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优化

合集下载

浅析聚丙烯装置气相聚合反应系统优化运行及减少排放措施

浅析聚丙烯装置气相聚合反应系统优化运行及减少排放措施

浅析聚丙烯装置气相聚合反应系统优化运行及减少排放措施作者:梁秀文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气相聚合反应系统是聚丙烯装置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气相聚合反应系统运行中,时常伴随着丙烯等循环气体的排放。

针对聚丙烯装置气相聚合反应系统普遍存在运行不稳定、排放量较大等实际问题,为了满足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物耗的目的,本文主要论述了聚丙烯装置R401-T402系统在牌号切换和运行过程中,造成系统切排放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并从日常操作入手,探讨切换过程中减少系统排放量的可行方案。

经运行验证,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流化床反应器;减少排放;抗冲共聚;牌号切换1 前言天津石化6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采用Basell公司Spheripol单环管工艺技术,是使用高效立构定向催化剂的液相本体和气相共聚相结合的聚丙烯工艺,采用Z-N催化剂体系,具有不需脱灰和无规物、流程短、产品牌号切换时间短等特点。

其简易工艺流程图如下:R401-T402系统作为该装置的抗冲共聚产品生产单元,位于聚合单元之后,气相流化床反应器R401从上部接收聚合单元生产的均聚物,并从底部分布板引入丙烯、乙烯和氢气3股进料进行共聚反应以生产抗冲击性能优良的EPS30R牌号。

2016年以来,由于煤制烯烃工业的大规模产业化,聚丙烯通用料T30S市场竞争激烈。

为创造效益空间,聚丙烯车间计划逐步提高EPS30R生产比重,但在牌号切换及EPS30R生产过程中R401以及下游袋式过滤器F301和汽蒸器D501经常有短时间内大量排放現象的发生,违背了安全环保要求。

为此,装置积极探索EPS30R切换及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优化并减少相关系统的无必要排放现象。

2 R401-T402气相聚合反应系统工艺流程简介2.1 R401-T402结构特征及流程描述图2为聚丙烯装置气相聚合反应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带有活性的均聚聚丙烯从闪蒸罐D301排入R401,在反应器循环压缩机C401循环作用下,将按一定气相比例组成的丙烯和乙烯气流化并进行反应生成具有良好抗冲性能的乙丙共聚物。

Horizone聚丙烯工艺优化浅析

Horizone聚丙烯工艺优化浅析

Horizone聚丙烯工艺优化浅析摘要;大连恒力石化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引用的是日本JPP 公司Horizone工艺。

该工艺采用2个气相卧式串联搅拌釜来生产聚丙烯产品,可以生产均聚、无规、一般抗冲共聚和高抗冲(newcon)100多种聚丙烯牌号。

关键词;抗冲聚丙烯、工艺优化、Horizone聚丙烯、JPP引言;JPP工艺采用JHC、JHN两种Ti系催化剂,特别适合生产抗冲共聚产品,其抗冲共聚产品力学性能优良。

该工艺一大特点是可以稳定生产橡胶项含量非常高的聚丙烯弹性合金,其次该工艺还有:反应活性稳定,产品分子量分布均匀,开停工便利,转产过度料少,开停工物耗消耗低,装置能耗低,粉料粒径大、流动性好等等优点。

