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艺术——雕刻
徽州木雕的艺术特色

徽州木雕艺术特色数百年来依然耸立徽州古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建筑空间和雕刻装饰展现着艺术魅力,赢得世人瞩目。
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徽州古建技艺,经受大自然暴力的考验,数百年来依然耸立,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方面展示着自身的生命力,它不仅体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与伟大,也表明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是从结构上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处理雕刻地方很有分寸,形象色彩皆自然得体。
徽州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若能身临其境,你会感到这是闯进艺术之宫,俯仰四顾,比比皆是,为这雕刻艺术立体式包围。
在这美的王国中,你会留连忘返,那三分精美,七分雅致的立体画,会给你留下无尽的遐想。
共同构筑文化空间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他们把民居建筑和所在环境看成一体。
因此无论是人们所选择的自然环境,还是人工配置的山水花木,总是和建筑,雕刻装饰共同构筑成充满艺术气氛的文化空间。
民居的前庭或庭侧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园,缀置花坛,水池,植以花木,摆放盆景。
粉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一体,庭院小,颇得园林之趣,体现了建筑的有机功能。
特别鲜明突出的是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它们层层叠叠高低有致,长短相同,轮廓清晰,这些特点在这里均得充分体现。
同时它也是木雕中风光浮雕的蓝图,即便是人物活动的木雕,其衬景,也是从徽州园林中摄取范本的。
山区形象和气韵秀色还有木雕上的松、石、云、泉以及奇花异草、就有山区典型形象。
更具有徽派版画和徽州盆景和造型特色。
那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虬松、顶平如削、枝著虬龙、苍翠欲滴、奇特的长相)。
那变化无穷的云海、云铺深壑,絮掩危崖,“妙在非海、确又似海”、它使本有千姿万态的奇松怪石,披上了万方魔巾。
黄山的巧石,似人、似物、似禽、似兽的造型,或具象或抽象、全在山崖的顶端。
徽州木雕

清 代 木 雕 神 龙 四 只 一 套
清代金漆木雕花蓝
徽州木雕起源
从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徽商崛起,成为当时社 会经济的明星商人。他们发家致富后,遵循儒家 文化传统,纷纷回故乡臵良田、造豪宅,并以木 雕技艺雕梁画栋进行内部装修,形成了一股徽州 民居木雕艺术装饰风尚。而文化的基因,杂交文 化冲撞的开放,使得徽商在木雕艺术中更多的追 求儒家文化的气息,并使其成为具有鲜明的儒家 文化特色的木雕艺术流派。
那种潜移默化的儒家文化熏陶、滋养了 一代又一代村民,民风纯朴、文化浓郁, 如在安徽已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 递、宏村,村民就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
木 雕 上 的 儒 家 文 化
徽商在明清经济上的地位早已载入史册,但徽 商通过民间木雕来传播儒学,却一直被学术界 所忽视。要知道儒林文苑,虽然是中华民族的 文化象征,但文字的魅力总是逊色于艺术形象 的。
尤其对于那些平平淡 淡生活在乡村僻野的 乡民、农妇、幼童, 他们在日常起居时, 就能处处感染到宅门 窗部、飞檐、桌椅、 床塌、窗口以传播儒 家学说为特征的木雕 道教故事图、案世同 居图、恶让中庸图等。
木雕既考虑美观,又重视实用,大 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栏板、 檐条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 ,采用浮雕较多
而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
木雕的边框一般又都雕有 缠枝图案、婉转流动,琳 琅满目。
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风格拙朴粗犷,以平 面浅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 炬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渐向精朗细刻 过渡,以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入清以后, 对木雕装饰美感的追求更为强烈,涂金透镂,穷根华丽, 虽为精工,但有时反而过于繁琐。
