与经济发展

近代中东石油开发与经济发展近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开发对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全球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其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本文将探讨中东地区石油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着重分析了石油资源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石油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挑战以及该地区在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
石油资源在中东地区的发现和开发主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它的石油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东国家通过石油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外汇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不仅增加了中东国家的财富,还刺激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石化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此外,石油行业还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石油行业的发展使中东国家过度依赖石油收入,使得这些国家对国际石油市场异常敏感。
石油价格的波动对这些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造成不稳定的经济状况。
此外,过度依赖石油收入也会导致其他产业的相对落后,缺乏多元化经济结构,降低了经济的韧性。
石油开发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包括土地损失、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中东地区石油开发所面临的挑战,这些国家也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他们不仅增加了对其他产业的投资,以促进经济的多元化,也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投资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中东国家试图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技术人才,推动非石油产业的发展。
同时,他们还加强国际合作,以吸引外资和技术,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这些努力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一些调整和改善,经济的多元化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然而,中东地区在石油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可以借鉴。
中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分析

中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分析中东地区是全球矿产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的60%。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
石油资源的开发对于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些国家依靠石油出口获得了丰厚的财富。
然而,也正是因为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中东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够多样化,一旦国际石油价格波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除了石油之外,中东地区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卡塔尔、伊朗等国家拥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在该地区的能源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天然气的开发也成为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伊朗与卡塔尔等国家通过建设天然气管道,向周边国家出口天然气,从而增加了国家收入。
与石油类似,中东地区许多国家的经济过于依赖天然气资源,因此,这也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
在金属矿产方面,中东地区也有一定的资源储量。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铜矿石、铝土矿等金属矿产资源。
阿曼、约旦等国家在铜矿石方面具有潜力。
阿曼的开放政策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他们对该国的铜矿石资源进行开发。
另外,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尔图拉金矿也是中东地区一处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
然而,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中东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相对落后。
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和资金等因素所限制。
中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等。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开始重视绿色矿业发展,推动环境友好型矿产开发。
例如,沙特阿拉伯的一些石油公司开始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一个垂涎已久的财富,石油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石油储备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东成为世界石油贸易的重要中心。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发现始于20世纪初。
最早的石油生产地在伊朗和伊拉克,但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沙特阿拉伯。
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两分之一。
此外,中东地区的石油储备还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伊朗和伊拉克。
中东国家一般采用一种称为“生育率预测”的油气生产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石油储备被分为三个部分:已知储量、可开发储量和未开发储量。
目前,中东国家主要开发已知和可开发储量,以确保长期的石油供应。
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它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沙特阿拉伯占据了全球石油供应的20%以上。
二、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利用中东地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
这些国家大多是低收入国家,在石油出口方面依赖过于严重。
而在全球经济中,石油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燃料,还用于塑料、肥料等工业制品的生产。
因此,中东国家需要考虑如何将石油资源的收益最大化,并在经济发展中多元化。
