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是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物质客体。

这种物质客体虽然从化学对象来看只是以物质分子为代表,然而从化学内容来看则具有多种多样形式,涉及到许许多多物质。

因此,研究化学物质的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

按照物质的连续和不连续(分立的)形式,首先可以把化学物质分为连续的宏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元素、单质与化合物,以及不连续的微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化学粒子等两大类物质。

一、化学粒子的分类化学粒子的种类也是纷繁多样的。

根据现代化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原子、分子、离子、自由基、胶粒、络合粒子、高分子、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等。

这些物质粒子中的每种粒子都有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

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然而又是相互联系的。

原子被看作是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粒子,是化学运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质变。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粒子。

自由基是含有未配对电子的不带电荷的物质粒子。

它主要是从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分解而形成的,又称游离基。

胶粒是在分散体系中线性大小介于1~100nm(1nm=10-7cm)的带电分散相粒子。

它是由分子聚积成的胶核和离子组成的复杂粒子。

络合离子现今通称为配位粒子。

它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其它一些粒子(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起来的荷电的或中性的复杂粒子。

高分子则是由大量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大分子。

分子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而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量约在500以下)。

如以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如以组成和结构划分,又可分为由同一结构单元(单体分子)多次重复联结成的高聚物高分子(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以及由不同结构单元形成,并具有特殊生命功能的生物高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本世纪以来又相继发现了诸如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等一些新的物质粒子。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氧化铁 Fe2O3 不与水反应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 Al2O3 是两性氧 化物
III. 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是指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 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Al2O3、PbO、ZnO 等
二元酸: 硫酸 H2SO4、亚硫酸 H2SO3、碳酸 H2CO3 等
多元酸: 磷酸 H3PO4 等
③碱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可以按碱的强 弱做出下述分类:
强碱: 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钡 Ba(OH)2 等(上 述为四大强碱)
IV.不成盐氧化物 与两性氧化物完全相对地,不成盐氧化物是指既不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 盐和水,又不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CO、NO、NO2 等
②酸 酸 是 指 在 水 溶 液 中 电 离 时 产 生 的 阳 离 子 都 是 是 氢 离 子 的 化 合 物 。可 以 做 下 述 分 类 : I. 按酸的强弱分
强酸: 硫酸 H2SO4、硝酸 HNO3、高氯酸 HClO4、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 等(上述为六大无机强酸)
弱酸: 氢氟酸 HF、碳酸 H2CO3、乙酸 CH3COOH 等
II. 按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
一元酸: 氢溴酸 HBr、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硝酸 HNO3 等
1.单质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 例如:K、Ca、Na、Mg、Al 等 非金属单质: 例如:S、Cl2、He 等
注意: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 O2 和臭氧 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 合物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 在化学中,物质是如何分类的?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 在化学中,物质是如何分类的?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在化学中,物质是如何分类的?按不同的角度,物质的分类有多种。

如氧化物若按组成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若按原子成键特点可分为禽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若按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混合物( 1 )定义: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 )特点:无固定组成的物质;无固定的熔、沸点。

(3)范围①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合物)②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③同分异构体(如邻、间、对三种二甲苯)④同素异形体(如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⑤其他(如混凝土、泥沙)( 4 )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①固态混合物:合金、漂白粉、铅热剂、黑火药、水泥、玻璃、陶瓷等。

②液态混合物;氨水、氯水、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等。

③气态混合物:辛气、永煤气、夭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等。

2 .纯净物( 1 )定义:由一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2 )特点: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有固定的熔、沸点。

( 3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纯净是相对的。

3 .金属( 1 )定义: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叫金属。

( 2 )金属的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一般具有延展性,是电、热的良导体。

金属这些性质跟金属晶体里的自由电子有关。

②金属在通常状况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

银的导电和导热性最好;铂的延展性最突出;饿的密度最大;钨的熔点最高(3683K )( 3 )结构特点:金属原子价电子比较少且原子半径相对较大,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因此金属一般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4 .非金属(1 )定义: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叫非金属。

(2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月卜金属和金属相反,一般没有金属光泽,不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没有延展性。

通常状况下,非金属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气体,只有澳是液体。

非金属固体大多数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但有的非金属固体如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熔沸点很高。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5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5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五)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一、分类法及其应用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为和。

1、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可将物质分为和。

2)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可将纯净物分为和。

①单质一般分为和。

②无机化合物根据组成和性质,又可分为、、、氧化物、氢化物等。

③一般根据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和。

2、化学反应的分类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数目的多少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按反应中分为离子反应反非离子反应应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中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按反应的热效应分为二、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及其分类概念:分散系是指把分散到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组成:由和组成溶液:分散质离子直径分类:胶体:分散质离子直径介于之间。

