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大全

合集下载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话那可是相当有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地域风情和豪爽劲儿。

下面就给您列举 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1、噶哈:意思是“干啥”,询问在做什么。

2、嗯呐:表示同意、是的。

3、咋地:意思是“怎么了”。

4、膈应:指讨厌、烦人。

5、秃噜:有“脱落”“事情没办好”等意思。

6、埋汰:表示脏、不干净。

7、磕碜:形容长得丑或丢人。

8、嘚瑟:形容人不稳重,爱显摆。

9、稀罕:喜欢的意思。

10、扒瞎:说谎话。

11、忽悠:通过巧言令色来欺骗。

12、唠嗑:聊天。

13、刺挠:身上痒。

14、急眼:发火、生气。

15、麻溜:赶快、快点。

16、够呛:表示不太可能、没把握。

17、邪乎:形容事情超出常理。

18、撒楞:动作迅速、麻利。

19、白唬:能说会道,但说的多是没用的话。

20、膈应人:让人讨厌。

21、二虎八叽:形容人傻乎乎的。

22、毛愣三光:做事不稳当,毛手毛脚。

23、破马张飞:形容人行为失控,疯疯癫癫。

24、舞舞轩轩:形容人不老实,张牙舞爪。

25、五迷三道:形容神志不清。

26、稀里马哈:做事马虎、不认真。

27、皮儿片儿:形容东西不整齐、乱糟糟。

28、魂儿画儿:形容脸上脏得不成样子。

29、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30、鼻涕拉瞎:形容人邋遢,不整洁。

31、油子麻花:形容衣服或东西油腻不干净。

32、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不流畅。

33、费劲扒拉:表示做某事很费劲。

34、扒拉:拨动、摆弄。

35、吵吵巴火:大声喧哗、吵闹。

36、半拉咔叽:形容事情做得不完整、不彻底。

37、傻了吧唧:形容人傻。

38、虎了吧唧:形容人莽撞、没头脑。

39、无极六兽:形容人无聊、百无聊赖。

40、老鼻子:表示很多。

41、突鲁反仗:形容做事反反复复,不干脆。

42、别楞:别扭、不顺从。

43、扭头别棒:形容人固执、不听话。

44、整个浪儿:全部、整个。

45、浮溜浮溜:形容水满得要溢出来。

46、吱哇乱叫:大声喊叫。

47、针扎火燎:形容心情焦急。

48、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

东北话日常用语大全

东北话日常用语大全

东北话日常用语大全
1. 没事儿 - 没有事情
2. 辛苦了 - 辛苦了
3. 大保健 - 洗浴中心
4. 瞎搞 - 胡闹
5. 撒娇 - 撒娇
6. 风凉话 - 冷嘲热讽的话
7. 瞎扯淡 - 胡说八道
8. 去歇着 - 去休息
9. 双规 - 纪律审查
10. 捏着脖子 - 突然跟人发生矛盾,要打架的状态
11. 傻愣 - 意思为傻人,说别人没用
12. 打哈哈 - 开玩笑
13. 呱嗒 - 摔了一跤
14. 肚子疼 - “坐地铁,有点晕车”的意思
15. 啥子 - 什么
16. 拎着包就跑 - 逃离一个困境
17. 管他呢 - 不要在意
18. 毙了 - 死了
19. 溜达 - 闲逛
20. 摸鱼 - 偷懒,逛街逛到玩
21. 骂街 - 大声怒斥对方
22. 臭不要脸 - 恶心的表现
23. 行不 - 可以吗?
24. 倒数第一 - 除最后一名以外的前面所有人
25. 有点儿冷鸟 - 有点冷。