此外,中东国家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并开展绿色发展。
石油钻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也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因此,中东国家应该增加自然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环保投资,发展非石化产品或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
三、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能源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国际政治、安全等都有着重大影响。
中东国家的石油出口收入通过国际市场向全球贸易流动,强大的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则掌控着全球石油市场的价格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可以影响世界各地的石油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
此外,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中东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东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石油资源储量,这为该地区国家带来了不寻常的经济发展机遇。
同时,中东石油资源也被视为现代工业文明最重要的能源来源,因此这一地区的石油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
石油储量和产量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2020年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总量约为8000亿桶左右,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
在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库尔德斯坦、科威特、阿联酋等国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
石油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产出物之一,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45%。
如同我们常听到的那样,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中部分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等,都是中东国家。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并通过OPEC进行政策协调和石油定价。
石油开采方式在中东地区,石油开采主要通过常规开采、提高采收率、非常规开采三种方式实现。
常规开采:常规开采指的是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石油开采,包括油井基础设施建设、地下定位、钻井和提取等,需要大量设备和人力资源支持。
在中东地区,常规开采仍然是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式,因为该区域的石油蕴藏在深度较浅的地层中,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提高采收率:当前,中东地区的许多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石油开采难度和成本逐渐增加。
此时,提高采收率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方式。
针对不同的油田特点,可以采用常规的提高采收率方式,比如注水增压、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等。
非常规开采:非常规开采指的是使用新技术进行石油开采,包括水平井、压裂、水力喷射等方式。
这种开采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同时缩短开发周期和投入成本。
但它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比如水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
在中东地区,非常规开采尚未广泛应用,但也有不少开采项目正在逐渐展开。
石油价格和市场石油价格是中东石油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也是国际商品价格中极具波动性和影响力的因素。
2014年,油价一度下跌,其背后原因复杂,包括美国页岩气革命、减缓全球经济、OPEC不干预等因素。
中东石油政治历史

中东石油政治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石油产业的重要中心。
中东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中东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东石油政治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
1. 石油的发现与开发20世纪初,中东地区开始发现大规模的石油资源。
1911年,伊朗的马苏尔发现了第一个商业化规模的石油田,标志着中东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之一。
随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家相继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量。
石油资源的发现引发了石油公司的涌入,西方石油公司成为中东石油开发的主导力量。
这些公司通过与中东国家签订合同,获得了对石油资源的开采权和经营权。
然而,这些合同往往是不平等的,给中东国家带来了负面影响,引发了后来的石油政治运动。
2. 石油危机与中东战争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政治历史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十月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石油危机。
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对西方国家施加石油禁运和价格上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导致了全球石油供应的紧张局势,油价飙升,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此后,中东地区的战争和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伊拉克爆发了长达8年的伊朗伊拉克战争,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压力。
3. 石油资源国有化与国际合作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东国家开始加大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力度。
许多中东国家采取了国有化政策,收回了石油公司的控制权。
沙特阿拉伯成立了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伊朗成立了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这些国家通过国有化增加了对石油产业的控制。
与此同时,一些中东国家也开始追求国际合作,通过与西方国家和其他石油生产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管理石油资源。
阿联酋成立了阿布扎比石油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联营,卡塔尔成立了卡塔尔石油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天然气资源。
石油分布及产量

世界石油地理分布和产量格局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油区。
一、中东波斯湾沿岸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
