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整理前两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列能反映地球真实形状的是(B)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阅读对话,完成2~3题。
甲:我的名字叫赤道。
乙:我的名字叫本初子午线。
2.甲与乙相比(B)A.乙比甲长B.甲的长度约是乙的2倍C.乙和甲一样长D.乙的长度约是甲的2倍3.下列关于甲的叙述,正确的是(B)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它指示东西方向C.东西经的分界线D.它还可以叫回归线4.根据右图,判断阴影部分处于(C)A.东半球B.西半球C.跨东西半球D.北半球5.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C)A B C D如图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一年内的运行轨迹和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直射点位置的是(B)A.①B.②C.③D.④7.图中经线a的经度是(B)A.20°E B.20°W C.160°E D.160°W 8.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C)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C.山东的学生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9.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C)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D.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10.若学校的范围是: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在一张长1.1米,宽80厘米的纸上绘学校的平面图,要求边框各留5厘米,那么这张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是(C)A.1∶1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米C.D.1∶5011.(东营中考)如图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D)A B C D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节假日驾私家车外出旅游(即自驾游)。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02试题试卷含答案 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答案】A【解析】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答案】B【解析】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从图上看,该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赤道即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也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南侧为南半球,北侧为北半球。
4.【答案】A5.【答案】B6.【答案】D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对某地而言,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四幅图相比,D图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为冬季。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图上的图例。
A是长城,B是铁路,C是运河,D是沙漠。
9.【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已知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地距离为400米,故比例尺为1:2 000。
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D【解析】方向是地图三要素之一,判断方向有三种方法:一是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二是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三是一般方法定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该图中指向标指向北方,正确答案为D项。
14.【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
根据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可计算出甲、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2厘米/(1:400 000)=800 000厘米=8千米。
15.【答案】A【解析】本题利用古诗考查世界陆地地形的种类及特征。
从诗中描写可以看出该地群峰高耸,为山地。
16.【答案】C17.【答案】A【解析】河流形成于谷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由此可判断图示乙地高于甲地,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流,甲地海拔低于200米,且等高线稀疏,属平原。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下列顺序表示正确的是()①地球卫星照片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太阳、月亮的形状④天圆地方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2、下面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地球卫星照片 D. 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3、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经度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条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均分为两个半球B.地球仪上可画360条经线C.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D.所有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都不一样5、读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点均位于西半球B.①②③三点均位于南半球C.①点位于③点的正西方D.②点位于中纬度6、某同学把某地点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经度116°,让人感到茫然,这是因为,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A.1处B.2处C.3处D.4处7、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0°经线B.指示南北方向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8、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C.D.读经纬网图,完成9~11题。
9.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A.(40ºE,40ºN)B.(40ºE,40ºS)C.(40ºW,40ºN)D.(40ºW,40ºS)10.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11.关于②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点位于西半球B.②点有极昼极夜现象C.②点是西经度D.②点有阳光直射现象12、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13、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N, 103°E)发生7级地震,当天伤亡数百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整理前两节)

店头中学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质量检测题班级姓名1.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麦哲伦C.库克D.郑和2.赤道是:()A.形状是半圆形的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C.南北半球分界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干米干米千米千米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E °W5.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盘子C球体D圆形6.下列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W,10°S °W,40°S °W,30°N °W,35°S7.地球的表面积是…………………………………………………()A亿平方千米 B 5.1亿千米 C 亿立方千米 D 平方千米8.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9.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A地球的自转轴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10.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11.地球仪上的纬线……………………………………………………()A 指示南北方向B 长度相等C 都是半圆D 有无数条12.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周期B.方向C.绕转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13.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是…………………………………………()A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 所有纬线均不等长C 东经和西经分界线是180°经线D 45°纬线的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14.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15、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A.6月22日前后B.12月22日前后C.3月21日前后D.9月23日前后16.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的正确说法是……………………………()A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B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17.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A.昼夜更替B.昼夜长短变化C.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D.地球形状的变化18.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经线和180°度经线B 20°E,160°WC 0°经线和0°纬线D 20°W ,160°E20°22°24°16°18°20°A B ●●19.下列地区中,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的是:( )A.赤道B.南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20.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 出发点B 出发点以北C 出发点以西D 出发点以东21.回答下列各题(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 线。
七年级_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_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 C D2.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80° D.南极点3、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4.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福建省地图D.泉州市地图5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A. 正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正北方向D. 东南方向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8.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 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 读图填空(8分):(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 在图中用字母_____表示.(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9. 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9分)(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G_________(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方; 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 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 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1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5分)(1)分别从B处和C处向A点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处,理由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思路解析:地球的半径有从极点到地心的极半径,也有从赤道上某一点到地心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是一个计算结果,并不具体指某一点到地心的距离。
答案:6 3712.地球的最大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思路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长度就是地球的最大周长。
答案:4万3.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线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
