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6286(有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试题 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试题课程代码:06286一、单项选择题1.设计流量是指(B)A.设计断面的最大流量B.符合设计标准的洪水流量C.任一频率的洪水流量D.历史最大流量2.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D)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选择设计标准C.分析资料的代表性D.经验频率与统计参数的计算3.年最大流量的C v值与流域面积的关系为(B)A.C v随流域面积增加而增加B.C v随流域面积增加而减小C.流域面积增加,C v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D.无论流域面积增加或减少,C v保持不变4.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C)A.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B.地面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5.个区域年降雨量系列的变差系数为C v1,相应系列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为C v2,其相互关系为(B)A.C v1<C v2B.C v1>C v2C.C v1=C v2D.无法比较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B)A.R>0 B.-I<R<1C.R>1 D.R>-17.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C)A.根据适线确定B.按暴雨资料确定C.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D.按国家规范确定8.一闭合流域面积F=70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Q=10m3/s,多年平均年降水量H=6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保留两位小数) (A)A.0.75 B.0.65C.0.85 D.0.559.在洪水资料的选样中,年最大洪峰流量与年最大一日洪量(C)A.来自同一场洪水B.不是来自同一场洪水C.无法确定是否来自同一场洪水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如果连续观测39个年最大流量,则其中最大值的累积频率为(D)A.40%B.60%C.97.5%D.2.5%二、填空题11.河流泥沙通常可分为 悬移质 、 推移质 和 河床质 三类。
12.水文现象的共同特点是 周期性 、 随机性 和 地区性 。
桥涵水文试题及答案

桥涵水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桥涵水文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水文计算的主要内容?A. 流量计算B. 洪水位计算B. 结构强度计算D. 桥位选择答案:C2. 在进行桥涵水文分析时,以下哪项数据不是必需的?A. 流域面积B. 降雨量C. 河水流量D. 桥梁材质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桥涵设计洪水的因素?A. 流域形状B. 土地利用C. 桥梁颜色D. 河道糙率答案:C二、填空题4. 桥涵设计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水流对桥涵结构作用力的一个参数。
答案:水力荷载5. 在水文分析中,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答案:流量6. 桥涵设计时,应考虑________年一遇的洪水位。
答案:根据具体设计标准和规范确定三、简答题7. 简述桥涵水文设计中,为什么需要考虑流域的降雨特性。
答案:桥涵水文设计中需要考虑流域的降雨特性,因为降雨是河流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降雨特性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流域的产流、汇流过程,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流量和洪水位。
准确的降雨特性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洪水事件,为桥涵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水文依据。
8. 描述一下在桥涵水文设计中,如何确定设计洪水位。
答案:在桥涵水文设计中,确定设计洪水位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收集流域内的降雨、流量等历史水文资料。
- 分析流域特性,包括流域面积、形状、坡度、土地利用等。
- 利用水文分析软件或经验公式,计算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
- 结合河道的几何特性和糙率等参数,推算出相应的设计洪水位。
- 考虑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未来可能影响水文过程的因素。
四、计算题9. 假设某河流流域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深为800mm,流域的平均坡度为5%,河道糙率为0.04。
若该流域的流量计算采用曼宁公式,试计算该河流在一次50年一遇洪水事件下的流量。
答案:首先,需要将降雨深转换为流量。
使用曼宁公式,Q = (1/n) * A * R^(2/3) * S^(1/2),其中Q是流量,A是流域面积,R是水力半径,S是水力坡度,n是糙率。
06286桥涵水文(有答案)

桥涵水文一、名词解释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P2202.重现期: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P2283.桥孔净长;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P2784.相关系数:令r的平方=a与a的乘积P253.5.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P2106.径流系数: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P213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P2208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P2099.水拱现象: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P28710.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P29711.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P21112.非闭合流域:P20913.累计频率: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P22814.设计洪水: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P25915.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P30616.流域: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P20817.副流: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P22218PMP:19.水力粗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P219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P204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P204-205A.杂乱无章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C.