浊液:分散质离子直径。

2、胶体的性质与制备: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

2)胶体微粒透过滤纸,透过半透膜。

3)胶体的分散质离子电荷,比如Fe(OH)3胶体的胶粒带电。

4)胶体粒子有运动。

5)Fe(OH)3胶体的制备向加入1~2mL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制备方法实质上利用了氯化铁的反应,解释其制备原理:。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酸酐)——某含氧酸脱去一分子或者几分子水,剩下的部分是该酸的酸酐。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部分氧化物,如SO2、SO3、CO2等。

写出下列含氧酸的酸酐:H2SO4H2SO3H2CO3H2SiO3HNO3HClO4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大多数酸酐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注意特例:除外,它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SO2与水反应;SO3与水反应②酸酐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注意少量过量问题)少量SO2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过量SO2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③酸酐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与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碱性氧化物——某碱脱去一分子或者几分子水,剩下的部分是碱性氧化物。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记忆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记忆

常见物质的俗称
化学式
学名
NaOH
氢氧化钠
俗称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2CO3 NaHCO3 Ca(OH)2 CaO CaCO3 Fe2O3
Cu2(OH)2CO3
碳酸钠
纯碱、苏打
碳酸氢钠
小苏打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氧化钙
生石灰
碳酸钙
石灰石
三氧化二铁、氧化 铁锈、铁红 铁
碱式碳酸铜铜锈、铜绿、孔雀石来自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5.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的叫氧化物。依此类推氢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
9.四大基本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叫化合反应。A + B == C (2)分解反应:有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 反应叫分解反应。 A == B + C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 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A + BC == AC + B (4)复分解反应:在水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6. 盐: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有正盐、 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等。
7.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8.[特别提醒]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 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整理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整理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整理查字典化学网的小编给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整理了高考化学中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

假如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刻通知大伙儿,请大伙儿连续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分类方法有专门多种,本文以颜色为基础对各类物质进行了分类,关心大伙儿更好地明白得和经历。

1.高考化学中红色化学物质Fe(SCN)3(红色溶液) Cu2O(红色固体) Fe2O3(红棕色固体) 红磷(暗红色固体) 液溴(深红棕色) Fe(OH)3(红褐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 溴蒸气、N O2(红棕色) 品红溶液(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 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 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2.高考化学中紫色化学物质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 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 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 —KMnO4固体(紫黑色) MnO4(紫红色溶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 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3.高考化学中橙色化学物质溴水(橙色)4.高考化学中黄色化学物质K2Cr2O7溶液(橙色) AgI(黄色固体) AgBr(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固体) FeS2(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 S(黄色固体) Au(金属光泽黄色固体) I2的水溶液(黄色) 碘酒(黄褐色) 久置的KI溶液(黄色)(被氧化为I2) Na的焰色反应(黄色) TNT(淡黄色针状) 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 Na NO2(无色或浅黄色晶体) Fe3+的水溶液(黄色) 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的NO2时(黄色) 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 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5.高考化学中绿色化学物质Cu2(OH)2CO3(绿色固体) Cl2、氯水(黄绿色) Fe2+的水溶液(浅绿色) FeSO4·7H2O(绿矾) F2(淡黄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6.高考化学中棕色化学物质FeCl3固体(棕黄色) CuCl2固体(棕色)7.高考化学中蓝色化学物质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 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 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淀粉遇I2变蓝色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8.高考化学中黑色化学物质FeO; Fe3O4; FeS; CuO; CuS; Cu2S; MnO2; C粉; Ag2S; Ag2O; Pb S;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 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反应焰色分类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反应焰色分类

1.基态:Fe2O3(红褐色)、Fe(OH)3(棕红色)、[Fe(SCN)]2+(血红色)、Cu(紫红色)、Cu2O(砖红色)、NO2(棕红色)、P(红磷,暗红色)、Br2(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品红溶液。

2.激发态:充氦气(He)的灯光成红色、充氖气(Ne)的灯光呈红色。

3.化学变化:1)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H<5.0)中变红;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CO2、SO2、H2S、HCl)变红;3)酚酞在碱性容写中呈浅红色(8.2<pH<10.0)或红色(pH>10);4)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pH<3.1)中呈红色;5)已经被二氧化硫(SO2)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橙色世界1.基态:浓溴水、甲基橙试剂,Br2(CCl4)呈橙红色。

