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杰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庆医科大学】小儿机械通气基础

【重庆医科大学】小儿机械通气基础
• 高频振荡通气(HFO)Lukenheimer1972,
3~50Hz/min Bryan 1980
• 高频胸壁挤压通气(HFCWC)Ziduka 1983
3~11Hz/min 胸壁气囊震荡充气完成送气
医学ppt
28
医学ppt
29
医学ppt
30
医学ppt
31
体外膜肺(ECMO)
医学ppt
32
ESPRIT
NICO:SpO2,ETCO2
细胞
呼吸机的作用
医学ppt
14
人工呼吸机
人工呼吸机是一系列肺通气装置(Lung Ventilator)的总称。他只能完成气体进出肺泡的通气 过程,他不同于人工心肺机、人工肾等人工脏器, 不能代行完整的呼吸功能,对气体交换过程的弥散、 肺循环等影响少或无影响,故称通气机。
负压呼吸机
-铁肺时代
医学ppt
17
气管切开
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in 1555 by Andreas Wesele Vesalius
医学ppt
18
铁肺(Iron Lungs)
病人身体位于坚固的容器内,头部伸出在外,颈 部以橡皮垫密封,用机械泵使容器内发生周期性正、
医学ppt
24
医学ppt
25
自动肺泵呼吸器 简图 K. B. Pinson 美国 1944
医学ppt
26
1950年代的铁肺
医学ppt
27
高频呼吸机
• 高频正压通气(HFPPV)Sjostrnd 1969
60~120次/min
• 高频喷射通气(HFJV)Klain, Smith 1977

儿童医院PPT

儿童医院PPT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03
PART 03
第三部分
标题文字内容
01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2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3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4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02
PART 02
第二部分
标题文字内容
01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2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3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04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80%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

儿科护理学绪论重庆医大儿童医院《儿科护理学》课件

儿科护理学绪论重庆医大儿童医院《儿科护理学》课件
• 疾病种类不同: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 • 感染性疾病较多。 • 临床表现不同: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 • 限性,易发生并发症如败血症、呼吸、 • 循环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 • 新生儿、体弱儿对严重(yánzhòng)感
染性疾病反应 • 低下,应特别注意。
第二十七页,共48页。
第三节
3.诊治(zhěnzhì)特点
第三节
3.免疫(miǎnyì)特点
• 皮肤粘膜的屏障(píngzhàng)作用差
• 体液免疫功能
防御能力差
• 细胞免疫功能 均不健全 (jiàn
6个月以内,从母体获得被动免q疫u,á对n某) 些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
力,以后来自母体的IgG 浓度下降,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
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
影响。
第二十五页,共48页。
第三节
(三) 儿科临床(lín chuánɡ)特点
1.病理特点 维生素D缺乏
婴儿:佝偻病 成人: 骨软化症
婴儿(yīng ér): 支气管肺
肺炎(fèiyán)链球菌炎所致
的肺部感染
年长儿:大叶性肺炎
第二十六页,共48页。
第三节
2.疾病特点(tèdiǎn)(与成人比较)
第三节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màibó))次 数
年 龄 呼吸(次/分) 心率(脉搏)(次/分)
新生儿 1岁以内 2~3岁 4~7岁 8~14岁
40~45 30~40 25~30 20~25 18~20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第二十三页,共48页。
第三十二页,共48页。
第三十三页,共48页。

