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编码相关知识介绍-1229

合集下载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是指将人声和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数据,并通过压缩、传输和解压缩等处理,使其能够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进行高效的存储和传输。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压缩编码、传输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一、基本原理1. 信号采样与量化音频信号采用时域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然后对采样信号进行量化,将连续的幅度范围转为离散的确定值。

视频信号采用时空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同时对每个时空点进行亮度和颜色的采样和量化。

2. 数据压缩音视频数据具有大量的冗余性,通过压缩编码可以去除冗余,减小数据量。

主要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方法。

有损压缩采用一些算法和方法,例如变换编码、预测编码和量化编码,牺牲一定的精度和质量来减小数据量。

无损压缩主要采用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方法,可以保证数据的原始完整性。

二、压缩编码技术1. 音频压缩编码主要使用的压缩编码方法有PCM编码、MPEG音频编码、AC-3编码等。

其中,MPEG音频编码对信号进行变换和量化,利用运动补偿等技术降低冗余。

2. 视频压缩编码主要使用的压缩编码方法有MPEG视频编码、H.264编码、VP9编码等。

这些编码方法基于时空域上的变换和预测技术,通过去除冗余和使用差分编码来减小数据量。

三、传输技术1. 实时传输实时传输是指音视频数据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传输,例如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等。

常用的实时传输协议有RTSP、RTP和RTCP等,能够保证数据的及时到达和同步。

2. 存储传输存储传输是指音视频数据在存储介质上进行保存和传输,例如音乐CD、DVD、蓝光光盘等。

存储传输要求高的数据质量和较低的传输误差率。

四、应用领域1. 视频会议通过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的视频会议,实现远程办公和协同工作。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可以保证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传输,实现实时的沟通和交流。

2. 多媒体广播音视频编解码技术使得多媒体广播成为可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音频和视频直播,例如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等。

音视频编解码原理

音视频编解码原理

音视频编解码原理
音视频编解码原理是指将音频和视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编码是将原始的音频、视频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算法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而解码是将数字信号重新还原为原始的音频、视频数据的过程。

在音频编解码原理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PCM编码、MP3编码、AAC编码等。

PCM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的编码方式,它将模拟音频信号通过采样和量化的方式转化为数字信号。

MP3编码是一种有损压缩的编码方式,它通过对音频信号的频域信息进行压缩,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AAC编码是一种采用人类听觉模型的有损压缩编码方式,它在保持音频质量的同时,能够显著减小文件的大小。

在视频编解码原理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MPEG编码、H.264编码、H.265编码等。

MPEG编码是一种以压缩帧为基本单位的编码方式,它通过对连续帧之间的差异进行编码,实现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H.264编码是一种采用基于运动补偿的编码方式,它通过对运动部分和非运动部分的差异进行编码,从而实现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H.265编码是一种比H.264更高效的编码方式,它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能够在保持视频质量的同时,减小文件的大小。

在音视频编解码原理中,编码和解码是相互配合的过程。

编码将音频、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减小了数据的体积;解码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的音频、视频数据,恢复了信号的完整
性。

通过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可以实现音频、视频的高质量传输和存储,提升了音视频应用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音视频编解码 文件格式 协议内容详解

音视频编解码 文件格式 协议内容详解

音视频编解码文件格式协议内容详解1. 引言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中,音视频编解码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

它将音频和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以便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和存储。

而音视频文件格式则是用来存储这些数字信息的一种特殊格式。

在音视频传输和存储中,同时使用音频编解码器和视频编解码器来处理音视频数据,以实现高质量的音视频播放和传输。

2. 音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音频编码器将音频信号经过一系列算法处理,压缩成较小的数据包,再通过音频解码器进行解码。

常见的音频编解码算法有PCM、MP3、AAC等。

2.1 PCM(脉冲编码调制)PC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音频编码算法,它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

PCM采样音频信号,将其离散化,并进行量化处理,最后将结果存储为数字数据。

MP3是一种常用的有损音频编码算法,通过去除人耳无法察觉的音频信号细节,实现音频数据的压缩。

MP3编码算法在音频质量和存储空间之间进行权衡,适合在互联网输和存储音频文件。

2.3 AAC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算法,其压缩效率更高,并且质量更好。

AAC编码器能减小音频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音频质量。

由于其高效性和广泛应用性,AAC成为音频文件的主流格式之一。

3. 视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是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视频编码器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采样、压缩和量化处理,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

在接收端,视频解码器将数字数据解码,并还原成视频信号进行播放。

3.1 H.264H.264是一种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高压缩比和高质量的特点。

它能够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同时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