标准的东北话大全

标准的东北话大全

标准的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是指使用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东北话词汇和表达:
1. 你好- 瞅你跟个
2. 谢谢- 多蒙
3. 对不起- 金瓶梅
4. 不客气- 不要客气
5. 吃饭- 凑个
6. 喝酒- 撸串
7. 快点- 历速
8. 慢点- 微晓
9. 走路- 磨蹭
10. 说话- 叨叨咕咕
11. 好吃- 俊俏
12. 好看- 喃喃
13. 难看- 盛世美颜
14. 高兴- 侬看睬
15. 生气- 靠乎
当然,这只是一些基础的东北话词汇和表达,实际上东北话有非常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语法特点。

希望这些词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
学习东北话。

东北话

东北话
嘀嗒孙儿—原意是曾孙的儿子的意思,现多用来贬低某人
耳雷子—耳光
五把超儿—本事,能力,两下子
奔儿咕—死(含有诙谐意思)
大嘴抹哈儿—形容张着大嘴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的样子
沾包儿—引起了麻烦,惹祸,或者只受牵连
掩(指“染”)人—使人难堪
拉脸造—不顾脸面地作,厚着脸皮地作
戴眼罩—暗中给人刁难或打击
表示的是反诘、存在一定疑问的意思;在后面的"地"读长音的时候,"咋地"则被赋
予了不满、激怒的色彩)
4、整(在哈尔滨方言中,"整"是个动词,如同某些地区的人喜欢用"搞"一样,
"整"的用途极其广泛,整人,整事,咋整,整明白,整迷糊,整点饭,整点花的,整
点喝的;在哈尔滨喝酒,必须要能整才行,一般是先整白的,滋溜滋溜纯粮小烧落肚,
上眼药儿—给人惹事,添油加醋使人为难
踩咕—贬低,诋毁
不叫玩意儿—不像样子,令人不满
熊色—软弱无能的样子,也叫熊出儿,熊样儿
包了儿—把货物全部买下或者食物全部吃掉
充大瓣蒜—假装有能力解决某事,假装自己是行家
有两把刷子—有些本领
没脉了—表示没希望了
没跑儿—表示必定如此
丁壳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顶事
时候,忽然解决了问题,更是要说上句他现在心里"可敞亮了"。在普通话里,敞亮一
词都是用来形容房屋开阔明亮的,有道是宰相肚里能盛船,哈尔滨人的心中装得下楼
呢)
二、常用词链接
baī chi 掰眵/辩论
baíhuo 白话/瞎扯
bī ci 逼嗤/ 说废话
bō leng(li) gar 膊楞(哩)盖/膝盖