但是,截至目前该工艺国内稳定投产的装置仅有3套,国内不论是设计单位还是建设单位参与人员同比其他成熟聚丙烯工艺较少,致使该工艺还有很大程度的工艺优化空间。

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些基本的工艺流程知识,以及浅谈工艺优化措施及方向。

作者简介;一、工艺流程简介1.1、催化剂单元流程简介催化剂单元主要包括主催化剂进料、改性剂进料、三乙基铝进料、以及催化剂处置系统。

该工艺催化剂采用间歇式预聚,预聚过程中己烷作为溶剂,再加入三乙基铝、硅烷、催化剂干粉、丙烯后进行预聚反应,反应热通过D-101罐夹套冷冻水撤除。

预聚完成后催化剂浆料通过P-101转移至D-102/103计量罐内,进而通过催化剂进料泵P-102A/B加入第一反应器内进行反应。

与其他工艺不同的是该催化剂注入反应器前与-20℃的低温丙烯进行混合,再通过催化剂喷嘴均匀喷洒在一反内。

另外该工艺设置了废催化剂中和流程,将废催化剂排放至D-107中进行中和失活处理,完成之后将己烷蒸发至D-109内进行回收。

改性剂、三乙基铝流程为通用流程下面不在做更多叙述。

1.2、反应器单元流程简介该工艺反应器为两个串联卧式搅拌釜,一反粉料靠自重力进入二反。

一二反之间设置了气锁器,防止两个反应器内不同组分互窜。

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经验浅谈

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经验浅谈

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经验浅谈摘要: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医疗、包装等领域。

随着煤化工、丙烷脱氢制丙烯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大批聚丙烯装置陆续上马,聚丙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成了聚丙烯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以Spheripol聚丙烯工艺为例,对影响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对关键工艺参数实行有效监管、重视原料质量变化、加强设备管理等措施,提升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

关键词:聚丙烯;管理;长周期运行;原料;运行受控1、前言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医疗、包装等领域。

目前比较先进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是气相法工艺(Unipol、Innovene、Spherizone等工艺)、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Spheripol、Hypol、Borstar等工艺),这些工艺各有特点,产品各具特色。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丙烷脱氢制丙烯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大批聚丙烯装置陆续上马,聚丙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装置如何实现长周期运行也是聚丙烯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以Spheripol聚丙烯工艺为例,浅谈提升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的经验。

2、影响聚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Spheripol聚丙烯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点多,为了保持装置运行平稳、控制产品质量稳定,要求尽量保持各操作参数稳定,这就对操作员监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炼油化工装置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生产的特性决定,小波动如果处理不及时也可能造成大事故。

同时因气温变化、仪表卡件老化等因素出现的仪表失灵,操作员如果监盘不到位、应急处置不当,也可能造成生产波动。

炼油化工装置多存在易燃易爆介质,因其危险特性,各装置均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员必须按照标准步骤操作,如操作员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工艺纪律执行不严,将影响装置稳定运行。

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停工检修施工方案分析

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停工检修施工方案分析

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停工检修施工方案分析换热器在热电厂、化工厂及炼油厂中应用非常广泛,作为常用的通用能量交换设备,换热器在保证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使用量大,导致换热器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同时,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设备含有诸多的有害物质,因此对换热器停工检修的施工方案要求极高。

本文以具体案例为例,着重对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停工检修技术作具体的分析阐述,期望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标签:丙烯腈车间;换热器;检修技术氰乙醇法和丙烯氨氧化法是当前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这也促进了丙烯腈生产装置和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丙烯腈装置中的换热器在设备检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因此,明确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停工检修方案和技术,对保证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本次检修的E108A/S浮头式换热器抽装管束均位于装置地面,共计为2台。

每台E108A/S浮头式换热器的给规格为φ1200*7514*14,管束重量为7.9935吨,工作时的操作压力为0.92/1.03。

本次检修的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装置属于易燃易爆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丙烯腈等有毒介质。

因此,保证质量是开展后期生产工作的基础条件,对本次检修的施工要求很高。

丙烯腈装置换热器检修的主要目的是对换热器进行彻底的清洗,按照施工要求,需要对2台E108A/S浮头式换热器进行物理和化学方式清洗,从而实现多方位的清洗。

更为重要的是,不但要对换热器的管程进行清洗,还需要清洗壳程,这为此次维修方案和技术应用增加了难度。

二、聚合物丙烯腈车间换热器停工检修施工方案分析1.换热器拆卸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换热器拆卸主要包括管箱拆卸、外头盖拆卸及浮头拆卸三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管箱拆卸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管箱作业设备进行标号记录,避免出现漏拆现象;而后按照“对称分两轮”的拆卸原则,拆卸法兰螺栓,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槽面磕伤和杂物进入管箱情况的出现。

聚丙烯单元设备堵塞原因及其操作改进

聚丙烯单元设备堵塞原因及其操作改进

聚丙烯单元设备堵塞原因及其操作改进摘要:聚丙烯单元设备出现堵塞问题时,会对整个装置产生极大的影响,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多数是清理工作不及时,或者是超出系统运行负荷,或者是设备局部部位发生过热现象。