H.264广泛应用于视频通信、视频会议、流媒体等领域。

H.265是H.264的升级版视频编码标准,也被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265相对于H.264可以提供更好的压缩效率,进一步减小视频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高质量的视频播放。

网络通信中的音视频编码与解码技术(九)

网络通信中的音视频编码与解码技术(九)

网络通信中的音视频编码与解码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网络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音视频通信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网络实现音视频通信需要依赖于音视频编码与解码技术,它们扮演着传输和呈现音视频数据的关键角色。

一、音视频编码技术音视频编码技术是将音频或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数据的过程,以便在网络中传输和存储。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器将原始的音频或视频信号采样并进行压缩处理。

音频和视频的编码技术各自有不同的算法和标准。

1. 音频编码技术音频编码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使其能够以高效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音频编码技术包括MP3、AAC、Opus等。

其中,MP3是一种流行的音频编码格式,它通过减少声音的数据量来实现压缩。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MP3的升级版本,它提供了更高的音频质量和更低的比特率。

2. 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是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使其能够以高效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视频编码技术包括、、VP9等。

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它具有高效的压缩率和优秀的视频质量。

是的升级版本,相比于,它能够更好地处理高分辨率视频。

二、音视频解码技术音视频解码技术是将经过编码的音视频数据转换为原始的音视频信号的过程。

当音视频数据在接收端接收到后,解码器将数据进行解压缩和解码处理,以便将其转化为可播放的音视频信号。

1. 音频解码技术音频解码是将经过编码的音频数据还原为原始音频信号的过程。

解码器通过解析压缩的音频数据,并对其进行还原和重构,使得原始音频信号能够得以恢复。

常见的音频解码技术包括MP3解码器、AAC解码器等。

2. 视频解码技术视频解码是将经过编码的视频数据还原为原始视频信号的过程。

解码器会解析压缩的视频数据,并还原出原始的视频帧。

视频解码技术需要处理的计算量较大,因为视频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帧率。

常见的视频解码技术包括解码器、解码器等。

2023音视频编解码 文件格式 协议内容详解

2023音视频编解码 文件格式 协议内容详解

音视频编解码文件格式协议内容详解1. 音视频编解码的概念音视频编解码(Audio Video c)是指将音频和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过程,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对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以减小数据量,并在接收端解码还原为可播放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在线音乐、实时通信、流媒体等。

2. 音视频文件格式音视频文件格式(Audio Video File Format)是指保存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文件格式,常见的音视频文件格式有MP3、WAV、MP4、AVI等。

不同的文件格式对音视频数据的存储方式、压缩方式等有所差异。

2.1 MP3MP3(MPEG-1 Audio Layer 3)是一种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它使用了无损压缩算法,可以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减小文件大小。

MP3文件可以存储音乐、语音等音频数据,也可以包含元数据,如艺术家、专辑等信息。

2.2 WAV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是一种无损的音频文件格式,它通常用于存储音频数据,如音乐、语音等。

WAV文件采用基于 PCM (Pulse Modulation)的编码方式,保证了音频数据的高保真性,但文件大小相比压缩格式较大。

2.3 MP4MP4(MPEG-4 Part 14)是一种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它使用了基于ISO媒体文件格式的容器格式,可以同时包含音频、视频及字幕等多种媒体数据。

MP4文件常用于存储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内容,采用了高效的视频编码算法,可以在较小的文件大小下保留较高的视觉质量。

2.4 AVI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是一种多媒体容器格式,常用于存储音频和视频数据。

AVI文件可以使用不同的音频和视频编解码器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因此支持的音视频格式较为广泛。

但AVI文件的兼容性较差,对于某些编码格式可能无法正确解码。

3. 音视频协议内容详解音视频协议(Audio Video Protocol)是指在音视频传输过程中,定义了数据传输格式、协议头、包格式等细节内容,以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正确地解析、处理音视频数据。

音视频编码与传输的原理与标准

音视频编码与传输的原理与标准

音视频编码与传输的原理与标准音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是现代通信和娱乐领域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音视频编码与传输已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直播、音视频通话、流媒体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标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音视频编码与传输的相关知识。

一、音视频编码原理1.音视频编码定义:音视频编码是将模拟音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通过压缩和编码算法将原始信号表示为数字码流。

2.编码步骤:1)采样:模拟信号经过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分为时间采样和量化采样两个步骤。

