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概况

合集下载

陕西省安康市汉江流经区域旅游资源调查

陕西省安康市汉江流经区域旅游资源调查

陕西省安康市汉江流经区域旅游资源调查陕西省安康市汉江流经区域旅游资源调查⼀、⽯泉县(⼀)⽯泉县概况⽯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北依秦岭,南接巴⼭,汉江⾃西向东穿境⽽过,地形轮廓呈“两⼭夹⼀川”之势。

全县总⾯积1525平⽅千⽶,耕地约2万公顷。

辖15个乡镇,219个⾏政村。

总⼈⼝18.2万,县城⼈⼝5万。

规划⾯积15平⽅千⽶。

因城南⽯隙多泉⽽得名,颇具“清泉⽯上流”之韵。

特产有⾹菇、⿊⽊⽿等。

阳安铁路、西万公路与汉⽩公路在县城交会,汉江⽔运贯通。

名胜有千佛洞⽯窟、回龙寺造像等。

百度地图景点:库区观景台、⽯泉古街、⽯泉县衙、⽯泉县属、清真寺、滨江公园、莲花古渡、汉江三峡风景区、中坝⼤峡⾕、桂苑(⼆)⽯泉县旅游资源1、⾃然景观城区:莲花湖风光、⼭⽔园林城市、北⾠森林公园。

南区:莲花湖风景区、莲花⽯风景区、烟波湖风景区、燕⼦洞风景区、中坝⼤峡⾕风景区、中坝⼩峡⾕及黄龙峡景区、⿊沟河风光、喳⼝⽯景观、⾼洞⼦瀑布景观、天池⼭风景区、喜河电站风光;北区:云雾⼭⿁⾕岭国家森林公园、对窝⽯景观、响⽔岩、草池湾风景区、双樟塘、霹雳神峰、九台⼭风景区、南沟风景区、杨家峡景区、肖洞⼦景观、⿊夹⼭风景区、龙洞湾风景区、⼀品宝印景观、龙王峡风景区、西峡风景区、铜钱峡风景区、处⼥泉景观、⾦盆湖风景、炮打龟景观、两河、汶⽔河、⾹波湖;东线:马岭朝阳景观、龙王沟瀑布、关沟风景区、池河⽔倒流景观、龙谭⼭庄风景区、池河⽔⽩鹭景观、筷⼦铺库区风光、西沙湖风光、万家宝库区风光、娘娘洞景观、千年古银杏树、⼸箭沟风光。

2、⼈⽂景观城区:禹王宫遗址、江西会馆遗址、关帝庙遗址,东、西、南城门遗址;城关镇:刘家庄园、⽑家湾遗址;曾溪镇:李公馆遗址、望江寺遗址、左溪天池寺遗址;后柳镇:后柳古集镇、⽕神庙遗址、⽯佛寺遗址、古⼭寨、⼋亩⽥遗址、蒿坪寺遗址、中坝纸⼚、⼿把崖⽯窟、⾰命⽼区;熨⽃镇:熨⽃古集镇、古戏楼、灵雀寺遗址、巴⼈墓葬(岩葬)、古⼭寨、⾰命⽼区;喜河镇:挡⼭⽯佛寺遗址、洞沟瀑布、⾰命⽼区、千佛洞遗址、三观殿遗址、⾰命⽼区;云雾⼭镇:九台⼭真武宫遗址、⿁⾕岭天台观遗址、悬棺遗址、⾰命⽼区;饶峰镇:饶丰古集镇、将军塔、绕峰关遗址、古⼦午道、⼀马跳三坑、滚⿎坡、观⾳岩;两河镇:雪门寺、⾰命⽼区;池河镇:池河古集镇、马岭坝遗址、谭家湾遗址、桂花村古官渡、西魏直⾕⼤战遗址、⾰命⽼区;中池镇:泰⼭庙遗址、⼦午栈道遗址、告⽰碑、张家花屋、⾰命⽼区;迎丰镇:千佛洞遗址。

农村“撤点并校”后社会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撤点并校”后社会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撤点并校”后社会满意度调查研究2001 年起,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陕西省白河县城关镇也执行了“撤点并校”政策,该政策给城关镇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

为了解“撤点并校” 后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解决后遗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本文以城关镇为样本开展了调查研究。

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城关镇“撤点并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小学生辍学率上升、安全隐患增加;家庭教育支出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与管理难度增加;乡村与城镇教育朝两极化趋势发展等。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标签:撤点并校;农村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研究1、引言“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数年来备受争议。

