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丽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离婚案件中家庭无形财产分割问题研究毕业开题报告】毕业开题报告

【离婚案件中家庭无形财产分割问题研究毕业开题报告】毕业开题报告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家庭无形财产的范围和分类:包括知识产权、股 权、债权等;
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立法和实践,寻找解决方案;
探索现有法律制度下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的难点和痛点 ;
提出完善我国离婚案件中家庭无形财产分割制度的建 议。
研究方法
收集和分析案例
比较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地区和国家有关离婚案 件中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的案例,了解现有法 律制度的优缺点;
研究述评
家庭无形财产分割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 到法律、经济等多个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立法方 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司法实践方面,缺乏可 操作性和统一的标准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理 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 解释。
04
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的法律法规及分割原 则
家庭无形财产的概述
无形财产定义
家庭无形财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财产权利,如专利权、 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无形财产与有形财产的区别
无形财产与有形财产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没有实物形态,无法像有形财产那样直接 占有、使用和处分。
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的法律法规
国内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的具体规定主要 见于《婚姻法》、《民法典》等法律中。
国际条约和协定
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中,与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相关的 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等。
家庭无形财产分割的原则
平等原则
在分割家庭无形财产时,应遵循平等原则,即夫 妻双方应平等地享有分割权利,合理地分配财产 利益。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离婚案件中双方对无形财产的认知、分 割意愿和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完善分割制度提供参 考。

泥尔河中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13

泥尔河中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13

《提问的预设与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绥棱县泥尔河中学课题组我校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之子课题《提问的预设与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经申请立项并获准,从现在起正式开题。

一、课题名称:1、总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2、子课题:《提问的预设与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因此,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搞好提问的科学预设,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以及自主钻研能力的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出学生的发展。

因此,这一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1)提高教师对问题预设的能力。

要求老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熟练掌握问题设计的原则、策略、方法和步骤,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

(2)提高教师课堂发问的技巧。

要准确掌握发问的时机,恰当选择发问的句式及处理好课堂生成的问题。

什么时候问、问什么问题、怎样去提问,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核心角度来考虑。

(3)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自我评价的能力。

包括提问的难易程度、数量、切入点,提问的时机、呈现方式及对答问对象等情况的审视、分析与评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范畴,对“提问的预设与问题意识培养”这一课题国内外都已经有相关研究,有的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像我校课题组这样把这一课题作为一个专题,特别是从“提问的预设”与“问题意识培养”二者关系角度切入,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还属于首创。

2020年青岛滨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020年青岛滨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青岛滨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青岛滨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课题要与任务书一致。

研究目的主要是要填写该选题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意义是指该选题的研究结果可能造成影响和作用,也是一种预测和设想。

理论意义是指本研究对理论发展的价值,比如完善、发展或创新;实践意义是指研究结果在应用上的价值,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由于这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意义也可放在一起表述。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本选题前人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

对这些内容的把关,一方面是进一步判断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是考察学生是否对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把握,评价其研究基础是否坚实,研究能力是否具备。

撰写“文献综述”时,注意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就是概括典型的、权威的、有效的研究情况(评估中对参考文献的要求:要反映该选题的最新科研信息和研究成果);注意不要让学生罗列文献,综述不仅要有综合叙述,还要有、分析和评论。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填写细化的设计方案,即对设计基本内容的架构情况,主要回答研究什么问题,研究问题的哪些方面。

也就是把选题所提出的研究观点和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

吉林艺术学院2012研究生开题报告

吉林艺术学院2012研究生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
论文题目:
开题报告人:
培养单位:
年级: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时间:年月日
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处
年月制
填表说明和要求
1、此表由文献阅读、文献综述报告、论文概述、审定意见四部分组成。

2、文献阅读的篇数,史论专业研究生一般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非史论专业研究生一般不少
于2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3篇)。

3、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3000字。

4、论文概述,史论专业研究生须不少于5000字,非史论专业研究生须不少于3000字。

5、此表由各培养单位到研究处领取,然后发给每个需要开题的研究生。

6、此表一式四份,其中研究生处存三份(学院、研究生处、本人档案各一份),培养单位存一份。

一、文献阅读
二、文献综述报告
三、论文概述
四、审定意见。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填写)年级:08级班级:4班课题题目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指导教师杜筱君课题组成员孙振超、张文钊、李益玮、王超、路雯博、曲浩、杨雨露、侯凯文、郝梅燕、王璐瑛相关课程化学与生活研究方法调查课题提出背景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市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各种相关疾病。

于是我们决定调查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认识到大气污染对人产生的危害,提高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

任务分工:孙振超、张文钊负责活动记录、资料和整理陈述报告。

李益玮、王超、路雯博负责上网及上图书楼查资料,撰写报告。

曲浩、杨雨露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

侯凯文、郝梅燕、王璐瑛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第一阶段:08年10月-11月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资料第二阶段:08年12月-09年1月,访问老师,了解大气污染原因及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第三阶段:09年2月-09年3月,实地考察,了解我市目前大气污染及其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第四阶段:09年4月-09年5月,整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09年6月,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内容: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可行性分析:图书资料,各类学科书籍,相关报刊,实验室(设备)交通工具:公交车其他:电脑网络预期成果:调查报告呈现形式:文学、图片指导老师意见:同学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仔细认真,态度认真,思路正确。

