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理学实习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病理学目录实验实习规则须知 1实验部分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实验三、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四、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六、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七、果树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实验八、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实验九、观赏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实习部分实习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实习二、园艺植物病害的调查与损失估计实习三、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实验实习须知实验室的操作是从事植物病理工作的基本训练,所有操作均需按一定程序进行,借以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了解。

学习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初步学习科学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以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鉴定病害标本的能力。

教学实习将为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因此,实验实习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各点:一、实验实习前,必须认真对实验实习指导内容进行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熟悉主要操作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准备好实验用具3H-4H绘图钢笔、橡皮、直尺或三角板、绘图纸、报告纸、记录本。

三、实习小组在实习前应仔细清点实习用具、材料,填写仪器使用卡片,如有不符或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教师指导,认真完成实验实习规定的操作和观察项目,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在实验实习场所,必须保持安静;爱护仪器,珍惜标本,节约药物,实验实习用品、材料等用后要及时整理,放归原处,不得乱拿乱用或随意丢弃,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六、注意安全,严防着火、触电和药物中毒。

七、认真记录实验实习结果,写好实验实习报告(用统一规定的实验实报告纸)或完成其他作业,按时交批,由指导人员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植物病理学现场实训报告

植物病理学现场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提高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植物病理学人才,我们组织了一次植物病理学现场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分析和实践,加深对植物病害的认识,提高病虫害诊断和防治能力。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植物病害的类型、症状、病原物及传播途径。

2. 掌握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和调查方法。

3. 学会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4. 熟悉常用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9月15日至9月20日,地点为我国某农业大学实验农场。

四、实习内容1. 田间调查在实习期间,我们深入田间,对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进行了病害调查。

通过观察作物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我们发现以下病害:(1)小麦白粉病:在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

(2)玉米纹枯病:玉米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扩大,叶片变黄,严重时叶片枯死。

(3)大豆霜霉病:大豆叶片上出现淡紫色或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死。

(4)棉花立枯病:棉花茎秆上出现淡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扩大,茎秆枯死。

2. 病害诊断通过对田间调查所得的病害症状进行分析,我们初步判断上述病害分别为小麦白粉病、玉米纹枯病、大豆霜霉病和棉花立枯病。

3. 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在田间调查过程中,我们按照规范方法采集了小麦白粉病、玉米纹枯病、大豆霜霉病和棉花立枯病的病害标本。

随后,我们将标本进行压制、干燥、固定等处理,制作成植物病害标本。

4. 病原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对采集的病害标本进行了病原鉴定。

结果显示,小麦白粉病的病原为白粉菌属(Erysiphe),玉米纹枯病的病原为纹枯病菌属(Rhizoctonia),大豆霜霉病的病原为霜霉菌属(Peronospora),棉花立枯病的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属(Rhizoctonia)。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本次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有幸能够进入大棚、田地参与实际工作,深刻体会到了植物病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工作总结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工作:1. 巡视大棚和田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病害种类及流行趋势。

2. 病害诊断,通过观察植物症状、病原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判断确诊病害种类。

3. 病害防治,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4. 植物栽培和管理,包括肥料的施用、灌溉、剪枝等工作。

在以上工作中,我不仅学到了相关植物病理学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刻认识到病害防治不是单纯的使用化学农药,而是要结合植物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防治。

二、心得体会1. 瞭解植物病害种类及其对植物危害的重要性植物病害种类繁多,不同病害对植物的危害也不同,而且病害种类会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要经常观察田间地头和大棚中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以及病菌、虫害的特征和传播途径,针对不同病害提出针对性方案,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2.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时是一种常用手段,但是不良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防治方案应该是科学防治的必经之路。

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害防治,要根据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害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并严格使用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3. 加强病害防治意识,对植物进行全方位管理通过参与实习期间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的预防和防治不是单纯的使用治疗方式,而是要结合植物生长条件、生长状态、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科学防治,加强病害防治意识。

要加强对植物的全方位管理,不仅包括肥料的施用、灌溉、剪枝等工作,还包括植物选址、种植同一种植物的数量、品种植物间的距离离等因素。

植物病理学的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植物病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自身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XXX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植物病理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加深对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物鉴定和防治方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与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病害症状的基本类型,如斑点、腐烂、萎蔫等。

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田间观察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病害症状,如小麦白粉病、玉米纹枯病、大豆根腐病等。

通过观察,我们掌握了病害症状的识别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病原物采集与鉴定在采集病原物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无菌操作技术采集病原物,如挑取病斑、剪取菌丝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病原物的鉴定方法,包括镜检、显微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病原物鉴定的基本技能。

3. 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我们学习了不同防治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防治技术奠定了基础。

