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教案

合集下载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三、产道异常妇女的护理
【护理措施】 1.有明显头盆不称、不能从阴道分娩者,做好剖宫产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阴道试产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保证良好的产力 (3)观察产程进展 (4)协助处理 3.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4.新生儿护理
➢手术准备 骨盆入口平 ➢试产的护理
面狭窄 ➢预防并发症
护 理
三.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 强直性子宫收缩(tetanic contraction of uterus) 2.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constriction ring of uterus)
二、子宫收缩过强
(三)子宫收缩过强妇女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重点评估临产时间、宫缩频率、强度及胎心、胎动情况。 2.身体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诊断要点 观察胎心、血压等的变化,评估宫缩强度及产程进展。 5.治疗要点 预防为主,早期识别子宫收缩过强异常状况,及时对症处理。
二产程延长。
子宫收缩乏力
三.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护理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产前检查情况、既往史、妊娠及分娩史等。 2. 身体状况 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 3. 心理-社会状况 焦虑、恐惧,担心母儿安危等。
一、子宫收缩乏力
四.诊断要点
1. 初步判断宫缩乏力是协调性还是不协调性,再结合产妇临床表现以及宫口开大 、先露下降情况,了解产程进展。
4h后再次检查:宫口开大仍为3cm,宫缩持续30s,间歇10~15min/次,胎心音148次/min ,宫缩高峰时子宫没有隆起,按压时有凹陷,无明显头盆不称。产妇精神差,入睡困难。
请思考: 1.该产妇属于产程异常的哪种情况? 2.该产妇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 3.针对该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妇产科护理学第10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10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结果评价】
1. 产妇能应用减轻疼痛的技巧,舒适感增加。 2. 产妇分娩经过顺利,母子平安出院。
第二节 产道因素
【骨产道异常及临床表现】
【骨产道异常及临床表现】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我国常见
单纯扁平骨盆(simple flat pelvis)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臀先露:最常见的异常胎位
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新生儿产伤 围生儿死亡率高(枕先露的3~8倍)
肩先露 面先露 其他
【胎儿发育异常及临床表现】
巨大胎儿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者。
【胎儿发育异常及临床表现】
胎儿畸形
脑积水 其他
【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Leabharlann 产程延长 手术产机会增加 软产道损伤 形成生殖道瘘 宫颈撕裂
【预期目标】
1. 产妇体液的问题得到纠正,水、电解质达到平 衡。
2. 产妇情绪稳定,安全度过分娩。
【护理措施】
1.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
(1)第一产程的护理
1)改善全身情况 2)加强子宫收缩 3)剖宫产术前准备
(2)第二产程的护理 (3)第三产程的护理
【护理措施】
2.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者 3.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焦虑与恐惧
3. 宫颈异常
外口粘连、宫颈水肿、宫颈瘢痕、宫颈局部肿瘤
【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处理原则】
综合判断,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身心状况
3. 相关检查
(1)一般检查
(2)腹部检查
悬垂腹
胎头跨耻征检查
【护理诊断/问题】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胎儿异常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胎儿异常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二 胎儿发育异常及临床表现
1.巨大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者。 多见于父母身材高大、孕妇患轻型糖尿病、经产妇、过期
妊娠等。 临床表现:子宫增大较快,子宫大于孕月,胎体大,胎心
听诊位置较高。常发生头盆不称导致难产 ,而致母子受伤。
二 胎儿发育异常及临床表现
2.胎儿畸形:
脑积水
联体儿
三 护理评估
六 护理措施
3.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应做好如下护理 (2)防止胎膜早破 孕妇在待产过程中应少活动,尽量少做肛查,禁灌肠; 一旦胎膜早破,立即听胎心,抬高床尾,如胎心有改变,及 时报告医师; 及早发现脐带脱垂。
六 护理措施
3.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应做好如下护理 (3)协助医师做好阴道助产及新生儿抢救的准备 为缩短第二产程,必要时可行阴道助产; 新生儿出生后应仔细检查有无产伤; 第三产程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母体产道的损伤 情况; 遵医嘱及时应用宫缩剂与抗生素,预防产后出血与感染。
2.臀先露
分类: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以单臀先露最多见,其次以完 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较多见。 临床表现:孕妇常感觉肋下或上腹部有圆而硬的胎头,胎臀不 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易发生胎膜 早破、脐带脱垂继发宫缩乏力,产程 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多。
一 胎位异常及临床表现
3.肩先露(横位)
概念:胎儿横卧于宫腔,其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称为横产式 临床表现:先露部胎肩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易发生宫缩 乏力;胎肩对宫颈压力不均,易发生胎膜早破。破膜后羊水外 流,胎儿上肢或脐带容易脱出,导致胎儿窘迫 甚至死亡。足月活胎不可能经阴道娩出。
(2)臀先露是产前最常见的一种异常胎位,占妊娠足月分娩 总数的3%-4%。
一 胎位异常及临床表现