学习课件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ppt课件

学习课件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ppt课件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三、儿科病房
(二)小儿病房的护理管理特点 1.环境管理 冬季新生儿室温为22~24℃,婴幼儿为20~ 22℃,湿度为55%~65%。儿童病室的温度18~20℃, 相对湿度为50%~60%。定时通风,避免对流风。 2.生活管理 做好饮食管理,饮食既要符合疾病的要求,又 要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次用餐后食具应进行消 毒。患儿的衣服由医院提供,经常换洗,保持清洁。根据 患儿不同年龄,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制度,帮助患儿消除或减轻因住院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三、儿科病房
(二)小儿病房的护理管理特点 3.安全管理 小儿病房安全管理内容繁杂 (1)防跌伤 (2)防烫伤、电击伤、锐器伤: (3)防走失 (4)防误用药 4.预防感染
第二节 小儿健康评估特点
一、健康资料的收集
(一)小儿病史的采集与书写 1.一般情况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心理社会状况 6、家族史
一、儿科门诊
(一) 设置与特点 1.预诊处 预诊处通常设在儿童医院大门口。 预诊的目的: 甄别传染病,减少交叉感染; 协助家长选择就诊的科别; 赢得抢救时机。 2.门诊部 3.传染病隔离门诊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一、儿科门诊
(二) 护理管理特点:人员的流动量较大,陪伴小儿就诊的人 员多,患儿家长的焦急。管理需注意: 1.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4.提供健康教育 5.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难点: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重点:儿童健康评估的特点 重点: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的技巧
第四节 小儿心理 护理
难点:小儿心理护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ppt课件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ppt课件
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
急诊监护室 毛杰
精选ppt
一 、使用对象:
❖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 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 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
精选ppt
二、监护仪的作用
❖ 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及时发现医务人 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或来不及察觉的危 急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在降低死亡 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上发挥
2、在每个P波后找QRS波 3、测量R-R间歇 4、测量QRS波群
❖ 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导联心 电图。
❖ 最常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
精选ppt
❖ 波形的清晰度调整。 ①(过滤或手术):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
的伪差和干扰。 ②(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
真实的ECG波。 ③(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中,可滤除掉
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方法和配合要点。评估患 者病情及皮肤情况,询问患者需要并协助解决
2、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和有无电磁波干扰
3、接通电源,开监护仪再次检查,电极片连导联线上
4、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
5、粘贴电极片:暴露胸部,生理盐水纱布清洁皮肤并用干 纱布擦干,定位、粘贴电极片
6、监测SPO2:评估手指皮肤完好,无灰指甲及指甲油, 温暖,末梢血运良好。连接指脉氧探头
精选ppt
标准附件
精选ppt
四、 监护仪的使用参数
❖ 1、心率(HR): 定义: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值:成人为60~100次/分 ❖ 2、呼吸/呼吸率(RESP): 定义:肺部每分钟呼气和吸气的总周期数 正常值:成人为16~20次/分 ● 3、心电(ECG): 定义:心电图是心肌产生电位变化的体表记录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ppt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ppt课件
间质液 25%
细胞内液 40%
血浆 5%
血浆 5%
血浆 5%
细胞内液 40%
细胞内液 40%~45%
新生儿78%
~1岁70%
2~14岁65%
成人55~60%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变化的是间质液
血浆及细胞内液保持相对恒定
(二)体液电解质组成的特点(与成人相似) 细胞外液:Na+ 、Clˉ、HCO3ˉ组成 (K + 、 Ca2 + 、 Mg 2+ 蛋白质) Na+ 占阳离子总量90%。 细胞内液:K+ 、Mg2+ 、HPO42ˉ, (Ca2 + 、Na+ 、 蛋白质 、HCO3 - 、Cl-) K+大部分处离解状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新 生 儿: K+、Clˉ、HPO42ˉ及乳酸偏高, Na+ 、Ca2+、HCO3-偏低,余同 成人。
肾功能不好则禁补钾。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正常血清钾浓度3.5~5.5mmol/L) 病因 输入过多:大量输入钾盐或库存血 肾排钾过少:肾衰、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 钾分布异常:严重溶血、缺氧、代谢性酸中毒,钾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
01
02
03
04
神经肌肉:兴奋性↓,精神萎靡、四肢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稍干燥
干燥
极干燥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循环

四肢稍凉
厥冷、皮肤花纹、血压↓
2、脱水性质
指现在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30-150mmol/L

PSVT(3)

PSVT(3)