东北方言大全,东北话大全,东北话怎么说

东北方言大全,东北话大全,东北话怎么说

东北⽅⾔⼤全,东北话⼤全,东北话怎么说⼩拇妞(⼩指)⽼⿐⼦(⾮常多)贼流地(神龙见⾸不见尾)⽼鹞⼦(鹞鹰)⽩扯⽩(⽩费事)坟圈⼦(坟地)真咋地(是这么回事)驴豁地(暴躁)洋车⼦(⾃⾏车)听蹭了(听错了)⽔舀⼦(⽔瓢)打⽔漂(没了踪影)打连连(总在⼀个地⽅转)踏拉板(拖鞋)钢钢的(关系特别好)耍⼤⼑(说⼤话,扯⽜⽪)还愿地、⼆流⼦(地痞流氓)不远狭(特别近)备不住(可能)拨了盖(膝盖)嘚呵的(不伦不类)外屋地(厨房)主意正(不听话)秃噜了(事没成)秃噜⽪(⽪肤擦伤)拉拉古(蝼蛄)搬不倒、窜辕⼦(牲畜从车辕间窜了出去)挠杠⼦(闪⼈)撂秆⼦(闪⼈)圈进去、灯笼挂(冰挂)串烟了(铁锅煮饭,⽕⼤了⽶饭被烟熏黄了吃着有烟味)屡杆爬、草溜⼦(兔⼦)⼋瞎将、狗嗖地(⿁⿁祟祟,形貌怪异)烧周年(⼈死后周年祭祀)狗懒⼦(办事很差、很怂的⼈)⽼娘们(成年⼥⼈)⽼爷们(成年男⼈)随风倒(⼈云亦云)起秧⼦(猫狗发情)猫⽉⼦(妇⼥怀孕期间)猫起来(躲藏)藏猫猫(捉迷藏)狗啃屎(向前摔倒)当门街(门前⼀条街)黄⽪⼦(黄⿏狼)⼭狸⼦(野猫)打光棍(娶不到妻⼦)光杆撩、⽼风⼦(神经不正常的⼈)⼤拇哥(拇指)⼲闲啧、⼆椅⼦(不男不⼥)捂吧了(发霉了)窜红英、⿇溜地(赶紧的)虎巴地(少根筋)⼆串⼦(杂交,也指⾮正宗的)⼆百五(愚蠢、傻)撂蹶⼦(牲畜踹腿)呆呵地(反应迟钝)鸡争个(鸡胗)出外头(上厕所)当⽬间、眼⽬(me)前(眼前)尕啦哈(动物关节⾻)⼤肠头(肛门)坐地炮、矬把⼦(⼩矮⼦)马⼤哈(傻呵呵的)⽼抱⼦(母鸡)穿⼩鞋(难为⼈)仰⽬脚(仰⾯朝天摔倒)钢钢硬(⾮常硬)吃伤了(吃坏了)眵⽬糊(眼屎)搞破鞋(偷情)⼆五眼(没注意到明显的东西)燕别顾(蝙蝠)燕别顾(蝙蝠)拉拉古(蝼蛄)藏猫猫(捉迷藏)狗啃屎(向前摔倒)当门街(门前⼀条街)黄⽪⼦(黄⿏狼)⼭狸⼦(野猫)打光棍(娶不到妻⼦)光杆撩、⽼风⼦(神经不正常的⼈)洋车⼦(⾃⾏车)听蹭了(听错了)⽔舀⼦(⽔瓢)打⽔漂(没了踪影)打连连(总在⼀个地⽅转)踏拉板(拖鞋)钢钢的(关系特别好)耍⼤⼑(说⼤话,扯⽜⽪)还愿地、⼆流⼦(地痞流氓)不远狭(特别近)备不住(可能)拨了盖(膝盖)嘚呵的(不伦不类)主意正(不听话)秃噜了(事没成)⼤肠头(肛门)坐地炮、矬把⼦(⼩矮⼦)鞋拔⼦、掌柜的(⽼板)马⼤哈(傻呵呵的)⽼抱⼦(母鸡)穿⼩鞋(难为⼈)仰⽬脚(仰⾯朝天摔倒)钢钢硬(⾮常硬)吃伤了(吃坏了)眵⽬糊(眼屎)搞破鞋(偷情)⼆五眼(没注意到明显的东西)搬不倒