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程进行求解。
-在实际问题中,对时间和速度进行合理的赋值,以简化计算过程。
举例:在追及问题中,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追及者与被追及者的速度差,即相对速度,对追及时间的影响。如果两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_1\)和\(v_2\),且\(v_1 > v_2\),那么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v_1 - v_2\),这是解决追及问题的关键。
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面对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能够根据这些关系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包括相遇、追及和单一行程问题。
-能够识别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构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相对速度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行程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两个物体的相遇过程,演示行程问题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行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直观的教具演示、实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并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_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4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相遇、追及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线段图分析不同类型的相遇、追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2、能够从找到的等量关系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准确解答。
过程与方法:1、能结合实际问题背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2、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3、初步意识到数形结合来辅助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经历数学是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线段图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相遇、追及问题。
难点:寻找相遇、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具,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基础题(1)甲的速度是每小时行4千米,则他x小时行()千米.(2)乙3小时走了x千米,则他的速度().(3)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则甲、乙一小时共行()千米,y小时共行()千米.(4)某一段路程 x 千米,如果火车以49千米/时的速度行驶,那么火车行完全程需要()小时.【设计意图】采取口答的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关于行程问题的基础知识做以回顾,使学生跃跃欲试的想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出本节课。
2、相遇问题:(1)A、B两车分别从相距S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车会相遇吗?(2)如果两车相遇,则相遇时两车所走的路程与A、B两地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相等关系:A车路程+ B车路程 =相距路程2、追及问题(1)如果两车同向而行,B车先出发a小时,在什么情况下两车能相遇?为什么?A车速度 > B车速度(2)如果A车能追上B车,你能画出线段图吗?相等关系:B车先行路程+ B车后行路程 = A车路程【设计意图】提问有关相遇、追及问题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为接下来的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分析问题,探索新知例1、 A、B两车分别停靠在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地,A车每小时行50千米,B车每小时行30千米。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公开课导学案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一、课前练习: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1、A、B两车分别从相距S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车会相遇吗?2、如果两车相遇,则相遇时两车所走的路程与甲、乙两地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如果两车同向而行,B车先出发a小时,在什么情况下两车能相遇?4、如果A车能追上B车,你能画出线段图吗?二、相遇问题(相向而行)例1、 A、B两车分别停靠在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地, A车每小时行50千米, B车每小时行30千米。
(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与A车相遇?(2)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80千米?变式练习1、 A、B两车分别停靠在相距115千米的甲、乙两地,A车每小时行50千米,B车每小时行30千米,A车出发1.5小时后B车再出发。
(1)若两车相向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与A车相遇?(2)若两车相向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10千米?三、追及问题(同向而行、同时不同地出发)例2、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少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变式练习2、小王、叔叔在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小王每秒跑4米,叔叔每秒跑6米。
(1)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2)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课后巩固:一、解方程(1) 27(3y+7)=2 - 32y (2)35.012.02=+--x x (5)124362x x x -+--= (6) x x 23231423 =⎥⎦⎤⎢⎣⎡-⎪⎭⎫ ⎝⎛-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甲乙二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行走。
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60米。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

在运动场上,一运动员追赶另一运动员,当两者之间的距离 达到一定值时,追赶的运动员刚好完成一圈。这类问题也可 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找出追赶过程中两运动员所走的 路程之差等于运动场周长。
行程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行程中的相遇问题
在两个城市之间有一条直线路段和一条 弯曲路段,两辆汽车从两个城市同时出 发,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某点相遇。这类 问题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找出 相遇时两辆汽车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两 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假设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 为v1和v2,运动时间为t,相遇 点距离为d。
则有方程:d = v1 × t + v2 × t
解这个方程可以求出时间t,1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 100公里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最终在某一点相遇。
02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求出两辆 汽车相遇的时间和地点,为实际 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解方程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得到时间t的值。
追及问题的实际应用
01
02
03
交通问题
如汽车追赶公交车、自行 车追赶公交车等。
运动比赛
如运动员追赶对手、赛跑 等。
日常生活
如追赶公交车、追赶火车 等。
03
相遇与追及问题的解法
代数法
代数法是通过设立方程来求解相遇与追及问题的方法。
设立方程时,需要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数表示出来,然后通过解方程来找到 未知数的值。
代数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相遇与追及问题,是解决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图像法
图像法是通过画图来直观地解决相遇 与追及问题的方法。
图像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 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
3.4一元一次方程与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学以致用 用心解一解
2、一队学生从学校出发,步行去某地参加社会 公益活动, 每小时行走4千米.出发30分钟后,学校 要将一个紧急通知给队长,一名通讯员骑自行车 以12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去追赶队伍,问通讯 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队伍?
反向而行 若环形跑道长300米,问:第一次相遇两人 相遇问题:所走路程与环形跑道周长之间有何关系?
第一次相遇:甲路程+乙路程=1周长
小杰: 小丽: 思考:两人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相 遇时两人之间路程有何关系?
第n次相遇:甲路程+乙路程=n个周长
探索新知
例3: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 练习跑步,小杰每秒跑6米,小丽每秒走4米,两 人同时由同一起点反向而行。问几秒后小杰与小 丽第一次相遇。
探索新知
例2: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列慢车 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从乙 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设两车同时开出, 同向而行,则快车几小时后追上慢车?
一、直线型行程问题中的时间、速度、路程之间
的关系 2.同向而行——追及问题
甲:
乙:
两人间距
同时同向而行,追上时, 快者所走路程—慢者所走路程=两人间距
例4: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 习跑步,小杰每分钟跑6米,小丽每分钟跑4米, 两人同时由同一起点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小杰 与小丽第一次相遇?
小杰:
小丽:
解:设x分钟后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 6x-4x=400
学以致用 用心解一解
3、某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为400米,甲、乙两人 在跑道上练习跑步,甲的平均速度为250米/秒, 乙的平均速度为290米/秒。 (1)若两人同时从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则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 (2)若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 则经过多长 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
§_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练习答案)