2001 年起,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教育部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摒弃“村村办小学”的模式,采取“集中办学”的模式。

致力于推进我国乡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但是,随着撤点并校浪潮的不断推进,”撤点并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及社会成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位于陕南山区,属国家级贫困连片区,资源匮乏,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基础教育亟待改善。

为促进城关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城关镇也实行了“撤点并校”政策,该政策给城关镇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为促进城关镇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选择对城关镇“撤点并校”这项举措进行研究。

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为例,通过整理调查白河县现状资料,以及问卷调查分析,来比较“撤点并校”前后农村中小学校数量的变化,了解白河县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撤点并校”后的态度。

从而发现“撤点并校”政策给白河县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带来的成效以及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最终结合白河县的县域乡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以达到促进白河县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平衡发展的目的。

白河县概况

白河县概况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白河县概况一、地理位置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

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

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

”二、概况全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

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

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

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

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县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最低处,海拨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拨1901米,居诸山之冠。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白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分析

白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分析

白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分析摘要:白河县地处秦巴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目前调查全县地质灾害237处,以滑坡和崩塌为主,占全县地质灾害在册点的99.58%,通过对地质调查发现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主要特点为群发性、周期性、突发性和链生性等特点,因此对地质灾害治理主要应该以巡查监测为主,对部分隐患点应进行治理。

关键词:白河县;地质灾害0 引言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市最东部,属秦巴山区。

由于当地降雨充沛,水系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时长会因暴雨或连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民众因此而遭受经济财产损失,严重者威胁当地群众生命。

地质灾害对工程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威胁已经成为白河县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对白河县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和其发育特征研究区内防灾减灾具有很大意义。

1 白河县地质环境条件1.1 气象水文白河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特点。

4~10月份为主要降水期,其中6~9月降水量最大。

9月份出现连阴雨概率占全年的47.4%,降水量在30-100mm之间。

连阴雨以短期、弱强度为主。

区内水系发育,河流较多,主要有汉江、白石河、冷水河、麻虎河等水系。

1.2 地形地貌区内大地貌单元主要有三个,河谷阶地区、低山区(海拔<1000m)、低中山区(海拔1000~1800m),河谷阶地区:面积 6.9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0.48%,低山区:面积1080.4km2,占全县总面积74.5%。

低中山区:面积363km2,占全县面积的25%。

1.3 地层岩性从区内地层岩性特征看,以片岩、板岩、千枚岩为主,表层堆积有第四系,其成因复杂,主要为残坡积堆积和河流冲洪积堆积两大部分。

冲洪积堆积仅分布于残留河谷阶地,分布面积较小。

1.4 地质构造白河县地处秦岭褶皱系白水江~白河褶皱东,寒武~志留系构造层平行不整合于震旦系之上,系海西期构造运动的产物,整体为一复式向斜构造,区域性断裂构造主要位于褶皱构造核部及两翼,构造主要有南东向、近东西向及北东向。

白河魔芋发展现状与高产种植技术探讨

白河魔芋发展现状与高产种植技术探讨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魔芋这一产物在种植过程中有着较高的环境要求,因为其生长成熟对阳光的需求以及生存过程中害怕阳光的特性、茎皮薄弱、伤口感染率高、病虫害难以控制等特性,在魔芋种植中可以通过与高秆作物的套种,实现最大程度预防病虫害的效果,最终实现高产目标。

本文通过对白河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为白河县魔芋种植技术的全面普及推广提供参考。

魔芋又叫蒟蒻(学名Amorphophallus konjac),俗称魔芋,又作磨芋,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为经济价值极高的农作物,魔芋这一产物不仅可以食用,还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魔芋球茎内含淀粉,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以及人体所需要的糖,即葡萄甘露聚糖,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素的特点。

魔芋用途较为广泛,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科学领域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健康食品保健功能需求也越多。

基于此,医疗、化工领域积极开展创新实验,因此对于魔芋这一原料地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魔芋被看作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魔芋在白河县种植历史悠久,多以房前屋后、林下、坎边、地边零星种植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产品多用以制作魔芋豆腐自食或销售。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探究,白河县魔芋产物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产。

一、当前白河县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1、资源概况白河县地处安康市东部,北邻汉水,南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毗邻,全县国土面积1455平方公里,辖11个镇,113个村,8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67万人,农业人口18.3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2万人。

县境内最低海拔170米,最高海拔1901米,全县有耕地39.3万亩,林地1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45%,其中有40%的耕地和林地分布在800-1200米的海拔区域,为白河县魔芋生产提供了广阔的栽培空间。