、窜辕⼦(牲畜从车辕间窜了出去)挠杠⼦(闪⼈)游荡户(不稳定的⼈)屡杆爬、草溜⼦(兔⼦)⼋瞎将、狗嗖地(⿁⿁祟祟,形貌怪异)烧周年(⼈死后周年祭祀)狗懒⼦(办事很差、很怂的⼈)⽼娘们(成年⼥⼈)⽼爷们(成年男⼈)随风倒(⼈云亦云)起秧⼦(猫狗发情)猫⽉⼦(妇⼥怀孕期间)猫起来(躲藏)出溜(溜达)打鸣(鸡叫)⽩呼⽩话(吹⽜)腻歪(厌烦)夜个、昨个(昨天)前个(前天)锃亮(⾮常亮)唠嗑(聊天)忽悠(蒙骗)吃咂(吃奶)骒马(母马)连桥(连襟)⼀码(全是)扒瞎(撒谎)悬乎(夸张)叫叫(⽤柳树⽪做的管笛)⾎呼(夸张)⽜⼦(阴茎)懒⼦(阴囊)埋汰(脏)尕啦哈(动物关节⾻)撂秆⼦(闪⼈)圈进去、灯笼挂(冰挂)串烟了(铁锅煮饭,⽕⼤了⽶饭被烟熏黄了吃着有烟味)⽪(顽⽪,淘⽓)骚、帮、成(⾮常)贼(⾮常)蛮(不讲理)贱(便宜)拽(装)削(打)嗯呐(⾏、可以)咋地(怎么的)噶哈(há)(⼲什么)崽⼦(⼩孩或者新出⽣的⼩动物)叫驴(⼀种能发声的昆⾍)开壶(开张)昨个(昨天)茅楼(厕所)骚性(好⾊)⽻⽜(母⽜)妯们(妯娌)横是(可能是)圈拢(拉拢)邪呼(严重夸张)操蛋(很差劲)溜须(奉承)唬弄(欺骗)抠(吝啬)嘎、⿊(要价贵)明个(明天)⿎捣(弄)噶拗、杠唧(叫真)吗玲(蜻蜓)夜个(之前)撂下(放下)约摸(估计约(⾳邀,称重量)电炮(⽤拳击打,通常指脸)划拉(聚拢)粑粑(粪便)⿎求(弄)估么(估计)犟咕(叫真)嘘呼(吹⽜)⽼盯、盯吧(经常)叨登(倒卖、连续动作)带劲(有型)够戗(没把握)旮旯(偏僻狭窄)嚼兴(敏感)出蓼、磕碜(难看)拔⼲(⼤便⼲燥)氽稀(拉稀)寻思(想、思考)反蹬(反胃)上货(进货)得瑟(折腾)刺挠(痒)诡道(诡计多端)渍扭(着急、翻脸、不配合)洋⽕、起灯(⽕柴)瞎虻(⽜虻)撸管(⼿淫)糗了(发霉)稀罕(喜欢)顺甜(味道甜)⽼蒯(⼥⽼伴)当街(⼤街)尿兴(厉害,特殊)撩骚(挑衅)嚎唠(叫唤)梏咚(蔫吧坏)蔫吧(没精神.内向)哧、遢拉(拖鞋,趿拉着脚)噶⽓、皱吧(不平整)咋整(怎么办)打栏(动物发情)养汉(⼥偷情)当腰(中间)夹⽣(半⽣不熟)晃常(有时)咋地(怎样)反群、连裆(狗性交)守铺(安分经营⾃⼰的买卖)喀拉(不好)坐地(马上、当时)⽩扯(⽩费)鸡尖(鸡屁股)鸡吧(阴茎)噶答(⽔痘)⼈家(指别⼈或⾃⼰)⾃个⼉(⾃⼰)约么(估计)磨叽(絮叨)拉巴(提拔,帮助)拉疤(粗糙)发送(出殡)黄了(没成,泡汤了)破闷(猜谜)霸道(厉害)⽋⼉蹬(多事)瘪⼦(稻⾕⾥⾯没有粮⾷)⽴马(马上)隔叽(挠⾝体上的敏感部位让你发笑)扯蛋(瞎说、⼲闲事)开腚(擦屁股)。

