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ppt
合集下载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2019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 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 虚与周旋,常用醉酒的方法,在险恶的政 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表现了诗人生活在黑 暗现实中的内心苦闷,反映了诗人看不见 希望和出路的忧思。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 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 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yì 高兴)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jī带着) 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作品简介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 诗,总题为“咏怀”。《咏怀》开创了我 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充满苦闷和孤独 的情绪。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
咏怀八十二首 · 其一
阮籍
走近阮籍
阮籍,三国曹魏诗人,字嗣宗,竹林七 贤之一。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步 兵”。
“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 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 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 由于他们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竹林之下肆 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 思考: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①托物言(象征)
②林凤中有凰奇奇鸟特,不自凡言,是鸣凤凰彻。九州,象征着诗人高洁 不清俗朝饮的醴人泉格,、日心夕怀栖天山冈下。的理想。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③凤凰因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象征着诗人 身适处逢商乱风世起不,能羽施翼展自才摧藏华。的苦闷。
解读诗歌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

返回首页
拓展补充
特别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一位兵家女孩,极有才 华又非常美丽,不幸还没有出嫁就死了。阮籍根本不认 识这家的任何人,也不认识这个女孩,听到消息后却莽 撞赶去吊唁,在灵堂里大哭一场,把满心的哀悼倾诉完 了才离开。阮籍不会装假,毫无表演意识,他那天的滂 沱泪雨全是真诚的。这眼泪,不是为亲情而洒,不是为 冤案而流,只是献给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 于此,高贵也在于此。有了阮籍那一天的哭声,中国数 千年来其他许多死去活来的哭声就显得太具体、太实在、 也太自私了。终于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像模像样地哭过 了,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 性,只为生命,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至。依我看,男 人之哭,至此尽矣。——《遥远的绝响》余秋雨
阮 籍
咏 怀 八 十 二 首 ( 其 一 )
配乐朗诵
知人论世 诗歌鉴赏 问题探究 主题归纳 艺术手法
拓展补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 薄帷鉴明月, 孤鸿号外野, 徘徊将何见, 起坐弹鸣琴。 清风吹我襟。 翔鸟鸣北林。 忧思独伤心。
返回首页
阮籍
• 字嗣宗,河南开封人 • 博览群书,尤好老庄 • 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 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 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
面前,公开纵酒吃肉
•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
步兵”
返回首页
生平、性格
•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 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 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 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 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 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 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 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 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 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 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019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栏 目 链 接
作家名片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 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 刘伶等六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 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主要文学成就为
胆,誓报此仇。前473年,越灭吴。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4.《一剪梅》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
者不堪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5.《今别离(其一)》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 以乐府杂曲歌辞《今离别》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 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这
栏 目 链 接
均是诗人归园多年后创作的。它是诗人真实心态的流露, 也是他晚年对自己人生进行反思的产物。 3.《越中览古》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
栏 目 链 接
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 写下此诗。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 越王勾践于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
栏 目 链 接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他们
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其所作之词,前 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 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 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 治家、教育家。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变法失败后,黄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栏 目 链 接
作家名片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 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 刘伶等六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 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主要文学成就为
胆,誓报此仇。前473年,越灭吴。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4.《一剪梅》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
者不堪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5.《今别离(其一)》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 以乐府杂曲歌辞《今离别》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 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这
栏 目 链 接
均是诗人归园多年后创作的。它是诗人真实心态的流露, 也是他晚年对自己人生进行反思的产物。 3.《越中览古》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
栏 目 链 接
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 写下此诗。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 越王勾践于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
栏 目 链 接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他们
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其所作之词,前 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 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 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 治家、教育家。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变法失败后,黄
咏怀八十二首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有雄心壮志。曹魏后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他们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 造成异常黑暗、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 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史传记载他 “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他把这种痛苦与愤懑在诗歌中用隐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来, 就是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
作品原文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①。 薄帷鉴明月②,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③,翔鸟鸣北林④。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其一 ①夜中:中夜、半夜。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 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②鉴:照。薄帷:薄薄的帐幔。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③号:哀号。 ④翔鸟:盘旋飞翔鸟儿。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 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住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其三 ①嘉树两句:喻繁盛时情况。嘉树,指桃李。蹊,道路。 ②秋风两句:喻衰败时情况。藿,豆叶。 ③繁华两句:一切繁华景象都要有衰败的时候,殿堂上面也有一天会长起荆、杞等杂树。 ④西山:指首阳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隐居之处。趾:山脚。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是抒情组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 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2PPT课件牛老师