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
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三、欧洲及欧亚大陆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
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
中东各国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分布(地图)

中东各国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分布(地图)一、卡塔尔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卡塔尔的天然气和石油基础设施。
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胡塞武装最近的声明说,上图提供了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基础设施外观,这个基础设施很快将成为其袭击的目标。
三、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上图显示了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根据美国的威胁,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可能成为袭击的目标,以应对沙特阿拉伯最近在阿布盖格(Abqaiq)和库莱斯(Khurais)的石油基础设施遭到袭击。
四、伊拉克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上图显示了伊拉克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
据报道,沙特阿拉伯已要求伊拉克购买原油,以补偿因也门安萨尔·安拉9月14日袭击其基础设施而造成的生产中断。
报道称,沙特阿美公司已要求伊拉克国家石油销售组织在10月和11月装载约1000万桶的巴士拉轻油。
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
六、阿曼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阿曼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
七、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科威特的天然气和石油基础设施。
八、以色列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以色列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
九、土耳其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科威特的天然气和石油基础设施。
十、约旦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约旦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
十一、埃及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此图概述了埃及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
十二、叙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上图显示了叙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并解释了为什么由美国领导的联盟如此专注于幼发拉底河东岸“打击恐怖主义”。
中东地区的石油与经济发展

中东地区的石油与经济发展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石油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石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东地区占据全球石油储量的近50%,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石油储量居前。
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被称为“黑色黄金”,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二、石油对中东经济的影响1. 经济拉动中东地区的石油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石油出口是中东国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这些资金被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其他领域,成为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动力。
2. 就业机会中东地区的石油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石油生产需要各种专业人才,例如地质勘探、石油开采和炼油等领域。
这些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劳动力进入中东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政府收入增加中东地区国家通过石油出口获得大量外汇收入,从而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使得政府能够更多地投资于国内发展项目,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改善民生。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项目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多元化。
4. 经济发展不平衡然而,中东地区对石油的依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过度依赖石油产业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当石油价格波动或石油产量下降时,经济可能会受到冲击,从而导致就业减少、财政收入下降等问题。
因此,中东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减少对石油产业的过度依赖。
5. 环境影响石油开采和使用也对中东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此外,石油的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也对空气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中东国家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各国石油开发概况……………………………………………汪巍()中东各国石油开发概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0),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817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就达102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6.6%。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产量高、油质好、油层浅、易于开采,且离海近,便于运输。
因此,质优价廉的中东石油对石油消费国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随着美国逐步从伊拉克撤军,中东局势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在以稳定促发展的道路上,中东产油国加快了石油生产和勘探的步伐,进一步为石油开发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东石油具有储量大、油质好、开采成本低等特点,当前国际油价在每桶80~90美元上下波动,符合中东产油国的利益和意愿,在以稳定促发展的道路上,中东国家加快了海陆石油勘探开发步伐。
伊拉克伊拉克拥有探明石油储量1150亿桶,有9个储量超过50亿桶的超大型油田,另有22个储量超过10亿桶的大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伊拉克20%的石油储量分布在北部基尔库克、摩苏尔、哈奈根地区。
