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林木病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林木病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病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直接导致生病的因素。

P42、病症——由病原物表现在病部的特征。

(或在病部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

)P53、病程——病原物到达植物体表后,通过一定途径侵入到组织内部,建立起寄主关系,并经过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和寄主植物一系列生理、解剖上的反应,最终表现出病状。

这一整个过程如以植物受病后的活动为出发点,称之为发病过程,简称病程。

P434、菌核——组织形态与子座相似,但其外层菌丝交织得更为紧密,并呈褐色或黑色,内部较疏松的特殊结构。

(或:由菌丝交织而成的一个坚硬的营养结构,具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和休眠作用,休眠后经过萌发,再产生孢子的子实体。

)P145、菌丝——真菌典型的营养体由纤细的丝状体构成,这种细丝称为菌丝。

P126、子实体——在高等真菌中,无论是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都可能与其周围的菌丝聚生成一个组织体,称为子实体。

P167、转主寄生现象——一种锈菌当发育到某一特定阶段时,必须转换寄主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P228、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

有时用毒性一词表示。

P379、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有机体上生活,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生物体或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生物。

P36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后,便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这称为系统侵染。

P4511、局部侵染——绝大多数真菌和细菌扩展的范围都只限于侵染点附近,这称为局部侵染。

P4512、担子果——有些担子菌的次生菌可以组织成复杂的特殊结构。

P2113、子座——一个致密的营养组织,很像一个垫子,上面或其内部形成子实体或直接产生孢子。

(或:是一个垫状或壳状的营养体结构,常在其中或其上产生子实体。

)P1414、寄生性——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

P3615、子囊果——子囊通常集生成层,外包以数层菌丝组织,形成一个固定形态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

园艺植物病理学习题修改后

园艺植物病理学习题修改后

园艺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其它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它的营养、生长、生殖、发育受到显著障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萎蔫: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

3、病理过程: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病变而逐渐表现出病态的过程则成为植物的病理过程(又成病理程序)4、寄主:病原物依附的植物被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

5、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称为病原物。

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

二、填空题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经济作物病害)等。

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有(变色)、(坏死和腐烂)、(萎蔫)、(畸形)等。

3、植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等。

4、植物病害因病原不同可分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是否植物病害?主要根据是否有病理过程以及是否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来判断。

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相互关系。

引起植物病害的基本因素有病原、寄主以及环境条件等。

病原是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

寄主对病原侵染进行积极的抵抗,寄主的抵抗力强于病原物的侵染力时病害不能发生。

环境条件一方面影响寄主植物,另一方面也影响病原物,只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时病害才有可能发生。

植物病害要发生必须有病原、寄主以及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在每一具体病害中这三则中往往存在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苗木猝倒病来说,苗期本身非常感病、苗床地环境条件也非常适合病害发生,故病害发生与否常与病菌是否存在以及病原物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又如苹果腐烂病病害发生与否常与寄主抗病性强弱有关;再如银杏苗木茎腐病的发生与否常与是否出现大量伤口出现有关,而伤口的出现与阳光直射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有利于伤口出现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病害大发生。

植物病理学习题和答案1

植物病理学习题和答案1

---------------------------------------------------------------最新资料推荐------------------------------------------------------植物病理学习题和答案1----------------------- Page 1----------------------- 《园艺植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1 / 26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病征:植物感病后,由病原物在病部构成的特征。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一种较坚硬的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的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个---------------------------------------------------------------最新资料推荐------------------------------------------------------ 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2、萎蔫;3、病理过程;4、寄主;5病原物;二、填空题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等。

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有()、()、()、()等。

3、植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等。

4、植物病害因病原不同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是否植物病害?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相互关系。

第二章一、概念题1、菌核;2、菌索;3、隐症现象;4全寄生;5、带毒现象;6、半寄生;7、子实体;二、填空题1、真菌常见的无性孢子类型有()、()、()、()、()、()等。

2、真菌繁殖分为()和()两种繁殖方式,各产生()和()两种类型的孢子。

3、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有()、()、()等有关。

4、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为(),主要()的方式进行繁殖。

5、植物病原病毒是()的()。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等形状。

6、植物细菌病害的常见症状类型有()、()、()、()等。

7、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有()、()、()、()等。

8、菟丝子是()植物,主要通过()传播。

9、()是防治槲寄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10、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有()、()、()、()、()等。