2)压缩:将采样获得的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去除冗余数据和不可察觉的信号。

3)编码:采用不同的编码算法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数字码流。

常用的编码算法有PCM、DPCM、ADPCM等。

4)封装:将编码后的数字码流按照规定的格式封装成音视频文件。

3.常见的音视频编码算法:1)音频编码算法:常用的音频编码算法有MP3、AAC、AMR等。

它们通过压缩音频信号,去除不可察觉的信号,实现对音频数据的压缩传输。

2)视频编码算法:常用的视频编码算法有MPEG-2、H.264、H.265等。

它们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冗余去除、运动估计等技术,实现对视频数据的高效压缩。

二、音视频传输原理1.音视频传输技术定义:音视频传输技术是指通过网络将音视频信号传输到远端终端的技术。

2.传输协议:1)实时传输协议(RTP):RTP是一种用于音视频实时传输的协议,通常配合RTCP协议一起使用。

它为音视频数据提供传输和接收的时序和同步机制。

2)流媒体传输控制协议(RTSP):RTSP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流媒体控制协议,用于控制和监控实时媒体服务器。

3)即时通信协议(IM):IM协议常用于音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实时通信场景,如SIP、WebRTC等。

3.网络传输流程:1)信号采集:音视频信号通过硬件设备采集模块获得。

2)编码压缩:采集到的音视频信号经过编码压缩处理。

通用范文(正式版)音视频编解码 文件格式 协议内容详解

通用范文(正式版)音视频编解码 文件格式 协议内容详解

音视频编解码文件格式协议内容详解1. 音视频编解码简介音视频编解码是指将音频和视频信号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和传输。

编码是将音频和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处理,而解码则是将压缩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2.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是指音视频编码后的数据在存储和传输时采用的具体格式。

常见的音视频文件格式有AVI、MP4、MKV等。

不同的文件格式采用不同的容器格式和封装方式。

容器格式负责将音频、视频和其他相关信息放置在一个文件中,封装方式则是指在文件中如何存储和组织这些信息。

2.1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AVI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音视频文件格式,它是一种非压缩的容器格式。

AVI文件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音频流和视频流。

在AVI文件中,音频和视频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编解码方式。

2.2 MP4(MPEG-4 Part 14)MP4是一种多媒体容器格式,也是一种常见的音视频文件格式。

MP 4文件可以存储多个音频流和视频流,同时支持字幕和章节信息等元数据的存储。

MP4文件通常采用H.264等压缩方式进行音视频编码。

2.3 MKV(Matroska)MKV是一种开源的音视频容器格式,它的设计目标是打造一个全功能的多媒体容器。

MKV文件通常包含多个音频流、视频流和字幕流,并支持各种编解码方式。

与AVI和MP4相比,MKV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3. 协议内容音视频编解码和文件格式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协议内容,这些协议内容用于确保音视频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解码。

是一些常见的音视频协议。

3.1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是一种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网络协议,常用于音视频流的传输。

RTP协议将音视频数据分割为较小的数据包,并添加时间戳和序列号等信息,以确保数据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时间进行恢复。

3.2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是一种用于控制实时流媒体的应用层协议,它通常与RTP协议一起使用。

音视频编码标准的解析与对比

音视频编码标准的解析与对比

音视频编码标准的解析与对比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音视频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音视频编码标准就是为了让音视频数据在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和稳定,节省带宽和存储空间。

本文将对音视频编码标准进行解析和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种编码标准的优缺点。

二、音视频编码标准的概念音视频编码标准是指针对音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压缩,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标准。

也就是说,通过编码标准将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压缩后,可以在不影响观感和听感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提高传输和存储效率。

三、音视频编码标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技术需求,音视频编码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音频编码标准:主要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能够在数字媒体设备中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有MP3、AAC、WMA等。

2、视频编码标准:主要是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能够在数字媒体设备中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4、H.265、MPEG-2、MPEG-4等。

3、音视频编码标准:将音频编码和视频编码融合在一起,通常用于高清电视、在线视频、视频会议等领域。

常见的音视频编码标准有AVS、AVC、HEVC等。

四、音视频编码标准的比较1、H.264和H.265H.264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它在同等画质的情况下,可以节省30%到50%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而H.265作为H.264的升级版,可以在相同的画质下,再节省40%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但是,H.265编码速度较慢,需要更高的计算能力。

