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1【最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附习题)

3. 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 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还可以写某个 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要倾注情感, 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思维导图
范文引路
文题一例文:
①开门见山,
校园一景
直接入题,简洁。
校园最令我流连的莫过于路旁的池塘。
①
放眼望去,垂柳随风摇曳,笼住两方 池塘,笼住池塘内迷你的小岛,只有漫步 到池塘跟前,才能掀开它神秘的面纱。②
栀子花开了,那个香啊,沁人心脾,提神 醒脑。每当我写字累了,看书乏了,只要 站在窗前享受一下它的香气,顿时心旷神 怡,学习的疲劳便一扫而空。香气还引来 了蜜蜂和蝴蝶,蜂蝶嗡嗡,鸟语花香,这 窗外宁静的小园变成了一个热闹欢乐的世 界。④
④从嗅觉 的角度写栀子 花带给“我” 的享受。
最富有诗意的要算是秋天了。那是枫叶红于二月花的 季节,秋风吹拂,不时地将美丽的枫叶送到我的书桌上。 有时,一片红叶悄然而至,好像是枫树捎给我的信,问候 我:“秋天来了,天气凉了,要多加件衣服啊!”有时, 几片叶儿纷至沓来,又似她调皮的玩笑。
我格外珍惜这友好的问候,总把她们留下 来,或夹在书中当书签,或制成小饰物挂 在墙上。 ⑤
小窗是我和自然交流的桥梁,窗外的 小园是我思想自由奔驰的天地。现在好多 人喜欢高楼大厦,喜欢豪华的装修,喜欢 用坚固的防盗门、厚重的窗帘把自己和外
⑤抓住枫 叶的火红来写, 突出了秋天枫 叶的特点。
界隔离开来,恨不得住进保险箱里去。可 我不喜欢。自然是我们 人类的根源。只有和自然亲近,才能保持 我们热爱自然、热爱世界的宽广胸怀,保 持纯朴的童心。我永远不会关上这扇窗!⑥
写作要求
1. “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 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 描写。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 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 高到低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

PART 03
新知讲授
写作指点
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 ,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 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实景 ,也可写想象虚景。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大家如何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指点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
学习目标
目
新知导入
录
新知讲授
拓展练习
PART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学会多角度视察景物。 2. 学会使用不同的写景顺序,把景物写得有层次。 3.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把景物写鲜活。
PART 02
新知导入
课堂导入
你故乡的秋天有哪些富有特征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那金黄灿 烂的田地?是高远的蓝天,还是天际处的山岭?是壮丽的落日,还是初升的 朝阳?或许一片落叶会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会让你抒发思古之 幽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
PART 04
拓展练习
写作练习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 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特殊之处?环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 字以内。
写作练习
提示: 1.“校园一景” , 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 , 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 致具体的描写。 2.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风景的特 点。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例文评析
秋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清晨打开窗子,阳光照耀在身上,你会发现这世界是 多么美好。秋天的阳光是和蔼的,它贴近你的脸颊,让你感受到舒适;秋天 的阳光是温顺的,使你不由得就爱上了它。 再说那千姿百态、昂首怒放的秋菊,虽然不及春天盛开的花儿的姹紫嫣红, 但这正是秋菊的美丽之处,每一朵秋菊都在争相为秋天增添风韵。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鸟语花香、繁花似锦,不像夏天那样烈日炎炎,也不像 冬天那样银装素裹、萧瑟一片。它自有一份恬淡的秋的韵味,我喜欢这迷人 的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实际的文章写作中,人们往往会把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起来运用,这样 写来,景物丰富多彩而又层次井然。
逻辑顺序:优势是能面对较为复杂的写作对象,充分彰显作者的写作意图。
7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例如,我们描写“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 校园一个局部进行描写,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高到低等。
春天的 和
的特点
4
观察
景物的特点 “个性” 景物的“细微”之处
例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
第一步 确立好“观察点”
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个,要学会变换观察 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就像 一摄影师,把镜头一会儿推远,一会儿拉近,一 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就既可以写静态也 可以写动态,这样观察景物才全面。
6
如何找到景物的特点呢?
第一步
确立好“观察点”
仰观“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例如,朱自清《春》对春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把果
树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人 们熟知的“火”“霞”“雪”来比喻盛开的花朵,让读者感受到了花儿的鲜艳 和勃勃生机。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 是由“花”放飞了想象,由眼前的“花”想到了将来的“果”,把读者带到了 鲜果满园的丰收季节。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三《学习描写景物》写作指导及名著范文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三《学习描写景物》写作指导及名著范文写作指导一、什么是景物描写?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二、写作引导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三、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第一、定点观察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有不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第二、移步换景例如《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
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第三、动用多种感官例如《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段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描绘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春花,表现其繁花似锦,给人一种互不谦让、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感觉。
第四、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景物描写常常使用修辞方法,这样描写出的景物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第五、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例如《安塞腰鼓》:“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