论徽州古建筑“三雕”之美

徽 州古建筑 雕刻装饰从中国传 统文化 出发, 是儒 家思想渗 透 的结晶, 有丰富的象征 意义, 装饰 教化 的目的。如 “ 起 岳母 刺 字” 二十四孝 ” 、“ 等教育人们要做 到仁义礼智信。三雕 主要用于
民居 、 堂 、牌 坊 的 装 饰 , 要 表 现 手 法 是 浅 浮 雕 、高 浮 雕 、圆 祠 主 雕 、 空 雕 和 线 刻 等。艺 术 表 现 上 受 徽 州 的 版 画 、 石 、 剧 和 镂 金 徽
主题以福寿为主, 上厅额枋上雕 的是 “ 郭子仪上 寿图” 下厅梁 ,
枋 上雕 的是 “ 九世 同堂 图 ”, 在 后 厅 两廊 雕 刻 有象 征 主 人福 寿 而
绵绵的葡萄挂络木雕 等。此外如宏村附近的卢村 “ 木雕楼”, 也
为徽 州 木 雕 艺 术 的 极 品 , 说 由两 位 工 匠花 2 年 时 间精 雕 细 刻 据 O 而成 。著名 的 黄梅 剧 《 州女 人 》 是 以 木 雕 楼 为场 景 搬 上舞 台 徽 t 就 的。另外 如 西递 的 东 园厅 堂 两 厢 的 “ 裂 图 ” 五 蝠 图 ” 冰 、“ 木雕 , 绩 溪 上 庄 的 胡 适 旧宅 1 幅 隔窗 上 的 木 雕 “ 0 兰花 图 ”都 堪 称 木 雕 ,
典型, 宽宏大气 , 精美绝伦, 整个梁体上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
出精美 的人物故事 , 其木雕 是徽州木雕 中的杰作 。厅堂及 天井 部位是整个住宅的活动中心 , 也是木雕装饰的重点区域 ,“ 前厅 的 ‘ 唐肃宗宴官图’ 在高I , 尺、宽约6 尺、厚1 尺多的空间里, 四 组3 多个人物, O 各依琴、 、 画构成 以唐肃宗为中心 的画面, 棋 书、 外外, 前后 后共 有七八层 , 前 层次分 明, 后面人物 的靴鞋都可 以 看得清清 楚楚” 3 。[ 在封建社 会, ] 步入仕途 , 官发财是多数人 升 的向往。从中门而入的贵客 , 抬头看见 “ 宴官图”, 无不认 为是吉 利双全 。中门上方 的 “ 百子 图” 个个神 态各异 , , 儿童的天真活
徽 洲 雕 塑—— 三雕1

徽洲雕塑——三雕姓名:冯祥摘要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这里盛产竹、木、茶和文房四宝,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素有东南邹鲁之美称。
徽州“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
明清两代徽商遍布全国. 所谓“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
多用于宅第内外装饰。
徽州“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三雕是徽派建筑的点缀和延伸,与古徽州文化密不可分,在旧属徽州各县分布极广,甚至无村不有,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均可一睹雕塑的风采,这不仅说明雕刻匠师人才众多,技艺之高超,更能体现徽州古文化昌盛。
那时有不少财力雄厚的商人在家乡大兴土木,营造宅第。
关键词: 雕塑木雕砖雕石雕。
THE BADGE CONTINENT CARVE-THREE CARVEABSTRACTThe badge state locates the wan , ze , the gan three provinces to hand over the boundary, abounding in four treasures of bamboo, wood, tea and the text buildings here, the mountain clear water show, the products is abundant, the vegetable contain beautiful southeast zhou lu call. The history of" threeCarves"s of the badge state comes from the generation of Sung, go to clear and pure but reach very prosperous.Clear and pure two badge companieses spread all over the whole country. " Three Carves"s calls are namely the wood Carve, brick Carve, stone Carve . Be use in house more inside pack the outside. " Three Carves"s of the badge state with she County, yi County, source County of most for typical model, keep also opposite better.Mainly used for people's