§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要点)一、销售问题在生活中,人们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时,经常会遇到进价、原价(标价)、售价、打折等概念,在了解这些概念后,还必须熟悉销售问题中的两个基本关系式:① 利润=售价-进价; ② 利润率=进价利润×100%. 在①式中若等式左边的“利润”为正,就是盈利;若为负,就是亏损;由①和②式可以得到: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
【例1】 某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30%作为标价,又以九折优惠卖出,结果仍可获利17元,则这种服装每件进价是多少元?分析:此题要用的等量关系是:利润=售价-进价,如果把进价设为x 元,则标价为(1+30%)x ,打九折后售价为0.9×(1+30%)x ,再减去进价x 元得到的就是利润17元。
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为x 元,依题意列方程为:0.9×(1+30%)x -x =17解得x =100答:这种服装的进价是100元。
练习:某商店对一种商品进行调价,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打折后利润率是20%,已知商品的原价是63元,求该商品的进价?二、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主要是指两车(戓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其基本等量关系为两车(戓人)所行的路程这和恰好等于两地的距离;两车(或人)人开始行驶到相遇所用的时间相等。
2、追赶问题:主要是指甲、乙同向而行,快者追慢者称为追赶问题。
① 基本公式:速度差×追赶时间=被追赶的路程;② 对于同向同地不同时出发的问题有相等关系:追赶者行进路程=被追赶者行进路程; ③ 对于同时同向不同地出发的问题有等量关系:追赶者的行驶时间=被追赶者的行驶时间。
3、航行问题:基本公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符号公式:v 顺水=v 静水+v 水 v 顺风=v 无风+v 风v 逆水=v 静水-v 水 v 逆风=v 无风-v 风 4、行程问题一般都能通过画线段示意图来分析,通过线段示意图,等量关系就能直观地显示出来,进而用方程表示出来。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3.4.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 课件

(2)若两人同时同地同 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1)反向
叔叔 小王
相等关系: 小王路程 + 叔叔路程 = 400
变式 练习
分
析
3、小王、叔叔在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习 跑步,小王每秒跑4米, 叔叔每秒跑6米。
(1)若两人同时同地反 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二、追及问题
例2:甲、乙从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 走3km,乙每小时走2km,乙先出发3小时,甲再 出发追赶乙,问甲要多久才能追上乙?
1、画出示意图:
乙 23 甲
2x
3x
A
B
时间角度:甲行驶的时间=乙后行的时间
路程角度:乙先行路程 + 乙后行路程 =甲的路程
变式 练习ຫໍສະໝຸດ 分析3、小王、叔叔在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习 跑步,小王每秒跑4米, 叔叔每秒跑6米。
(快车)武汉
慢车路程+快车路程=总路程
相遇问题
延伸拓展
西安站和武汉站相距1500km,一列慢车从西安开出,速度为 65km/h,一列快车从武汉开出,速度为85km/h,若两车相 向而行,慢车先开30分钟,快车行驶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西安(慢车) 慢车先行路程
慢车后行路程
(快车)武汉 快车路程
慢车后行的时间=快车行驶的时间 (慢车先行路程+慢车后行路程)+快车路程=总路程
3.4.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
说一说
昨日回放
1、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有哪些?
分析等量关系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建立方程模型
解方程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总结

b、工程款=工程单价*工作时间S 总= S甲+S乙=甲单价*T甲+乙单价*T乙
c、合作类题型
S 总= S甲+S乙= V甲t甲合作时间+V乙t甲合作时间
三、和倍分差问题
加(和)—+ 减(差)-- 乘(倍)—* 分(除)—/
四、数字问题
123= 1*100+2*10+3*1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模型总结
一、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a、相遇问题
S 总= S甲+S乙 S 总= (V甲+V乙)T
b、追击问题
S 差= S甲-S乙 S 总= S甲+S乙 S 总= (V甲-V乙)T
c、顺逆流问题
V顺=V船+V水
V逆=V船-V水
二、工程问题(a、工程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xyz=100x+10y+z
五、利润问题
利润=售价-进价(标价-成本)
售价=标价*折数
利润金*期数*利率*(1-利息税)
本息和=本金+利息
年利率=月利率*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问题
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1:相向
..相遇问题】
例1、电动机车和磁悬浮列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电机车速度的5倍还快20千米/小时,半小时后相遇。
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课本P.102第6题)
【配套练习】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一架飞机在A、B两地间航行。
从A地到B地需5.5小时,从B地到A地需6小时,风速为24千米/时,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2.运动场跑道一圈长4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处反向出发,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那么经过多长时间首次相遇?又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
【问题探究2:同.向.相遇问题】
例2:解放军某部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前进,8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多长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队伍?
【配套练习】
1.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
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
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2.甲乙两人登一座山,甲每分钟登高10米,且甲先出发30分,乙每分钟登高15米,两人同时登上山顶,甲用多长时间登山?这座山有多高?(课本P.102第5题)
3.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快的马每天走150里。
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
上慢马?(课本P.113第5题)
4.东西两地相距400千米。
甲车从东向西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后乙车从西向东
出发,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问题(作业)
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A、B两地相距48公里,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
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每小时快2公里,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
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3. 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反向
..,甲的速度是乙的2
..而行
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4.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甲骑自行车每小时
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
5.甲、乙两地相距82.5千米,小张、小李两人分别以15千米/时和12.5千米/时的速度从
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他们几个小时以后相遇?在距离甲多少千米的地方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