11、真菌能产生()和()孢子,前者在()上有重要作用,后者在()上有重要作用。

12、真菌常见的有性孢子类型有()、()、()、()等。

三、简答题1、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2、植物病原病毒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3、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有那些特点?4、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有那些?5、生物五界分类系统有那些界?四、论述题1、绘图说明真菌典型的生活史第三章一、概念题1、寄生性;2、致病性;3、专性寄生物;4、弱寄生物;5、强寄生物;6、免疫;7、抗病;8、感病;9、耐病;10、避病;11、转主寄生现象;12、减毒现象;13、寄生专化性二、填空题1、根据病原物的寄生性强弱,可以病原物划分为()、()、()、()等。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

园林植物病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病原物越冬: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某种存活方式和在某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

酸雨:大气污染:臭氧(O3)、二氧化硫(SO2)、氢氟酸(HF)、过氧硝酸盐(PAN)、氮化物(NO2,NO)和氯化物(Cl2HCl)等物质溶解于水中,随着雨水的飘落,成为酸雨。

病原物:寄生物病原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还有类立克次体等。

侵染性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

溃疡:树干韧皮部坏死(植物茎、小枝、枝或干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肿胀、扁平或裂缝状,变色的坏死区域)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

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为典型症状。

综合症状: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可含1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

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是一个多核的单细胞。

菌丝的变态: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主要有吸器、附着胞和假根3种。

菌组织: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其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或其它特殊结构。

菌组织有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菌核:是由菌丝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形状、大小、色泽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的如菜籽,大的如拳头。

(是菌丝的变态结构之一)孢囊孢子: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

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

(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小块逐渐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农大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农大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农大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病症和病状2.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3.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4.生理小种和专化型5.胞囊和泡囊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任何一种病害的发生都是由有关病原物、寄生植物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2.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的病征。

()3.多数真菌有性阶段对植物病害流行不起重要作用。

()4.半知菌亚门各类群真菌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5.锈菌的夏孢子具有分生孢子的功能。

()6.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是通过锁状联合的形式实现细胞分裂的。

()7.鞭毛菌和接合菌都可以产生内生的无性孢子。

()8.所有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统称为病原物。

()9.芽孢是细菌的繁殖单位。

()10.对于非持久性病毒,用治虫的方法防治比较困难。

( )11.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2.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

()13.植物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体内存活。

( )14.真菌芽殖型分生孢子全部来自产孢细胞。

()15.所有的植物寄生线虫都具有口针。

()16.八界系统中广义的菌物涉及藻物界、原生动物界和真菌界。

()17.同一植物病毒粒体中含有DNA和RNA。

( ) 18.子囊和担子都是真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

( )19.依据无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分生孢子个体发育特点。

( )20.植物线虫多以二幼虫侵入寄主。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引起植物病害的非生物因素有等,生物因素有。

