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上册)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一动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动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动物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 动物的形态结构B. 动物的生理功能C. 动物的生活环境D. 动物的遗传信息答案:A2.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A. 体内有无脊柱B. 体内有无心脏C. 体内有无血液D. 体内有无神经系统答案:A3. 鸟类的飞行器官是:A. 翅膀B. 尾巴C. 脚D. 喙答案:A4.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 体表被毛B. 胎生哺乳C. 体内有脊椎D. 体温恒定答案:C5.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A. 肺B. 鳃C. 皮肤D. 鳔答案:B6. 昆虫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答案:B7. 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是:A. 卵生B. 胎生C. 卵胎生D. 寄生答案:A8.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其主要原因是:A. 体温调节B. 呼吸方式的改变C. 食物来源的变化D. 繁殖习性的改变答案:B9.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A. 身体分节B. 体内有脊椎C. 体表有外骨骼D. 所有以上答案:C10. 软体动物的贝壳主要作用是:A. 保护B. 运动C. 呼吸D. 摄食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界中,_______类动物是最低等的。

答案:原生动物2. 哺乳动物的牙齿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门齿、犬齿、臼齿3. 鸟类的_______是它们特有的飞行器官。

答案:翅膀4. 鱼类的_______是它们在水中呼吸的器官。

答案:鳃5.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头、胸、腹6. 爬行动物的_______是它们用来保护卵和幼体的。

答案:卵壳7. 两栖动物的幼体用_______呼吸,而成体则用_______呼吸。

答案:鳃、肺8.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并且具有_______。

答案:外骨骼9.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通常具有_______。

动物学习题集

动物学习题集

动物学习题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名词解释1、组织2、器官3、系统(二)填空1、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2、细胞一般比较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见,体长以计算其大小。

3、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动物细胞中具有24种生命所必须机能的化学元素,其中对生命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有6种,分别是,,,,,;另外还有12种微量元素是生命不可缺少的。

5、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后者主要是,,,等。

6、根据其分子结构不同,核酸可分为,。

7、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8、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是、、。

9、动物的组织通常可分为,,,四大类。

10、上皮组织具有,,,等生理机能。

11、根据机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可分为,,等。

12、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被覆上皮又可分为,,,等多种类型。

13、结缔组织可分为,,,,,,等多种。

14、根据基细胞的形态结构可将肌肉组织分为,,。

15、神经组织由和组成。

16、一个典型的神经细胞由和组成。

17、结缔组织是由和组成。

(三)选择题1、动物细胞中含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水脂类蛋白质糖类无机盐B水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C水无机盐蛋白质脂类糖类D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水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DNAB rDNAC tDNAD mRNA3、符合动物细胞特征的一组结构是()。

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线粒体,内质网,质体,溶酶体C 高尔基体,中心粒,溶酶体,线粒体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中央大液泡。

4、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细胞数量少,排列紧密 B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C细胞数量少,排列疏松 D 细胞数量多,细胞间质发达。

5、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中的()。

A细胞B间质C纤维D基质6.基质和细胞较少,主要由大量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是()A疏松结缔组织B软骨组织C致密结缔组织D血液组织。

揭阳学院2008《动物学》向亚林练习题(一) -答案

揭阳学院2008《动物学》向亚林练习题(一) -答案

动物学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动物学: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和有关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多样性:一个地区内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3.组织:是一些形态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及其非细胞形态的间质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机能的集体。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结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

5.类器官:原生动物细胞质内存在分化形成的执行着类似高等动物某些器官的功能的特殊结构。

6.赤潮:海洋中某些微小生物的爆发性繁殖或高密度聚集而引起的海水变色现象的总称。

7.伪足:变形虫在运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形成的暂时性的细胞质突起。

8.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体内凝胶质、溶胶质相互转变,虫体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9.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10.包囊:指原生动物不摄取养料阶段,其周围有囊壁包围,具有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是寄生原虫的感染阶段。

11.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发展的过程。

12.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均可将身体分为对等两半的对称方式。

13.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体轴只有两个切面可将身体切成对等两半的对称方式。

14.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的体制。

15.双名法: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属名在前,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学名之后,通常附记当初定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国际上统一使用。