2、AVS和AVCAVS是由中国开发的音视频编码标准,在画质和压缩比方面都有所提升,同时也支持4K分辨率。

AVS比AVC在相同画质和码率下,压缩比更高。

但是,AVC目前在市场上应用更为广泛,兼容性更好。

3、MPEG-2和MPEG-4MPEG-2是一种成熟的视频和音频编码标准,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录像、DVD等领域,且压缩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Intel架构实验室开发,常见的视频编码,主流的有4.5和5.10两种, 质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适应不同带宽的网络,但必须有相应的解 码插件才能顺利地将下载作品进行播放。
8)Dvix和xviD Dvix和
Dvix主要是将影像部分以MPEG4来压缩,音效部分则以MP3来压缩;采用 了空间和时间压缩技术。在档案大小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画质部分的表现 也很不错。 XviD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视频编码解码器,是第一个真正开放源码 的,它是基于Open DivX编写的。Xvid支持多种编码模式,量化方式和范围 控制,运动侦测和曲线平衡分配等众多编码技术。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2.音频编码技术分类 2.音频编码技术分类
数字音频信息压缩主要是依据音频信息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人耳对音频信息 的听觉冗余度。音频信息在编码技术中通常分成两类来处理,分别是语音和 音乐,各自采用的技术也存在着差异。
2.1 语音编码技术
将模拟语音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语音编码的目的是在保持 一定算法复杂程度和通信时延的前提下,占用尽可能少的通信容量,传送尽 可能高质量的语音。它可分为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三大类。 2.1.1 波形编码 波形编码是在时域上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使重组的语音波形保持原始语 音信号的形状,它将语音信号作为一般的波形信号来处理。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3)H.264/AVC
主要包括2个层次:视频编码层和网络抽象层。前者主要致力于有效的 表示视频内容,后者格式化VCL视频表示,提供头部信息,适合多种传输和 存储媒体。采用了全新的编码技术:帧内预测,可变大小的图像分块,多预 测参考帧,1/4和1/8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残差图像的整数变换编码等。由 于其压缩效率高、容错能力好、网络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能适用于不同网络 中的视频传输。
二、音视频编码的原理
1.视频编码原理简介 1.视频编码原理简介
视频编码主要是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压缩。原始视频图像数据中包含 大量的冗余信息视频编码主要采取块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有效的去 除图像帧间冗余度,来压缩码率和带宽,实现信号有效传输的目的。
图1.1 运动处理原理图
二、音视频编码的原理
2.视频编码模块图(MPEG2.视频编码模块图(MPEG-2) 视频编码模块图
2.2.3 熵编码
对于一串由许多数值构成的数据来说,如果其中某些值经常出现,另外一 些值极少出现,则可以对其进行压缩,即对常出现的数值用短的码组表示, 不常出现的数值用长的码组表示;这样最终用于表示这一串数据的总码位相 对于用定长码组来表示的码位而言得到了降低;这就是熵编码的思想;常见 的熵编码算法有Huffman编码、shannon编码。目前大多采用Huffman编码, 即一个数值的编码长度与此数值出现的概率尽量成反比;
一、音视频编码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视频编码? 1.什么是视频编码? 什么是视频编码
所谓视频编码就是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 的文件转换成另外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法。 视频编码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信号 的传输量由1Gbit/s(针对1920x1080显示格式)减少为2030Mbit/s。
1.2 空域冗余信息
去除空域冗余信息使用的是帧内编码技术和熵编码技术,包括三个部分: 变换编码、量化编码、熵编码。 1.2.1 变换编码 变换编码是将空域信号变换到另一正交矢量空间,使其相关性下降,数 据冗余度减小。 1.2.2 量化编码 经过变换编码后,会产生一批变换系数,对这些系数进行量化,使编码 器的输出达到一定的位率,这一过程称为量化编码。 1.2.3 熵编码 熵编码是对变换、量化后得到的系数和运动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压缩。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目前常见的几种编码技术方案; 1)MPEG Audio Layer 3 MP3采用了名为“感官编码技术”的编码算法:编码时先对音频文件进 行 频谱分析,然后用过滤器滤掉噪音电平,接着通过量化的方式将剩下的每 一位打散排列,最后形成具有较高压缩比的MP3文件 。能够在音质丢失很 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 2)FLAC 采用了无损压缩技术,使用了同步代码和CRC校验码,不会破坏任何原有 的音频资讯。被编码的音频(PCM)数据没有任何信息损失,解码输出的音频 与编码器的输入的每一个字节都是一样的。 3)AAC 采用了临时噪声重整、后向自适应线性预测、联合立体声技术和量化哈 夫曼编码等最新技术,通过结合其他的功能来提高编码效率,同时支持多达 48个音轨、15个低频音轨、更多种采样率和比特率、多种语言的兼容能力、 更高的解码效率。
2.2 音乐编码技术
2.2.1 自适应变换编码(频域编码) 利用正交变化,把时域音频信号变换到另外一个域,通常采 用自适应比特分配和自适应量化技术来对频域数据进行量化。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2.2.2 心理声学模型
对信息量进行压缩,同时使失真尽可能不被察觉,利用人耳的掩蔽效应 即较弱的声音会被同时存在的较强的声音所掩盖,使得人耳无法听到。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6)Sorenson Video
