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大意。
3、段意合并法:以《将相和》为例分析
《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 如的活动为线索,课文主要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 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 和好的经过。三个小故事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综合 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的每一个知 识点讲解完后,可以让 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 说,看看学生掌握的情 况。
在这一部分要先提问, 看学生对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到这样的题大家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典型范例讲解
在讲知识点前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燕子专列》 1、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思考这一题的时候可以参
因为这篇课文学校时 学过的,所以不做详细 讲解,只用作练习知识 点。
先自己读知识点,在进
这一部分时,有一个过渡句就可以很好地概括这部分的 行提问,看学生能理解 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 多少,然后老师再进行
文物。”再联系文中开头的一个重要语句:“圆明园的毁 补充和最后总结。
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
不可估量的损失!”串联这两个中心语句,就可概括出
例如本文,围绕着“燕子专列”的故事,我们可以提如 来进行,一般写事的文
下的问题:什么时间?在哪里?有哪些人?他们要去干 什么?为什么要去做?结果如何?根据这些问题的答 案,我们就可以概括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章都比较适用,而目前 小学阶段学习的文章 多是属于这一类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 写人记事类文章: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写景状物类文章:什么景(物)+景物的特点
4、标题概括与问题统领法:以《草船借箭》为例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02 常 考 题 型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或某段的 主要内容。 2.围绕“xxx”,文章写了哪些内 容,试简要概括。 3.请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
常考题型 02
03 技 法 进 阶
1.明确文章类型,概括内容
技法进阶 03
(1)写人类文法进阶 03
妈妈和房客
经过
海德先生与“我们” 相处融洽,尤其是 对尼尔斯带来了积 极影响,“我们” 对他更加没有怀疑。
课 堂 强 化 04
结果
海德留下了书和假支 票离开了。
课 堂 强 化 04
妈妈贴出“租房启事”,海德先生应租而来, 妈妈没有收预付房费也没有具体了解海德先生的 为人。入住期间,海德先生与“我们”相处融洽, 尤其是对尼尔斯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对他 更加没有怀疑。最后,海德留下了书和假支票离 开了。
重点句
黄鹂鸟儿连睡觉都不跟别的鸟儿一样。每当 夜幕来临时,黄鹂就飞到杆子上,把它那金黄色 毛绒绒的身子卷成一个大圆球,这个时候,你就 会着到个“小毛球”立在杆子上,我不说,你还 真不知道那是小黄鹂鸟在睡觉呢!
技法进阶 03
技法进阶 03
(2)段意合并法
先将每段的意思归纳出来,再将每 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整理,就 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解析·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
01 趣味导入
目
02 常考题型
录
03 技法进阶
04 课堂强化
05 巩固练习
01 趣 味 导 入
趣味导入 01
时间回到抗战时期, 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 渡河挺进。这时,红四团 接到了一份上级命令,这 是一份绝密情报,内容很 多,现在你就是小交通员 ,请你将情报传送到指定 人员。
趣味导入 01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答案

阅读训练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34年级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阅读过程中,在理解文章的词句进行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同时,要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同时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1.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有些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词句来回答问题。
首先,我们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找到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段落,然后在这些段落找到关键性语句,将它们提取出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归纳文章要素概括主要内容在考查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出代表六要素的词语,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从而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3.归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有些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段落,我们可以把各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总结时,要对各个段落的段意进行归并,组织好语言这样才能正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人生难忘第一次人生难忘第一次。
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和第一次被老师表扬都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是踏进小学校门的第一学期。
那是一堂算术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3+5=?”并请一名同学上去填写答案。
我很想表现自己,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看见,就点了我的名字。
我走上讲台,从老师手里接过粉笔,在等号后面毫不犹豫地写了个“7”。
在同学们“不对不对”“错了错了”的吵嚷声中,老师在那个“7”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然后对我说:“以后想好了再举手!”等回过神来,我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没有地缝可钻,只好带着一脸丢人相跑下讲台,刚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管它什么上课不上课呢!当时我虽然只有七岁,可受的刺激很大。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阅读指导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阅读文章时,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概括XXX的好惯,对自己写作文时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都是有帮助的。
要求概括XXX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例1小城里每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
例2XXX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研究。
一起研究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XXX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二)用文章重点句归结综合段意有的文章段落中,作者在叙述究竟以后,用抒情议论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
这些感想,每每归结综合了全文的主旨,点明了段的中央。
