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汇总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汇总一、各种“水”汇集(一)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二)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 ̄、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 ̄、ClO ̄、OH ̄) 王水(浓HNO3∶浓HCl=1∶3溶质的体积比) 卤水(MgCl2、NaCl 及少量MgSO4)硬水(溶有较多量Ca2+、Mg2+的水) 软水(溶有较少量或不溶有Ca2+、Mg2+的水)铁水(Fe、C、Mn、Si、S、P等单质的熔融态混合体)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硝(盐)镪水[浓硝(盐)酸]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二、各种“气”汇集(一) 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高炉气或高炉煤气(CO、CO2、N2)笑气(N2O) 碳酸气(CO2)(二)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裂化气(C1~C4的烷烃、烯烃) 裂解气(CH2=CH2、CH3CH=CH2、CH2=CHCH=CH2等)焦炉气(H2、CH4等) 炼厂气(C1~C4的气态烃,又叫石油气、油田气。
)三、氧化物的分类(一)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等);不成盐氧化物CO、NO(二)易混淆概念分辨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酐(CH3CO)2O等;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NO2、N2O4、H2O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两性),Mn2O7、Cr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 Al2O3 是两性氧 化物
III. 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是指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 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Al2O3、PbO、ZnO 等
二元酸: 硫酸 H2SO4、亚硫酸 H2SO3、碳酸 H2CO3 等
多元酸: 磷酸 H3PO4 等
③碱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可以按碱的强 弱做出下述分类:
强碱: 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钡 Ba(OH)2 等(上 述为四大强碱)
IV.不成盐氧化物 与两性氧化物完全相对地,不成盐氧化物是指既不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 盐和水,又不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CO、NO、NO2 等
②酸 酸 是 指 在 水 溶 液 中 电 离 时 产 生 的 阳 离 子 都 是 是 氢 离 子 的 化 合 物 。可 以 做 下 述 分 类 : I. 按酸的强弱分
强酸: 硫酸 H2SO4、硝酸 HNO3、高氯酸 HClO4、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 等(上述为六大无机强酸)
弱酸: 氢氟酸 HF、碳酸 H2CO3、乙酸 CH3COOH 等
II. 按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
一元酸: 氢溴酸 HBr、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硝酸 HNO3 等
1.单质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 例如:K、Ca、Na、Mg、Al 等 非金属单质: 例如:S、Cl2、He 等
注意: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 O2 和臭氧 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 合物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分类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分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物质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备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考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比如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根据物质的组成,常见物质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
例如,氧气(O2)、金属铁(Fe)等都属于单质。
单质可以进一步分为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氯气等常见气体,以及硫、碘等常见固体。
金属单质如铁、铜、铝等常见金属。
2. 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氯化物、硫酸等,有机化合物如醇、醛、酮等。
化合物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化学反应往往涉及化合物的分解、合成等过程。
二、根据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常见物质可以分为酸、碱、盐和中性物质。
1. 酸:在水溶液中有酸性和酸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称为酸。
酸可以进一步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有机酸如乙酸(CH3COOH)等。
2. 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称为碱。
碱有强碱和弱碱之分。
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弱碱如氢氧化铝(Al(OH)3)等。
3. 盐: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称为盐。
盐可以进一步分为酸性盐、碱性盐和中性盐。
酸性盐如硫酸铜(CuSO4)等,碱性盐如氢氧化钠(NaOH)等,中性盐如氯化钠(NaCl)等。
4. 中性物质: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的物质称为中性物质。
如水(H2O)等。
三、根据物质的结构根据物质的结构,常见物质可以分为元素、离子、分子和晶体。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Na2OMgOFe2O3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 OH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

常见物质分类
1.物质的分类
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
金属单质(Na,Cu,Fe等)
单质
纯净物非金属单质(S,氮气,氯气等)
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镁等)
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等)
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按强弱分:强酸(HCl,硝酸,硫酸等)酸弱酸(醋酸,碳酸等)
按电离出一元酸(HCl,HI等)
氢离子数二元酸(硫酸,碳酸等)
多元酸(磷酸等)
按强弱分: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弱碱(氨水等)
按电离出氢一元酸(HCl,HI等)
氧离子数二元酸(硫酸,碳酸等)
多元酸(磷酸等)
正盐(碳酸钠,硫酸钠等)
盐酸式盐(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等)
碱式盐(碳酸氢氧化二铜等)
溶液(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
混合物悬浊液(泥水混合物),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等)
2.物质分类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三氧化二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属于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种类型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根据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成组成它的纯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和组成,可以分为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等。
二、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类型。
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伴随着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和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变化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1) 颜色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 气体的产生:反应中产生气体,如气泡、气味等。
(3) 沉淀的生成:反应中形成不溶于反应溶液的固体沉淀。
(4) 温度的变化: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导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5) 光的发射或吸收:反应中产生光的现象,如发光、发热等。
2.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理变化可以是可逆的,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可以恢复原有的物质。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1) 相变: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变成另一个相态,如固体溶解成液体、固体升华成气体等。
(2) 研磨、切割等:物质的形态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知识要点【结构框图】一、单质按元素组成分为1.金属单质K钾、Ca钙、Na纳、Mg镁、Al铝、Zn锌、Fe铁、Sn锡、Pb铅、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2.非金属单质氢气H2、碳C、氮气N2、氧气O2、臭氧O3、氟气F2、硅Si、磷P、硫S、氯气Cl2、液溴Br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二、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等2.无机化合物三、氧化物(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氧化汞HgO、七氧化二锰Mn2O72.非金属氧化物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五氧化二氮N2O5、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2)按照性质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1.碱性氧化物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2O2为过氧化物、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3O4、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2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3.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 !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2O3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四、酸中学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1.含氧酸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乙酸CH3COOH2.