确定角度
(1)定点观察
如:《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视;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视
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五色交辉”。
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也会各不相 同,从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确定角度
(2)移步换景
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 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 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味觉 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 把,清爽爽的。(从味觉、感觉写花的香 味)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 身浓浓的馨香。怪不得古人称赞桂花: “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在嗅觉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例如:《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段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描绘了三种有代 表性的春花,表现其繁华似锦,给人一种互不谦让、竞相开放、争 奇斗艳的感觉。
多种感官 声……
形色…… 香 臭……
组合 情
质地、温度……
酸甜苦辣咸……
些红色来。那黄中带红的柿子像小灯笼一般挂在
比喻 对秋天的喜 爱
树上,像小装饰品,又像小星星,把树点缀得更 2.蓝色句子运用
加美丽。”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芳香,使校 了( )的修辞手
园里充满了秋天成熟的气息。
法,借柿子表现 出作者( )之情。
早晨,小草上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 3.红色的句子运用 天上的白云变成颗粒状撒了下来,清新而明 的修辞手
净。”太阳出来了,阳光渐渐漫了过来,露水 法,细腻生动地写 消逝了,树上闪烁着阳光,把绿叶染成金色。 出露珠的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作文5篇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作文5篇在写景色的过程中,要知道,景物是必须与人物是相提并论的。
对于景物和人物来讲,需要把人融合入进景物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作文1校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校园,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校园,使我们一起生活的地方。
校园,也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它像红红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像春天的雨水滋润着我们。
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
一进大门,一座高耸的教学楼矗立在眼前,上面用金黄色的行书写着“昌平第二实验小学”这几个字。
如果你往左拐,就会看到一座美丽的雕像。
雕像上,几条光束围绕着地球,意味着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地球学习。
而且,每逢佳节,这里就会喷出泉水,如果是夏天,你走过这里,身上的炎热就会一下子减去许多。
如果你往右拐,就会看到一个小花园。
这花园虽不大,可却别有一番风味。
春天,这里百花盛开,满是绿色的迹象;夏天,这里绿树成荫,没有一丝的炎热;秋天,这里果实累累,带给你许多喜悦;冬天,这里白雪皑皑,仿佛世界变白了。
如果你走进教学楼,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假山。
假山是由一块块假石组成的,可以说怪石嶙峋。
假山的样子,就像一只高高扬起额头的骆驼,含着傲意。
假石凹凸不平,摸起来沙沙的,十分舒服。
如果你配着水看,那你看到的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卷。
假山的水是清的,看着水底的沙石仿佛没有东西隔着一样;假山的水是凉的,只要把手放进去你就会感到偷心的凉意;假山的水是活的,池水里可爱的金鱼,时而向你眨眨眼睛,时而向你甩甩尾巴,还有时会腾空一跃,为你献上一支美丽的舞蹈。
这样的山坐落在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再加上金鱼在山山水水之间穿梭,构成了校园这部画卷之中最美丽的一部分。
这美丽的校园呀,真是每个学生向往的地方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作文2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宽阔笔直的沥青主干道。
低矮的绿色小树丛夹道而种,它们枝繁叶茂,青翠欲滴,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像是给整条大道镶上了翠绿色的花边,令人赏心悦目。
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观察景物。
2.学会运用不同的写景顺序来描写景物。
3.养成细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把景物写鲜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风景各有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风景,因角度不同而给人不同的感受。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风景,美不胜收。
怎样才能把这些美好的景物描写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二、写作导航(一)基本技巧1.描写景物。
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雨是最寻常,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春》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2.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作者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3.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
其中春冬季节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4.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
《雨的四季》中,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二)学法指导1.多角度观察景物。
(1)定点观察: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1.教学重点
(1)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经典景物描写片段,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感官、抓住特点、运用修辞等基本方法进行景物描写。
-举例:以《春》为例,讲解作者如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进行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环境,将所观察到的景物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并欣赏文本中的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激发他们在景物描写中尝试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加强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景物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还是挺高的。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在理论讲解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景物描写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感官进行描写。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对身边的景物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