4. 田间调查与病害监测在田间调查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病害调查,包括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记录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病害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开展病害监测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掌握了植物病害症状识别、病原物采集与鉴定、防治方法等实际操作技能。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深了对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_植物设计工作总结我在植物病理学实习期间,参加了实验室实验,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处理,以及对病害样品进行了检测和诊断。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重要性,也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实验中,我主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以及抗病性试验。

我先是从不同的感染植物上取样,并经过多次培养和筛选,最终获得了纯化的病原菌。

在此过程中,我掌握了多种无菌培养技术和有效防止污染的方法。

在鉴定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确认。

我还进行了抗病性试验,评估了不同植物品种对病害的抗性程度,以便为今后的育种和防病工作提供参考。

二、田间调查和处理在田间调查和处理中,我与同事一起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调查。

我们通过观察植株的病征、采集病害样品并进行分类鉴定,最终确定了病害的种类和致病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我运用了不同的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和植物品种的特性,制定了个性化的处理方案。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和农具,以及注意安全和环保。

三、病害样品的检测和诊断在病害样品的检测和诊断方面,我运用了多种方法。

我首先对植物的病征进行了观察,包括病斑的形态、颜色和位置等,通过这些基本信息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

接着,我对病害样品进行了常规的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在细胞器和组织上进一步鉴定了病害的种类和致病因素。

最后,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检测,以便更精准地确认病原菌的种类和亲缘关系。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深入学习了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技能,体验了科学实验和田间工作的乐趣,提高了我的科研和综合素养。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解决植物病害问题做出贡献。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植物病理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旨在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对植物病害的识别、诊断和防治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复习课堂知识,对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害类型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 实习过程(1)病害标本采集实习的第一步是病害标本的采集。

同学们分组来到实验室附近的农田,对不同作物的病害进行了实地观察和采集。

通过观察病害的症状,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并掌握了病害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2)病害病原鉴定采集到的病害标本回到实验室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等方法,对病害病原进行了鉴定。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学会了运用专业术语描述病原菌,并掌握了病原菌鉴定的基本技巧。

(3)病害防治方法学习在病原菌鉴定完毕后,同学们学习了病害的防治方法。

老师介绍了农药的使用原则、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

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针对不同病害的防治方案。

(4)实习总结与报告撰写实习结束后,同学们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分享了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同时,同学们根据实习内容,撰写了实习报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巩固。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在病害识别、病原菌鉴定和防治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习使同学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phytopathology)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学科。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植物病理实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1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集各类植物,并做好记录;2、记录各种植物的科目、种名和主要特征;3、制作植物标本;4、对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在顺溪的实习是充实的、饱满的,我们更愿意把这次的实习当做是班级的集体旅行。

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一桌菜,大家全副武装走同一条路。

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一起干的事情,提供给我们这些喜欢蜗居在寝室的90后一次集体之旅,给我们一个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绝好机会。

我们这一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还记得第一天到达目的地时我们的欣喜之情,想到将要在这里住上5天,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下午采标本遇到下雨天,大家相互帮助,你采集我撑伞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感情。

大家围坐在一起,人手一本植物志,为鉴定植物抓耳挠腮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执着。

压制标本时,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那是怎样的一份认真。

是的,是这次实习,我们发现了很多周围同学们的可爱;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一个团队相处的不容易;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大无穷。

认植物考试是残酷的,面对我们这些连和植物混个眼熟都很难的孩子们,让我们短时间认上100多种植物,这是怎样的一个巨大挑战。

但是我们撑过来了,还过的如此顺利。

那是我们共同上山采回来的标本,这是我们共同准备的复习资料,这是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对一株植物深入剖析。

当大家都认识它时,我们齐声欢呼,让有人不认识时,竭力帮助。

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我们这个温暖的家庭。

当越进蚂蝗山,我们很忐忑,但是因为我们的相互鼓励,我们成功将蚂蝗战死沙场,而我们全身而退。

当跨出浙江省,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用双腿证明了走出一个省的奇迹。

植物病理学校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校植物病理实验室,我被分配到了实验室的植物病理组。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学科,实验室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设备和标本,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实习的目的是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习要求我们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研究工作,包括病害的采集、观察、鉴定和防治方法的探究等。

三、实习过程概述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植物病害的采集和观察工作。

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前往农田,采集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样本,如叶片黄化、萎蔫、畸形等。

回到实验室后,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病害样本,并记录了病害的特征。

此外,我还参与了病害的鉴定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病害鉴定的一般流程,包括观察病害形态、拍摄照片、制作玻片等。

通过比对实验室内的标本和参考资料,我逐渐掌握了病害的鉴定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防治方法的探究。

我们小组针对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设计了防治实验。

通过对比不同防治方法的疗效,我们找到了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并撰写了实验报告。