新东北话大全

新东北话大全

新东北话大全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1、挨排儿:按顺序2、二虎八鸡:傻乎乎3、扒拉:?拨弄4、扒瞎:说谎5、波罗儿盖:膝盖6、掰扯:分析计算7、白唬:?(bai?huo)能说(通常指能瞎说)8、鼻嘎吧:?(bi-2?ga-2?ba?)鼻屎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10、包源儿:?全部,全包了11、冰流子:冰柱12、不靠谱(不靠盘儿):?不符实际13、扯蛋:胡说八道14、撮子:装垃圾的容器15、刺挠:?痒16、刺猫乎:?(ci-1?mao-1?hu-1?)眼屎17、藏猫儿乎:?捉迷藏18、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19、打狼:最后一名20、打奔儿:1.接吻?2.停顿?3.卡壳21、叨菜:?夹菜22、点儿正(背)?:运气好(坏)23、耳残:?(er-3?chan-2)?耳屎24、二椅子:不男不女25、嗯呢:是26、疙瘩(简称疙):地方27、姑娘:女儿28、旮旯儿:?(ga-3?la-2)?角落29、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30、嘎拉:?(?ga-3?la?)?贝壳31、高:放,搁32、果:吸,吮33、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34、嘎拉哈:ga-3?la?ha-4?一种用动物关节做的儿童玩具(有失传的危险哟)35、干仗:?打架36、咯应:?讨厌37、含拉子:han-2?la-2?zi?口水38、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39、忽悠:这个不用解释了吧,不会的来打我40、划开拐:?想通了41、急眼:ji-1?yan-3?发火42、迹哥浪:闹别扭43、嗑尘:ke-1?chen?1,难看?2,丢人44、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45、老鼻子:很多46、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47、老嘎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48、唠嗑:聊天49、妈灵:ma-1?ling?蜻蜓50、末了儿:最后51、磨叽:me-4?ji?罗嗦52、卖呆儿:1,看热闹?2,发呆53、尿性(东部方言):有骨气,真汉子54、闹听:?闹心55、念三七儿:旁敲侧击56、蔫吧:没精神,枯萎57、(PIA)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58、七吃喀嚓:?麻利,干净利落59、欠儿蹬:缺心眼,找揍60、气管子:打气筒61、曲咕:小声说62、戚儿:qier-3?客人63、日日的:ri-2?ri-2?de?速度快64、如作:?ru-1?zuo?舒服65、赛脸:明知不对,故意那样做66、啥:什么67、水勒巴察:水性大68、秃噜:失败,放开69、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70、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71、妥了:?行了好了72、无极六瘦:闲的没啥意思抓心挠肝的感觉73、舞马长枪:张牙舞瓜74、武武玄玄:同上76、五迷三道:迷迷糊糊77、稀里马哈:?马虎78、邪乎:?厉害79、向着:偏袒80、兴许:可能,也许81、寻思:xin-2?si?思考,想82、稀罕:?喜欢83、一整(就):总是,动不动(就)……84、有一嗑:?you-3?yi-4?ke-2?有一拼,能比一下85、杨了二正:?形容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想着别的86、咋整:?怎么办87、作死:zuo-2?si-3?寻死88、张程:办法,能力89、抓瞎:毫无办法,无法解决90、准保:保证,一定?。

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大全

棒子面儿--玉米面炊橱--刷锅用具找先生扎咕扎咕--找人治疗一下身体土虏喀--大的,成块的土买点衣服拉哄地--买点衣服什么的不待劲--做事不是那回事儿流流瓶子--玻璃瓶遛人--拿东西扔出去打人哨人--骗人炎岁--香菜〔字可能不对,读是这么读的〕揍手地--开春收拾田地瞎鲁鲁--乱说话坐窝--直接来带--狼一类的动物堆委--坐到地上鳖bie犊子--骂人的话晌午头子:中午乌了巴突:水不太开乔扎古扎古:我给你治一治。

治病!敲黑:形容比较黑拉轰地,吾地:一类的,语气词。

整不机密:弄不把握。

脖儿搂:耳光磨叽:罗嗦咯几:心里别扭打不了腰:没什么出息饥荒:外债这疙瘩:这块地方,这地方老疙瘩:在家里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中:行,可以夜来个:昨天嘎东:赌点东西哨人:捉弄人开瓢:指板砖或石头之类的砸在脑袋上出来的效果。

粘歪:起腻能(nēng)叽:嘟囔,小声磨叽癞叽:不精神,发蔫小掂(diàn)儿:小气,同意词抠门呐咂(nāzà):窝囊,憋屈坐蜡:事情很棘手掉链子:关键时候不行了,指物指人指事都可。

