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领用&归还记录表
公司模具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模具的使用管理,提高模具利用率,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模具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模具使用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节约、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模具分类及编号第四条模具分为以下类别:1. 标准模具: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产品。
2. 非标准模具:根据特定产品定制,通用性较差。
3. 关键模具: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较大的模具。
第五条模具编号由模具类别、模具编号、年份、顺序号组成。
第三章模具的领用与归还第六条模具领用流程:1. 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填写《模具领用申请单》。
2. 经模具管理员审核后,由模具管理员办理领用手续。
3. 领用人应认真检查模具状态,确认无误后签字。
第七条模具归还流程:1. 领用人完成生产任务后,将模具清洁、保养,并填写《模具归还单》。
2. 模具管理员验收模具,确认无误后办理归还手续。
第八条模具领用与归还过程中,如有损坏或丢失,领用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模具的保养与维护第九条模具保养:1. 模具使用前,领用人应对模具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模具无损伤、无异物。
2. 模具使用过程中,领用人应关注模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模具使用后,领用人应对模具进行清洁、保养,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第十条模具维护:1. 模具管理员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保养,确保模具处于良好状态。
2. 发现模具磨损、损坏等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五章模具的报废与更新第十一条模具报废:1. 模具达到使用寿命或因技术原因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2. 报废模具由模具管理员负责鉴定、处理。
第十二条模具更新:1. 模具更新应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原则。
2. 模具更新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
3. 模具更新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新模具的顺利使用。
第六章奖惩第十三条对模范遵守本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模具利用率、降低损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员工使用模具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规范公司模具使用行为,确保模具安全、高效、优质地服务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模具的员工,包括生产、研发、维修、质检等相关部门。
三、模具使用流程1. 模具领用(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向模具管理员提出模具领用申请。
(2)模具管理员审核领用申请,确认模具库存情况,对符合领用条件的模具予以批准。
(3)领用人员凭《模具领用单》到模具库领取模具,并签字确认。
2. 模具使用(1)领用人员在使用模具前,应仔细阅读《模具操作规程》,了解模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3)注意观察模具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模具管理员。
3. 模具保养(1)使用人员应按照《模具保养规程》对模具进行日常保养,保持模具清洁、润滑。
(2)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发现磨损、损坏等问题及时报告模具管理员。
4. 模具回收(1)生产完成后,领用人员应将模具清洁、检查无误后,交还模具管理员。
(2)模具管理员验收模具,确认无误后,将模具入库。
四、模具维修1. 模具出现故障时,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模具管理员。
2. 模具管理员根据情况,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 维修完成后,使用人员应验收模具,确认维修质量。
五、模具报废1. 模具达到报废标准或因故障无法修复时,由模具管理员提出报废申请。
2. 报废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报废处理。
六、责任与考核1. 使用人员有责任确保模具安全、高效、优质地服务于生产。
2. 模具管理员负责模具的领用、回收、维修和报废工作。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进行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模具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模具工装管理制度

模具工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模具工装管理工作,提高模具工装使用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的模具工装管理工作。
三、模具工装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模具工装的领用、使用和归还。
2.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模具工装的使用情况,定期检验和维护。
3. 设备部门负责模具工装的维护保养和库存管理。
四、模具工装的类别1. 模具:用于塑料、金属、橡胶等材料的注塑、压铸、挤压等成型工艺所使用的工装。
2. 夹具:用于夹紧工件,固定在机床上的夹具和装具。
3. 夹钳:用于夹持产品或零件的夹具,包括手动夹具和自动夹具。
五、模具工装的领用和归还1.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填写模具工装领用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到设备部门领取相应的模具工装。
2. 使用完毕后,生产部门填写模具工装归还单,经设备部门验收后归还库存。
六、模具工装的使用管理1. 使用部门严格按照模具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模具工装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
2. 使用部门应做好模具的定期检验和维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通知设备部门进行维护。
3. 禁止私自改动、修理模具工装,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模具工装的维护和保养1.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模具工装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和修复等工作。
2. 对于老化、损坏严重的模具工装,设备部门应及时报废并更新。
八、模具工装的存放管理1. 设备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模具工装的存放管理,将模具工装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清晰明了。
2. 对于重要的模具工装,设备部门应采取防护措施和定期检验,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九、模具工装的报废处理1.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模具工装进行检测和评估,严格按照报废标准进行判定。
2. 对于报废的模具工装,应填写报废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十、模具工装的审核和验收1. 设备部门根据模具工装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模具工装的使用合理和安全。
2. 质量部门定期对模具工装进行抽检和验证,确保模具工装的质量符合要求。
模具管理规范