reside, ancestral temple, temple, park etc. the adornment of the building, and ancient type furniture, hold the craft carvingses, such as lian , container for pens and fruit bowl...etc..Three Carves are the badges parties to construct of embellish and extend, with the ancient badge state culture inseparable, at old belong to each county of state of badge cloth very wide, even have no village not to have, screen, window ying , the column pillar in the house hospital, the bed, table, chair, case and the text building tools and implementses that use usually all can the elegant appearance that a carve, this not only explain to carve artisan's talented person numerous, superb technical skill, more ability body the ancient culture of the badge state is prosperous now.The that time has the not little wealth dint male thick company's person at home the country big soil wood, the camp builds the house.Keyword: Carve Wood carving The brick carve Stone carving徽洲雕塑——三雕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安徽省一侧“徽州”之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之前与唐时均称为歙州。
徽州木雕的分类

徽州木雕的分类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
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花门、窗格、窗栏板、栏杆、轩顶、楼沿护板、挂络等部位以木雕进行装饰,而房内陈设的家具如床、榻、椅、柜、桌、梳妆架、案几等的上面也都有精美的木雕。
砖雕主要装饰于民居的门楼、门罩等部位;石雕则主要用作祠堂的石栏板,民居门墙的础石、漏窗及石牌坊的装饰。
徽州木雕,实际上是一种文人木雕。
由于它扎根于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儒学思想渗透的结晶,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木雕作品的题材以人物为主,所表达的也多为儒家文化,通常出现的内容有孝道、忍让、中庸、崇礼、恩荣、宗义、冠礼、读书、及第、诗教、耕织等。
再例如琴棋书画题材,在徽州木雕中也居多,它体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的思想。
另外,姻缘和合题材也属儒教宗法伦理道德的范畴,此类内容有“百年好合”、“门当户对”、“子孙满堂”等。
徽州木雕中还有一个重要选题,那就是文学戏曲典故人物,“八仙过海”、“文王访贤”、“大禹治水”、“柳毅传书”等,无不是儒学精神的体现。
正因为徽州木雕表达的题材是人物为主,故多采用留底浮雕艺术手法。
徽州木雕的创作风格古拙而朴实,造型浑圆结实,刀法简练挺拔,人物形象比较夸张。
至清代,雕刻风格趋向慎密、繁复而精巧,以追求精细完美为时尚,似有过分雕琢之閚,雕刻力度感已明显收到削弱,渐失明代粗放刚劲的气势。
在雕刻手法上,明代只有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及至清代,又增加了凹雕、浅刻、多层雕、还出现了透雕,最为常见的当属多层雕,有的甚至有七、八层之多。
画面边框的处理常常打破单一的方框模式,以八宝奇珍或花卉叶蔓等各种装饰纹样组合,具有极佳的立体视觉美感,木雕的画面一般没有多少空白。
徽州“三雕”:独树一帜的民间建筑技艺

龙源期刊网 徽州“三雕”:独树一帜的民间建筑技艺作者:胡迟来源:《百姓生活》2012年第03期徽州“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是徽州古代建筑长期使用的民间雕刻工艺,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