具有统计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P208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A.0.25 B.2.5 C.2.5% D.2.5‰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D)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D)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D)A.1m B.0.1m C.0.01m D.0.001m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P230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和离均系数C V甲,C V乙如下: C 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 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P251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P237-238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B)P236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B.仅推求设计洪量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A)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D.选择设计标准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A) A.冲止流速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D.均衡流速20.设计洪水是指(A)P259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B)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2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2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B)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2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P213A.473mm B.500mm C.805mm D.887.7mm2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A.大B.小C.平缓D.相当2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2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B)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3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P256A.绝对值大于1 B.绝对值大于0.8 C.大于0.5 D.不等于03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桥涵水文(有答案)

桥涵水力水文一、名词解释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P2202.重现期: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P2283.桥孔净长;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P2784.相关系数:令r的平方=a与a的乘积P253.5.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P2106.径流系数: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P213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P2208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P2099.水拱现象: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P28710.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P29711.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P21112.非闭合流域:P20913.累计频率: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P22814.设计洪水: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P25915.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P30616.流域: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P20817.副流: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P22218PMP:19.水力粗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P219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P204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P204-205A.杂乱无章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C.具有统计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P208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A.0.25 B.2.5 C.2.5% D.2.5‰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D)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D)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D)A.1m B.0.1m C.0.01m D.0.001m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P230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和离均系数C V甲,C V乙如下: C 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P251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P237-238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B)P236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B.仅推求设计洪量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A)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D.选择设计标准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A)A.冲止流速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D.均衡流速20.设计洪水是指(A)P259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B)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2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2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B)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2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P213A.473mm B.500mm C.805mm D.887.7mm2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A.