撒嘛:东张西望瘪独子:混蛋,没人样棵碜:形容人长的很丑噜噜:唠唠叨叨噶哈:干什么,语气词。

干儿手:混子,混混蹿蹬:鼓动悄:就是挺的意思。

咱们说的俏黑悄黑的就是挺黑的白忽:吹牛胡次:胡说的意思车车或浪系:指搭理例:大家都别车车那个人五迷三道:晕头转向~ (应该是五迷三道,好像不算)唠嗑:聊天咋地:怎么地冒了:就是多了(例:喝冒了,就是喝多了,同意词还有喝高了)匹:意思为比,你匹他高一些,你比他高一点,但比一比不说成匹一匹尿叽:说话挺逗的意思。

悄尿儿的:就是偷偷的意思吆或:大声喊前后脚儿:指一先一后浪张:大概和嚣张的意思相近,不过是贬义词。

多指女人风骚,钩三搭四得(dè)色:指臭显摆,自己哪里好生怕别人不知道妖道把势:指女人泼辣色:在“瞧你那色!”里读shaǐ作德行讲吭吃瘪肚:笨的话都说不利索涨冒或涨包,很张狂的意思。

东北话大全.doc

东北话大全.doc

东北话大全[撒眸] sā•mou 亦儿“撒目”。

四下观看。

[例]“这时,张立言很急,眼睛四下~,一下子看见一棵树枯黄了,可算找到材料了。

”(《伐木人传》)[撒泼] sā pō 大吵大闹,不讲道理。

[例]“那女人也不示弱,双手往大腿上一拍,撒起泼来。

”(《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撒欢儿] sā huānr 因兴奋而连跑带跳(多指动物)。

[例]这群孩子一到公园就~,到处乱跑。

[撒丫子] sā yā•zi 撒腿快跑。

[例]“他见人们拎着棍棒闯进屋子,自知不妙,也顾不得熊胆虎骨了,~就逃跑了。

”(《民间故事》1983年创刊号)[撒谎撂屁儿] sā huǎng liào pìr 说谎话。

[例]“……妈妈哪样对不起你,你~的,有外心了咋的?……”(《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撒欢尥蹶] sā huān liào juě 狂奔迅跑。

[例]“入冬封湖,它淘得更欢,摇头摆尾,~,动不动就用犄角作祸,把冰湖戳得稀烂……”(《镜泊湖民间故事选》)sài[赛脸] sài liǎn 小孩的一种顽皮行为,即越不让说越说,越不让闹越闹。

[例]这孩子太~,你越不让他干啥,他越干啥,特别是来了客人的时候就更厉害了。

sān[三七疙瘩话] sān qī gā•da huà 牢骚话。

[例]“六大爷:……真没有我们马龙在大队,你那~凑巴凑巴,挂个啥牌都够料儿!”(《高粱红了》,载《李杰剧作选》)[三只手] sān zhī shǒu 通常指小偷。

[例]腰里带那么多钱,当心车上有~啊![三老四少] sān lǎo sì shào 民间秘密结社的青帮,在东北称为家理,称在家理的人为三老四少。

[例]“屯子里又有他好多亲威朋友,磕头拜把的,和~的徒弟。

”(《暴风骤雨》)sǎn[散花儿] sǎn huār 拢不到一起。

[例]“你寻思落实了责任制,大伙的心就~了?”(《鸡叫三遍时》)[散架子] sǎn jià•zi (1)物体的结合部分开始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话大全
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后入中原。