16.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基本相同的分节方式。

17.物种:由可以相互配育的自然居群(种群)组成的繁殖群体,和其他群体生殖隔离,占有一定生态空间,拥有一定基因遗传型和表型,是生物进化和分类的基本实体单元。

18.变态:昆虫由幼虫发育为成虫,要经过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一系列的变化。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试题与答案

动物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20 分〕1、伸缩泡:绿眼虫等原生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器〔1分〕,功能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调整体内渗透压的平衡〔1 分〕。

2、赤潮:由于海水中富养分化,某些单细胞动物〔腰鞭毛虫等〕过量生殖导致海水呈赤色〔1分〕,引起海水污染,导致海产生物大量死亡〔1分〕。

3、刺细胞:腔肠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含有刺丝囊的细胞〔1分〕;功能是帮助摄食和防范敌害〔1 分〕。

4、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内完全由中胚层围成的体腔〔1分〕;既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1 分〕。

5、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完全在密闭的血管内流淌〔1分〕;流速快,与代谢旺盛相适应〔1 分〕。

6、双重式呼吸:鸟类所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1分〕;肺在吸气和呼气时都有颖空气进展交换〔1 分〕。

7、早成雏:刚孵化出来,眼张开就能站立跟母鸟外出寻食的鸟类〔2 分〕。

8、留鸟:生殖地和越冬地都在统一地区的鸟类〔2 分〕。

9、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1 分〕。

养分靠胎盘自母体获得,完成后从母体内产出。

〔1 分〕。

10、侧线:鱼的体表由鳞片中心穿孔而形成〔1分〕;是鱼的感觉器官,能感觉水的低频波动〔1 分〕。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30 分〕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统》中,将动物分成〔纲、目、属、种、变种〕五个分类阶元,并建立了〔双名法〕命名法。

2、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鞭毛、纤毛、伪足〕,养分方式有〔自养、异养、腐生〕,无性生殖方式有〔二分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方式有〔同配、异配、接合生殖〕3、我国寄生人体的五大寄生虫病是〔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

4、动物胚后发育幼体的产出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胚后发育的类型有〔直接发育、间接发育〕。

5、鱼类的心脏为〔1〕心房、〔1〕心室,循环为〔单循环〕;两栖类心脏为〔2〕心房、(1)心室,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心脏为〔2〕心房、〔2〕心室,循环为〔完全双循环〕。

大一动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动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动物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分类学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动物界?A. 原生动物门B. 真菌门C. 脊索动物门D. 节肢动物门答案:B2. 以下哪个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A. 猫B. 狗C. 鸡D. 马答案:C3. 动物的循环系统不包括以下哪个部分?A. 心脏B. 血管C. 骨骼D. 血液答案:C4. 动物的呼吸器官主要是什么?A. 肺B. 鳃C. 皮肤D. 以上都是答案:D5. 动物的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A.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C. 植物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D. A和B答案:D6. 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哪个器官负责食物的初步消化?A. 胃B. 肠C. 唾液腺D. 肝脏答案:C7. 动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哪些?A.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 内生生殖和外生生殖C. 卵生和胎生D. A和C答案:D8. 动物的排泄系统主要负责排除哪些物质?A. 二氧化碳和水B. 尿素和尿酸C. 盐分和水分D. B和C答案:D9. 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主要依靠什么?A. 皮肤B. 汗腺C. 肝脏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动物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哪些细胞组成?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嗜中性粒细胞D. A、B和C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动物的______系统负责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答案:感觉2. 动物的______系统负责运动和支持身体。

答案:肌肉3. 动物的______系统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

答案:内分泌4. 动物的______系统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答案:神经系统5. 动物的______系统负责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答案:泌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动物的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案: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

它通过机械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还包括储存和排泄未消化食物残渣的功能。

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的科学,它涉及到动物的分类、解剖、生理、行为等方面。

在学习动物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提供了对所学内容的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动物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动物的分类学?动物的分类学是研究动物分类的科学。