➢房室
(<5y多见,1y内发病高峰,此后SVT
60-90%自然消失,约1/3 在4-6岁再发)
➢窦房结
➢房内
小儿PSVT分类
➢房室结内 和 房室 折返心动过速 90%
旁路折返室上速
ESO P’
阵发性室上速的急性治疗
治疗原则
病因 发病机制 持续时间 心功能状态
阵发性室上速的急性治疗
无心衰或轻度心衰,血压尚正常者 婴儿 ➢ 刺激迷走神经法:潜水反射
首发年龄<生后2月,93%婴儿期消失,其中33% 5~10岁复发 首发年龄>5岁,75%均有复发
Perry JC,J Am Coll Cardiol.1990.16:l2l5一l220
阵发性室上速的预防复发治疗
反复发作者口服相应的药物 如地高辛或心得安:单独或联合应用6月~1年 可用心律平或胺碘酮
兴奋迷走的措施一方面治疗心动过速,另外有鉴别作用。 只有室上速可以因兴奋迷走而突然终止,而其他快速心律 失常或无反应或逐渐减慢心率。
阵发性室上速的急性治疗
无心衰或轻度心衰,血压尚正常者 婴儿 ➢ 药物治疗
✓ 心律平:可首选,作用快、复率高、副作用小; 剂量1~1.5mg/kg加入10%葡萄糖10~20ml中3~5 分钟内静注,如无效,10~20分钟可重复。≯3次
伴心衰,血压尚正常者 婴儿或年长儿 ➢ 直流电击复律 ➢ 食道心房调搏 ➢ 地高辛或西地兰
阵发性室上速的急性治疗
伴或不伴心衰,血压降低者 婴儿或年长儿 ➢ 直流电击复律 ➢ 加压药物
新福林,每次0.1~0.25mg/kg+NS10ml静脉缓推 甲氧胺,每次0.1mg/kg 多巴胺
小儿PSVT的自然演变
➢ 食道心房调搏
超速起搏或心房程序刺激终止PSVT 对病窦合并PSVT较为适宜