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对聚丙烯设备的堵塞进行讨论,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和优化方案。

关键词:聚丙烯;单元设备;堵塞;操作改进引言:聚丙烯使用广泛,市场也一直呈现增长势态。

目前,聚丙烯作为第三大塑料,几乎完全替代了聚氯乙烯。

但是,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堵塞问题始终存在,影响了聚丙烯的生产效率,同时过渡料也变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聚丙烯制作过程干燥、带有活性的均聚物靠压差通过闪蒸罐进人到共聚反应器R-401内,同时,来自离心式压缩机C-401的气相单体进入反应器底部,使得反应器内的聚丙烯发生气相单体碰撞,经历流化操作之后把气相单体排出。

安放于共聚反应器底部的特殊孔板能帮助以上操作不断重复并且向上排气,这就是某种聚丙烯其制作的过程了,同时有一部分气相单体从孔板下面沿切线进入5-401旋风分离器,进入5-401的气体通过离心力作用对气体中的细粉进行分离,分离出的细粉通过出料控制阀HV-401会同高压丙烯洗涤塔T-301来的粉料进入脱气过滤器F-301。

同时旋风分离器5-401出口线上的气相色谱分析仪控制新鲜单体的加入量。

生产过程中聚合物会出现很多的细粉,如与此匹配的另一台旋风分离器5-502达不到预期的分离效果,循环氮气中夹杂着很多聚合物的细粉,很容易造成闪蒸干燥系统设备和管线的堵塞,每年因为聚合物细粉堵塞的闪蒸干燥系统和设备都需要停工多次进行清理清洗,这使得装置的消耗增大,而聚丙烯的损失也很大。

旋风分离器如设计结构比例不合理,则无法把氮气中夹杂的聚合物完全的分离开来,而聚合物的细粉如果堵塞到管线和设备,就会使得罗茨风机C-502的电流变得更高,增加了能耗。

细粉在风机壳内极易粘壁,因此风机也经常容易出现问题,增加了检修时间和费用。

浅谈聚丙烯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研究

浅谈聚丙烯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研究

浅谈聚丙烯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研究摘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净进口国,聚丙烯未来几年内,表观消费量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速,进口量将会增大,聚丙烯产业在中国的前景广阔。

因此提高聚丙烯的生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拟从聚丙烯生产过程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接着重点阐述了聚丙烯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

同时,对聚丙烯生产过程进行了建模研究。

关键词:聚丙烯生产过程催化剂优化控制建模研究一、聚丙烯生产工艺聚丙烯生产工艺的两大重要因素是催化剂和聚合工艺。

其中,对聚丙烯产品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催化剂,同时也是聚丙烯生产技术发展的核心。

随着催化剂的更新换代,促进了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

上个世纪中期,齐格勒研制的催化剂经纳塔改进后,成功研制出了结晶性聚丙烯,这大大促进了聚丙烯的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研发出了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在保持之前的催化剂的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增强了树脂的性能;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兼具前者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催化剂的生产成本。

聚丙烯的聚合工艺是影响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另一重要因素,聚合工艺方法包含有溶剂法、溶液法、液相本体法以及气相法。

其中,溶剂法和溶液法是在早期工业化时期所采用的方法,前者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溶剂回收,物耗较高,并且生产过程较长且过于复杂,因而这种方法早已不再使用。

而后者在现代虽还在使用,但由于其生产成本较溶剂法高,工艺复杂,因此,在生产中溶液法所占的份额很小。

随着研究人员对聚丙烯聚合工艺的深入研究,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因其能耗低,不需要脱离催化剂残渣、产品牌号新的优势,逐渐在聚丙烯的生产聚合工艺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聚丙烯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生产设备庞大,生产过程复杂。

聚丙烯的的生产过程包含了聚合反应、分离、单体冲洗以及后期处理等。

从聚丙烯产品的生产设备来看,它是一个不确定性、非线性、大纯滞后、强耦合、分布参数等特性的生产装置系统,为实现聚丙烯的的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一直是实务界的难点和重点。

聚丙烯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及方法

聚丙烯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及方法

聚丙烯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及方法摘要:现阶段,我国部分厂商的聚丙烯装置仍存在物耗过高的问题。