大B.小C.平缓D.相当2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2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 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B)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3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P256 A.绝对值大于1 B.绝对值大于0.8 C.大于0.5 D.不等于0 3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湖南自考:桥涵水文06286(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课程代码:06286考点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源到河口沿( B )所量测的距离。
A.水面线B.中泓线C.河底线D.河岸线2、河流的横断面是指( A )A.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B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断面C 与河底相垂直的断面D与河岸相垂直的断面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称之为( C )A 单一流域B平衡流域C闭合流域D理想流域4、对于给定的河流,其流量的大小取决于( B )A 流域面积B 降雨量C 河流长度D 河流比降5、年最大流量是指一年中的( D )A 最大日平均流量B 最大一小时流量C 最大一分钟流量D最大瞬时流量6、某时段的径流深与降雨量之比称之为( C )A 径流模数B 径流效率C 径流系数D 汇流系数7、洪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文资料的(C )A 可靠性B一致性 C 代表性 D 独立性8、河流水位是指( B )A 水面在河底以上的高度B 水面在某基准面以上的高度C 水面至河床最低点的高度D 水尺所观测到的读数9、洪峰流量是指一次洪水过程中的( A )A 最大瞬时流量B 最高水位所对应的流量C 平均流量D 水面波动最大时所对应的流量10、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桥的设计洪水标准是( C )A 100年一遇B 200年一遇C 300年一遇D 500年一遇11、判断两变量是否存在良好直线关系的指标是(B )A 回归系数B 相关系数C 误差系数D 分布系数12、利用水文统计法推求设计流量时,实测的流量资料年数应( C )A 不少于10年B 不少于15年C 不少于20年D 不少于30年13、采用面积比拟法插补流量资料时,两流域的汇水面积之差应( D )A 小于5%B 小于10%C 小于15%D 小于20%14、在我国,水文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多采用( D )A 正态分布B 指数分布C 对数分布D 皮尔逊Ⅲ型分布15、50年一遇的洪水,对应的经验频率是( A )A 2%B 5%C 10%D 20%16、在我国,确定年最大流量统计参数的方法是( C )A 矩公式法B 试算法C 适线法D 经验公式法17、100年一遇的洪水连续2年出现的概率为( D )A 零B 1%C 0.1%D 0.01%18、若两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则它们的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C )A >—1B >0C 0~1之间D >119、若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于零,则它们之间( C )A 不存在函数关系B 不存在相关关系C 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D 不存在曲线相关关系20、利用地区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流量时,其适用的条件是(C )A 流域具有长期观测资料B 流域具有短期观测资料C 流域无观测资料D 工程下游无防洪要求21、利用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流量时,其适用的流域条件一般是(A )A 小流域B 闭合流域C 羽状流域D 支流流域22、汇流时间是指( B )A 水流沿主河道运动所需的时间B 流域内最远处水质点到达出口断面所需的时间C 水流沿坡面运动所需的时间D 流域内各处水质点到达出口断面的平均时间23、变差系数C V的取值与流域的一般关系是( B )A 大流域的C V值比小流域的大些B 大流域的C V值比小流域的小些C 小流域的C V值有可能小于零D C V的大小与流域面积无关24、抽样误差与资料系列的一般关系是( C )A 资料系列越长抽样误差越大B 资料系列越短抽样误差越小C 资料系列越长抽样误差越小D 抽样误差与资料系列的长短无关25、在流速较大的山区峡谷河段建桥时,桥孔的布置方式一般为( A )A 一孔跨越B 多孔跨越C 拱桥形式D 简支梁桥26、在平原顺直河段建桥时,桥孔对河槽、河滩的影响是( D )A 河槽、河滩均不得压缩B 河槽、河滩均可压缩C 河槽可压缩、河滩不得压缩D 河滩可压缩、河槽不得压缩27、桥孔设计时首先应满足的要求是(B )A 保证通航安全B 保证设计洪水安全通过C 保证桥下河床不发生淤积D 保证流冰、流木的安全通过28、设计水位时,两桥台前缘之间的水面宽度称之为(B )A 桥梁长度B 桥孔长度C 桥孔净长D 断面宽度29、在稳定、次稳定河段上建桥时,影响桥孔长度最重要的因素是(C )A 设计流量B 设计水位C 河槽宽度D 水面宽度30、位于通航河段的桥梁,影响桥面高程起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 桥前壅水B 设计洪水位C 设计通航水位D 通航净空高度31、位于非通航河段的桥梁,影响桥面高程的决定性因素是(B )A 桥前壅水B 设计洪水位C 河床淤积D 安全净空高度32、影响跨海大桥桥面高程的决定性因素是(C )A 设计潮位B 波浪高度C 通航净空高度D 引桥路基高度33、桥下一般冲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 桥墩的阻水作用B 桥孔对水流的压缩作用C 桥前的壅水作用D 河流的自然演变作用34、影响桥梁墩台局部冲刷深度的关键因素是( D )A 泥沙粒径B 墩台形状C 桥下水深D 桥前流速35、当水流速度从小到大逐步增加时,桥下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的关系是( B )A 先发生一般冲刷后发生局部冲刷B 先发生局部冲刷后发生一般冲刷C 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同时发生D 何种冲刷先发生是随机的36、计算墩台局部冲刷的65-2公式适用的河床条件为( C )A 粘性土河槽B 粘性土河滩C 非粘性土河槽D 非粘性土河滩37、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其目的是( C )。
桥涵水文习题答案