它通过对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遗传特征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将动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动物的分类学主要包括分类的原则、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的系统。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动物的分类原则。

动物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形态学原则、生理学原则和进化学原则。

形态学原则是以动物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分类,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生理学原则是以动物的生理特征来进行分类,包括生殖方式、呼吸方式、营养方式等。

进化学原则是以动物的进化关系来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动物的共同祖先和演化轨迹来确定分类。

3. 什么是动物的解剖学?动物的解剖学是研究动物内外部结构的科学。

它通过对动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等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了动物的内部构造和功能。

动物的解剖学主要包括外部解剖学和内部解剖学。

4.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入口,食道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胃负责储存和分解食物,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大肠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肛门是排泄粪便的通道。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动物的生理学。

动物的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现象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动物的生长发育、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觉等方面的研究。

动物的生理学研究了动物的生命活动如何进行以及相关机制的原理。

6. 动物的行为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动物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

遗传因素指的是动物的行为特征在基因层面上的遗传传递,环境因素指的是动物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学习因素指的是动物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行为。

动物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动物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一. 说明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答:1.它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

2.提高了定向、快速的运动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

3.使躯体大型化成为可能。

4.二. 原索动物在研究脊索动物演化上有什么意义?答:通过对原索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胚胎发育的研究,能够对脊索动物的演化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原盍丛物何:兗许弱动物的汕化I■•耳吉重芟意义:.1.从身体结构上来看,原索动物既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这三点(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又具有许多低等的以及和无脊椎动物相似的特征,如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附肢,头索动物无心脏,排泄系统为分节排列的肾管,尾索动物的开管式循环,头索动物为不完善的闭管式循环等,这竺!>彬圉-的特证反应r无好椎也•物H伽:心期的过般:.2.从胚胎发育的情况来看,头索动物既以简单而典型的形式代表着脊索动物胚胎发育的情况,而早期胚胎发育又与棘皮动物相似,从胚胎学的角度又说明了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在演化上的关系。

三. 简答:脊索动物是由哪一类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至今尚未找到古生物学的证据。

因此脊索动物的起源问题,只能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材料来进行推断。

一般认为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其根据是:棘皮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属于后口动物,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脊索动物相似,从生物化学方面也证明:棘皮动物的肌肉中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是处于无脊椎动物(仅含精氨酸)和脊索动物(仅有肌酸)之间的过渡类型;半索动物的成体有鳃裂和背神经管的的雏形,与脊索动物相似,而柱头虫与棘皮动物的幼虫又很相似。

故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亲缘关系密切。

又根据文昌鱼的身体结构与个体发育兼具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文昌鱼可能是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四. 蔽答:①脊索和背神经管只存在尾部。

②大多体表有被囊。

③大多数仅幼体有尾。

④营固着或自由生活。

五. 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学》习题集与答案

《动物学》习题集与答案

动物学习题目录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5)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9)第四章海绵动物门........................................................................ll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l1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l4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 (17)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20)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24)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27)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 (34)第十二章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37)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 (38)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38)第十五章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 (39)第十六章脊椎动物亚门概述 (40)第十七章圆口纲 (40)第十八章鱼纲 (41)第十九章两栖纲 (45)第二十章爬行纲 (48)第二十一章鸟纲 (51)第二十二章哺乳纲 (55)第二十三章脊椎动物小结 (60)第二十四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60)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 (61)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名词解释1、细胞器2、线粒体3、细胞周期4、直接分裂5、染色体6、组织7、细胞间质8、器官9、系统(二)判断与改错1、蛋白质是动物细胞的基本物质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2、蛋白质所有的氨基酸组成及排列次序的平面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折叠并以副链相连而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4、蛋白质的氨基酸在数量和排列次序上千变万化,引起生物、细胞及其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多样化。

()5、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核酸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上)习题及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动物学: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物种:它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双名法:它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

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后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

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

学名之后,还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

属名和种本名印刷时用斜体,姓氏不用斜体。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包括细胞和细胞间质,功能多样。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接合生殖:为纤毛纲动物所特有的,当接合生殖时,2个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粘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连通,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型,接着,大核逐渐消失。