Sorenson Media公司随 QuickTime5发布的编码器,采用的是sorenson公 司的压缩算法,质量很不错,已经成为QuickTime 的标准视频编码,网络上 大部分电影预告片都采用这种编码。
7)Intel Indeo video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目前常见的几种编码技术方案;
1)MPEG-2 MPEGMPEG-2图像压缩的原理是主要利用了图像中的两种特性:空间相关性和 时间相关性。另外它综合采用了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空间域离散余弦变换、 自适应量化和可变长编码的混合编码。同时它开始用半像素精度运动矢量搜 索,引入了“帧”和“场”的编码方法,和MPEG-1向下兼容;主要针对存储 媒体、 数字电视、高清晰等应用领域,分辨率为:低(352*288)中(720*480)次 高(1440*1080)高(1920*1080)。
2)MPEG-4 MPEG采用基于对象的编码理念,即在编码时将一幅景物分成若干在时间和空 间上相互联系的视频音频对象,分别编码后,再经过复用传输到接收端,然 后再对不同的对象分别解码,从而组合成所需要的视频和音频。实现了从基 于像素的传统编码向基于对象和内容的现代编码的转变。 主要特点是支持交互性、高压缩比及能用存储性;
图2.1 MPEG-2视频编码原理框图
二、音视频编码的原理
3.音频编码的原理简介 3.音频编码的原理简介
我们需要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抽样就是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量化是用 有限个幅度值近似原来连续变化的幅度值,把模拟信号的连续幅度 变为有限数量的有一定间隔的离散值。编码就是按一定的规律把量 化后的值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然后转换成二值或多值得数字信号流。 通常我们采用PCM编码,其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 舍五入取整量化,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 值。
一、音视频编码的基本概念
2.什么是音频编码? 2.什么是音频编码? 什么是音频编码
自然界中的声音以及波形都非常复杂,声音其实也是一种 能量波,它有频率和振幅;其中频率所对应的是时间轴线, 振幅对应的是电平轴线。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看成由无 数点组成。 音频编码主要是完成对声音信息的压缩。声音信号数字 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状态大很多,不能像模拟电视声音 那样直接传输;因而需要对声音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即为 音频编码。
1.1 时域冗余信息
去除时域冗余信息使用的是帧间编码技术,它包括三个部分:运动补偿、 运动表示、运动估计; 1.1.1 运动补偿 运动补偿是通过先前的局部图像来预测、补偿当前的局部图像,是减 少帧序列冗余信息的有效方法。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1.1.2 运动表示 不同区域的图像需要使用不同的运动矢量来描述运动信息。运动矢量通 过熵编码进行压缩。 1.1.3 运动估计 运动估计是从视频序列中抽取运动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注:通用的压缩标准均使用的是基于块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二、音视频编码的原理
4.音频编码模块图(PCM和MPEG) 4.音频编码模块图(PCM和MPEG) 音频编码模块图
图4.1 PCM音频编码框图

图4.2 MPEG音频解码框图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1.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1.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为了在Internet上有效的、高质量的传输视频流,需要多种技术的支 持,其中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技术是Internet视频传输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实际上最终用户关心的是:清晰度、存储量(带宽)、稳定性还有价格。 所以采用不同的压缩技术,将很大程度影响以上几大要素。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是压缩原视频图像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分为时域和空 域冗余信息),通常采用了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 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介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音视频编码标准与体系介绍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文件格式介绍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音视频格式转换工具介绍 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介绍 基础知识介绍
一、音视频编码的基本概念 二、音视频编码的原理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四、音视频文件大小计算方式
三、音视频编码技术分类
4)Ogg Vorbis
主要算法是利用MDCT(改进离散余弦变换)技术,MDCT先将整体图像分 成N*N像素块,然后对N*N像素块逐一进行DCT变换。是一种灵活开放的音 频编码,能够在编码方案已经固定下来后还能对音质进行明显的调节和新算 法的改良。可以不断导入新技术逐步完善。 5)Windows Media Audio 采用的压缩技术与MP3压缩原理近似,但它并不删减大量的编码 ,音质 要强于MP3格式,更远胜于R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 达到比MP3压缩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压缩率一般都可以达到1:18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