2.原核生物界可分为四个门,植原体属于门,主要引起植物的病。

3.菌丝体的类型有,菌丝的变态主要有;菌组织的类型有,菌组织体类型有,其具有的功能。

4.真菌有性生殖方式有,有性孢子类型有。

《农业植物病理学》结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结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结课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2分)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称为( )A. 寄主B. 病原C. 真菌D. 细菌答案:B2.(2分)用90%晶体敌百虫防治害虫,用药75%加水90kg 喷雾,则稀释倍数为( )A. 1000倍B. 1200倍C. 1500倍D. 1800倍答案:B3.(2分)以下哪种害虫在福建危害园林植物最严重?( )A. 美国白蛾B. 小地老虎C. 华北蝼蛄D. 榆紫叶甲答案:B4.(2分)园林植物钻蛀害虫天牛和小蠹都属于( ).A. 鳞翅目B. 直翅目C. 鞘翅目D. 等翅目答案:C5.(2分)苗期病害是播种或扦插繁殖幼苗时常见的病害,一般在出苗后哪一阶段内发生最严重?( )A. 5-10天B. 10-15天C. 10-30天D. 30天以后答案:C6.(2分)以下哪类昆虫其变态类型不属于过渐变单态?( )A. 蓟马B. 蝶C. 粉虱D. 蚧答案:B7.(2分)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的前翅类型是( ).A. 膜翅B. 鳞翅C. 半鞘翅D. 复翅答案:B8.(2分)以下哪类昆虫的翅为覆翅?( )A. 蚜虫B. 蝗虫C. 苍蝇D. 蜜蜂答案:B9.(2分)以下哪类介壳虫其雌虫体大,肥胖,体节明显,能自由活动?( )A. 绵蚧B. 粉蚧C. 蜡蚧D. 盾蚧答案:A10.(2分)波尔多液属于( )A. 保护剂B. 治疗剂C. 有机杀菌剂D. 植物源杀菌剂答案:A11.(2分)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无论是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结构形式简单或复杂,统称为( )A. 子实体B. 配子囊C. 担子果D. 子囊果答案:A12.(2分)光周期是指昼夜交替时间在( )中的周期性变化.A. 一年B. 一季C. 一个月D. 一天答案:D13.(2分)盆土消毒属于( )A. 植物检疫B. 生物防治C. 化学防治D. 园艺防治答案:D14.(2分)以下哪项不符合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A. 离蛹B. 幼虫无足型C. 全变态D. 孤雌生殖答案:D15.(2分)关于月季白粉病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B. 感病株叶片呈现白粉病斑C. 高温多湿环境可以预防发病D. 感病严重时引起早落叶,花蕾畸形等答案:C16.(2分)以下哪种昆虫其消化道具有滤室这一特化结构?( )A. 蚜虫B. 蝗虫C. 天牛D. 菜粉蝶答案:A17.(2分)对于植物的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哪种杀菌剂进行防治?( )A. 多菌灵B. 粉锈宁C. 链霉素D. 甲基托布津答案:C18.(2分)以下哪类病原可以通过种子和花粉传播?( )A. 病毒B. 线虫C. 细菌D. 真菌答案:A19.(2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植物病状中的坏死类型?( )A. 疮痂B. 腐烂C. 溃疡D. 叶枯答案:B20.(2分)在害虫预测预报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昆虫激素是( )A. 蜕皮激素B. 性外激素C. 报警外激素D. 踪迹外激素答案:A21.(2分)以下哪类蛾的幼虫蛞蝓型?( )A. 螟蛾B. 毒蛾C. 刺蛾D. 夜蛾答案:C22.(2分)下列哪一项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一种过渡形式?( )A. 菌索B. 子座C. 菌核D. 假根答案:B23.(2分)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蛴螬是( )幼虫的总称.A. 金龟子B. 天牛C. 叩甲D. 地老虎答案:A24.(2分)下列哪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A. 喷雾B. 拌种C. 熏蒸D. 注射法答案:B25.(2分)以下哪种害虫的成虫具多型现象?( )A. 袋蛾B. 舞毒蛾C. 小地老虎D. 家白蚁答案:D26.(2分)以下哪种害虫属于完全变态类型?( )A. 蝗虫B. 蚜虫C. 蝇D. 叶蝉答案:C27.(2分)下述( )不属于影响园林植物害虫生长发育的生物因素范畴.A. 园林植物B. 捕食性天敌C. 昆虫病原细菌D. 人为活动答案:D28.(2分)下列哪一项不是非侵染性病害?( )A. 土壤水分失调B. 温度不适宜C. 营养失调D. 虫咬答案:D29.(2分)以下哪种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及强烈的熏蒸作用?( )A. 敌杀死B. 敌敌畏C. 氧乐果D. 灭幼脲答案:B30.(2分)胃毒剂主要用于防治哪类口器的害虫?( )A. 刺吸式B. 虹吸式C. 咀嚼式D. 锉吸式答案:C二、多选题1.(2分)对于园林植物蛀干害虫的热点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该类害虫的成虫和幼虫生活都较隐蔽.B. 危害时害虫的虫口较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C. 常蛀食园林植物枝干的韧皮部.木质部等,危害严重.D. 主要包括天牛.小蠹.木蠹蛾.茎蜂等类群.答案:B,C,D2.(2分)园林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严重性体现在( ).A. 多数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传播园林植物病毒病害,加剧危害程度.B. 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造成对叶片的直接损害,严重时可以将叶片全部吃光.C. 该类害虫多数可以分泌蜜露.蜡被等物质,遮盖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影响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对于该类害虫可以选择使用胃毒剂进行化学防治.答案:A,C3.(2分)下述( )的口器类型不是刺吸式口器.A. 大青叶蝉B. 桃蚜C. 扁刺蛾D. 黑翅土白蚁答案:C,D4.(2分)下述害虫( )可以通过吸食园林植物汁液而危害.A. 大青叶蝉B. 温室粉虱C. 草履蚧D. 梨冠网蝽答案:A,B,C,D5.(2分)对于食叶类害虫舞毒蛾而言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鳞翅目夜蛾科.B. 成虫雌雄二型,一般雄性成虫触角为线状,雌性成虫触角为羽状.C.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取食园林植物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D. 一般一年一代,以完成胚乳台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 答案:A,B,C三、判断题1.(2分)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答案:错误2.(2分)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类.( )答案:正确3.(2分)一般低等真菌形成有隔菌丝,高等真菌产生无隔菌丝.( )答案:错误4.(2分)植物感染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后,就可保护植物避免同一病毒强株系的侵染的现象称为带毒现象.( )答案:错误5.(2分)10.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答案:错误6.(2分)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地下部,在根系上产生许多的瘤状物,地上部不出现症状.( )答案:错误7.(2分)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答案:错误8.(2分)垂直抗病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 )答案:错误9.(2分)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答案:错误10.(2分)病害的三角关系是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正确11.(2分)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答案:错误12.(2分)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答案:错误13.(2分)桃缩叶病早春桃芽膨大期和展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答案:正确14.(2分)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答案:错误15.(2分)根结线虫病用40%克线磷1000倍液均匀地喷洒在受病植株上,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答案:错误。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2、萎蔫;3、病理过程;4、寄主;5病原物;二、填空题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 )、( )、( )、( )等。