对此,为解决此问题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扩大聚丙烯装置的出料管径、加强车间管理等方法来控制生产物耗。

同时,技术人员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从水电方面节约能源耗损的方法,并对其耗能占总整个聚丙烯装置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的出每阶段节能降耗的效果,实现对整个装置能耗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聚丙烯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及方法引言: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在朝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前进。

随着相关政策的发布,很多行业都积极贯彻落实绿色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号召,全面改进原有的生产措施,完善生产技术手段,进而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的根本目的。

在石油化工行业,在实际的运作和生产过程中,聚丙烯装置是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是能够直接推动石油化工的生产效率的装置,同时聚丙烯装置也是整个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改造最为困难的装置。

一、降低聚丙烯装置物耗的措施(一)增大气相出料管线的半径一般情况下,石油化工企业会使用环管工艺和气相工艺的方法来生产聚丙烯材料,在气相法的生产模式下,聚丙烯生产装置会使用几根Z211C的出料管线连气相发生器和预聚合反应器,此出料管曾经在03年的工业技术整体改革时将直径缩短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在改革之后确实可以极大的增加气相材料之间的预聚合反应的时间,与改造前的预聚合反应提升约2.3倍。

但是Z211C出料管线改造之后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预聚合反应温度的提升,进而使得聚丙烯生产原材料的气体形态极易堵塞在出料管线的喷射口中,导致聚丙烯反应装置会经常性的出现运行故障。

同时,随着出料管的半径减小改造之后还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聚丙烯装置的丙烯气相流速问题,在改造之前输料管的丙烯的实际喷射流速为1.96m/s,而改造之后的输料管向反应炉内喷射的气体流速却增大到5.59m/s[1]。

通过技术人员的全面排查之后发现,造成气体流速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Z211C出料管线与气化反应器的出料阀的距离很近,原材料气化会产生大量的温度,进而引发聚丙烯原材料的气化分子易在气化反应器出料处聚集。

浅谈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优化

浅谈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优化

浅谈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优化赵亮聚丙烯车间玉门炼化聚丙烯装置采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工艺,装置自2005年扩容改造后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年,同时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聚合反应更加平稳可控,产品质量趋于稳定,但装置在检修开停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优化运行潜力较大。

1 现状分析玉门炼化聚丙烯装置于1992年开工,先后经过两次扩容改造。

目前,装置由一套丙烯精制系统、八套聚合反应系统、一套尾气回收系统和一套自动包装系统组成。

其中丙烯精制系统由22具精制塔组成,主要脱除气分产品丙烯中的微量水、硫、氧和砷等杂质;聚合反应系统由八具聚合釜和七具闪蒸釜组成,主要将精制后的丙烯在催化剂和其它助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聚丙烯产品,同时置换产品中未反应的丙烯气体;尾气回收系统由丙烯压缩机、冷却器和丙烯回收罐等设备组成,主要通过压缩机增压分离闪蒸置换气中的丙烯和氮气,实现丙烯回收的目的;自动包装系统由两具料仓和一套自动包装系统组成,主要完成聚丙烯产品的包装工作。

2012年聚丙烯车间投用了尾气回收丙烯直输气分装置回炼精馏技改项目,成功解决了正常生产状态下精丙烯中丙烷含量累积的问题,但受装置工艺流程等多方面的限制,首先,停工过程中精制系统的丙烯大部分排入全厂低压瓦斯管网,不仅造成全厂低压瓦斯管网压力波动,同时还浪费大量丙烯。

其次,停工过程中活化剂系统吹扫置换难度大,直接影响装置安全检修。

再次,开工初期精丙烯杂质含量高,造成开工初期聚合反应弱,生产调节周期长,次废品率高。

最后,由于精丙烯罐内的不合格丙烯处理难度较大,直接影响装置正常开工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