桥涵水文课后习题答案中南大学文雨松编习题4.1解:计算断面平均流速所用公式:v̅=Q ω将断面分为图示六个部分各个测点的平均流速v m1=0.7m s⁄v m2=12(2.0+1.6)=1.8m s⁄v m3=13(2.5+2.3+2.0)=2.27m s⁄v m4=13(2.5+2.3+2.0)=2.27m s⁄v m5=12(2.3+2.4)=2.35m s⁄v m6=1.8m s⁄v m7=1.78m s⁄断面3的平均流速v m34=12(v m3+v m4)=2.27m s⁄各个断面的面积ω1=12×(8.75−6.5)×(31−28.48)=2.84m2ω2=12×(14.42−8.75)×(28.48−27.38)+(14.42−8.75)×(31−28.48) =17.64m2ω34=(21.62−14.42)×(31−27.3)=26.64m2ω5=12×(23.93−21.62)×(28.48−27.3)+(23.93−21.62)×(31−28.48)=7.18m2ω6=12×(30.92−23.93)×(28.99−28.48)+(30.92−23.93)×(31−28.99)=15.83m2ω7=12×(32.89−30.92)×(31−28.99)=1.98m2则各个断面的流量Q1=ω1v m1=0.7×2.84=1.99m3s⁄Q2=ω2v m2=1.8×17.64=31.75m3s⁄Q34=ω34v m34=2.27×26.64=60.47m3s⁄Q5=ω5v m5=2.35×7.18=16.87m3s⁄Q6=ω6v m6=1.8×15.83=28.49m3s⁄Q7=ω7v m7=1.78×1.98=3.52m3s⁄则总流量Q=∑Q i7i=1=143.09m3ω=∑ωi7i=1=72.11m2v=Qω=143.0972.11=1.98m s⁄0,31.84 6.5,318.75,28.4814.42,27.321.62,27.323.93,28.4830.92,28.9932.89,3133.96,31.86测1测2测3测4测5测6测7V1=0.7m/s W1=2.84m2 Q1=1.99m3/s V2=1.8m/sW2=17.64m2Q2=31.75m3/sV34=2.27m/sW34=26.64m2Q34=60.47m3/sV5=2.27m/sW5=7.18m2Q5=16.87m3/sV6=1.8m/sW6=15.83m2Q6=28.49m3/sV7=1.78m/sW7=1.98m2Q7=3.52m3/s习题4.2左河滩:湿周:χ左=√(8.75−6.5)2+(28.48−31)2=3.38m 面积:ω左=2.84m2水力半径:R 左=ω左χ左=2.843.38=0.84m右河滩:湿周:χ右=√(30.92−23.93)2+(28.99−28.48)2+√(32.89−30.92)2+(31−28.99)2=9.82m 面积:ω右=15.83+1.98=17.81m2水力半径:R 右=ω右χ右=17.819.82=1.81m河槽:湿周:χ槽=(21.62−14.42)+√(14.42−8.75)2+(27.3−28.48)2+√(23.93−21.62)2+(28.48−27.3)2=15.59m 面积:ω槽=31.75+26.64+7.18=51.46m2水力半径:R 槽=ω槽χ槽=51.4615.59=3.30m用曼宁公式求得Q 左=1nR23I12ω=12×0.8423×0.002983512×2.84=1.66m3s⁄Q 右=1nR23I12ω=12×1.8123×0.002983512×17.81=17.34m3s⁄Q 槽=Q−Q左−Q右=143.09−1.66−17.34=124.09m3s⁄由曼宁公式反求河槽的糙率系数:Q 槽=1nR23I12ω1 n =Q槽R23I12ω=124.093.3023×0.002983512×51.46=19.92故河槽的糙率系数为19.92习题5.1解:第一步将流量Qi按大小排序如下表并用维泊尔公式计算经验频率第二步,将个流量样本值和相应的经验频率值点绘于海森机率格纸上,如图。
湖南自考:桥涵水文06286含答案

湖南自考:桥涵水文06286含答案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课程代码:06286考点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源到河口沿( B )所量测的距离。
A.水面线B.中泓线C.河底线D.河岸线2、河流的横断面是指( A )A.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B 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断面C 与河底相垂直的断面D与河岸相垂直的断面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称之为( C )A 单一流域B平衡流域C闭合流域D理想流域4、对于给定的河流,其流量的大小取决于( B )A 流域面积B 降雨量C 河流长度 D 河流比降5、年最大流量是指一年中的( D )A 最大日平均流量B 最大一小时流量C 最大一分钟流量D最大瞬时流量6、某时段的径流深与降雨量之比称之为( C )A 径流模数B 径流效率C 径流系数D 汇流系数7、洪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文资料的( C )A 可靠性B一致性 C 代表性D 独立性8、河流水位是指( B )A 水面在河底以上的高度B 水面在某基准面以上的高度C 水面至河床最低点的高度 D水尺所观测到的读数9、洪峰流量是指一次洪水过程中的( A )A 最大瞬时流量B 最高水位所对应的流量C 平均流量D 水面波动最大时所对应的流量10、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桥的设计洪水标准是( C )A 1 一遇B 2 一遇C 3 一遇D 5 一遇11、判断两变量是否存在良好直线关系的指标是( B )A 回归系数B 相关系数C 误差系数D 分布系数12、利用水文统计法推求设计流量时,实测的流量资料年数应( C )。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试题 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试题课程代码:06286一、单项选择题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 (B )A .绝对值大于1B .绝对值大于0.8C .大于0.5D .不等于0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的计算公式应为 (B )A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输沙率B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含沙量C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全年时间(秒)D .断面的年平均含沙量×全年时间(秒)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 、Cv 不变,增大Cs 值时,则该线 (A )A .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 .向上平移C .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 .呈反时针方向转动4.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甲Q 、乙Q 和均方差甲Q 、乙Q 如下:甲河:甲Q =100m 3/s ,甲σ=42m 3/s ;乙河:乙Q =1000m 3/s ,乙σ=200m 3/s ,两河相比,可知 (B )A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5.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 (D )A .1mB .0.1mC .0.01mD .0.001m6.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 (C )A .根据适线确定B .按暴雨资料确定C .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D .按国家规范确定7.桥下最大壅水高度一般是桥前最大壅水高度的 (A )A .1/2B .1/3C .1/4D .1/58.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B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9.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标准中,洪水重现期最长是 (D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10.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 (B )A.河床自然演变冲刷B.一般冲刷C.桥墩局部冲刷D.桥台局部冲刷11.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A)A.水文循环B.径流C.降水D.污水处理12.在进行频率分析时,当经验累积频率点据较分散时,宜采用(B)A.试错试线法B.三点试线法C.矩法D.特大值分析方法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Cs不变,增大Cv值时,则该线(C)A.将上抬B.将下移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14.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B)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15.设计洪水是指(A)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16.计算桥孔净长的河槽宽度公式适用于采用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分类的(A)A.