2、植物病害得病状主要有( )、( )、( )、( )等。

3、植物病害得病症主要有( )、( )、( )、( )、( )等。

4、植物病害因病原不同可分为( )与( )。

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就是否植物病害?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得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她们之间相互关系。

第二章一、概念题1、菌核;2、菌索;3、隐症现象;4全寄生;5、带毒现象;6、半寄生;7、子实体;二、填空题1、真菌常见得无性孢子类型有( )、( )、( )、( )、( )、( )等。

2、真菌繁殖分为( )与( )两种繁殖方式,各产生( )与( )两种类型得孢子。

3、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害得原因有( )、( )、( )等有关。

4、植物病原细菌得形态为( ),主要( )得方式进行繁殖。

5、植物病原病毒就是( )得( )。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 )、( )、( )等形状。

6、植物细菌病害得常见症状类型有( )、( )、( )、( )等。

7、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发生得原因有( )、( )、( )、( )等。

8、菟丝子就是( )植物,主要通过( )传播。

9、( )就是防治槲寄生得唯一有效得方法。

10、线虫病害得防治方法有( )、( )、( )、( )、( )等。

11、真菌能产生( )与( )孢子,前者在( )上有重要作用,后者在( )上有重要作用。

12、真菌常见得有性孢子类型有( )、( )、( )、( )等。

三、简答题1、植物病原细菌得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2、植物病原病毒得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3、鞭毛菌亚门与半知菌亚门有那些特点?4、植物病毒病得症状与防治方法有那些?5、生物五界分类系统有那些界?四、论述题1、绘图说明真菌典型得生活史第三章一、概念题1、寄生性;2、致病性;3、专性寄生物;4、弱寄生物;5、强寄生物;6、免疫;7、抗病;8、感病;9、耐病;10、避病;11、转主寄生现象;12、减毒现象;13、寄生专化性二、填空题1、根据病原物得寄生性强弱,可以病原物划分为( )、( )、( )、(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病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病原物越冬: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某种存活方式和在某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

酸雨:大气污染:臭氧(Q)、二氧化硫(SQ)、氢氟酸(HF)、过氧硝酸盐(PAN、氮化物(NQ,NO和氯化物(CbHCI、等物质溶解于水中,随着雨水的飘落,成为酸雨。