模具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工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模具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本模具管理规范。
二、模具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模具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模具的采购、领用、归还等。
2. 质量部门负责模具的质量检验和维修工作,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3. 设备部门负责模具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和维修需求。
三、模具管理流程1. 采购流程(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需求提出模具采购申请。
(2)采购部门根据申请编制采购计划,并进行供应商选择和谈判。
(3)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安排模具的交付和验收。
(4)验收合格的模具由生产部门负责领用,并进行登记备案。
2. 领用流程(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提出模具领用申请。
(2)领用部门根据申请进行模具发放,并记录领用信息。
(3)领用人员在使用模具前,应子细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4)领用人员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模具,并填写归还记录。
3. 维修流程(1)生产部门发现模具存在故障或者损坏时,应及时向质量部门报告。
(2)质量部门进行模具的检验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维修。
(3)维修部门根据质量部门的要求进行模具的维修工作。
(4)维修部门完成维修后,应进行模具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功能正常。
(5)维修完成的模具由质量部门进行验收,并进行记录备案。
4. 保养流程(1)设备部门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制定模具的保养计划。
(2)保养人员按照计划进行模具的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防锈等。
(3)保养人员应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4)保养人员应记录保养情况,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四、模具管理要求1. 模具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模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模具使用人员在使用模具前,应子细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
3. 模具使用人员在使用模具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改动模具结构或者参数。
模具管理制度范文

模具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1.确保模具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做到模具的保养、维修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3.保护模具的完整性和寿命,以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防止模具的丢失和损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提高模具管理的效率和满意度,为生产提供良好的模具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模具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模具的保管、使用和维护。
三、模具管理职责1.公司模具管理员是模具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负责模具的领用、保管、维护、报废等具体工作。
2.生产部门负责模具的使用和归还,并按照规定责任制管理,确保模具的安全和完好。
四、模具管理制度1.模具的领用(1)模具的领用需填写模具领用申请单,并由生产部门和模具管理员签字确认。
(2)模具领用申请单包含模具名称、数量、领用日期、使用部门、使用时间等内容。
(3)模具管理员核对申请单后按照申请单内容发放模具,并记录入模具领用登记簿。
(4)使用模具的部门在领用模具时需对模具进行外观检查,并在模具领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
2.模具的归还(1)模具的归还需填写模具归还单,用于记录模具的归还情况。
(2)生产完成或者超过模具使用期限的部门,应及时归还模具,并出具模具归还单。
(3)模具管理员核对模具归还单后,确认模具的归还情况,并记录模具归还登记簿。
3.模具的保养(1)模具使用完毕后,应进行清洁,并涂抹保护剂以防止氧化和腐蚀。
(2)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干燥,防止潮湿环境对模具的损害。
(3)模具的存放应注意避免重压、碰撞和日晒等情况,将模具放到指定的存放区域。
(4)模具的保养由模具管理员负责,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润滑和更换配件等维护工作。
4.模具的维修(1)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故障的情况,需要及时维修。
(2)模具管理员负责接收维修申请并记录维修情况。
(3)模具维修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模具管理员负责对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并在维修完成后进行验收。
5.模具的报废(1)模具达到使用寿命、无法修复或维修费用过高的情况,应及时报废。
模具管理办法

模具管理办法模具管理办法一、总则模具是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模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制定本模具管理办法。
二、模具管理范围模具管理范围涵盖所有在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模具,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模具、金属模具、硅胶模具等各类模具。
三、模具管理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实际使用模具的生产工作。
2. 质量部门:负责对模具的质量进行检验和监控。
3. 设备部门:负责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4. 采购部门:负责模具的采购和更新工作。
四、模具管理制度1. 模具采购制度:明确模具采购的程序和责任人,规范模具采购流程。
2. 模具领用制度:规定模具领用的程序和条件,严格执行模具领用制度。
3. 模具维护制度:制定模具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4. 模具清点制度:定期对模具进行清点,确保模具的完整性和使用情况。
5. 模具报废处理制度:对于老化或损坏严重的模具,及时报废并填写报废处理记录。
五、模具管理流程1. 模具申请: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申请需要使用的模具。
2. 模具领用:质量部门核对模具质量后,通知生产部门领用模具。
3. 模具使用: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使用模具,并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4. 模具维护:设备部门定期进行模具的维护保养工作。
5. 模具清点:定期对模具进行清点,记录模具的数量和状态。
6. 模具报废:对于报废的模具进行合理处理和记录。
六、模具管理的意义1.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管理模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模具损坏而导致的生产停滞时间。
2. 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管理模具,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模具更换和维修造成的成本支出。
3. 提升产品质量:良好的模具管理可以保证模具的质量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水平。
4.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规范的模具管理制度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七、结语模具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企业能够充分重视模具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模具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模具工装出入库检验及领用管理流程(玻璃制品)