徽州“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三雕”的发展与繁荣,与徽商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在外经商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大兴土木。
为了追求住宅的精美与品位,在雕梁画栋上费尽心思,客观上推动了徽州“三雕”工艺向精深发展,并日臻成熟。
在徽州“三雕”中,石雕艺术早在宋、元就已十分成熟,遗存至今的尚有宋代石塔、元代石刻等。
明清时期,徽州石雕多用于住宅、祠堂以及牌坊的一些形体造型上,所采取的主要是浮雕、透雕和立体雕的技法。
其装饰意味浓厚,充满着淳朴的民间乡土气息。
一些石雕代表作已成为徽州建筑艺术的瑰宝。
如歙县许国牌坊,石坊上遍布雕饰,工致细腻,古朴豪放,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
黟县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双成对,达到了“无字诗、画意对”的艺术佳境。
徽州砖雕相传为明代窑匠鲍四首创,明代中期徽州民居、祠堂普遍使用砖雕,其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到清代砖雕工艺已成为独立工种,专人制作,工匠称为“雕花匠”。
砖雕所用的材料是质地疏松细腻、适于雕刻的水磨青砖,一般采取高浮雕和镂空雕的技法,刀法简练,装饰性强。
内容方面,明代多几何图案,晚清则以戏文、民俗图为主。
作品层次最多达九层。
徽州建筑白墙黛瓦,嵌着雕刻精美的砖雕,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屯溪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清代人物门罩砖雕”,颜色为淡灰色,土质细腻、坚硬,由52块砖雕拼接而成。
砖雕画面主板内容为三国故事,画面雕刻有楼台、亭阁、屋宇、人物,其布局严谨,疏密得当,远近适宜,层次分明,人物神态生动。
这幅砖雕为浮雕,线条流畅活泼,雕工精细,技法娴熟,显示匠师们卓越的雕刻艺术才能。
徽州木雕

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首屈一指。
它与徽州的砖雕、石雕、竹雕一起并称为“徽州四雕”。
至今在皖南的青山绿水间还遍布着大量的古民居、祠堂、塔、牌坊、寺庙、井、桥、坝等古建筑,它们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以及高超的建筑技术闻名中外。
徽州木雕艺术有使其蓬勃生长的土壤:徽商的崛起与兴盛给予了徽雕艺术雄厚的财力支持,徽州的地域文化给徽州木雕提供了崇儒兴文的文化氛围,山灵水秀的自然风物是徽州木雕产生的地理环境。
徽州木雕艺术题材丰富多样,有着纯净、自然、真挚的原始儒学伦理内涵,朴素简洁、淡雅清丽的艺术风格,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徽州木雕艺术是古典精神的民间范本,对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也极具启示意义。
一、纯净、自然、真挚的原始儒学伦理内涵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以人物为主的题材有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族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
以山水为题材的主要是徽州名胜,如黄山、白岳、新安江及徽州各县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
以动物、花木、图案为内容的,一般呈连续图样形式,亦能独立成画。
徽州木雕在题材的选择上多受传统艺术的影响,也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审美要求,雅俗共赏,有具象的人物故事、山水,也有抽象的纹样。
文人学士较集中的地方,一般选择花鸟山水,或者以某种审美意趣所造就的定型化抽象符号作为雕饰题材。
而在富商云集之处,雕刻装饰常巧密繁缛,多取传统中故事性与情节性强的历史人物故事与戏文题材等,雕刻的主题也是以趋利避害为主。
徽州木雕不仅是高品位的艺术,而且是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它们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语言表述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
难懂的徽州方言保留了秦汉时期的语音,徽州木雕中也蕴涵着先秦儒家的思想,儒家的价值观念几乎渗透在所有的木雕之中。
士大夫重儒学哲理,而世俗社会倾向于儒教伦理。
传承徽州三雕技艺的文化价值

传承徽州三雕技艺的文化价值徽州三雕技艺,听着就让人觉得有点意思。
说到这技艺,大家可能会想:雕刻、雕塑、雕琢,都是些啥呀?徽州的三雕,指的就是木雕、石雕和砖雕,哎,这三样可是咱们徽州文化的精华所在呢!每一件作品,都像是有了灵魂,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想象一下,走进一家徽州的老宅,四周全是精致的雕刻,仿佛时光都静止了,真的能让人陶醉其中。