病原物:寄生物病原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还有类立克次体等。

侵染性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

溃疡:树干韧皮部坏死(植物茎、小枝、枝或干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肿胀、扁平或裂缝状,变色的坏死区域)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

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为典型症状。

综合症状: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可含 1 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

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是一个多核的单细胞。

菌丝的变态: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主要有吸器、附着胞和假根3 种。

菌组织: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其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或其它特殊结构。

菌组织有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菌核:是由菌丝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形状、大小、色泽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的如菜籽,大的如拳头。

(是菌丝的变态结构之一)孢囊孢子: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

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

(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小块逐渐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形、梨形或球形,具一或二根鞭毛,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后,鞭毛收缩,产生细胞壁进行休眠,然后萌发形成新个体。

(无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异型配子囊交配形成的,每个子囊通常产生8 个子囊孢子。

(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由体细胞或菌丝接合形成的棒状物——担子,? 经减数分裂后在担子外面形成的 4 个小孢子叫担子孢子。

发生在担子菌中。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子囊果瓶状或球形顶端具孔口闭囊壳:子囊果完全封闭呈球形鞭毛分生孢子盘:由菌组织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

MLQ :植物类菌原体残毒:在施用农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和环境今残留毒物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残留毒性或残毒。

侵染程序: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侵染过程,包括接触、侵入、潜育和发展4个时期。

初侵染: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来,在一个生长季节的开始,病原物所进行的第一个侵染程序再侵染:初侵染完成后,在病株上所产生的繁殖器官又传到健康植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重复的侵染系统侵染:病毒、类菌质体、少数真菌和细菌等,病原物侵入后能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

如翠菊黄化病、丁香花叶病等。

局部侵染:对大多数真菌和细菌来说,在寄主体内的扩展范围,只限于侵染点附近。

如叶斑病类寄生:(依赖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成为寄生性)转主寄生:指有的真菌在不同的寄生阶段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不同的两种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杀菌剂:防止真菌性病害的农药药剂温度不适:植物必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超过了它们的适应能力,植物的代谢过程将受到阻碍,组织将受到伤害,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

水分不适:土壤中水分不足或过多以及供应失调,而对园林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植物检疫: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措施。

具有强制性和预防性。

检疫有害生物:在国内尚未发生或仅局部地区发生,传入机率较高,适生性较强,对农业生产和环境有严重威胁,一旦传入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有害生物。

二、绘图题图示病三角与病害四面体理论。

图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的形态特征。

图示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图示半知菌亚门载孢体的主要类型。

图示真菌分生孢子的主要类型。

图示真菌菌丝的主要类型。

吸器附着胞假根图示子囊菌亚门外囊菌属的形态特征。

图示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的形态特征。

三、简答题简述真菌的有害之处。

1•侵染植物引致病害。

2.引起人、畜病害一皮肤病。

3.食物中毒:甘薯黑斑病菌、麦角菌。

4.使食品、贮藏物质受损:木材、皮毛发霉。

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传播途径。

病原物越冬越夏,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而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病原无越冬越夏后,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通过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等场所越冬和越夏后,经过自然因素如:风、雨、水、昆、虫、其它动物传播简述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

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什么是植物病害四面体理论?在管理植病系统中,人起着主要的作用。

在病三角的基础上,加上人的因素就构成了植物病害概念的四角关系。

什么是植物病害的病三角理论。

病三角包括:寄主、环境、病原物。

寄主和病原物是形成病害的两个基本因素,没有寄主和病原的存在,病害也就无从发生。

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物的侵染和寄主的反侵染活动,始终贯穿于植物病害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的进展中,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无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

当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时,病害就难以发生或发展缓慢,甚至病害过程终止,植物仍保持健康状态,或受害轻微。

反之,病害就难以顺利发生或迅速发展,植物受害也重。

因此,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互相作用的结果。

换言之,园林植物病害是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简述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化学方面因素。

植物营养失调、环境污染、药害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特征。

没有病症、成片发生、没有传染性、可以恢复简述植物病害的主要非生物病原。

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和光照等;化学因素:养分失调、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