第十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教案

第十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教案
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的心理状态四个因素有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或这些因素间不能相互适应,都将使分娩过程受阻,形成异常分娩,给母儿造成严重危害。



1.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措施?
2.病理性缩复环的定义?
参考文献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一、导入新课:(时间5min)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何谓正常分娩?(2)正常分娩产妇的心理?
二、讲述新课:(时间70min)(运用多媒体、解剖模型)
第一节产力因素
㈠子宫收缩乏力
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㈡子宫收缩过强
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师姓名
系部名称
护理学院
学科组
(教研室)
护理学科组
授课时间
2013.10.16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授课班级
授课章节
第十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1.掌握产力、产道、胎儿异常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掌握过度焦虑与恐惧对母儿的影响
3.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及时发现产妇导致难产的心理因素
4.理解产力、产道胎儿理过程中全面分析四大因素




1.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处理及护理措施
2.过度焦虑与恐惧的护理措施




1.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处理、护理措施
2.臀先露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异常分娩妇女的_护理

异常分娩妇女的_护理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
临床表现
• 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血尿。 • 胎位胎心不清,病理性缩复环。
处理
• 抑制宫缩 • 25%硫酸镁20ml加入25%葡萄糖液500ml缓
慢推注,或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 脉滴注
• 剖宫产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子宫壁局部肌肉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 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constriction ring)。
羊水(多、少)
脐带(脱垂、发育异常)
产 道 异 常 :狭窄

它 :异常分娩合并症(羊水栓塞、大出
血、DIC)
第一节 产 力 异 常
• 定义 (definition) • 原因 (etiology) • 分类 (classification) •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诊断 (diagnosis) • 母儿影响(effect)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高张性宫缩乏力)
症状:极性倒置,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 力可达20mmHg,但宫缩时宫底部不强,中 段或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 松弛。 体症: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
滞,属无效宫缩。 常见于胎位异常和头盆不称,多属原发性宫
缩乏力。
产力异常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继发性宫缩乏力。
三、母儿影响(effect)
对产妇的影响:胎位异常 继发性宫缩乏力 生殖道瘘 产褥感染 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颅内出血 新生儿产伤 新生儿感染
四、处理(management)
一般处理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骨盆三个平面狭窄 畸形骨盆

第九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九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上腺素)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找原因、停止一切刺激及诱因、哌替啶或
吗啡
恢复正常助产
有指征剖宫产
第一节 产力异常
(四)护理
1、护理评估 病史:临产时间、宫缩频率、强度、胎心、胎
动。 身心状况:腹痛难忍,产程进展快。 诊断性检查:
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产科检查:子宫硬、病理缩复环。
2、可能的护理诊断
找原因、对因处理 注意休息睡眠、补充营养水分、
促进子宫收缩。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找原因、对因处理,恢复协调性收缩:
镇静: 无效、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剖宫产。 转化为协调性宫缩乏力:按协调性处理。 不协调性禁用缩宫素。
(四)护理
1、护理评估
(1)病史:产前检查资料、妊娠分娩史、临产精神 状态、休息、排泄、子宫收缩及先露下降情况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程延长
凡总产程>24小时为滞产;第二产程>2 小时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产程曲线: 潜伏期延长: >16小时
活跃期延长: > 8小时
可以单独存 在,也可同 时存在
产程停滞: > 2小时 第二产程停滞:> 1小时 第二产程延长:> 2小时
体狭窄部。
不随宫缩上移
第一节 产力异常
子宫收缩过强对母儿的影响有哪些?