签名:杜筱君 7月 1 日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有关疾病患者调查可能不很顺利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填写)年级:08级班级:4班课题题目创造绿色电能指导教师张春振课题组成员王晖、蒋河丹、臧晓宁、栾艳林、梁云翔、王文凯、原逸超、刘林、刘明顺、于彤相关课程电能的应用研究方法调查课题提出背景说明:放假时,组员去串亲戚,坐车经过发电厂时,看到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到了亲戚家,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绿色电能的报道,于是我们决定调查如何创造绿色电能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到创造绿色电能的方法,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任务分工:王晖、蒋河丹、臧晓宁、栾艳林负责活动记录、资料和整理陈述报告。

2007——2009年包头市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2007——2009年包头市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2007——2009年包头市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论文题目:2007——2009年包头市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研究背景语文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学生生活和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语言。

中考作为国家统一中学招生考试,其语文考试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标准化、高效的评价方式,中考语文命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更与全市语文教育水平和质量息息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包头市中考语文题库的命题特征和变化规律,探究其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中考语文命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2007——2009年包头市中考语文卷中的命题特征和变化规律,深入探讨中考语文命题的发展趋势和评价标准,为中考语文命题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包头市中考语文卷中的命题分布、难度水平和命题类型。

2. 探究中考语文卷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以及命题与课标的关系。

3. 研究中考语文卷中命题的变化和趋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作用。

4. 总结包头市中考语文命题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文献法:主要收集并分析包头市中考语文卷历年命题、评分标准、评析报告等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其考查范围、重点以及评分标准等信息。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专家的角度,了解中考语文命题的意见和建议。

3. 分析法:按照中考语文评价标准,对包头市中考语文卷中的命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其评价标准和命题特点。

研究内容与进度安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意义完成时间:1周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完成时间:1周第三部分包头市中考语文命题特点和分析完成时间:2周第四部分中考语文命题的变化和趋势完成时间:2周第五部分命题经验总结和改进建议完成时间:1周总计完成时间:7周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得出以下预期成果:1. 对包头市中考语文卷中的命题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和结论。

2.睢县教研室开题报告书新

2.睢县教研室开题报告书新

睢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立项编号L15001课题名称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策略研究学科分类中学数学主持人张学华所在单位白楼乡第一初级中学填表日期 2015年11月2日睢县教育体育局制开题活动提示: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一、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了数学预习的重要性,每天也都给学生布臵预习任务,大多数学生每天也都在预习,但是学生的预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究其原因:1.课前预习不重视。

能布臵课前预习任务,但是学生的预习意识不强,许多同学根本就不预习,即便是预习的同学,他们大多也是走马观花,看懂了就看懂了,看不懂的部分他们也不愿意多思考,反正第二天老师还要讲,至于练习题,会做的就做,不会做的就算,反正新课老师还没有学,自己不会做也属正常。

2.课前预习欠指导。

虽然数学预习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预习都是有效的,大多数同学的预习只能说是“伪预习”,并没有对数学新课的学习起到什么作用。

3.预习检查不到位。

预习任务的检查对学生的预习能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有利于预习习惯的培养。

虽然布臵了预习任务,但上新课时为了赶进度直接讲新课,对学生的预习效果不过问、不检查。

不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二、提高预习成效的策略《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预习现状,提高学生的预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乐于预习,会预习。

1.组建预习互助小组。

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优生带头,以优帮困”的方法。

把学优生与学困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进行预习,使得学困生不再害怕预习,从而调动学优生的预习积极性,增强学困生的预习自信心。

2.培养学生预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只有对数学预习产生兴趣,他们才能乐于预习,才能用心预习,从而提高预习成效,并持之以恒,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效课堂政史地美教学实践性研究》开题报告

《效课堂政史地美教学实践性研究》开题报告

《高效课堂政史地美教学实践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政史地美课题组 *****一、开题活动简况:本课题是在2015年3月申报兴平市教研室审批,由我校文科教研组优秀教师组成课题人员参加。

本课题题目是《********高效课堂政史地美教学实践性研究》。

二、研究内容是:建构课堂教学流程,研制导学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科学评价检测,有效教学反思。

重点探究各科目高效课堂的实践应用,从而形成适合我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是:本课题是从课程研究到学科课堂教学进行试验,课题研究要在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而且要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开展来不断地进行总结。

1、模仿法:根据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鉴于前人已有此类模式成功的经验,我们主要采取先模仿后生成的方法。

2、再生成:在前人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堂。

最终打造出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实践高效课堂。

4、听课调查:以综合组实验班级为样本,开展听课调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5、问卷调查:以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高效课堂评估,模式应用前、后进行对比对照研究。

6、总结提炼法:归类、归纳、总结提炼适合本校高效课堂的新模式。

四、研究进度: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的准备阶段。

(2015年3月—2014年3月中旬)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组建课题组,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3、根据实际教学现状,对教学过程中的操作程序进行合理调整,然后将教师的的经验和感受形成文字。

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

(2015年3月中旬—2015年5月中旬)1、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问卷调查报告。

2、教师之间进行听评议馈的学习交流活动,并通过备课组会议研磨本学科所适用的导学案。

3、老师要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设计、听课记录、会议记录等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形成论文或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