黄色世界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3+)、Au、S、Na2O2(淡黄色)、AgBr(淡黄色)、AgI、Ag3PO4。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反应成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解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绿色世界1.基态: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Cu2(OH)2CO3(绿色)、CuCl2(浓溶液呈绿色)、FeSO4(浅绿色)。

2.化学变化:Fe(OH)2(白色)→灰绿色→Fe(OH)3(红棕色)。

青色世界(黑色)1.基态:铁粉、银粉以及大多数金属粉末、石墨、CuO、CuS、Cu2S、FeO、Fe3O4、MnO2、FeS。

2.化学变化:1)蔗糖率浓硫酸被炭化变黑;2)湿润的白色醋酸铅试纸遇H2S变黑;3)硫磺粉与白色的水银反应生成黑红色的HgS。

蓝色世界1.基态:CuSO4(溶液)、CuSO4·5H2O(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1)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H>8)中变蓝;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3)无水CuSO4(白色粉末)遇水变蓝;4)H2、H2S、CH4、C2H5OH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燃烧火焰呈蓝色;5)S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明亮的蓝紫色火焰;6)淀粉遇I2(aq)变蓝;7)Cl2、Br2、NO2、O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在化学研究中,物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看作是一切化学变化的基础和结果,可以用来描述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的无数化学现象。

对于高中化学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此方面的知识要点。

1.物质的基本分类方式按照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将物质划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其中,元素是由一种或几种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组合形成的化学物质;混合物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元素的分类及性质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元素的种类有118种。

元素的分类又可以按照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分类。

以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氢”和第二周期元素“氦”为例,由于它们的电子壳层数量不同,故不同于不在同一周期中的其他元素。

此外,元素还可以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方法通常用于高级化学知识的研究。

3.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化学性质,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两大类。

离子化合物是由大量正、负离子以离子结晶的形式组成的。

例如氯化钠(NaCl)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中,正离子为钠(Na+),负离子为氯(Cl-)。

分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典型的分子化合物。

4.混合物的分类及性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种成分相对独立,既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也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混合物又可以按照成分的性质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两类。

均相混合物也叫做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代表性混合物。

例如,饮料、果汁等都是典型的均相混合物。

非均相混合物则是形态不一的两种或以上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例如土壤、岩石等,其组成也是变化多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金属单质
K钾、Ca钙、Na纳、Mg镁、Al铝、Zn锌、Fe铁、
Sn锡、Pb铅、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
2.非金属单质
氢气H2、碳C、氮气N2、氧气O2、臭氧O3、氟气F2、硅Si、磷P、硫S、氯气Cl2、液溴Br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二、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
2.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氧化汞HgO、七氧化二锰Mn2O7
2.非金属氧化物
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五氧化二氮N2O5、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2O2为过氧化物、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3O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2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
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2O3
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1.含氧酸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
酸H2SO3、硅酸H2SiO3、乙酸CH3COOH
2.无氧酸
盐酸HCl、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
(2)依据一个分子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分为
一元酸:盐酸HCl、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硝酸HNO3、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乙酸CH3COOH
二元酸:硫酸H2SO4、碳酸H2CO3、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
多元酸:磷酸H3PO4
(3)依据酸性的强弱分为
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氢碘酸HI、氢溴酸HBr、
弱酸: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
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4)依据氧化性分为
强氧化性酸:浓硫酸H2SO4、硝酸HNO3、次氯酸HClO、
非氧化性酸:盐酸HCl、稀硫酸H2SO4、氢碘酸HI、氢溴酸HBr、碳酸H2CO3、磷酸H3PO4、
(5)依据挥发性分
难挥发性酸:硫酸H2SO4、磷酸H3PO4、
易挥发性酸:盐酸HCl、硝酸HNO3、
五、碱
中学常见的碱:
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
(1)依据可溶性分为
可溶性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难容性碱: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
(2)依据强弱分为
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
弱碱:一水合氨NH3·H2O、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
六、盐
正盐: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碳酸钠Na2CO3、硝酸银AgNO3、碳酸钙CaCO3、硫酸钡BaSO4等
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亚硫酸氢钠NaHSO3
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复盐: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物质的性质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产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
酸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如石蕊遇酸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Zn + H2SO4 = H2↑+ ZnSO4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aO + 2HCl = CaCl2 + 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
(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Cl + H2O
(4)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

(5)不溶性碱受热分解为氧化物和水Mg(OH)2 == MgO +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