()(3)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4)率队完成环球壮举的是哥伦布。
()思路解析:(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指示南北方向。
(2)纬线虽然互相平行,但越向南北两极方向,其半径越小,所以长度并不相等。
(3)中国位于赤道以北,经度范围在东半球,可以通过读图得出正确结论。
(4)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完成环球壮举的是麦哲伦。
答案:(1)×(2)×(3)√(4)×4.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思路解析:经纬网是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任何一个点的位置都对应着唯一的一条经线和纬线(极点除外),所以可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经纬网是在人们已经真正认识地球形状以后规定的。
而半球的划分和经纬线长短的变化都是经纬网设置后的一些规定或人们的习惯用法,不是设置经纬网的目的所在。
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度最大值为90°B.经度最大值为180°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思路解析:经度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180°,所以最大值为180°,而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最高到9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个,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地理课上常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2.地理课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课程,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①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地图②需要联系实际,还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③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我们的课堂不仅在教室,还在大自然和社会中④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要了解更多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实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小强在科普知识交流会上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下列描述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4.图中字母所示全部都是纬线的一组是:A.abcB.aDEC.DEFD.cEF5.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是 0°纬线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所有纬线是等长的D.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相交的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赤道B.0°经线C.本初子午线D.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7. 图例表示是:A.国界B.未定国界C.洲界D.省、自治区、直辖市界8.下列关于东、西经的图示,正确的是:9. 关于地图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B.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C.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D.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某同学在北京游览时,看到了甲、乙两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地貌中,属于平原地貌的是:- A) 高山- B) 山地- C) 台地- D) 盆地- 答案:D2. 下列选项中,对地球尺度描述正确的是:- A) 万里无云- B) 一丝不挂- C) 无微不至- D) 恣意纵横- 答案:D3. 城市用地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居住用地- B) 工业用地- C) 农田- D) 商业用地- 答案:C4. 下列气候因素中,与城市用地规划关系较小的是:- A) 温度- B) 降雨量- C) 风向- D) 湿度- 答案:C5. 全球性的风系统是由以下哪个因素驱动的?- A) 摩擦力- B) 高山地形- C) 气压差异- D) 洋流-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
- 答案:椭球体2. 地球上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这些海洋形成了________。
- 答案:五大洋3.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交界部分称为________。
- 答案:海岸线4. 把地球的南北半球分开的是________。
- 答案:赤道5.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 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与空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它涉及地球的形态、地壳构造、气候、植被、水文、土壤、人口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城市分布、交通、经济发展等人文现象。
2. 简述城市用地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 答案:城市用地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调控城市土地利用,保障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描述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及其特征。
- 答案: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店头中学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质量检测题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1.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 D.郑和A.哥伦布B.麦哲伦C. 库克2.赤道是:( )A.形状是半圆形的B. 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C.南北半球分界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A.6357 干米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 千米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A.180 °B.0 °C.160 ° ED.20 ° W 5 .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棋盘似的正方体B 倒扣的盘子C 球体D 圆形6 .下列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 ° W 10° SB.5° W 40° S C.160° W 30° N D.1407 .地球的表面积是 ..................................... ( A 5.1亿平方千米 B 5.1亿千米 C 5.1亿立方千米D 5.1平方千米8 .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 ( )A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C 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D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9 .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 ( )A 地球的自转轴B 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C 地球上就有地轴D 地球仪上才有地轴10. ............................................................................................ 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 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W 35° S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11. ..................................................................................................... 地球仪上的纬线()A指示南北方向B长度相等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12.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周期B. 方向C. 绕转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13. ..................................................................................................... 关于经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所有纬线均不等长C东经和西经分界线是180。
经线D 45。
纬线的长度是0。
纬线的一半14. ..................................................................................................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180 °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15、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A.6月22日前后B.12月22日前后C.3月21日前后D.9月23日前后16. ........................................................................................................ 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的正确说法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至U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17•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A.昼夜更替B.昼夜长短变化C.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D.地球形状的变化18•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 °经线和180°度经线B 20 ° E, 160° WC 0 ° 经线和0° 纬线D 20 ° W , 160° E19. 下列地区中,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的是:( )A.赤道B.南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20.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B 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D 出发点以东21•回答下列各题(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________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 线。
(2 )所有经线都交于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 ,并与________ 垂直相交。
(3)所有纬线都互相 _______ ,长度_________ ,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 ,到两极成__________ 。
22.读下图,回答冋题:(14分)"°22°B4°(1) A B两点的经纬度是:n B. 20°A :B : L A.18 °(2)在图中标注C、D两点:rC (20° E, 16 ° N)D (24° E, 18° N)(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方向。
23.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 )A、20 ° W 25 ° N B 、25 ° E, 25° SC、145 ° W 45° S D 、145° E, 45° N24 .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 B 经度180°、纬度0°C 160 ° E、纬度0°D 20 ° W 纬度0° 25 .某点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A 160 ° E , 60° NB 160° E , 60° SC 20 ° W,60° ND 20 ° W,60° S 26.A 地的地理坐标是(120 ° W 10° S ), B 地的地理坐标是(120° W 15° S)。
A B两地与赤道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 )A 相等B A 地距赤道近C B 地距赤道近D A 地距赤道远 27 •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A ____,; B ______ , ____ ; C _____ , ____ ; D _____ , ____(2)判断A 、B 、C 、D 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A -------- , ---- ;B ---------- , ---- ;C --------- , ---- ;D -------- , ---- 28.—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朝北飞去最后能否回到原地?29.读太阳光照图回答: (1)图中太阳光线直射在 纬线上,这天日 期为 前后,这一天是 节气。
(2)这时北半球是 季,北半球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为一年中最 白昼时间最 ,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现象。
(1)写出A 、B 、C 、D 的经纬度50° 40*30°30*40FO J1 如” L7O'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