小核分裂2次形成4个小核其中有三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然后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用作。

此后两个虫体分开,结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个中有3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分裂为2次,再分裂为4个;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是原来2个相结合的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每个都和亲本一样,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每一个细胞即是一个个体,它与多细胞动物整体相当,有些原生动物则是群体。

运动:以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营养:有光合、吞噬和渗透3种。

呼吸:主要由体表进行。

排泄:主要由体表或伸缩泡进行。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大多数原生动物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重要纲。

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是: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

营养方式3种。

有光合、吞噬和渗透;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

繁殖为二分裂。

孢子纲:全部寄生,大多数有顶复合器,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的交替。

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复分裂),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

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

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4.简要说明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答: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红血细胞前期:当被感染的雌按蚊叮人时,其体内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液到达人体肝脏,在肝脏中进行裂体生殖,危害肝细胞。

放出裂殖子。

红血细胞外期:由肝细胞中放出的一部分裂殖子再次进入肝细胞,在其中进行裂体生殖。

(但有人认为无此期。

)红血细胞内期:由肝细胞中放出的另一部分裂殖子进入红血细胞,在红血细胞中进行裂体生殖,在进行多次裂体生殖后,由裂殖子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

这时须转移寄主。

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人体内的间日疟原虫的大、小配子母细胞被按蚊吸去,在蚊的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大、小配子母细胞形成配子,然后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它穿入蚊的胃壁,发育成卵囊(孢子),其内的核及胞质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大量的子孢子(孢子生殖),卵囊破裂把子孢子放出到蚊的体腔中,有子孢子的体腔液最后到达蚊的唾液中,准备感染新的人。

5.什么叫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和亲缘关系有何意义?答: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这就是生物发生律。

其意义在于当某些动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生物发生律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

6.动物由囊胚发育形成原肠胚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动物由囊胚发育形成原肠胚的主要形式有5种,分别是:内陷:由囊胚的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最后形成2层细胞,在外面的细胞层称外胚层,内层细胞称内胚层。

由内胚层所围成的腔称原肠腔,它的开口称胚孔或原口。

内移:是由囊胚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形成内胚层。

分层:囊胚的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这样向着囊胚腔分裂出的细胞为内胚层,外面的细胞层形成外胚层。

内转: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下面边缘向内转,伸展形成内胚层。

外包:动物极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细胞由于卵黄多而分裂慢,结果动物极细胞逐渐向下包围植物极细胞,形成内外胚层。

但在动物实际的胚胎发育中,通常是其中的几种方式混合发生。

7.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顺序如何?答: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顺序是受精,形成受精卵,再卵裂,形成单层细胞的囊胚(多为球形),再发育形成原肠胚,进一步发育出现中胚层,体腔,再进行胚层分化,最终形成新个体。

8.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真体腔的主要形成方式有哪些?答: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真体腔的主要形成方式有2种,即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端细胞法: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裂成很多细胞,形成索状,深入内、外胚层之间,是为中胚层细胞。

由中胚层裂开形成的空腔即为真体腔(裂体腔,次生体腔)。

为原口动物所具有。

体腔囊法: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形成中胚层,由中胚层包围形成的空腔即为真体腔。

此法为后口动物所具有,此法也被称为肠体腔法。

9.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有:辐射对称:即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有很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

使动物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适应在水中营固着或漂浮生活。

两胚层、原始消化腔:腔肠动物具有内外胚层,内胚层直接包围的腔是原始消化腔,不能称为肠腔。

可以行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但以细胞内消化为主。

出现组织:从腔肠动物开始有组织出现,但这种组织和一般动物的不同,其细胞介于肌肉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兼有肌肉和上皮两种功能,通常称为上皮组织。

其细胞则称为上皮肌肉细胞(简称皮肌细胞)。

原始的神经系统:即神经网。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一般认为是有2极和多极神经细胞组成,细胞以突触和非突触连接形成网状,没有神经集中现象。

刺细胞:是一种具有刺丝和刺丝囊的细胞,仅为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所具有。

10.腔肠动物门划分为哪几个纲?其划分依据是什么?答:腔肠动物门划分为3纲,即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