在伊拉克西部和南部沙漠,仍有发现新油藏的潜力。
伊拉克目前石油日产量260万桶,主要来自北鲁迈拉、南鲁迈拉和基尔库克地区,基尔库克地区产油量占伊拉克石油总产量的1/3,南部地区产油量占伊拉克石油总产量的2/3。
通过对外招标、引进外资等手段,伊拉克计划到2012使石油日产量达到400万桶,至2017年达到600万桶。
伊拉克日消费成品油60万桶,其中1/4依赖进口。
伊朗伊朗拥有探明石油储量1503亿桶,有40个生产油田,包括27个陆上油田,13个海上油田。
伊朗大部分石油储藏在靠近伊拉克的胡齐斯坦省西南部地区。
伊朗国营石油公司负责伊朗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生产,伊朗石油生产能力约每日390万桶,目前日产原油380万桶,比石油输出国组织规定的配额高50万桶。
伊朗正采取提高石油采收率、引进外资等手段提高石油产量,计划到2015年使石油日产量达到510万桶。
伊朗阿扎德甘油田有探明储量260亿桶,该油田南部日产量近5万桶,该油田北部未来几年日产量可望达到10万桶,阿扎德甘油田今后几年石油日产量可望达到15万桶。
有近70年历史的老油田阿哈—雅里油田准备通过提高采收率等手段,使石油日产量从14万桶增至20万桶。
伊朗石油日消费量170万桶,其中柴油日消费量57万桶,国产柴油占90%。
伊朗日消费汽油40万桶,2010年伊朗汽油需求增长2%,以后汽油需求年增长率将达3%,由于炼油能力有限,伊朗所需汽油的40%依赖进口。
伊朗政府准备逐步减少对国内市场成品油的补贴,到2015年完全取消成品油补贴。
伊朗有9个炼油厂,日炼油能力150万桶,通过扩建和新建炼油厂,伊朗准备到2013年将日炼油能力扩大到300万桶。
伊朗正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洽谈炼油业合资项目。
伊朗石油日出口约200万桶,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主要出口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年出口石油创汇700亿美元以上。
伊朗大部分石油通过哈尔克岛出口,拉万岛也是伊朗主要石油出口门户。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拥有石油探明储量2640亿桶,有大小油田约100个,油井超过1500口。
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油田是盖瓦尔油田,拥有剩余储量700亿桶。
沙特阿拉伯石油日产量1080万桶,准备未来几年将石油生产能力扩大到日产1250万桶,中长期目标是将生产能力扩大到日产1500万桶,沙特阿美公司正积极扩大轻质油生产。
目前沙特阿拉伯生产油田产量开始下滑,盖瓦尔油田48%的探明储量已经采完,为使石油产量保持稳定,沙特阿拉伯每年需新增日产70万桶的生产能力。
为增加后备油源,沙特阿拉伯正在老油田挖潜,并积极开发新油田,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认为,通过下一阶段的投资开发,沙特阿拉伯将新增2000亿桶的探明储量。
沙特阿拉伯石油日消费量240万桶,由于经济增长强劲、政府实行石油价格补贴以及发电用燃料油、石油化工用油的增长,2010年沙特阿拉伯石油消费增长了8%。
沙特阿美公司在沙特阿拉伯东部经营的布盖格加工厂,原油日加工能力为700万桶,沙特阿拉伯所产原油的2/3在这里加工后出口或经管道输往炼油厂。
沙特阿拉伯有7个炼油厂,原油提炼能力为每日210万桶,其中沙特阿美公司原油提炼能力为每日150万桶,沙特阿美公司准备引进700亿美元投资,将日炼油能力扩大到300万桶。
沙特阿美公司与道达尔公司合资正在朱拜勒建一个日炼油能力—40万桶的炼油厂,主要生产柴油和航空燃油;沙特阿美公司还与道达尔公司合资在延布建一个日炼油能力40万桶的炼油厂,计划于2014年底投产。
此外,沙特阿美公司还准备斥资250亿美元,在拉斯坦怒拉建一个日炼油能力40万桶的炼油、石化项目。
在海外投资方面,沙特阿美公司与壳牌石油公司合资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和德克萨斯州经营3个炼油厂。
这3个炼油厂日炼油能力合计74万桶。
沙特阿美公司准备使其在美国阿瑟港投资的炼油厂产量翻番。
科威特科威特拥有探明石油储量1015亿桶,大部分石油储藏在科威特城以南地区,大布尔甘地区是科威特最大的产油区,原油生产能力为日产160万桶。
大布尔甘附近的油田还有乌姆古代尔油田和米纳吉什油田,这两个油田日产原油合计20万桶。
科威特第二大油田劳扎塔因油田位于该国北部,该油田探明储量为95.5亿桶,生产能力为日产45万桶。
科威特日产石油270万桶,其中2/3产自该国东南部;国内日消费石油35万桶,大部分石油用于出口。
科威特计划到2020年使石油日产量增加到400万桶。
科威特政府拥有该国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并掌管石油生产和石油企业经营,外商可承包科威特石油工程。
通过引进外资,萨比里耶油田日产量2011年可望增产17万桶;科威特计划使劳扎塔因油田、萨比里耶油田、拉夸油田、阿卜代利油田4个油田日产原油总量到2015年达到350万桶。
科威特北部有1300万桶重油资源,其准备逐步开发重油。
科威特日出口原油和成品油合计240万桶。
其中对亚太地区日出口150万桶,对美国日出口21万桶,对西欧日出口18万桶。
科威特通过艾哈迈迪港、阿卜杜拉港、舒艾拜、米纳绍达出口原油,并准备在布比延岛新建原油出口终端。
科威特3个炼油厂日炼油能力合计93.6万桶,其中艾哈迈迪港炼油厂日炼油能力46.6万桶,阿卜杜拉港炼油厂日炼油能力27万桶,舒艾拜炼油厂日炼油能力20万桶。
科威特国际石油公司负责石油下游产业的国际化经营,科威特在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卢森堡、意大利共经营了4000个加油站,在荷兰鹿特丹拥有一个日产8万桶的炼油厂,并与阿吉普公司在意大利合资经营一个日产24万桶的炼油厂。
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拥有探明石油储量978亿桶,其中阿布扎比有探明石油储量922亿桶,迪拜有探明石油储量40亿桶,沙迦有探明石油储量15亿桶,哈伊马角有探明石油储量1亿桶。
阿布扎比石油公司是阿联酋最大的国营石油公司,该公司下设17个子公司,涉足油气业务;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是投资阿联酋石油工业的主要外资企业。
阿联酋日产石油300万桶,日消费石油52.5万桶,大部分石油出口到亚洲国家。
阿联酋采取提高石油采收率、老油田挖潜等手段增加产油量。
扎库姆油田是阿联酋最大的油田,有探明储量660亿桶。
阿布扎比石油公司与埃克森—美孚、日本石油开发公司合资经营的扎库姆油田扩建项目,准备将该油田日产量从目前的55万桶增至2015年的75万桶,以后逐步增至日产120万桶。
阿联酋海洋石油开发项目——乌姆沙里夫项目,韩国现代工业集团近年在此建了3个钻井平台,使该作业区产油量从日产28万桶增至日产30万桶。
阿联酋还准备使阿塞卜油田、沙油田、萨赫勒油田3个油田日产量之和从140万桶增至180万桶。
阿联酋准备将海洋石油日产量从目前的110万桶增至2019年的175万桶,增产的举措之一就是开发奈斯尔油田,使该油田产量到2015年达到2.5万桶,到2018年增至6.5万桶。
阿联酋日出口原油约250万桶,大部分出口亚洲,对日本出口量占40%以上。
也门也门拥有探明石油储量30亿桶,石油日产量近30万桶。
石油主要产自马里卜/舍卜沃、塞文/马西拉干沉积盆地,马西拉干19区块日产石油9 5万桶,是也门最大的油田,产量占也门石油总产量的32%。
也门有13个生产区块,投入生产的石油公司有11家。
近年也门还就海洋石油勘探对外招标,有16家公司针对31个区块投入勘探。
最近在也门靠近沙特阿拉伯地区掀起了勘探开发热。
也门计划到2015年前对42个地区开展石油勘探。
也门国营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原油出口和与承包公司签订合同,私营公司可通过产量分成协定投资也门石油业。
也门日消费石油15万桶,76%的石油出口亚洲,主要出口印度等国。
2010年也门政府石油出口收入约40亿美元。
也门依靠长输管道把石油从产区输往出口终端,马里卜—拉斯伊萨输油管把石油从马里卜盆地输往红海之滨的拉斯伊萨终端;马西拉干—阿什沙希尔输油管把石油从马西拉干输往亚丁湾的阿什沙希尔;舍h沃—比尔阿里输油管把石油从阿亚兹—舍卜沃输往亚丁湾的比尔阿里终端,也门国内输油管道全长662英里。
也门准备将哈班油田产油量从日产1.1万桶增至3.2万桶,并准备建设从哈班油田到亚丁湾的37英里长输油管。
也门有两大炼油厂,日炼油能力14万桶,其中亚丁炼油厂日炼油能力13万桶,马里卜炼油厂日炼油能力1万桶,韩国企业准备帮助马里卜炼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使日炼油能力从1万桶增至2.5万桶。
也门也在物色合作对象,准备对亚丁炼油厂实行技术改造。
随着美国逐步从伊拉克撤军,中东局势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在以稳定促发展的道路上,中东产油国加快了石油生产步伐,不断为石油开发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