简述苗木立枯、猝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

(简述苗木立枯、猝倒病的主要病原。

)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

猝倒病是倒伏(腐霉),立枯是死而不倒(丝核菌)。

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类群。

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螨类以及非生物原因等。

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常见症状类型。

叶斑、炭疽、白粉、锈病、煤污、黄化、花叶、畸形、毛毡和藻斑等。

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防治原则。

清除侵染来源、喷药保护、农业技术措施、抗病育种简述园林植物枝干溃疡病的发生特点。

树干韧皮部坏死简述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防治原则。

1.检疫2.将易感病树种种植于易发病区3.用松焦油原液和不脱酚洗油涂干4.及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简述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

干锈、溃疡、丛枝、枯萎、瘤肿等。

简述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主要生物性病原类群。

真菌、细菌、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简述植物根部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

根及根颈部皮层或木质部腐烂根颈部瘤状突起地上部分叶黄、叶小、放叶迟缓、早落简述生物性病原主要类群。

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还有类立克次体等。

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土壤杆菌属、布克氏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棒形杆菌属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传播与侵入途径。

传播:雨水、昆虫介质、工具传播侵入途径:(1)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2)各种伤口:自然伤口:风雨、冰雹、冻害、昆虫人为伤口:耕作、嫁接、收获、运输。

简述植物病害的越冬场所。

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四、论述题试论述诊断园林植物真菌性、细菌性和类菌原体病害的基本方法。

真菌性:(1)掌握各类真菌致病特点的基础上(2)对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3)形态观察与鉴定。

(4)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症,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生出子实体来。

细菌性:(1)症状识别:水浸状、菌脓、菌痂、流胶。

(2)显微镜检查:喷菌现象。

(3)分离培养:观察单个菌落特点。

(4)人工接种。

(5)链霉素防治:植物病原细菌对链霉素敏感,可用于防治细菌病害。

类菌原体病害:(1)球形,无细胞壁,只有单位膜。

(2)在培养基上形成“荷包蛋”状菌落。

(3)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

(4)弓I致黄化、矮缩、丛生、小叶。

(5)必须依赖昆虫介体传播。

试论述耕作防治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

又称栽培防治,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使用无病种子、苗木、种薯以及其它繁殖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传播和压低初侵染接种体数量。

(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轮作、间作、套种、土地休闲和少耕免耕。

(3)保持田园卫生:清除收获后病株残体、生长期拔除病株、铲除发病中心(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要素。

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

提倡合理施肥和灌水。

试论述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过程及检验检疫方法。

传播过程: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松褐天牛,每头天牛成虫体上平均约带有上万条线虫。

每年5-7月,当松褐天牛的成虫飞往松树嫩梢上取食,进行补充营养和产卵时,线虫即从天牛咬食的树皮伤口处侵入树体内,在树脂管内开始增殖,并向其他部位扩散,连续以4-6天1代的速度大量繁殖。

8-9月高温季节,被侵染的松树开始出现症状,并迅速枯死。

秋后天牛幼虫侵入松树木质部,并在蛹室内越冬。

此时,线虫也停止繁殖,直至次春,3龄幼虫大量聚集在天牛的蛹室和驻道周围越冬。

当次年5月天牛羽化飞出时,虫体上潜伏的线虫被携带到靖康的松树上侵入危害。

松材线虫还可以随采伐的病树原木及其制品,远距离传播到无病区,这些带有线虫的病树木材,往往是最初的侵染源。

检验检疫方法:1.直观检验:产地调查时使用,观察有无树脂分泌减少、停止,针叶变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现象,同时观察树干上有无天牛蛀食的痕迹、产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检查。

2.解剖检验: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材质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现象;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

3.漏斗分离检验4.接种试验:把分离到的松材线虫接种到健康的松树上,观察健康树是否发病试论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特征、传播途径和除害办法。

危害特征: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传播途径:近距离:天牛等媒介昆虫传带远距离:借助感病苗木、松材、枝桠及其他松木制品的调运除害办法:砍除病树、药剂熏蒸、水浸处理、集中烧毁名木古树治疗药剂:目前对松材线虫病的治疗主要是利用高效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树干打孔注射或根部浇灌,丰索磷、治线磷的疗效分别达94.7%和92.5%生防:总状头霉、日本亮耳菌、纤小指孢霉、节丛孢和矛线虫试论述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诊断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