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B.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不稳定(滩、槽可分)河段C.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D.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17.可能最大暴雨是指(D)A.流域上发生过的最大暴雨B.调查到的历史最大暴雨C.特大洪水对应的暴雨D.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内的最大暴雨18.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D)A.95年B.50年C.5年D.20年19.坡面汇流速度与河网汇流速度相比,一般(A)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确定20.PIII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x、Cv、Cs值中,相对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A)A.x B.Cv C.Cs D.Cv和CS二、填空题21.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否则,称为非闭合流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涵水文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A .不可能性B .偶然性C .必然性D .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A .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 .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 .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 .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A .大沽基面B .吴淞基面C .珠江基面D .黄海基面 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C)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 .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5.某流域面积为500km 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 3/s ,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 A .473mm B .500mm C .805mm D .887.7mm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A .前者小于后者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 .二者相等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 A .大 B .小 C .平缓 D .相当 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 .增大样本容量B .提高观测精度C .改进测验仪器D .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 (C) A .负偏 B .对称 C .正偏 D .双曲函数曲线 1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C)A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 .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 .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1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 A .绝对值大于1 B .绝对值大于0.8 C .大于0.5 D .不等于0 1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B)A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输沙率B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含沙量C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全年时间(秒)D .断面的年平均含沙量×全年时间(秒) 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 、Cv 不变,增大Cs 值时,则该线(A) A .两端上抬、中部下降 B .向上平移 C .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D .呈反时针方向转动14.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甲Q 、乙Q 和均方差甲σ、乙σ如下:甲河:甲Q =100m 3/s ,甲σ=42m 3/s ;乙河:乙Q =1000m 3/s ,乙σ=200m 3/s ,两河相比,可知 (B)A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15.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是由 得到的。
(D)A .在调查断面进行测量B . 由调查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C .向群众调查D .由调查的历史洪水洪峰水位通过水力学方法计算 16.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D)A.根据适线确定B.按暴雨资料确定C.按国家规范确定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17.桥下最大壅水高度一般是桥前最大壅水高度的(A)A.1/2 B.1/3 C.1/4 D.1/518..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B )。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19.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标准中,洪水重现期最长是(D)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20.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B)A.河床自然演变冲刷 B.一般冲刷C.桥墩局部冲刷 D.桥台局部冲刷1.水文现象的发生(D)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C.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又有随机性2.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B)A.截留、填洼、入渗、蒸发 B.蒸发、降水、入渗、径流C.截留、入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入渗3.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439m和239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D) A.0.17 B.1.7 C.1.7% D.1.7‰4.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C)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5.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 A 处的流速。
