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心说模型代表人物哥白尼

合集下载

哥白尼

哥白尼

哥白尼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哥白尼”名字的原意表示“谦卑”,反映了他的性格。

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

10岁时父死于瘟疫,由舅父瓦琴洛德主教抚养。

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发生兴趣,曾帮助老师做过日晷和随同观察星空。

诗人卡里马赫对他说:“数学和观测是天文学家的两个法宝”,这话对他影响很深,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学术传统。

哥白尼从18岁到33岁,就读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意大利波伦亚和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绘画和天文学等。

克拉科夫大学受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最早,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经院哲学两派学生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在进步的天文学教授勃鲁采夫斯基的影响下,哥白尼对天文、数学和观测技巧发生极大兴趣,学习越深入,发现托勒密体系存在的问题越多。

在意大利时,他访问过手工业24岁时,他和诺法拉共同观测1497年3月9日月掩星(金牛座),这种现象是托勒密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为了改革陈腐的天文学体系,哥白尼一方面努力吸取古希腊学者们各种著作中的精华。

继承前人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和同代人的讨论中探索新的真理。

哥白尼选择的天文学课题,正好是当时科学要摆脱经院哲学统治的突破口。

天文学这一最古老的学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而且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这些模型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大学教授们所讲的托勒密地心体系,虽然建筑在人们的感官证据之上,又合乎《圣经》的古训,但哥白尼说:“人们总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一种偏见”。

1512年,他定居在弗龙堡作为教堂僧正,以箭楼为宿舍,以平台作为天文台,进行了三十年的潜心研究。

1514年教皇里奥十世曾约请哥白尼及各国天文学家助修历,哥白尼拒绝说:“必须先完成对月亮和太阳运动的研究才有可能修改历法”。

为了使自己的新学说符合客观实际,他一方面制造了三弧仪(标出天体距离)、象限(测定太阳方位)等简陋仪器,坚持观测,甚至1519~1520战争期间也不例外。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
哥白尼是波兰著名的科学家,他发现了日心说,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是时代的英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
哥白尼在上大学期间便对天文学产生了十足的爱好,于是便开始了他研究天文学的路程。因为哥白尼始终相信地心说以及那些教会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于是哥白尼下定决心要发现新的奥秘来解放人的思想。
哥白尼将天文学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步,天文学的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很多有利的影响,这个可以帮助出海的渔民确定风向,总之可以提高出海的安全性,哥白尼还是人民的好帮手,还是卓越的科学家,他一心向着那些劳苦的民众,渴望让他们过上好生活,心系民众的哥白尼,他被人们称为是时代的开创者,他受人尊敬,受人爱戴,他的功劳人们都牢记在心,哥白尼为了给人们留下自己宝贵的资料,和教会进行了多番周旋,吃多少苦都不怕,可见对哥白尼评价不是一些普通的话语就可以的,哥白尼就是时代的英雄。
因为哥白尼舅舅就是一位相信真理的人,擅长多个领域的内容,于是哥白尼从小受到了舅舅影响,在哥白尼长大一点后,便去了意大利求学,当时的意大利算得上很开放的国度了,因此给哥白尼提供了一个十分好的学习环境,哥白尼一有闲暇时间就研究天文学的知识,哥白尼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在夜晚观察月夜,逐渐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天文学的内容也了解的越来越深。哥白尼在一个教堂里选了一个好位置然后安装了一个可以观察月夜的仪器,哥白尼的晚上经常在这里度过。这便是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中的一个细节内容,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真的是不辞辛劳。在日后的时间里他通过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测数据,最后确立了日心说理论。
可是受到当时教会的打压,哥白尼即便发现了这个理论他也不敢及时发表,因为教会的强大势力,即便他发表了,不仅会被推翻,自己也会丢掉性命。于是哥白尼日心说的理论在哥白尼心中藏了足够三十年才发表。

哥白尼日心说作文素材

哥白尼日心说作文素材

哥白尼日心说作文素材《勇敢的哥白尼》嘿,你知道哥白尼吗?就是那个提出日心说的超级厉害的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觉得太阳围着地球转,这想法就像大家都觉得每天要吃饭一样,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哥白尼这个奇人,他就不这么想!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勇士。

有一天,哥白尼抬头看着天空,心里想:“为啥大家都觉得地球是中心呢?难道就不能是太阳在中间,其他的星球围着太阳转?”我猜他当时肯定一边想一边抓耳挠腮,满心的疑惑。

哥白尼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那可是下了大功夫!他天天盯着星星看,记录各种数据,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

他的朋友们都觉得他疯了,说:“哥白尼,你别瞎琢磨啦,大家都这么认为,肯定没错!”哥白尼瞪大了眼睛反问:“大家都这么认为,就一定是对的吗?”他的老师也劝他:“孩子,别折腾啦,这样会给你带来麻烦的!”哥白尼咬咬牙说:“老师,我一定要弄清楚真相!”就这样,哥白尼不顾别人的反对,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研究。