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段的XXX。
例3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XXX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1.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可以分为几层意思4.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例4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然地摸进“XXX”高地上面的山坳,埋伏在一条比较埋伏的山沟里。
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
我发觉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仅可以看见铁蒺藜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发言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固然更简朴看见我们。
小学阅读——01概括文章内容(含答案)

第1讲:概括文章内容深山藏古寺从前,有一位先生给四位画家出题作画,画题是“深山藏古寺”。
姓赵的画家画了深山又画了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和古寺”;姓钱的画家只画了深山,没有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无古寺”;姓孙的画家画了深山,并画了古寺的一角,这叫“深山露古寺”;只有姓李的画家通过认真审题经过苦思冥想,终于画了一幅符合题意的画;画面上有深山,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小溪边一个和尚在挑水,一条石阶路由溪边通往深山中……李画家赢了!概括文章中心是小学阶段阅读理解中的重要考点,也是难点,需要同学们掌握以下方法。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文章的特点用法剖析要素串联法叙事性文章找出文中六要素,并合理组织。
段意合并法从几个方面描述,层次清晰的文章。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进行修改、删减、整合。
句子摘录法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句子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摘录关键的概括性语句,可稍加改动。
趣味引入知识梳理题目分析法通过题目可以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的篇章。
根据文章内容,将题目扩展成完整的话,并加以完善。
问题引领法课文中按流程或顺序埋伏笔,铺设较多问题的文章。
对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归纳。
取主舍次法文章的重点部分突出,主要内容隐在其中。
读课文,找出重点段落,了解作者意图,结合他段落做补充。
考点一:要素串联法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平安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天气冷得可怕。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打着许多补丁,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她还是又冷又饿,风吹得她瑟瑟发抖。
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又有谁会理她呢?快到中午了,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哪个好心人给过她一个钱。
她走着走着,在一幢楼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内的情景吸引住了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0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0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即用简洁的语言整体把握文章,描述文章叙述的故事、人物等重要信息,并把其完整的组织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语。
这个知识点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不仅贯穿了语文学习的始终,同时也是锻炼一个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重要途径。
3-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答题思路及认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简单理解即对文章内容认知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在遇见阅读理解题目时,没有整体认知与把握,部分问题的具体细节就没有完整的解答思路,也就是我们需要先做到整体认知,用于方便自己部分问题的解答;回到整体的概念就是通过文章内容的认知进而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中心主旨的表达,回答整体把握上,从而方便问题解答。
中心思想后面我们会陆续讲解,简单理解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通过文章叙述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所以说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也是后面学习、掌握中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答题思路及方法段意合并法:文章本身是可以依据其逻辑关系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段落大意的,同时文章是由若干自然段落构成,段落大意的总结也就是文章整体内容的总结,所以说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阅读理解文章。
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做到语法的基本要求,即语句简洁、完整、通顺连贯,切记不可使用病句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适当时候也可以对段落大意进行删减,留下主干,去掉枝叶,进而简单的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要素合并法:此方法多用于记叙文写作与阅读,小学阶段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新闻,当然也会学习六要素的概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事件结果。
新闻概要往往会使用六要素结合进行概括,当然在大部分记叙文描述中我们也可以使用六要素合并法来轻松简单的得出文章主要内容。
重点句子摘录法:作文写作中我们往往会围绕某些词语、句子进行展开描述,进而完成一篇300-600字作文的写作,当然如果我们把阅读理解的文章简单理解为作者的作文写作,我们也就可以轻松得出总结其主要内容的方法——重点句子摘录。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概括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概括主要内容阅读训练之概括主要内容一、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一)、题目扩充法: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题目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二)、段意合并法(写景写物)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要素串联法针对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找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基本要素。
概括主要内容的格式:A:写人:本文主要通过什么事,体现了某个人什么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人怎样的感情?B:记事:本文主要写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对某个人的影响,或某人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C:描景:本文通过写某地方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某个地方的喜爱之情或赞美之情。
D:状物:本文通过写某个物具有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某物的什么感情?二、实战演练XXX和儿子有位船长有着一流的驾驶技术,他曾驾着一艘大略的帆船在台风肆虐的大海中漂泊了半个月终究死里逃生。
后来,他有了一艘机轮船,他又多次驾驶着它路程几千里到过陆地的纵深。