软产道损伤 感染
产后出血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颅内出血 骨折、外伤、感染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三)处理原则
1、急产史,提前住院待产
2、及早做好接生及新生儿抢救的准备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第二版 (2)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第二版 (2)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2.软产道异常
(1)阴道异常:阴道横膈、纵隔,阴道瘢痕、阴道囊肿、阴道肿瘤和尖锐 湿疣等。 (2)宫颈异常:宫颈粘连和瘢痕、宫颈水肿、宫颈坚韧、宫颈癌等。 (3)子宫异常:子宫畸形、瘢痕子宫等。 (4)盆腔异常: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二、对母儿的影响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4.治疗原则
(1)骨产道异常:明确骨盆异常的类别和程度,了解胎儿大小、胎方位、 胎心率等情况,综合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2)软产道异常:如宫颈坚韧、水肿者可静脉推注地西泮或宫颈两侧注射 利多卡因;如阴道纵隔、横膈者需局部切开手术解决;如不能解除梗阻或无 法局部手术切除者,需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诊断/问题
1.有新生儿窒息的危险 与产道异常、产程延长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操作有关。 3.潜在并发症:子宫破裂、胎儿窘迫。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五、预期目标
1.新生儿出生状况良好,Apgar评分>7分。 2.产妇无感染发生。 3.母婴平安渡过分娩期,无并发症发生。
1
第一节 产力异常病人的护理
(五)结果评价
1.产妇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2.母儿平安,顺利度过分娩期。
第十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一、分类
1.骨产道异常 2.软产道异常
第二节 产道异常病人的护理
1.骨产道异常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单纯扁平骨盆和佝偻病性扁平骨盆,我国常见。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漏斗骨盆。 (3)骨盆三个平面均狭窄:均小骨盆。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形匀称的妇女。 (4)畸形骨盆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10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10
1.病史:产前检查情况,用药情况
产力方面 2.身体评估: 胎儿方面
产道方面
3.社会心理评估:
产力异常
护理评估:
身体评估: Physical Assessment (1)产力方面:评估子宫收缩的节律性、极性。
对使用催产素的产妇,注意产妇对催产素的反应
(2)胎儿方面:评估胎儿的胎产式、胎先露、胎
方位及胎儿的大小
产 道 异
常 骨盆狭窄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2. 中骨盆平面狭窄
如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 或更低,可经阴道助产。如胎头双顶径未达 坐骨棘水平,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 宫产术结束分娩。
产 道 异 常
骨盆狭窄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则:
3. 骨盆三个平面均狭窄(均小骨盆)
如估计胎儿不大,头盆相称,可以试产。 如胎儿较大,有绝对性头盆不称,胎儿 不能通过产道,应尽早行剖宫产术。
2.子宫收缩过强
产力异常
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2)子宫因素 (3)精神因素 (4)内分泌失调 (5)药物影响
2.子宫收缩过强 (1)急产 (2)催产素使用不当
产力异常
临床表现:
1.子宫收缩乏力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产程图曲线异常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2.子宫收缩过强
继续性枕后位
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
2.临床表现: 3. 对母儿的影响: 4. 处理原则:
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
(1)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
(2)腹部检查:在宫底部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的
后方或侧方,在对侧可以至于明显触及胎儿肢体。如胎 头已衔接,可在胎儿肢体侧耻骨联合上方扪到胎儿颏部。 胎儿在脐下偏外侧最响亮,枕后位时因胎背伸直,前胸 贴近母体腹壁,胎儿也可以在胎儿肢体侧的胎胸部位听 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时间5min)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何谓正常分娩?(2)正常分娩产妇的心理?
二、讲述新课:(时间70min)(运用多媒体、解剖模型)
第一节产力因素
㈠子宫收缩乏力
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㈡子宫收缩过强
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备注
教材: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第二节产道因素
㈠骨产道异常
㈡软产道异常
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第三节胎儿因素
㈠胎位异常
㈡胎儿发育异常
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三、小结、教学互动(见讲稿)(时间5min)


子宫收缩乏力是临床最常见的产力异常类型,其病因复杂,导致难产往往由多个因素引起,应全面分析。学会区分协调性宫缩乏力与不协调宫缩乏力。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妊娠期应及时纠正,掌握纠正胎位的方法。过度焦虑与恐惧也可导致难产,是影响分娩不可忽视的因素。
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的心理状态四个因素有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或这些因素间不能相互适应,都将使分娩过程受阻,形成异常分娩,给母儿造成严重危害。



1.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措施?
2.病理性缩复环的定义?
参考文献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会用所学知识能在难产护理过程中全面分析四大因素




1.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处理及护理措施
2.过度焦虑与恐惧的护理措施




1.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处理、护理措施
2.臀先露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多媒体教学、精讲、演示、讨论、提问
教具
多媒体、解剖模型、骨盆、布娃娃






(2学时)
教师姓名
系部名称
护理学院
学科组
(教研室)
护理学科组
授课时间
2013.10.16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授课班级
授课章节
第十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1.掌握产力、产道、胎儿异常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掌握过度焦虑与恐惧对母儿的影响
3.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及时发现产妇导致难产的心理因素
4.理解产力、产道胎儿异常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