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两句来表达过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而御六气之辩”。 ● 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 5.《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 6.《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7.逍遥游中用“ 待的大与小。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
● 8.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
● 3..《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
● 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 ,,
”。
● 5.《逍遥游》中“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 6.《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 13.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
句子分别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___使__秦_复__爱__六_国__之__人___ ,____则_递__三__世_可__至__万__世_而__为__君___ ,___谁__得_而__族__灭_也__?”)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PPT文档共27页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PPT文档共27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1.《归去来兮辞》诗中“皆口腹自役”的小序与诗歌正文“一别家山十二年,……不复少年之时”的意境相呼应。

2.《归去来兮辞》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了对过去的否定,而“今之从政者,言必称其利”则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3.《归去来兮辞》诗中XXX用“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肯定了现在而否定了过去。

4.《归去来兮辞》中通过“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绝”表现了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XXX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表现出美丽的田园景象。

6.《归去来兮辞》中写XXX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7.《归去来兮辞》中XXX用“出门俯咸京,茫茫赋所成”和“行迈青云步,归卧白云旁”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XXX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XXX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万物恃其成,而况以人乎?”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XXX用“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XXX用“人生若寄,无根无蒂”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中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13.《滕王阁序》中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及宏伟气势,“百丈余落之望,……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饯送之筵,赋诗云集,……凡所瞻听,填词赋颂,载之舆图,礼之所至,咸称善言令色”。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秋水共长天一色,……孤舟蓑笠翁,独钓XXX”写出了XXX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滕王阁序》中“鹤鸣九皋,飞戾天曲,……人与XXX相映,而百感自集”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附答案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身欲言而语止,心欲辩而辩忘。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昔三百余岁,XXX断续;今五十余岁,诗赋已成章。

”3.《归去来兮辞》诗中XXX用“羡余昔之可怜,一旦俯首皆白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家书抵万金,但数十来纸;巧言令色,买卖千万贯。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XXX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归去来兮辞》中写XXX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7.《归去来兮辞》中XXX用“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山岛稍霁。

”两句用自然的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仕,对XXX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8.《归去来兮辞》中XXX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XXX“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XXX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当中用“登高望远,自以为是,眺望山河,瞻仰灵异,俯视人文,观览胜景。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滕王阁序》中用“登封市饶颜色,鸡栖几度偏逢。

”,“黄发垂髫,少无适俗韵;性本爽直,情转深沉绵。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和宏伟气势。

14.在《滕王阁序》中,作者写道:“洪州之地,涌泉为竹,名流所居。

”描述了洪州地区名门望族众多的情况。

15.作者在《滕王阁序》中运用“秋水秋空,萧瑟万古之音;九华帐里梦魂惊,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描写手法,将秋景与孤鹜融为一体。

必修5理解性默写(精选校对打印版)

必修5理解性默写(精选校对打印版)

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默写答案:1. 既自以心为形役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高中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廉蔺及必修5理解性默写答案廉颇蔺相如列传1、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阻止门客离开时先提出了一个两相比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自己做出了一个反问式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蔺相如躲避廉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廉颇到蔺相如门前道歉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归去来兮辞1、《归去来兮辞》中运用对比、写过去无法挽回将来还可补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作者宽慰自己错误之路走得不远、已意识到过去有错今日选择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反应作者归途中轻松愉快情状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作者询问路人、夜中赶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到家后发现庭院小路荒芜但花木尚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作者靠着窗子寄托傲世之情、身处狭小亦觉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描写云朵飞出、鸟儿归巢、似有暗示自己境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描写作者归去后与亲友谈心、弹琴读书自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一、《逍遥游》1、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这些均源自《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等内容。

2、《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鹏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逍遥游中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8 、《逍遥游》中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写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的两句是:“三餐而反,腹犹果然.”1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乘着羊角旋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诗中XXX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XXX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中写XXX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去来兮辞》中XXX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自然的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仕,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8.《归去来兮辞》中XXX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回去来兮辞》中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适应天然乐天安命的决计。

11.《归去来兮辞》中XXX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文言文默写答案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既自以心为形役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滕王阁序》中用“,。

,。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滕王阁序》中“,。

,。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归去来兮辞》1、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4、《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5.《归去来兮辞》中连用两个问句,喊出心中的郁闷,表明自己志已坚决,不容迟疑犹豫,同时道出归隐的原因表明轻松的心情的的句子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滕王阁序》1、《滕王阁序》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化用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赞洪都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5、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有意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6、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7、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8、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曾出现过。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7.《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1.《逍遥游》中“,。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6.《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7.《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8.《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9.《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0.《陈情表》用“,。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1.《陈情表》用“,。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2.《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3.《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陈情表》中作者用“,,,。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5.《陈情表》用“,。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7.《陈情表》.中李密用“,。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母孙二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8.《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39.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40.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逍遥游》1.文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现实社会的四种人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怎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