A.0.2h、0.6h、0.8h B.0.2h、0.4h、0.8hC.0.4h、0.6h、0.8h D.0.2h、0.4h、0.6h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C)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mm7.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B)A.输沙率、流量 B.含沙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 D.输沙率、输沙量8.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C 年。
A.5 B.50 C.20 D.959.100年一遇洪水,是指(B)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10.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D)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B) 11.下图为两条皮尔逊III型频率密度曲线,它们的C sA.C s1<0,C s2>0 B.C s1>0,C s2<0C.C s1<0,C s2=0 D.C s1=0,C s2>0f(x)12.用适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适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 (C)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C v不变,增大C s值时,则该线 (A) A.两端上抬、中部下降 B.向上平移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14.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D)A.推求设计值 B.推求频率曲线C.计算相关系数 D.插补、延长水文系列15.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C)A.设计洪水标准、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B.洪峰流量、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C.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D.设计洪水标准、洪水总量、设计洪水历时16.历史洪水调查工作不包括(C)A.河段踏勘、现场访问B.形态断面及计算河段的选择C.现场河段流速测试D.野外测量、历史文献及资料搜集17.计算桥孔净长的单宽流量公式适用于采用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分类的(B) A.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B.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宽滩性河段C.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D.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18.在一般情况下,桥下最大壅水高度是桥前壅水高度的(A)A.1/2 B.1/3 C.1/4 D.1/519.桥下断面一般冲刷现象是由于 D 的结果。
A.河床自然演变B.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C.水流受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冲刷D.桥孔压缩了水流过水断面20.大中桥孔径(桥长)计算是以 C 作为控制条件。
A.容许不冲刷流速B.桥前壅水高度C.冲刷系数D.设计洪水标准1.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没有任何规律2.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D)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3.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D)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4.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B)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5.利用流速仪对宽浅河道进行流速测试时,水面宽度为50m,所需最少垂线数为(C)A.12 B.10C.8 D.6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B) A.0.55 B.0.45 C.0.65 D.0.587.泥沙的水力特性用 A 表示。
A.水力粗度或沉速 B.含沙量C.输沙率 D.加沙力8.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D 年。
A.95 B.50 C.5 D.209.重现期为300年的洪水,其含义为(B)A.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300年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300年出现一次C.小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300年出现一次D.小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300年出现一次10.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x、C v、C s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A)A.x B.C v C.C s D.C v和C s11.下图为两条皮尔逊III型频率密度曲线,它们的(C v)A.C v1<C v2<0 B.C v2<C v1<0C.C v2>C v1>0 D.C v1>C v2>0f(x)12.在进行频率分析时,当经验累积频率点据较分散时,宜采用(A)A .试错试线法B .三点试线法C .矩法D .特大值分析方法 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 、C s 不变,增大C v 值时,则该线(C)A .将上抬B .将下移C .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 .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14.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A)A .增大样本容B .提高观测精度C .改进测验仪器D .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15.设计洪水是指(A)A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 .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 .任一频率的洪水D .历史最大洪水16.当有实测资料时,可按水文统计的频率分析方法确定设计洪峰流量,其选样的方法是(C)A .最大值法B .超定量法C .年最大值法D .超均值法17.计算桥孔净长的河槽宽度公式适用于采用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分类的(B)A .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B .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不稳定(滩、槽可分)河段C .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D .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18.对于山区和半山区河流,对于桥下最大壅水高度Z '∆和桥前壅水高度Z ∆,常取(D)A .Z '∆=Z ∆/2B .Z '∆=Z ∆/3C .Z '∆=Z ∆/4D .Z '∆=Z ∆ 19.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B)A .河床自然演变冲刷B .一般冲刷C .墩台局部冲刷D .河流受阻冲刷20.小桥孔径(桥长)计算是以 A 作为控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