四、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同时,实习也培养了我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实习使我对植物病理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实地采集和观察病害样本,我对不同病害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实习还让我认识到植物病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为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验室里,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制作玻片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同时,实习还培养了我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精确测量和记录数据。

最后,实习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学会了相互沟通和协作。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病害调查表
寄主 病害 发病 严重 备 注 序号 时间 地点 名称 名称 率 程度 (环境因子
等)
要求:每组调查十种病害,完成调查表 。
病害发病率: 调查病株(叶、果)数
发病率= 调查总株(叶、果)数 ×100%
病害严重程度:
调查时可将病害分为“轻微”、“中等”、“严重” 三级,分别用”+”、“++”、“+++”符号表示, 并需有文字说明。
标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序号 病害名称 寄主名称 采集地点
病状
病征
病状类型 病状描述 有无病征 病征描述
• 标本采集,每组十种病害标本(附标签)。
四、植物病害诊断鉴定
• 1.症状观察 • 2.病原形态观察 • 3.分离培养 • 4.致病性测定
五、观看录像片
《花卉病虫害防治》金盾音像出版社 注意以下问题: 1、常见病害症状类别。 2、花卉栽培中常用的病害防治方法。 3、常见花卉病害种类及其主要的防治方法。
六、实习报告要求
• 实习地点及实习内容 • 病害调查结果统计 • 标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 实习体会
附表1
病害调查表
寄主 病害 发病 严重 备 注 序号 时间 地点 名称 名称 率 程度 (环境因子
等)
要求:每组调查十种病害,完成调查表 。
附表2
标本采集及症状描述
序号 病害名称 寄主名称 采集地点
园林植物病理学实习
实习内容
• 1.植物病害的调查及统计 • 2.植物病害的诊断及识别 • 3.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
一、病害调查
(一)调查地点: 校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其它,自主选择
(二)调查目的
1. 植物病害的分布和为害 2. 发生时期和症状的变化 3.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植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4. 品种在生产中的表现 5. 防治效果
• 其他不致损坏的标本,可以暂时放在标本 箱中,带回压制和整理。
• 败坏的果实,先用纸分别包裹,然后放在 标本箱中,以免损坏及沾污。
• 黑粉病标本,要放在纸袋中或用纸包好, 避免孢子混杂而影响鉴定。
标本的采集
采集要有记载,主要内容是: 寄主名称 采集日期和地点 采集人姓名 主要发生情况 必要的生态因子
侵染性病害及非侵染性病害的比较
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发病因素 病原、寄主、环境 环境、寄主
侵染性/传染性


大多数病害有病征,
病征
病毒和植原体病害

无病征
病害分布 具有发病中心 均匀、集中
可恢复性


真菌病害的特点
1. 症状类型: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2. 病征类型:黑粉、白粉、锈状物、霉状
• 寄主的鉴定很重要,许多病害标本,尤其是锈菌 和黑粉菌,不知道寄主是很难鉴定的。对于不熟 悉的寄主,最好能采得花、芽和果实等,有助于 鉴定。
标本的采集
• 每种标本采集的件数不能太少,在制作 和鉴定过程中常有损坏.多余的标本还 可以交流。一般叶斑病标本,最少采十 几张叶片。
标本的采集
• 采到的标本,如果干燥后容易卷缩的(如 稻叶),最好是随采随压。
如:叶、果、枝感病在25%以下为轻微(+),叶、 果、枝感病在26%~50%为中等(++),
叶、果、枝感病在51%以上为严重(+++)
二、病害的识别及初步诊断
1. 病害及非病害。 2.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病害症状及病征特点。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1.分布的特点 2.病征的有无 3.有无传染性
三、标本的采集
标本是生物性状和分布的记载,植物 病害标本也是症状最好的描述。如果采集 和整理得很好,按一定的系统排列保存, 对教学和研究的作用更大。
标本的采集
病害标本采集的用具: 标本夹 标本箱 刀、剪、锄、锯 小玻瓶、标本纸 纸袋、标签和记录本等。
标本的采集
• 病害标本: 主要是有病的根、茎、叶和果实等, 好的标本要有各受害部位在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 真菌病害则上面有子实体更好。
物、颗粒状物、菌核。
细菌病害的特点
1. 症状类型:坏死Biblioteka (晕圈、水浸状)腐烂、 萎蔫、畸形
2. 病征类型:菌脓
病毒病害的特点
• 1.症状类型:变色、坏死、 畸形 • 2.无病征
★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上的应用
• 通过症状观察可以确定园林植物是否染 病并作出初步诊断;
• 植物病害症状的特点: • 特异性 • 阶段性 • 差异性 • 相似性
病状
病征
病状类型 病状描述 有无病征 病征描述
• 标本采集,每组十种病害标本(附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