各纲划分依据分别是:水螅纲:一般是小型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水螅型只有简单的消化腔;水母型有缘膜;生活史中大部分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

钵水母纲:一般是大型水母型动物;水螅型为小型,水螅型常以幼体出现;水母型无缘膜,其消化腔内有胃丝。

珊瑚纲:只有水螅型,而无水母型,水螅型结构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多数有外骨骼。

1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体型为两侧对称,指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或说对称面)可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故又叫左右对称。

这样的动物体可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便于动物体各个部分的分化,是动物定向运动的结果。

形成了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它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发展有利,可以减少内外胚层的负担,有利于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提高。

皮肤肌肉囊的形成: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的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所形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

它增强了体壁的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消化系统为不完全消化系统:即有口、肠,但无肛门。

与腔肠动物比较有真正的肠出现,提高了消化和吸收的能力。

排泄系统是原肾管组成的,专门的排泄系统的出现是从扁形动物(除无肠目外)开始的。

原肾管通常由具有很多分支的小管组成,小管内端是由焰细胞形成的盲端,小管另一端相互汇合后以排泄孔通体外。

神经系统为梯形:表现在神经细胞向前集中形成脑,由脑向后发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它比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进步,一般认为是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向前集中的结果。

由中胚层形成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

12.根据什么说扁形动物门比腔肠动物门高等?答:扁形动物门比腔肠动物门高等的主要理由如下:由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两胚层→三胚层;外胚层→皮肤肌肉囊;无肠→具肠;无排泄系统→原肾管;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13.扁形动物门划分为哪几个纲?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扁形动物门通常划分为3纲。

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涡虫纲:多数自由生活,体表一般具有纤毛。

吸虫纲:全部寄生,有消化结构,如肠。

绦虫纲:全部寄生,消化结构消失,由体表渗透而获得营养。

14.简要说明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答:成虫寄生于人或猫等的胆管或胆囊内,成虫所产的卵经寄主的消化道排出体外。

只有当虫卵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寄主(纹沼螺、中华沼螺、长角沼螺等)吞噬后,毛蚴在螺内发育为胞蚴,由胞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发育为雷蚴(即幼体生殖),由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发育为尾蚴(幼体生殖),尾蚴成熟后由螺体逸出,在水中游泳1—2天,若遇到第二中间寄主(某些淡水鱼或虾)就侵入其体内,由尾蚴发育为囊蚴;当人或其他动物吃了未煮熟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时会被感染,囊蚴在终末寄主(人或猫等)发育为成虫。

15.简要说明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史。

答:日本血吸虫的成虫雌雄异体,体为长圆柱型。

雄成虫粗短,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体部有抱雌沟,雌成虫停留其中,呈合抱状态。

雌成虫细长。

生活史: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成熟交配后的雌成虫产卵,卵可穿透血管壁、肠壁而进入寄主的消化道中被排出体外。

卵在合适的水中可孵化出毛蚴,当毛蚴在水中游泳时如遇到钉螺就可侵入其体内,在钉螺体内进行幼体生殖,毛蚴发育为母胞蚴,母胞蚴再发育为子胞蚴,子胞蚴再发育为尾蚴而离开钉螺在水中游泳,尾蚴一般密集在水面上,当接触人、畜的皮肤(或粘膜)时,借其头腺分泌物的溶解作用及其虫体的伸缩作用而侵入皮肤,然后在寄主的血液中随血液移动到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在此发育为成虫。

16.简要说明细粒棘球绦虫的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及其生活史。

答:细粒棘球绦虫的形态特征:成虫通常由头节和3个节片组成,头节上有小钩和吸盘,3个节片由前到后是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妊娠节片,但妊娠节片脱落后可由成熟节片补充发育为妊娠节片,未成熟节片补充发育为成熟节片,未成熟节片则由头节补充发育而来。

分布特点:国内分布于西藏、新疆等牧区。

生活史:人容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而生病。

多在儿童期感染,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生长缓慢,故发病在20—40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