哥白尼就像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天空中独自飞翔,寻找着正确的方向。

他所面对的,可不是一点点的困难哟!那是整个社会的压力,就好像一座大山压在他身上。

终于,哥白尼写出了《天体运行论》这本书。

这可不得了啦!当时的人们都惊呆了,有的人开始反思,有的人却大骂哥白尼是个疯子。

哥白尼却坚定地说:“真理总会被大家接受的,不是吗?”想想看,如果哥白尼害怕了,退缩了,那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要在错误的认知里待多久呢!他的勇气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哥白尼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啥,要有自己的想法,还要有勇气去追求真理。

哪怕前面的路再难走,只要坚持,说不定就能发现新天地!所以呀,我们也要像哥白尼一样,勇敢地去探索,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科学的殉道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

大概他幼年丧失父母,或者是家境贫寒,靠神甫们收养长大。

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

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

从此,他便摒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

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

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

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壳”捣得粉碎。

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骇人听闻”。

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

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

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

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虽然提出了日心说的基本理论,但是由于当时封建神学还很浓厚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接受,哥白尼的著作也在后来才发表出版。在哥白尼之后的后期自然哲学家布鲁诺对日心说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当时的封建神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布鲁诺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向了自然,他将关于自然事物的原因、本原和统一性问题,
在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同时,哥白尼通过不断收集资料、实践观察等方法,提出了日心说的假说。这个假说的基本内容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体系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在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的同时,和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运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行星以太阳为中心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最外层是”恒星天层“。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是整个宇宙论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是自然哲学的伟大革命,同时也是对教会权威的挑战。从此,自然哲学逐渐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为科学得以迅猛发展提供了保障。
8《论语》是孔子写的。我的答案:×
9在古希腊,“智者”这个词是褒义词?我的答案:×
10苏格拉底被人控告的罪名是败坏青年?我的答案:√
11在雅典每一个成年公民都具有选举权。我的答案:√
12雅典城邦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我的答案:√
7巴门尼德认为万物有其恒定不变的一面。我的答案:√
8南太平洋岛上的人有树这个抽象的概念。我的答案:×
11苏格拉底的著作中有大量的柏拉图与别人对话的内容。()我的答案:× 12苏格拉底被控告的理由是败坏青年。我的答案:√
719世纪统一德国的是奥地利。我的答案:×
8古希腊曾经形成过一个统一的政治体。我的答案:×
9古希腊的“辩证法”指的柏拉图书中人们反复辩论来讨论问题的方式?我的答案:√ 10一个社会的政治共同体最基本的层面是政治权利的保障?我的答案:× 11赫拉克利特强调万物的流变和发展。我的答案:√

哥白尼的简介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

哥白尼的简介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

哥白尼的简介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日心说。

日心说。

也称为地动说。

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

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而不是地球。

中文名,日心说。

别称,地动说。

提出者,尼古拉·哥白尼。

应用学科,天文物理。

概述。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

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日心说的观点是 1.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

当船驶离海岸时。

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

直至消失。

2.地球在运动。

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

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

实在是不可想象。

3.太阳是不动的。

而且在宇宙中心。

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艰难成立。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的天文学家。

凭借其在临终前出版的不朽名著《天球运行论》。

他成为西方近代早期“日心说” 的重要复兴者。

或者说。

他第一次使得“日心说”在数学技术层面可以媲美抗衡自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地心。

地静“体系。

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

哥白尼遗骨于2016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隆重的重新下葬。

通常认为完整的日心说宇宙模型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

实际上在西方公元前300多年的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里特就已经提到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

古代人缺乏足够的宇宙观测数据。

以及怀着以人为本的观念。

使他们误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并且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可以很好的和当时的观测数据相吻合。

因此地心说被大众广泛接受并被当时的教廷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的一部分。

所以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日心说仍然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支持者就是乔尔丹诺·布鲁诺了。

地心说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

地心说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
嫦娥奔月
敦煌星图
盖天说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 宇宙中心的 “地心说”
“日心说 ”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 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 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 展。由于日心说危及罗马教会的统治,教会对布 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 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牺牲在罗马鲜花 广场的熊熊烈火之中。
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 ”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
课后寄语
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多么的渺小和短暂 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未停止过 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 宇宙有没有中心? 宇宙如何变化? 宇宙的未来将是什么? 如果有,它的中心在哪里?
1 AU=1.496 X 1011 m 1 l.y.=9.461 x 1015m 半人马座中的比邻星是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与 地球的距离约4.2l.y.
地球到织女星的距离约24.5l.y.,地球到牛郎星的距离约 16l.y.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 统.
仙女星系
河外星系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的运动
“ 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发展
“星系”概念
太 阳 系 鸟 瞰
量天尺的单位
天文学中,天体之间相距遥远 ,用米、千米作 为距离单位很不方便,为此采取一些特殊长度做距 离单位。
例如: 取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 位(AU) 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一光年 (l.y.)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太 银河系 阳 系