渔民们都称他为“船王”。
XXX有一个儿子,他是唯一的继承人。
XXX对儿子的期望很高,但愿独生子能把握驾船技术,开好他置下的这条船。
船王的儿子对驾驶技术学得也很用心,到了成年,他驾驶机轮船的知识已十分丰富。
XXX便很XXX让他一个人出海。
可是,他的儿子却再也没有返来,还有他的船。
他的儿子死于一次台风,一次对于渔民来讲十分微不足道的台风。
船王十分快乐:我真不认识打听,我的驾船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怎会这么差劲?我从他懂事起就教他若何驾船,从最基本的教起,告诉他若何对于海中暗流,若何识别台风先兆,又若何采取应急措施。
通常我经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我都毫不保留地教授给他了。
可是,他却在一个很浅的海域内丧了生。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专题0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有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第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考点解读概括文章内容分为概括某一件事和概括全文内容。
(1)概括某一件事的方法有:①通读全文,进行定位。
在通读文章后,看文章详细叙述事件的文字分别在第几段,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A.摘录句段法。
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原文语句。
B.要素归纳法。
找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并合理组织语言。
C.段意合并法。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记叙,要将重点段落筛选出来,将其段意进行整合。
②理清事件,梳理结构层次。
看文章介绍了几件事,再看哪几段都是围绕一件事写的,把这几段划分在一起。
或者根据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划分层次,如“第一次”“第二次”“后来”等,依据段落层次来概括每个具体事件。
(2)概括全文内容的方法有:①标题拓展法。
如果标题本身就是一个事件的话,那么可以在标题的基础上增加相应要素,对其进行拓展。
②六要素归纳法。
六要素中,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最主要的。
如果文中特意强调了时间或地点,概括时就加上;如果文中的地点、时间总是在不断变化,则不需要加入。
③中心句提取法。
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对其再加工。
④分层归纳法。
先分层(或部分),明确各层(或各部分)大意,再将大意归纳起来。
考点训练听到幸福①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②火车站很小,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③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
④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儿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的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准确、简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
标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要素串联法
句子摘抄法
方法一:标题扩充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标题扩充法”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jī]乎冻僵(jiānɡ)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ɡěnɡ)。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
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儿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è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出相关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怎样了呢
回答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加以完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冻死在街头呢
【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事。
1、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2、要紧扣文题提出相关问题。
方法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具体操作: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我爱湖
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的温柔的湖。
,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湖是活的,层层粼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象一幅迎风飘舞的绸。
湖是硬的,象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里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快活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
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或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又或放一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啊,织出湖面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象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
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听,“轰轰”礼炮响了,联欢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一下,联欢会马上开始,你就会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那是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不用焦急,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湖是美的,我深爱着湖。
《我爱湖》各段段意:
1、我爱湖,因为湖很美。
-
2、静静的湖很可爱,雨中的湖更动人。
3、湖是美的。
主要内容:静静的湖和雨中的湖都很美。
方法三:要素串联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注意:
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四要素:
;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主要内容: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方法四:句子摘录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大海赞
早晨,大海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海水被朝阳映得通红。
中午,太阳炙(zhì)烤(kǎo)着沙滩,沙滩变得火热。
这时的海是蓝色的,几只银白色的海鸥在翱翔,不时传来叫声。
傍晚,落日的余辉挥洒在海面上,海似乎平静了些。
一会儿,涨潮了,清凉的海水冲击岸边的礁石,发出隆隆的撞击声,真像一曲雄壮的交响曲。
月亮升起来了,柔美的银光随着海水的波涛在扩散,这时的海又显得格外庄严。
啊,大海,你是多么壮阔,多么美丽,多么迷人!
|
画出《大海赞》中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答题步骤:
步骤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步骤二:认真分析文章,从词、句、段、写作特点等多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概括。
步骤三:检查是否抓住了主要内容。
步骤四: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
易错点归纳
1、不要太简单:简单到内容都残缺了,就不是文章的“缩影”。
2、(
3、不要太啰嗦:主要内容,顾名思义要概括出主要的,不要把可要可不要的话也写上。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