小儿惊厥-重庆市儿童医院课件

小儿惊厥-重庆市儿童医院课件
感染性惊厥主要由各种病原体引 起的脑部感染所致,如脑炎、脑 膜炎等。这些感染可导致脑部神 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
非感染性惊厥
非感染性惊厥与非感染性疾病相 关,如癫痫、脑发育异常等。这 些疾病可导致脑部神经元异常放 电,引发惊厥。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突然发作
小儿惊厥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 的全身或局部抽搐,伴有意识 障碍,如意识模糊、昏迷等。
小儿惊厥-重庆市儿童医院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小儿惊厥概述 • 小儿惊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小儿惊厥的治疗与护理 • 小儿惊厥的预防与康复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小儿惊厥是儿童常见急症之一,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对患儿造成永久性伤 害。
重庆市儿童医院作为重庆市最大的儿童医疗中心,每年接诊大量惊厥患儿,积累了 丰富的临床经验。
总结词
该病例为复杂的小儿惊厥,症状表现多样,伴有其他并发症。
详细描述
患儿女,1岁半,因低血糖惊厥入院。惊厥表现为双眼上翻、手足搐搦、口吐白 沫,持续约10分钟。同时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
病例三:小儿惊厥合并其他疾病病例
总结词
该病例为小儿惊厥合并其他疾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 治疗。
详细描述
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神 经系统表现等。
鉴别诊断
01
02
03
癫痫
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 搐,无发热,发作间期脑 电图异常。
热性惊厥
多见于婴幼儿,与发热相 关,通常在发热24小时内 发生,发作后神经系统检 查正常。
脑炎
通常伴随发热、头痛、呕 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脑 脊液检查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小儿患上述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但多数处于潜伏状态 而不发生心肌炎,当机体遇到发热、缺氧、剧烈运动、 细菌感染、疲劳、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条件因子时 ,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病毒繁殖增速而促使发病 有人强调链球菌感染是使静止的病毒变为活动的重要条 件因子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太清楚,近年来研究较多,综合起来 有以下4种因素:
(二)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 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可临床诊断 为病毒性心肌炎
(三)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 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最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三、确诊依据
(四)应除外 风湿性心肌炎 中毒性心肌炎 先天性心脏病 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 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X线检查
• 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胸片示心影正常或增大,多为轻 度,有时呈中度或重度增大,呈普大型,左室较明显
• 有心力衰竭时可出现肺瘀血,肺水肿 • 有心包炎时可见积液征 • 有时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电生理检查
本病早期即可出现心电图异常 90%出现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过早搏动 其次为传导阻滞 可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或心室颤动 也可出现QRS波低电压,ST段偏移,T波倒置、平坦或 低平,Q-T间期延长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 多数S1低钝,可闻S3,S4及奔马律 • 心率多增快,也可过缓 • 心律失常多见 • 一般无器质性杂音,有时心尖部可闻及1-3/6级吹风样收
缩期杂音。有心包炎可闻及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体征 • 重者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体征 • 心源性休克者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四肢湿冷
1.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 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2.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最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三、确诊依据
(一)具备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发病同 时或l~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者
最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二、病原学诊断依据
(一)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
检、病理)
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
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
1.分离到病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最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二)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 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
心肌炎的治疗
休息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尽量保持安静,减轻心脏负 荷。一般应休息至症状消除后3~4周。有心力衰竭, 心脏扩大者,休息应不少于6个月,须待心力衰竭,心 律失常得到控制,心脏恢复正常大小以后,再逐渐增 加活动量。在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3个月。 防治诱因 应严防各种诱因,尤其是细菌感染。一般情 况下,常规应用青霉素1~2周,以预防链球菌感染。 如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代替
最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依据
(一)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二)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表现之一) (三)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 (I、II、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 动态变化 ,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 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 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 除外)及异常Q波 (四)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无症状的心肌炎一般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 临床怀疑,心电图无明显改变时可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高频心电图、心室晚电位、Q-T离散度协助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轻症者心脏可完全正常 重症可见心脏扩大,心脏搏动减弱,心功能减退
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
血像及血沉 心肌酶测定 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肌酶(CK) 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 氢酶(α—HBDH),天冬酸转氨酶(AST),在急性期均可升 高,但由于酶活力的增高易受非心脏因素的影响,故应 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心肌肌钙蛋白T 血清抗体检查 心内膜心肌活检(EMB)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
前驱症状约1/3~1/2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 状,持续数日到3周,然后出现心脏症状 轻者可无自觉心脏症状,仅表现心电图异常 一般病例表现为精神不振,苍白乏力、多汗,“长出气” 等年长儿可自诉头晕、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和疼痛 重症可出现浮肿,气急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发病急骤者可发生急性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肺水 肿,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脑综合征
最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对本诊断标准不能机械搬用,有些轻症 或呈隐匿性经过者易被漏诊,只有对临床资 料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心肌炎的临床诊断目前还存在的争议
心肌炎的诊断标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主要靠临床综合分析,容易误诊或漏诊 国内的诊断标准与国外不同 心肌酶谱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还存在争议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高 心肌炎的诊断是否一定要有心电图异常
1.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引起炎症 2.免疫机理 3.生化机理 氧自由基增多 4.穿孔素及细胞凋亡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
心脏病变轻重不等,主要为心肌细胞水肿、溶解、直至 完全坏死,间质及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 病灶可为局灶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 除心肌炎症外,心包、内膜都可受累 侵犯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律失常 慢性病例有心脏扩大,间质炎症,纤维化,形成瘢痕。
病毒性心肌炎
田杰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余罪
病毒性心肌炎的定义
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 肌急性或慢性炎症
近年来本病有逐渐增加的趋 势,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 脏病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现已知有20余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病毒的种类主要是 肠道和呼吸道病毒,多数为小RNA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对婴儿和儿童的心肌有特异的亲和力,故临 床上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最常见,约占半数以上 其次为埃可病毒 其他病毒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EB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