先说木雕,这玩意儿可是得靠巧手啊!那些雕刻师傅,个个都是高手。
他们用刀子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转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就飞出来了。
嘿,别小看这小鸟,它们可不是随便雕的,都是有故事的。
每个雕刻都有背后的文化,讲的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比如,有的雕刻表现的是“桃花源记”,让人一看就想起那种梦幻般的生活。
更厉害的是,木雕还讲究对称和平衡,简直就是艺术与数学的完美结合。
走在街上,偶尔看到一扇木雕的门,瞬间觉得这地方真有品位。
咱们聊聊石雕。
石雕这玩意儿更是了不得!那坚硬的石头,在师傅的手里,简直像泥巴一样听话。
说实话,石雕的过程真的是一场“战斗”,要是一个不小心,刀子可能就滑了,哎呀,那可真是“痛不欲生”啊!不过,师傅们就是有这样的本事,把石头雕刻成各种造型,从神像到动物,每一件都让人叹为观止。
看到那些神态各异的佛像,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它们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然后咱们再看看砖雕,砖雕可不是简单的砖头叠起来的。
这可需要花心思啊,砖雕的每一个图案都独一无二,像是给砖头也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那些砖雕作品常常装饰在古老的建筑上,给人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想想,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真是“梦回大唐”啊!砖雕的图案,有的是花草,有的是人物,色彩斑斓,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每次看到,都让我想起小时候玩泥巴的快乐,真的是童心未泯。
徽州的三雕技艺,不仅仅是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
就像古老的诗词一样,它们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今天,我们在城市里走来走去,偶尔发现一些古老的建筑,上面的雕刻让人停下脚步,心里暗想:这背后一定有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三雕”综述
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雕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众多 的雕刻能手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金石,碑刻,版画,墨 模,竹刻乃至建筑雕饰方面,无不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 术瑰宝。尤其是砖雕,石雕,木雕,号称徽州装饰艺术 “三绝”。
徽州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厅,塔,桥等建筑 上许多构建和局部都饰以精美的石木砖雕。尤其是阔绰的 建筑(如承志堂),从入口到室内,两厢回廊的左右上下, 精美的石木砖雕仰俯皆是,美不胜收。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中的人物雕刻雕
徽州民居建 筑门罩砖雕人物 雕刻细节。其中 有神话传说如 “八仙过海” “刘海戏金蟾” 等戏曲故事,有 “红娘说媒” “郭子仪拜寿” “三英战吕布 “民等间风俗。 雕刻栩栩如生, 技艺高超。
徽州民居建筑石雕装饰
徽州石雕质地坚硬,防雨防潮,主要运用于建 筑外部空间及建筑承重部分,比如雕刻有丰富的石牌 坊,风采动人的石狮子,古朴典雅的抱鼓石,玲珑剔 透的石漏窗,富于诗意的石栏杆以及造型多变的石柱 基,石鼓等,无不展现了徽州石雕艺术的精湛技术。
徽州门窗上的装饰图案取材多样,其图案内容往往蕴含着 丰富的地区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同时也是住宅主任表达兴趣 爱好,寄托理想和祈福的所在。徽州民居室内门窗的装饰雕刻 手法主要有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手法,有时也会在一块 木板上运用几种雕法。
浮 雕
镂 空 雕
镂
空
雕
和
圆
圆
雕
雕
结
合
徽州民居家具木雕
在家具方面,床和衣柜也是运用木雕工艺重点装 饰的构建,徽州人的传统习惯,每当举办婚礼时,总 要购置一套精美的木雕家具。在床罩上雕刻各种吉祥 图案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寓意也是体现阔绰富足,光耀 门楣,迎合风气必不可少的一环。