2 存在问题经过认真分析以往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规程,从停工退料、系统吹扫、检修事项和开工生产总结了开停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 精制系统退料难聚丙烯装置丙烯精制系统由2具固碱塔、2具脱硫水解塔、4具脱硫吸附塔、1具脱砷塔、8具活化氧化铝干燥塔、3具分子筛干燥塔和2具脱氧塔共22具精制塔组成,总容积约200m3,除系统内装填的各种精制助剂外,其丙烯容量约50~60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优化赵亮聚丙烯车间玉门炼化聚丙烯装置采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工艺,装置自2005年扩容改造后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年,同时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聚合反应更加平稳可控,产品质量趋于稳定,但装置在检修开停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优化运行潜力较大。

1 现状分析玉门炼化聚丙烯装置于1992年开工,先后经过两次扩容改造。

目前,装置由一套丙烯精制系统、八套聚合反应系统、一套尾气回收系统和一套自动包装系统组成。

其中丙烯精制系统由22具精制塔组成,主要脱除气分产品丙烯中的微量水、硫、氧和砷等杂质;聚合反应系统由八具聚合釜和七具闪蒸釜组成,主要将精制后的丙烯在催化剂和其它助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聚丙烯产品,同时置换产品中未反应的丙烯气体;尾气回收系统由丙烯压缩机、冷却器和丙烯回收罐等设备组成,主要通过压缩机增压分离闪蒸置换气中的丙烯和氮气,实现丙烯回收的目的;自动包装系统由两具料仓和一套自动包装系统组成,主要完成聚丙烯产品的包装工作。

2012年聚丙烯车间投用了尾气回收丙烯直输气分装置回炼精馏技改项目,成功解决了正常生产状态下精丙烯中丙烷含量累积的问题,但受装置工艺流程等多方面的限制,首先,停工过程中精制系统的丙烯大部分排入全厂低压瓦斯管网,不仅造成全厂低压瓦斯管网压力波动,同时还浪费大量丙烯。

其次,停工过程中活化剂系统吹扫置换难度大,直接影响装置安全检修。

再次,开工初期精丙烯杂质含量高,造成开工初期聚合反应弱,生产调节周期长,次废品率高。

最后,由于精丙烯罐内的不合格丙烯处理难度较大,直接影响装置正常开工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

2 存在问题经过认真分析以往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规程,从停工退料、系统吹扫、检修事项和开工生产总结了开停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 精制系统退料难聚丙烯装置丙烯精制系统由2具固碱塔、2具脱硫水解塔、4具脱硫吸附塔、1具脱砷塔、8具活化氧化铝干燥塔、3具分子筛干燥塔和2具脱氧塔共22具精制塔组成,总容积约200m3,除系统内装填的各种精制助剂外,其丙烯容量约50~60t。

在停工退料过程中,由于精制系统内的液相丙烯无法继续进入精丙烯罐,造成精制系统内的丙烯回收难度较大,如果将精制系统内的丙烯排入气柜,仅回收这部分丙烯需要约6天时间,这严重影响聚丙烯装置停工进度和总厂公用系统停工统筹,如果将精制系统的丙烯排入低压瓦斯管网,不仅造成丙烯损失,还导致全厂低压瓦斯管网压力波动。

因此,精制系统内的丙烯回收难度大。

2.2 活化剂系统吹扫不彻底活化剂的主要成份是三乙基铝,其化学活性非常高,遇空气立即燃烧,遇水则爆炸,微量活化剂在空气中的暴露都可能引发一场火灾,所以活化剂系统的吹扫不容忽视,活化剂计量罐如图1所示,如果活化剂计量罐提前吹扫,则影响装置最后阶段的生产,如果聚合生产结束后再吹扫活化剂计量罐,则计量罐底部的残余活化剂无法处理,残余活化剂最终只能以控制燃烧的方式处理,风险非常大。

由于停工前活化剂运输罐可能液位较高,退料时如果氮气量过大,吹扫尾气中容易携带活化剂,形成安全隐患,若退料时氮气量较小,吹扫尾气中虽不易携带活化剂,但活化剂系统很难吹扫干净,严重时活化剂系统吹扫72小时都难以合格。

2.3 开工初期丙烯中杂质含量高丙烯聚合反应对丙烯原料的要求非常高,丙烯中的杂质主要包括水、硫、氧、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水含量超过10μg/g 时聚合反应明显变弱,丙烯中的微量杂质会导致催化剂失活,当杂质含量较高时聚合反应无法持续。