读写结合 提升能力
结合你对阮籍的了解,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 对阮籍的画像作一番描绘。
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200字左右。
谢谢大家!
►Suffer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teacher of life. 苦难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忧”之因
作者在诗中只写其“忧”,未道出“忧” 的原因,请结合课上学习任务中资料1、2、3, 探究诗人内心情感,试找出“忧”之因。
知人论世
“忧”之因
生命之忧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专国政,实 行高压统治,动辄残杀异己。
拥曹的何晏被杀,朝中名士,一时减半,后又借故 杀夏侯玄等人,以致“魏晋名士少有全者”。
“忧”之因
政治之忧 ——志向未酬
本有济世志。(《晋书·阮籍传》) 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世无英雄,使 竖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
“忧”之因
政治之忧 ——曲志逆向
大司马从事中郎、散骑常侍、东平相;步兵校尉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 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 使写之,无所改窜。(《晋书·阮籍传》)
“忧”之因
政治之忧 ——罹谤遇祸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皆以酣醉获免。(《晋书·阮籍传》)
“忧”之因
政治之忧
志向未酬 曲志逆向 罹谤遇祸
“忧”之因
结交之忧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 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 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 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
自作阮籍《《咏怀八十二首》课件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才 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
作简要分析。(5分)
人与路
想到路,眼前挥之不去的,只有阮籍。 是他,驾着破旧的牛车,一坛酒,独自驶向城郊。路 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翻白眼。上 方,落单的飞雁寂寞冷落鸣叫。此时,牛车停了,老牛回 过头来,似乎在说:“没有路了,该往哪儿走?”他无奈, 只有无奈地答道:“路在哪里,我怎晓得?”说罢,取瓢捧 起浊酒,喝罢,继而大呼,继而大号,最后一把辛酸泪, 沿原路而回。 只是没有路而已,为什么痛哭?他哭的不是眼前的路的 尽头,而是人生之路的尽头。
“孤鸿”—— “翔鸟”——
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令人顿生无处栖身之哀 “孤鸿”、“翔鸟”—— 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最后两句抒情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比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兴”“象征”)的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手法;以凤凰自喻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或“象征诗人自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己”),抒发了诗 人孤独无奈的苦闷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心情和壮志难酬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或“报国无门”)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 ng):悲伤。 的悲伤情怀。
这条路上,笼罩的是东晋司马氏集团的暗影;这条路上,洒下 了若干泪珠!为慈母,慈母身亡,他号哭,纵然呕血数升;为好 友嵇康,嵇康被斩,为正义而被斩,他着手是沉默,当行刑前, 嵇康弹起史无前例的《广陵散》,他只好大哭,用泪为友人送 别;为生疏的兵家女孩,女孩好看而具才情,未及出阁,得病 身亡,他冒鲁莽轻率失地奔向灵堂,用泪为美妙的性命送行。 这条路,满是泪珠。 泪流尽了,路上只有沉默,沉默得有点吓人。当名望高人 裴楷前来走访,他只报以翻白眼。裴楷清楚,阮籍的生活之路 早已逾越了礼义的范畴,而他本人仍在礼义之内,所以裴楷只 好也只能按礼义之数,向阮籍作揖三次,而后离去。是的,阮 籍人生路上的亲人,伴侣,还有那些美妙的性命,都已消失。 他只能将沉默这件外衣披上,捍御寒风,来自人间的寒风。继 续,踽踽孤行,移向自个儿的穷途。
_咏怀八十二首(其一)ppt

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 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 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 都是动。有人有景但无不示意着诗人内心 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 背景的。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 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 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 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 承受着的重压。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仍是继续写 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 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 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 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皆以 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 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 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 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 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 “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失望和愁闷的心情。
Hale Waihona Puke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 酣饮为常”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 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 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 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 实景 • 把这“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 看成是时代之夜: 时代之夜 黑夜里, 众人皆醉我独醒” 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诗歌鉴赏
• 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 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 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 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 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 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 境。
1.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 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
三、四、五、六句通过“、清风、孤鸿、翔鸟”以动 写静,渲染出一种寂静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风 景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背景介绍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位,年八岁,曹爽、司 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这条路上,笼罩的是东晋司马集团的阴影;这条路上, 洒下了多少眼泪!为慈母,慈母身亡,他号哭,即使吐血 数升;为好友嵇康,嵇康被斩,为正义而被斩,他开始是 沉默,当行刑前,嵇康弹起空前绝后的《广陵散》,他只 好大哭,用泪,用心泪为友人送行;为陌生的兵家女孩, 女孩美丽而具才情,未及出嫁,染病身亡,他冒冒失失地 奔向灵堂,用泪为美好的生命饯行。
为他,也为这条路。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 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羡四君。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三乐:三种乐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三乐也。”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四孟: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 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四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作者 介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 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 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 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能 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 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