明中石材多选择麻砾石,多为半圆雕,镂空雕, 透雕,高浮雕,并常以高浮雕衬托半圆雕,镂空雕。 刀法柔和,线条流畅,立体感强,风格浑厚古拙。题 材多以莲瓣卷草,花鸟虫鱼,云水日月为主,人物少 见。明末,石材多选用黟县青茶源石,其石质坚硬, 刻风逐趋于细腻,主要为浅浮雕,间以高浮雕,线雕, 刀法娴熟,线条明快。
徽州独特的石雕狮子 石雕狮子在古时被广泛使用在大门前,因其形象
高大,坚实,显得特别有气派。他是徽州民间艺术家 门经过大胆想象,夸张,变形了的装时间轴,头大脸 阔,额隆颊丰,胸饰璎珞华锦。比北方的狮子少了威 武凶猛端庄的意味,却多了亲切,可人,活泼的情态。
徽州石雕狮子憨驹 可爱,神情活泼
北方石雕狮子威武端 庄,神情凶猛
民居建筑门罩上面砖雕的大致位置和他的一些雕刻细部
上行横匾雕刻
两行匾端头连接处得雕刻
门
上
罩
行
额
横头匾雕源自雕刻刻门 罩 垂 化 雕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中的花雕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图案取材野山谷多种多样。 有的以植物为主,如梅兰竹菊;还有吉祥的图案, 如八宝,双钱,万字纹。精美的刻画和雕工展现 了徽州砖雕的精美和超高的艺术成就
徽州将民居厅室内的短梁架雕刻
刻的卷上 。植形面 这物条 雕 梁 种,纹 刻 架 短中内 有 用 梁间又 流 料 将部刻 云 粗 室位有 飞 大 内一梅 卷 , 装般兰 的 加 饰多竹 吉 工 的为菊 祥 精 非逼等 纹 细 常真有 样 , 精的美 , 结 美人好 两 实
物寓侧牢 雕意的靠
徽州民居厅堂内斜撑雕刻
斜撑也展现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高超技艺,斜撑是在檐柱 外侧用以支撑挑檐檩或挑檐枋的建筑结构。明代初期,斜撑仅仅 是一根较细窄的支撑斜木棍杆形状,只稍微雕些竹节 花鸟 松树 之类简单的浅雕。到明代中期到清代,徽州居民中多以卷草,灵 芝,竹,云或鸟兽,戏曲人物等纹样雕刻在斜撑上,增加了外檐 的装饰效果。
徽州民居建筑门窗雕刻
石制牌坊的来由和演变
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类型。由 “棂星门”演变而来,形成牌坊后更多的是世俗聚 落街口和重要建筑物的入口标志,形式也是由木制 转砖制再转到石制。徽州牌坊数量之多,牌坊华美 敦实,气势恢宏。
西 递 胡 文 光 石 牌 坊
徽州石牌坊是集徽州石雕艺术为一体的建筑元素
徽州石牌坊也是集 徽州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建 筑元素,以其伸展的楼檐, 玲珑的漏窗,堂皇的额枋, 挺拔的柱杆,给人以浑厚, 坚实的印象。所有的石柱, 梁枋,斗拱,雀替,额扁 都饰以江梅的雕刻。多有 的图案都均有寓意,或巨 龙腾飞向南,表达忠君, 或瑞鹤翔云向北,体现天 下太平。
、朴雕扇巷 竹典细面弄 梅雅琢,中 两。,或的
徽州民居厅堂大梁雕刻
徽州民居厅堂梁大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尤其以 清代中后期为最。其横梁中部领略为拱起,民间俗称“冬 瓜梁”,两端端头部位雕出偏园曲线或曲线纹样,中间段 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大气,洗练,隽美。
具有代表性的”承志堂“厅堂内 梁枋采用直径四十多厘米的巨木,上 面雕刻有“百子闹元宵 ” “唐肃宗宴 请图”分别表现了天真活泼的儿童们 喜庆元宵的场景和宴请百官的盛大场 面,画面宾主有序,疏密协调,人物 神态生动逼真。
徽州民居石雕分布十分广泛
徽州石雕除了在牌坊上大量体现以外,在建筑和生活 场所里面也有大量的体现,如门前的石墩雕刻,墙上石壁 的雕刻等,木柱石基础等等,每一处都体现了徽州石雕技 术的精湛。
木柱石基础雕刻
石栏杆雕刻
石墙体雕刻
徽州庭院巷弄中的精美石雕
块最将像石 石经徽秋雕 雕典 州 叶 漏 那 漏的 民 , 窗 些 窗是 居 或 或 各 ,园 装 似 园 具 堪林 点 云 或 特 称中 的 朵 方 色 一的 格 , , 的 绝松 外 皆 或 庭 。石 古 精 如 院
三雕艺术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它具有丰富的民 间艺术语言,以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 共赏的形式及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通过以形, 光,空间关系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的揭示了五彩缤纷的 现实世界,热情而又形象的反应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装饰
徽州砖雕的雏形来源于汉画像砖。徽州在宋以后, 尤其是到了明清中期,商业经济勃兴,文化教育事业 发达,各种人才崛起,为了适应达官显贵,大贾富室 构筑宏丽精致的祠宇庭院的需要,砖雕工艺精益求精。 从早期的简单,粗犷,朴素的纹样,逐渐演变到后期 的细致华丽的图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