无氧酸:盐酸HCl、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2)依据一个分子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分为一元酸:盐酸HCl、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硝酸HNO3、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乙酸CH3COOH二元酸:硫酸H2SO4、碳酸H2CO3、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多元酸:磷酸H3PO4(3)依据酸性的强弱分为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氢碘酸HI、氢溴酸HBr、弱酸: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氟酸HF、乙酸CH3COOH(4)依据氧化性分为强氧化性酸:浓硫酸H2SO4、硝酸HNO3、次氯酸HClO、非氧化性酸:盐酸HCl、稀硫酸H2SO4、氢碘酸HI、氢溴酸HBr、碳酸H2CO3、磷酸H3PO4、(5)依据挥发性分难挥发性酸:硫酸H2SO4、磷酸H3PO4、易挥发性酸:盐酸HCl、硝酸HNO3、五、碱中学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1)依据可溶性分为可溶性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难容性碱: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2)依据强弱分为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弱碱: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六、盐正盐: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碳酸钠Na2CO3、硝酸银AgNO3、碳酸钙CaCO3、硫酸钡BaSO4等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亚硫酸氢钠NaHSO3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复盐: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物质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产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酸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如石蕊遇酸变红(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Zn + H2SO4 = H2↑+ ZnSO4(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碱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4)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5)不溶性碱受热分解为氧化物和水Mg(OH)2 == MgO + H2O。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洁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洁或混合物。
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洁物,冰与水混合是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洁物,是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局部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响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Na2OMgOFe2O3CuO大局部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响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响。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 O=2KOH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 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 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2.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Fe、Ga。
5. 同位素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 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
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
(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1)概念:(宏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时呈现的性质。
(3)化学性质一般包括: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等。
10.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的生成并可能伴随发光、发热、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的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
11. 溶解性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如氯化钠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单质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在室温下仅微溶于水,但当温度升高到70℃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熔点43℃,70℃时苯酚为液态)。
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12. 液化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
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
常用几种气体液化后用途见下表。
气体名称液化后名称主要用途空气液态空气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氮气液氮冷冻剂氯气液氯自来水消毒剂,制氯化铁、氯化烷等氨气液氨制冷剂,用于氨制冷机中漂白剂二氧化硫液体二氧化硫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燃料13. 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与H2化合难易以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不活泼非金属单质阳离子氧化性强为不活泼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弱为活泼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的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非金属性强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是不活泼金属电解时,在阳极产生的是非金属性弱的单质强。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
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越强。
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硼、硅、砷、碲等。
14. 非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爆炸,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
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之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Cl2O7)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一种酸。
15. 氧化性: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金属元素高价态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就越强。
氟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氧化性的规律:①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弱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如Na+<Al+②变价金属元素中,高价态氧化物的氧化性强于低价态氧化物的氧化性Fe3+>Fe2+,MnO4->MnO42->MnO2;③同种元素的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是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HNO3>HNO2、浓度越大,氧化性也越强,如,浓HNO3>稀HNO2、浓H2SO4>稀H2SO4。
然而也有例外,氯元素的含氧酸,它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lO>HClO2>HClO3>HClO4.16. 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还原性。
金属单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和含有元素低价态的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
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元素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金属单质还原性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一致。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元素一般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来说,价态降低,还原性越强。
如硫元素不同价态物质的还原性:H2S>S>SO2;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PH3>P4>PO33-;单质铁以及铁离子的还原性:Fe>Fe2+>Fe3+等。
17. 挥发性: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
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大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液体物质,如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等。
另外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这些物质贮存时,应密闭保存并远离热源,防止受热加快挥发。
18. 升华:加热条件下,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
常见能升华的物质有:I2、干冰(固态CO2)、升华硫、红磷、灰砷等。
19. 稳定性:是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它反映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
稳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
越不活泼的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越好。
例如:苯在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用苯作为有机萃取剂和有机反应的介质。
很多反应在水中以水作为溶剂也是利用的水的化学稳定性。
20.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1)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组成,没有固定熔沸点。
(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有: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盐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意】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由同位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和D2O的混合是纯净物。
21.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如O2、Cl2、N2、Ar、金刚石、铁(Fe)等。
HD、16O、18O也属单质。
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种。
2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可将化合物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23. 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的强酸:HClO4、H2SO4、HCl、HNO3。
常见的弱酸:H2SO3、H3PO4、HF、HClO、H2CO3、CH3COOH…24. 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的强碱:NaOH、KOH、Ba(OH)2、Ga(OH)2…常见的弱碱:NH3·H2O、Al(OH)3、Fe(OH)3…25.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的分类:①正盐:如:(NH4)2SO4、NaCl…②酸式盐:如:NaHCO3、NaH2PO4、Na2HPO4…③碱式盐:Cu(OH)2CO3…④复盐:KAl(SO4)·12H2O…26.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Na2O、Al2O3、Fe3O4…非金属氧化物:NO2、CO、SO2、CO2…(2)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CO、NO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2、SO2…碱性氧化物:Na2O、CuO…两性氧化物:Al2O3、Zn0过氧化物:Na2O2超氧化物:KO227.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