2、魔芋产业发展现状白河县魔芋产业的发展已经拥有了极长的种植历程,但产业发展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的方式。

家乡的白河作文800字

家乡的白河作文800字

篇一:《家乡的白河作文》家乡的白河我的家乡南阳有一条美丽的白河,白河穿城而过,从高空上向下看白河宛如一条玉带环绕着南阳城。

早上,安静了一夜的白河被晨练的人们惊醒了。

有的在游泳、有的在钓鱼、还有的在打太极拳。

过了一会儿,阳光照在水面上,金光闪烁。

河面上五颜六色的圆点,那是游泳的人们游向远方。

一阵风吹过河水,打在岩石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一阵风过后白河又恢复了原来水流平缓的样子。

晶莹的露水闪闪发亮,风儿吹着,仿佛有些凉意。

满岸的草地绿盈盈垫子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又似一张绿油油的天然之床。

这时,河面上又升起一层又透又暗的雾,不一会,太阳出来了,河面上的水雾渐渐消退,露水也找不到影子了。

阳光照在绿叶上,闪闪发光,美丽无比,使人赏心悦目。

中午,太阳照耀着水面,河面上闪起点点涟漪,河水哗哗作响,如热情的主人迎接客人的到来,此时您举着环视,侧耳倾听,清风阵阵,水吟风唱,你会感到那样惬意,那般幽雅,使你神情气爽,小朋友们在假期时都会到白河游玩、划船和嬉戏,大人们也来到大人们也来到河边,几个人打打扑克牌、聊天,放松一会儿心情。

白河的晚上是迷人的。

走在白河边,仿佛置身在光影的世界里;高楼里灯火通明,好似一座座发光宝塔;沿河的路灯宛如一条彩色的长龙伸向远方;河水五光十色,这时如果你向河水中扔一块石头,水面上就会舞起一条条美丽的彩带。

淯阳桥、卧龙桥、白河大桥如同彩虹一般横跨在白河南北。

啊!家乡的白河真美!我爱家乡的白河。

篇二:《家乡的白河》家乡的白河四(3)班翟海凌{家乡的白河作文800字}.在我的家乡河南有一条美丽的像玉带一样的河流——白河。

它的水波像钻石一样闪着亮光,河水像绸缎一样柔软,它横穿这整个城市,滋养着我们祖祖辈辈。

春天,岸边长满了柳树,柳树把湖面都染绿了,白河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碧玉,两岸的野花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在每个角落里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夏天的白河的河面上总会有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河水清澈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

陕西省白河县硫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认识

陕西省白河县硫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认识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作者简介:陈长林,33岁,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管理及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1区域地质概况白河县硫铁矿带,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东南部,仁河口-白河大断层和红椿坝-曾家坝大断层间[1],区内褶皱剧烈,常常形成一系列的同斜复式背向斜。

构造以北西-南东向为主。

武当古陆西缘之得胜铺隆起控制着白河硫铁矿带的形态。

该区分布的地层为早震旦系郧西群、耀岭河群和早古生代的洞河群。

郧西群、耀岭河群为一套中酸-中基性富钠质的海底火山喷发建造,其中岩石组合主要为石英质斑质凝灰岩和细碧岩、绢云绿泥钠长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等。

早古生代假整合覆于耀岭河群之上,为一套浅海相的炭质砂泥、硅质、碳酸盐岩建造。

2矿带主要地质特征矿带位于白河县南部、陕鄂交界处,由东坝、界岭、西坝、卡子、里端沟、顺水等矿床(点)组成[2],受得胜铺隆起北缘的次级褶皱坎子上-马头崖复背斜控制,背斜轴面近东西,向西倾没,倾伏角17°-23°。

轴面向南倒转向北倾斜。

北翼地层倾向北及北北西。

倾角50°-70°,南翼向北倾斜,倾角较陡,一般为60°-80°。

本区地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普遍发生变质,岩石多具片理化,现将地层和岩性简述如下:下震旦系郧西群:是一套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主要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质凝灰岩。

下震旦系耀岭河群:下部为细碧岩、细碧质凝灰岩含砾石,中部为细碧岩、绿泥方解石钠长片岩,含不稳定的砾石层。

上部板状绢云母白云岩、石英绿泥片岩、基性凝灰岩。

寒武-奥陶系洞河群:下部为绢云母石英炭质片岩,炭质绢云母石英片岩,底部偶夹含炭灰岩透镜体。

该层的炭质绢云母石英片岩为主要的含硫岩系[2];中部石英绢云母炭质片岩、夹结晶灰岩透镜体;上部厚层块状硅质岩、含炭硅质岩、炭质石英片岩和含炭白云质灰岩。

下志留系梅子垭组:含页岩、泥质板岩、砂质板岩等。

2012年白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白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白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6日在白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自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至今,本届政府已任期届满。