清代鼎盛,人数有数百万。

清室灭亡,满族仍存。

它先是采用了汉字,后又逐渐采用了汉语。

目前,齐齐哈尔北面有个小村子叫“三家子”。

据称仍有居民会说满语,小学还有满语课。

历史上这里住着计、孟、陶三姓的老百姓,都是满族。

不过,现在那里讲满语的年轻人也不多了。

我国现存满语档案尚有《满文老档》《满州实录》等上百万件。

当前仅有目录。

翻译原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满语有元音音位6个,辅音音位19个。

字母40个。

另还有拼写外来词的外来音字母。

玄烨谕博达礼等人编有满文分类词书,收词一万二千余,按音序排列。

黑龙江省有满语研究所。

研究满语的出版物有《基础满语概论》、《满语文法会要》等专著。

源于满语的汉语词语很多。

比如昆虫“蝼蛄”,俗称“喇喇姑”。

“嫫嫫”又作“嬷嬷”,指奶娘;“妞妞”又作“妞儿”,指小女孩。

老北京人在反驳对方或表示鄙视时,喜用语气叹词——“姥姥”!这个词儿也为源于满语的音译词,词义当然不指外祖母,而表示强烈的“不信、不服”的含意,潜台词是“没门儿、少来这套”。

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啰嗦、喇忽、埋汰、胳
肢、瘆等。

例如“啰嗦”指说话、办事不利落。

“喇忽”是粗心、疏忽的意思,如“你这个人呐,太喇忽啦!”“骨立”是称赞物品外形精美。

东北方言“埋汰”是肮脏的意思。

“胳肢”指在别人腋下、脚心等处抓挠,使发痒发笑。

“瘆”是害怕、恐怖的意思,如“这个倒霉玩意儿,看着就瘆得慌!” 在清朝时期,呼和浩特的满族全都使用蒙语,而且大都满蒙汉语兼通。

辛亥革命后,满族才改说汉语。

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

以下列举一些,同大家分享。

满语蚂螂(蜻蜓,现在依然有人用蚂螂眼来形容眼神不好的人)、懒散(不振作,提不起精神做事)、捅娄子(闯祸)作贱(故意取笑)、埋汰(不干净、脏)胡里巴图(头脑不清楚)、兀里巴图(水不凉不热,比喻办事不利索)、麻利(办事利索干脆)、密得吗德儿(不明不白)、哈喇子(口水)、拉忽(粗心大意)、央计(说好话)、巴不得(盼望以久)、哼多(训斥)、随和(原意劳累现为顺从用来形容好相处)、掰扯(查看、分析)、胳肢(搔腋下)、哈喇味(食物变质有味)、苛答(给人受气)、把仕(匠人)、赤马糊(眼屎)、消停(安静)、糟践(损坏)、折腾(翻来覆去)、瞅(看)、贼呼啦(窃贼,现也常用来形容人不老实,不可信)、汗沓儿(衬衫)、累赘(不利索、负担)勃勒盖(膝盖)、沁(也作`胡沁`意为胡说八道)、姑爷(女婿)、姑娘(女儿)。

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
东北(满洲)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居地,因而在现在的东北和北京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满语词汇,只是大家伙儿没意识到罢了。

我听过的最有影响的满语词汇是“萨其马”,这是一种享誉世界的点心。

不过中国南方人说的“萨其马”都跟北京话里的音儿差得太远,而普通话里的“萨其马”和北京话的差距则体现在轻声上(北京话里多轻声也是来自满语)。

南方人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跟新闻联播里说的一样,很规矩的将三个字说出来。

而北京话里把“萨”的音加重,“其”和“马”都是轻声。

现代汉语里的满语词汇消失的很多,如清史小说里面的满语词汇很多都不用了。

“军机章京”,“笔帖式”,“达拉密”,“戈什哈”等都已消失,但有些确留下来不单成为东北话和北京话,而且是现代汉语里的标准词汇,如“耷拉”。

北京话的这样一句:“这小蜜挺棒,牌儿亮啊,哪儿拍来的?人长的帅,喜欢你的女孩儿就是多。


“小蜜”自然是来自英文的miss,但“挺”,“牌儿亮"和“拍”“帅”都是满语词汇的音译。

还有普通话里的“马马虎虎”来自满语的“lalahuhu"。

东北话的“磨即”、“磨蹭”(北京话里也有“磨蹭”),是来自满语的“moji或modu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