由于检修过程中需要对高压回收系统的冷凝器进行水试压,所以高压回收系统中未吹扫干净的微量游离水会导致精丙烯中的水含量超标,同时精制系统在丙烯置换过程中携带的微量氧也直接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

如果开工初期杂质含量高且影响聚合反应,精丙烯只能排放至气柜回收或全厂低压瓦斯管网。

2.4 开工初期次废品率高丙烯球罐、精丙烯罐、聚合釜等设备在检修容检过程中产生大量杂质,杂质中的铁锈会直接影响聚丙烯产品的外观,另有一些杂质直接影响聚合反应,轻则造成聚丙烯产品等规度、灰份等指标不合格,严重则导致聚合粘料或爆聚。

因此,聚丙烯装置在开工初期产品外观差、灰份高、等规度偏低、次废品率较高。

2.5 开工初期易粘料DDS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为给电子体,在聚合反应中起到调节产品等规度的作用,如果投料时DDS 加入量不足将导致产品等规度降低,严重时直接粘料,根据聚丙烯装置近几年的生产运行情况,开工初期非常容易发生粘料。

聚合釜粘料后产品质量不合格,粘料的处理难度大且周期长,不仅影响装置产能和次废品率,而且新增清釜工作量和风险。

因此,准确查找开工初期粘料的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采取措施及建议放空氮气活化剂针对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总结的五项问题,车间制定了控制库存、储罐分批容检、精制系统倒流程退料、丙烯循环精制等多项措施,确保聚丙烯装置在检修开停工过程中减少丙烯损耗,降低次废品率,稳定产品质量,缩短生产调节周期。

具体措施如下:3.1 检修前确保原料低库存聚丙烯装置设计产能4万吨/年,受上游丙烯原料不足的影响,装置未达到满负荷生产,为了不影响总厂检修进度,车间在停工前保证丙烯原料低库存,在接到停工调度令后能尽快处理剩余丙烯原料。

为减少停工过程中的“三剂”(高效催化剂、活化剂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损耗,车间提前按照总厂检修计划时间表统筹安排“三剂”中间环节库存,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催化剂分装频次,减少单次催化剂分装量;严格控制活化剂南、北中间罐库存,确保活化剂南、北中间罐低液位;逐步降低DDS高位槽交接班液位,减少停工过程中的“三剂”损耗。

3.2 精制系统丙烯回收措施为了回收精制系统的液相丙烯,检修前提前安排对部分丙烯球罐或丙烯回收卧罐进行容检,容检合格后做为精制系统丙烯回收储罐。

车间在接到停工调度令后,先将丙烯球罐内的丙烯原料转至精制系统,然后将精丙烯罐内的剩余丙烯全部投入聚合釜,投料过程中不加氢气、活化剂、DDS和催化剂,高压回收冷却器全部改副线,贯通精丙烯罐至丙烯球罐或丙烯回收罐的流程,然后使用热水对已投料的聚合釜进行升温,当聚合釜压力达到2.5~3.0MPa时向精丙烯罐回收气相丙烯,精丙烯罐经增压后将精制系统内的液相丙烯退入容检合格的储罐,从而实现回收精制系统丙烯的目的,精制系统丙烯回收流程如图2所示。

回收丙烯去气分图2 精制系统丙烯回收流程为防止活化剂计量罐底部残留的活化剂无法处理,将活化剂计量罐的吹扫工作安排在聚合釜最后投丙烯(用于增压精丙烯罐时的投料)之前,吹扫过程中如果发现活化剂计量罐底部有液位,将计量罐内的活化剂加入聚合釜并用丙烯稀释,防止活化剂计量罐底部吹扫不彻底。

为进一步解决活化剂系统吹扫难的问题,在活化剂退料完成后,用空的活化剂运输罐代替在用的活化剂运输罐,然后逐步提高吹扫氮气量,确保活化剂系统吹扫合格。

为提高精制系统丙烯的回收率,当系统内大部分液相丙烯退入丙烯球罐或丙烯回收罐后,关闭丙烯退料流程,打开精制系统各塔底连通阀,通过精制进料线上的安全阀副线将剩余气相丙烯排放至气柜并回收,为加快气相丙烯的回收速度,尾气回收系统启用两台丙烯压缩机同时回收,待精制系统的压力降至0.1MPa以下时,从精制各塔顶缓慢引氮气,将残余丙烯吹扫至气柜,继续回收精制系统内残余丙烯,直至精制系统吹扫置换合格,从而实现精制系统剩余丙烯的有效回收。