五年来,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鼎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开启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新征程。

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到2011年底,预计全县生产总值24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6年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和6800万元,均为2006年的3倍;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达到27.5亿元和8.9亿元,较2006年增长6倍和5.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是五年前的2.5倍。

先后获得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和工业增速前十名单项奖。

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逐步壮大,三产服务业稳步增长,三次产业比由34∶23:43调整为22∶42:36。

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深刻改变着传统发展模式。

兴达公司的仓上天宝和庆华化工的城关中营统筹城乡试点探索了工农融合发展的新路,方宇药业联合重组拓展了发展空间,永宏化工循环发展试点破解了传统产业的困境,钰宏旺与汇丰公司合作促进了矿产资源整合。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停耗能高、污染大的小矿小厂24个,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推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由46.1%提高到48.8%。

五年新上产业项目11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个,工业增值税由1573万元增长到3645万元,企业所得税由60万元增长到1046万元,企业用工总人数由859人增加到2261人。

汉江白河电站、力神和圣宝汽车、金龙水泥、汉实矿业、安凯汽车检测线和肉制品深加工、通鑫花炮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加快建设,显著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河县概况一、地理位置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

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

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

”二、概况全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

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

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

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

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县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最低处,海拨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拨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拨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区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气候特点白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性气候特征明显。

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日照数1753.8小时,平均降水量787.4mm,无霜期为234-261天。

因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程度不同,故气垂直差异显著。

谚云“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是本县气候随地域变化的写照。

“春寒、伏旱、秋阴雨”是本县的气候特点,伏旱、秋阴雨也是本县主要灾害性天气。

三、人口分布白河县总人口为20.90万人,其中男性11.2万人,女性9.7万人,全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84人,其中回族138人、蒙古族28人,其它民族18人。

四、人文资源白河旅游白河县以其“秦头楚尾”特有的区位优势鼎立在陕西对外开放的最南大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西连旬阳、东、北、南三面环楚,是中原入陕进川之咽喉,古有“秦头楚尾”之称。

襄渝铁路,316国道,汉江穿境而过,县城距湖北车城十堰98公里,距道教圣地武当山仅120公里,是勾通西安-十堰-武当山-神农架四大旅游热点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红石河白河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侯、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古迹甚多,风景名胜遍布全县。

县内以红石河流域自然风光和平顶山森林公园为主的50余处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妙趣横生,美轮美奂,其乐无穷,令人心旷神怡,使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白河”的发展战略,决定把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来发展。

白河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东风。

旅游景点有和氏璧产地月儿潭,城区近郊的白龙洞,白龙洞有五条岭上的女儿寨、黄龙洞、黑龙洞、九仙洞和母猪洞,明代古建筑双塔寺(今双河乡境内),红石河自然风光等。

目前,红石河自然风光正在开发之中。

红石河景区人文景观主要有石梯子战役遗址、祖师洞、华陀庙、三关、黄龙寨、大坪渔场等,自然景观有黄土梁瀑布、坎子瀑布、骆驼峰、黑龙潭、野人山、五龙捧圣、一线天等。

各景点均分布在红石河一河两岸,沿河而上可一览无余。

白河风景名胜区,是镶嵌在巴山深处的一块璀璨的明珠,无疑将成为陕南又一旅游胜地,以她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服务,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风姿!五、行政区划全县行政区划分为12镇、124个村民委员会、3个城镇社区,分别是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茅坪镇、卡子镇、宋家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麻虎镇、小双镇、双丰镇。

四境:县境北与湖北省郧西县景阳、夹河、羊尾三>区(镇)一江之隔;县东的泡桐树梁、火烧寺和麻栎沟垴,与湖北省郧县将军、陈家庄毗邻;县南的黄龙洞、平顶山、东沟垴、硫铁矿二、三工区、界岭垭、晏家扒、天堂寨和韩家山,与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区接壤;县西的金枝沟魏家沟、印沟垭、太平山、九个函、五岭山付家坡、马食坪,与旬阳县蓝滩、武王交界。

民国二十八年(1939),白河县在旬阳县内有文牛、庙坪两个行政保的“飞地”划归旬阳县管辖。

1951年,以分水岭为界将原湖北郧县辖地大坪、陕西省旬阳县小沟划归白河县管辖。

地理概貌全境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

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

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

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最低处,海拔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拔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区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白河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谷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

