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详解(附英文参考答案)(运营及价值链管理)【圣才出品】

第19章运营及价值链管理19.1 中文答案详解一、思考题1.你是否认为制造商或服务组织更需要经营管理?请说明理由。
答:经营管理是包括战略管理、作业管理、价值链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在内的管理活动。
制造商与服务组织的特性决定了经营管理对其的重要性。
(1)制造商制造商是指制造有形产品的组织,例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手机制造商;三菱、丰田、福特等汽车制造商。
对于制造商来说,运营管理尤其重要。
因为制造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大部分在产品生产的运营过程中进行的,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运营系统是否先进,运营系统的构成如图表19-1所示。
图表19-1 运营系统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其中心活动就在于中间的转换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再到丰田的JIT(准时制生产)和美国的LP(精益生产),其管理方式研究核心都在于运营管理,目的在于提高运营效率。
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都是制造商在对运营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5S”活动、现场管理、看板管理、定置管理、物料需求计划(MRP)、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系统等等。
能否采取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是制造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服务组织与制造类型的企业有所不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有它自身的特性:①无形性。
指服务不具有有形的、可以看得见、接触到的外表或形状;②差异性。
服务的组成部分和质量水平很容易随不同的人、时间、地点而变化,不易稳定和统一;③不可分离性。
服务消费者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④不可储存性。
服务无法像有形产品那样贮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或销售;⑤而且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一般还不涉及任何物品的所有权转移。
例如,医院提供的医疗和健康护理服务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他们个人的健康问题;航空公司提供的运输服务可以使人们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游船线路提供度假和娱乐服务;军队提供防卫能力;诸如此类。
管理学罗宾斯第七版笔记1(完整版本)

管理学罗宾斯第七版笔记1(完整版本)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① 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 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5、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 (1) 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①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的位置而变化。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思考题1.你的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以及系统观点和权变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2.有人说,管理者最基本的职责是关注员工的工作绩效。
以达到希望的产出。
你怎么解释这个观点?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3.你认为为什么职位候选人的技能对雇主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管理者和你个人意味着什么?4.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为什么?5.管理对于组织是否重要?为什么?说明你的理由。
第二章思者题1.亨利?法约尔创立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场所? 玛丽?福莱特创立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场所? 弗雷德里克?泰罗创立的又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场所?2.数量方法是否能够帮助管理者解决人的问题,例如怎样激励员工以及如何合理地分配工作?请解释。
3.在一个电子企业环境中全球化会带来什么问题,请解释。
4.有人说创业精神只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5.哪一种组织使你感到更好服,是学习型组织还是传统的组织?说明你的理由.第三章思考题1.参看表3—1。
在这两种组织中,一线管理者的任务有什么不同?2.描述下列环境中的有效文化;(1)相对稳定的环境,(2)动态的环境.3.班级也有文化。
用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描述你所在班级的文化。
该文化是否约束你的导师? 怎么约束的?4.“企业的基础是关系”。
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对管理外部环境有什么启示?5.采用跨界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和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等方式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各有什么弊端?第四章思考题1.无国界组织对管理造成的潜在影响是什么?2.本章所述的霍夫斯泰德结构框架,能用于指导泰国一家医院或委内瑞拉一个政府机构的管理者吗?试讨论之。
3.比较组织走向全球化的各种方式的优点和缺陷。
4.一位从墨西哥调往美国管理一家位于亚利桑那州土桑市的制造工厂的管理者可能遇到哪些挑战?对于一位从美国派往墨西哥皿达拉哈拉市的管理者来说,是否会遇到相同的挑战?试讨论之。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思考题1.你的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以及系统观点和权变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答:授课教师是管理者。
管理者指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
授课教师就是协调一个团队(学习团队)达到教学目标的管理者。
具体说来,授课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工作可以用不同的观点来描述:(1)职能观点。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一般认为管理具有以下几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职能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计划。
教师不仅对一个学期的授课任务有详细的计划,还对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具体的安排。
②组织。
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还要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程的顺利进行,包括安排学习委员、班长等协助其教学工作的展开。
③领导。
表现在教师指导和激励所有的学生用心学习,个别时候还会找个人谈话,对学校好的同学进行表彰。
④控制。
教师要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2)角色观点。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 berg)这位杰出的管理研究者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即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人际角色。
作为课程的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授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校总结、汇报,并为该门课程的展开争取一定的教学资源。
②信息传递。
作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授课教师全权负责这门课程的展开,学校对该门课程的指示或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什么要求,都由授课教师代表全体学员向学校进行沟通和传达。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决策)【圣才出品】