3.3 开工初期丙烯循环精制检修后装置各系统内杂质含量高,尤其是高压回收系统携带的游离水对聚合反应影响最大,所以在开工初期严格对高压回收系统进行试压试漏,试压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彻底吹扫,防止高压回收系统内的游离水污染精丙烯。

为使精丙烯中的杂质含量在短时间内合格,确保聚合反应顺利进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聚合装置检修完成并验交后,先将停工时回收的丙烯引入精制系统并建立丙烯循环,同时对所有聚合釜进行烘釜,根据原料量及时安排假聚,各釜第一次假聚后的丙烯排入气柜,第二次假聚后的丙烯通过高压回收系统回收至精丙烯罐,同时严密监控精丙烯水含量,如果发现高压回收系统带微量水,要及时停丙烯原料泵,开丙烯投料泵后启用丙烯循环精制流程,同时继续向聚合釜投丙烯(只加活化剂)、升温、回收,直至高压回收系统的微量水置换干净。

若在开工初期发现精丙烯已被严重污染,及时将污染的精丙烯通过丙烯投料泵转至气分装置回炼精馏,防止杂质含量过高的丙烯进入精制系统后污染丙烯精制助剂。

3.4 聚合釜深度清理为降低开工初期的次废品率,聚合釜和闪蒸釜在容检完成后进行全面清理,主要包括清理聚合釜壁粘连的聚丙烯和容检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一方面预防杂质影响聚合反应,产生大量无规物,同时减少开工初期产品中的杂质含量。

另一方面,清理聚合釜壁粘连的聚丙烯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果,有利于提升单釜转化率。

为及时排出聚合釜内的杂质,在聚合釜完成假聚并泄压后向闪蒸釜喷料,尽可能地将聚合釜内的杂质排入闪蒸釜,闪蒸釜中沉积的杂质通过釜底现场取样口排出,防止大量杂质直接带入聚丙烯产品。

3.5 控制DDS实际加入量DDS加料系统如图3所示,开工初期要先对DDS高位槽进行补料,但补料后DDS流量计至DDS 加料气动阀之间的管线未充满液相,经计算,当DDS高位槽的压力控制在0.1MPa时,DDS流量计至加料气动阀之间的体积约为400ml,由于单料生产时按自动控制程序加DDS会导致DDS加入量不足甚至未加入,这也是开工初期容易发生粘料的主要原因。

为此,建议投料生产前将DDS加料管线手动充满,以确保投料生产后DDS能准确计量,防止粘料现象的发生。

4应用效果经过实施以上措施,2013年聚丙烯装置检修开停工优化效果明显,多项新思路、新方案得以成功应用,在降低装置丙烯加工损失、缩短开停工时间、稳定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应用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聚合釜升温增压精丙烯罐实现精制系统退料取得成功,退料后采用的塔底泄压更迅速,泄压更干净残留丙烯更少,2013年停工期间精制系统仅用24小时完成退料50余吨,较之前的顶部泄压退料明显加快,不仅有效降低了停工过程中的丙烯加工损失,同时消除了停工过程中对全厂低压瓦斯管网压力的影响。

活化剂系统吹扫的合理安排,有效预防了计量罐底部残余活化剂无法处理的问题,确保聚丙烯装置检修停工过程中安全平稳。

通过开工前手动充满DDS加剂管线,有效提高了后续生产中单釜DDS计量的准确性,防止第一釜投料生产中发生粘料。

2013年聚丙烯装置大检修期间,通过小技改实现了丙烯循环精制,确保开工初期精丙烯质量稳定且可调,减少开工初期被污染丙烯的浪费,同时缩短了生产调节周期,在实现丙烯循环精制的基础上,利用聚合釜假聚的操作方法集中置换高压回收系统中的微量水,加快了精丙烯中杂质水的下调速度,为聚丙烯装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