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

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

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民习惯称大界岭);东部从北至南,依次是泡桐树梁—沙沟垴—火烧寺梁—野人山。

县境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县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是全县最低处,海拔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拔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丘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一、剥蚀构造中山丘陵区在沿“山”字形山脊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范围。

本区剥蚀强烈,多干沟及悬崖绝壁,地表破碎,基岩裸露,出露系深度变质岩。

由于外营力条件充分(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每年有一次冻土期),所以岩石表层风化较强。

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山体比较陡峭,陡坡一遇暴雨、连阴雨常“垮崩峰”,形成泥石流。

全县的陡坡地(俗称“挂牌地”)、山林、荒坡、悬崖峭壁大部分在这一区。

本区居民稀少而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沿汉江南岸、红石河、白石河、麻虎沟、冷水河两岸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为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本区多“V”型谷,沟梁相间,谷深而狭,南岔乡的七里峡、卡子乡的野猫峡、川河乡的阎王砭、松树乡的葫芦沟等地最窄处宽不及丈,谷坡多在40°以上。

在谷坡海拔220~350米一带,残存有河谷阶地,阶地基岩上出露有1~3米的卵石和沙砾,其上覆盖着冲积黄土或沙土,谷底有极少量的冲积扇漫滩地。

冷水河中段的蔓营村、麻虎沟中游的金银村、白石河中游的枣树岭、红石河的中厂等地是典型冲积扇漫滩地。

一般坡度在5~10°左右。

这种漫滩地和冲积扇仅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0.48%,全县除县农场外,没有70亩以上的山间平地或漫滩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白河地貌的概括。

河谷区出露的岩石为深度变质岩,有灰绿岩、片麻岩、石灰岩、绢云母片岩和石英板岩。

六、自然资源水资源全县共有大小河沟76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696条,占90.9%;流域面积为5-10平方公里的河沟27条,占3.5%;10-30平方公里的23条,占3%;30-50平方公里的10条,占1.3%;50-100平方公里的5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不含汉江)。

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偏南横过,在境47公里,在境洪水最大流量3160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72立方米/秒,年输沙量5446万吨。

县境西部的冷水河水系与县境东部的白石河水系几乎平行自南向北汇入汉江,直接汇入汉江的河沟还有磨沟、拖扳沟、北店子沟和麻虎沟。

县内地貌起伏强烈,地表破碎,河沟下切力强,一般河谷狭窄,河沟比降大,流量随降水而变化。

水量丰枯悬殊,水能理论蕴藏量大。

矿产资源白河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矿产。

金、银、铜、铁、铅、锌等23处矿藏散落于山水之间。

卡子镇圣母山、里端沟以及四新乡黑虎垭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矿,含硫量在7.4—40%。

其中,圣母山硫铁矿储量为101万吨,里端沟储量为172万吨。

在西营、西沟、大双、冷水、双河、麻虎等地,分布大量的石灰石,它是制造水泥、烧制石灰、制造电石、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目前县内两家水泥厂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这里。

其中麻虎境内的石灰石质优量大,极易开采。

生物资源白河县地理纬度和地貌特征,形成了白河亚热带和暖温带植被群落。

亚热带植物成分中的桔柑、油茶树、无花果、枇杷、油桐、棕榈、芭蕉、山茶花、夹竹桃、银杏、香樟等,在全县各地生长良好。

暖温带成分树种核桃、椿树、漆树、桦树、柿树、杉、桑、木瓜等,在全县前、中、后山均可普遍见到,近年来的退耕还林中木瓜、竹、杜仲被广泛推广种植,特别是由木瓜树果实纯酿的木瓜酒是白河县一大特产。

中山区农作物出产玉米、洋芋、小麦、燕麦、荞麦。

多数地域为一年一熟。

林特产品有木材、生漆、中药材。

低山河谷区农作物产玉米、小麦、红薯、水稻、豆类,林特产品有油桐、龙须草、柿子、木耳等。

作物一年两熟。

近几年,由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烤烟、黄姜等经济作物在全县中低山河谷区得到普遍种植。

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扭角羚、狐、狼、野猪、山羊、林麝、河麂、獾类,果子狸、松鼠、锦鸡、褐马鸡、雉和淡水鱼类等。

七、主要领导简介县委书记:郭德琳县长:陈晖重八、动态从2005年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由7.75亿增加到20.0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

三次产业结构由36:21:43调整为25:37:38。

到去年底实现财政总收入1276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28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3.2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

九、主导产业十、财政收支2009年财政总收入1276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28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