第2章决策一、思考题1.为什么决策经常被描述为管理者工作的本质?答: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过程,它具有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动态性。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都离不开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作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如果没有决策,也就没有了管理。
一切管理职能中都渗透着决策职能,无论是计划、控制、组织,还是人事、沟通、激励,都离不开决策这一职能,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并运用决策职能。
(1)计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决策,如目标的确立、预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的选取、行动方案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决策。
(2)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决策,如组织结构形式、部门化方式的选择,职责和权限的分配,以及各职位人员的选配等,这些都是组织工作中的决策问题。
而人员配备以后如何加以使用和激励,这属于领导职能,也同样有一系列的决策要作。
至于控制职能中,绩效标准的制定,实际成绩与绩效标准之间偏差容许范围的确定,以及纠正偏差措施的选择等方面,也都需要进行决策。
因此,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在一次管理循环中,计划是开端,实施决策过程中的控制是终点,自始至终都是离不开决策的。
(3)一切管理人员都是决策者,都必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策,实施决策。
决策是一切管理者都要承担的基本任务。
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是决策者,车间的班组长、工段长也是决策者,不同的只是决策内容。
(4)正确的决策能够指导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合理的路线前进,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等;而错误的决策会使组织走上错误的道路,使组织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降低组织的发展速度,严重者甚至可能会使组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可以说,决策正确,相当于行动成功了一半。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在经营,而经营的中心又是决策。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管理多样性)【圣才出品】

第5章管理多样性一、思考题1.组织对多样性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为什么重要?答:员工多样性是指使得组织中的人不同和相似的方式。
员工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既有可能因观念不同而造成摩擦和冲突,影响正常工作秩序,也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发挥多样化员工队伍的优势。
因此,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正确看待和理解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对员工多样性的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将员工多种多样的能力和才华转化为组织的有效产出。
员工多样性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及战略层面等三个方面给组织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利益。
(1)在人员管理方面,对员工多样性的管理首先有助于降低组织的劳动力成本;其二足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有才华的、多样化的员工;其三是多样化员工组成的工作团队因为差异的存在更容易出现不同意见的碰撞而产生更有创造力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2)在组织绩效方面,员工的多样性带来的利益包括节省成本和改善组织运营效率。
对员工多样性的管理为不同的员工充分发挥其与众不同的独特能力创造了条件,从而降低员工辞职率、缺勤率和法律诉讼案件来大量减少非生产性成本。
此外,与员工多样性相伴的多种技能提高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系统灵活性。
(3)在战略层面上,员工多样性的第一个战略利益是能够促使组织更好地预见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并为组织提供多种多样的视角和及时抓住机遇的方法,从而改进营销方式,充分挖掘公司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潜力。
第二个战略利益是存在多种不同声音和观念的内部环境有助于激发创新,引导活跃的、创造性的辩论以产生新的创意。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创新能力是组织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
第三个战略利益是员工多样性体现了企业为所有的人提供平等机会、公正对待每位员工的道德信念,提升了企业重视每一位员工并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条件的道德责任,为企业树立了值得信任的良好公众形象。
2.区别表层多样性和深层多样性。
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为什么重要?答:(1)表层多样性和深层多样性的差异表层多样性包括可以触发特定的刻板印象,但不一定会反映出人们思考和感受的方式易于识别的差异。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在哪些方面不同于非管理人员?答: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2.说明为什么并不总能很容易地确定谁是组织中的管理员。
答:组织以及工作正在变化的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之间的界限,许多传统的职位现在都包括了管理性的活动,特别是在团队中(团队成员通常要制定计划、决策以及监督自己的绩效),非管理雇员也承担着过去是管理者的一部分职责。
补充:⑴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3.对比三种不同的管理层次。
答:①基层管理者是最低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这些工作生产和提供组织的产品。
②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
③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
注: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但都需要某个人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即需要有人来协调工作和活动,以便能够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什么是管理补充:⑴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要点:①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②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③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的工作活动。
4.如何理解管理是一个过程。
答:上面要点①。
5.定义效率和效果。
答:①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②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③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涉及事情的结果。
6.解释效率和效果对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学罗宾斯7版课后习题解答

管理学罗宾斯7版课后习题解答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在哪些方面不同于非管理人员?答: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2.说明为什么并不总能很容易地确定谁是组织中的管理员。
答:组织以及工作正在变化的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之间的界限,许多传统的职位现在都包括了管理性的活动,特别是在团队中(团队成员通常要制定计划、决策以及监督自己的绩效),非管理雇员也承担着过去是管理者的一部分职责。
补充:⑴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3.对比三种不同的管理层次。
答:①基层管理者是最低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这些工作生产和提供组织的产品。
②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
③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
注: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但都需要某个人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即需要有人来协调工作和活动,以便能够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补充:⑴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要点:①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②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③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的工作活动。
4.如何理解管理是一个过程。
答:上面要点①。
5.定义效率和效果。
答:①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②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③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涉及事情的结果。
6.解释效率和效果对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