模具/工装出入库检验及领用管理流程一、目的:以公司章程为依据,规范公司模具/工装管理工作,为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保障生产需求,特制订本管理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公司开发设计订购模具/工装。
三、权责:协助公司模具的运作,完成所进模具的验收及储存管理,确保模具品质,提高其适用性,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四、管理项目和过程控制1、到货清点:模具到货后由模具库管员按照供货商的《发货清单》盘点各品种部件模具数并确认登记,如到货与发货清单不同,需通知采购人员。
确认登记后由库管员交检验员静态检验。
无号码模具待静态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或库管员编写临时编号。
UHP厂商代号品名年份月份流水号P38模具编号规则: YG 14 01 —S 0 1Z表示珠盖S表示沙盖H表示环行盖 Q表示足球盖2、静态检验:静态检验内容包括模具外观质量和可用量具直接测量检验的模具工装尺寸。
检验员按图纸要求检验模具,在模具缺陷不良处用记号笔标注,填写《模具检验报告》并交模具技术员。
模具工装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交库管员接收存放,不合格品由检验员退回库房,并通知生产保障部模具采购人员和生产技术部模具技术员,采购人员需及时联系供货商处理退货模具并及时补充。
3、接收存放:静态检验合格模具可接收存放,由检验交库房存放保管。
需要热态试模模具待生产安排试模。
不需要热态试模模具和UHP模具静态检验合格后判定为入库,UHP冲头由库管员填写《上模流转卡》并保管存放。
4、热态试模:热态试模的检验内容包括静态检验不能直接用量具测量判定的尺寸、外观质量、光束角等玻璃制品技术要求,改为测量玻璃制品的相关尺寸和玻璃制品的特定标准来判断。
由模修从库房领取模具。
由热检员判定模具是否合格,在模具缺陷不良处用记号笔标注,并填写《试模登记表》。
热态试模的合格模具判定入库。
不合格品由模修退回库房,并通知生产保障部模具采购人员和生产技术部模具技术员,采购人员需及时联系供货商处理退货模具并及时补充。
模具使用管理规定

工装使用管理规定模具的正确使用、管理是保证冲压生产前提之一,为了保证各种车型模具的良好状态,做好模具的使用、管理工作,请冲压车间全体员工按此管理规定实行。
1、班组领用模具必须由机长向模具保管员办理领用登记手续并经允许后方可使用;2、生产班组对模具有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权利,无权擅自更改损坏模具及其部件。
3、模具在安装使用时必须进行清洁(擦净上下模板面,模腔型面,导向机构,斜锲机构);导向、斜锲等相对运动机构必须加油润滑,方可操作。
4、模具在吊运过程中,每次只准许吊运一副模具,严禁一次吊运两副及两副以上模具。
5、模具的安装必须由机长组织统一安装和调试。
(按相关装模规定)6、模具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工装管理程序,符合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程。
7、拉延模顶杆或打料杆摆放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并由机长复查确认后,方可安装调试模具。
8、有支撑块的模具,调试前必须由机长统一拿取支撑块并统一存放于固定位置。
9、生产前必须对模具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模腔内有无异物(铁屑、废料、工具等)清除干净。
模具各部件是否紧固。
10、冲压过程严禁双料冲压,严禁违规操作;及时清理废料排出。
11、外板类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有颗粒物粘着严禁用400目以下号油石推磨,避免模具表面出现花纹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寿命;(可以用800目以上的砂纸处理)。
12、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爱惜模具,发现模具有异常声音和异常状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检查模具并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处理。
13、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损坏或工装事故,操作人员应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车间工装管理员进行协调处理。
14、模具使用应遵循“冲压车间模具使用流程图。
15、模具使用完毕后,操作者应把模具内外、废料盒清理干净,且废料盒必须复位,不得挪做它用,模具不洁禁止入库。
16、模具卫生清理后,必须对模具的相关部位(模腔,导向机构,斜锲机构)进行加油润滑,模具没有润滑的禁止入库。
17、模具生产结束后入库前,机长应检查吊棒(每副模具8支吊棒)、废料盒数量是否对,放置是否正确,其他辅件是否完好,不符合要求的禁止入库,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