哥白尼日心说怀疑的作文素材

哥白尼日心说怀疑的作文素材

哥白尼日心说怀疑的作文素材英文版Nicolaus Copernicus was a Polish astronomer who proposed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which stated that the Earth and other planets revolve around the Sun. This theory challenged the widely accepted geocentric model, which placed the Earth a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Copernicus' heliocentric theory was met with skepticism and resistance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Catholic Church.Copernicus' work, "On the Revolutions of the Celestial Spheres," was published in 1543, the year of his death. In this book, he presented his evidence for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the movements of the planets. Copernicus' theory wa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astronomy,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at would follow.Despite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his ideas, Copernicus' heliocentric theory eventually gained acceptance and became the basis for modern astronomy. His work paved the way for future astronomers, such as Galileo Galilei and Johannes Kepler, to further develop and refine the heliocentric model.In conclusion, Nicolaus Copernicus' heliocentric theory was a groundbreaking idea that challenged the prevailing beliefs of his time. His work has had a lasting impact on the field of astronomy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完整中文翻译尼古拉斯·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即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长轴为1.50×1011m, 周期为365d;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长轴为 3.82×108m,周期为27.3d,则对于绕太阳运动的 行星,R3/T2的值为(2.5×1028 )m3/s2;对于绕地 球运动的物体, R3/T2的值为( 7.5 ×1022 )m3/s2。
S1
S2
S1= S2
3.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r的立方与其公转周 期T的平方成正比。
行星
太阳
R K 2 T
O F R
3
F
R:半长轴 T:公转周期
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如果是圆形,那么运行周期T 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T2/r3=k,则 常数k的大小( A ) A. B. C. D.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的质量有关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的速度有关
小结: R3/T2=k,无论是对于不同行星绕太阳转还是 对于不同卫星绕同一个行星转,都是合适的, 只是k值不同,k与行星或卫星无关,仅与中 心天体有关。
开普勒
第谷
牛顿
(三)开普勒三定律
1. 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1571-1630) 是德国近代著名的 天文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行星
太阳
F
F
椭圆有两个焦点
2.开普勒第二定律:
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地心说”模型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
托勒密
(二)日心说
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
了日心说.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静 止不动的,地球和其 他行星都绕太阳运 动. 1543 年哥白尼的《天 体运行论》 出版,书 中详细描述了日心说 理论.
太阳
“日心说”模型
代表人物:哥白尼
哥白尼
太阳系模型
伽利略
(三)定律适用的条件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计算质点间 的引力
(四)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
1.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 相互作用规律 2.使人们建立了信心:人们有能力理 解天地间各种事物
3、引力常数的测定及其意义
卡文迪许实验
行星绕太阳运动
银河系
嫦娥一号
5.1 万有引力定律及常量的测定
问题: 人类登月的梦想终于实现, 那么人类是如何实现这梦想呢?
1、行星运动的规律
(一)地心说
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
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 学说,即“地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 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月亮及其他的行 星都绕地球运动. 地心说直到16世纪才被 哥白尼推翻.
美国的“徘徊者”3-5号月球探测器
“勘测者”月波罗”11号的登月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迈出登月舱 宇航员阿尔德林 在美国国旗旁留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 阿尔德林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15号的月球车
“阿波罗”17号的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 环绕月球飞行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
2、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在前人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凭借 他超凡的数学能力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 律,比较完美的给 出了天体的运动规 律。
(一)定律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 吸引的,引力的方向沿两物体的 连线,引力的大小 F 与这两个物 体的质量的乘积 m1m2 成正比,与 它们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二)表达式
m1m2 F=G 2 r
公式说明:
1.m1、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2.r是两个物体间的距离:
•对于相距很远可看做质点的物体,指质点间的距离 •均匀球体指球心间距离 •在均匀球体内部所受万有引力为零
3.G为常量,叫引力常量
•G=6.67×10-11N· m2/kg2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 相互作用力
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导入: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上天
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 腹? ……..
空间探索之月球之旅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 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 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于 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 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 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在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道路上,留下 了许多光辉的足迹,积累了大量丰富 的资源。
加加林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约38万公里),是人类进行太 空探险的第一站。前苏联1959年发射的月球2号探测器在 月球着陆,这是人类的航天器第一次到达地球以外的天体。 同年10月,月球3号飞越月球,发回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 1970年发射的月球16号着陆于丰富海(-{Mare Fecunditatis}-, 又译丰饶海、丰海是月海之一,位於月球的东南半球) , 把100克月球土壤送回了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