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doc

合集下载

我对孩子说对不起

我对孩子说对不起

教育笔记
我对孩子说“对不起”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幼儿也是如此。

他们虽然年龄小,但同样具有人格和情感,也需要别人给予尊重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提醒幼儿在表示歉意的时候,要说“对不起”。

当老师们有失误的时候,向孩子们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我认为并不会有碍于师道尊严,反而是应该的,必然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师幼在情感上的和谐,处事上的平等。

一天晨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在户外游戏。

我正蹲着和小潼说话。

忽然,飞过来一个球,来不及躲闪,很准地打在我的脸上,顿时感到一阵疼痛,我立刻用手捂住了脸,这时陆泱帆小朋友跑过来亲切地问:“顾老师,你痛吗?”我看着他,心平气和地说:“还好,不太痛。

如果这个球打到别的小朋友眼睛上该多危险呀!下次可不能这样,记住了吗?”他听了我的话,什么也没有说,睁大了眼睛望着我。

看到他当时的表情,我瞬间意识到,我可能冤枉了他。

还没来得及再问,范卓杰小朋友告诉我:“顾老师,是范嘉琪扔的”。

我的脑子空白了一下,噢!是我错了,我赶忙对陆泱帆说:“老师知道了,不是你打的,你是关心老师的好孩子,我错怪你了,真是对不起!”他向我笑了笑,我接着问:“能原谅老师吗?”他使劲点点头。

看到他笑了,我又说:“老师的脸上一点也不痛了!谢谢你!”他高兴地说:“没关系”。

这件事从发生到结束,也就两三分钟,当事情发生时,我还认为自己用一种平和心态来解决问题,和幼儿说清道理,采用不批评、不指责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没想到没有问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错怪了幼儿。

一声“对不起”,不仅仅是我对陆泱帆小朋友表示的歉意,从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师幼情感的和谐、关系的融洽。

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

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

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和大部分的父母教育孩子一样,从女儿懂事起我就教育她做错事情要会说“对不起”,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更不要找各种借口。

告诉她谁都会犯错,犯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有面对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她似懂非懂地听着我所说的道理,每次都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有一天早晨,正当我背着手提包走出房门时,我三岁的宝贝女儿正巧从客厅进来,两个人撞了个满怀,她的额头就撞到了我的手提包。

她第一反应立刻就喊道:“妈妈,你撞到我了!”听她这么一喊,我也反驳她:“可是宝贝,我又不是故意的,你为什么朝着妈妈大喊大叫?”“但是你就是撞到我了,你的包包撞到我了,很疼的!”我的小女儿抱怨着。

“但我并不是故意的,对吗?……”还没等我说完,我就看见眼泪已经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了。

我意识到可能她是真的被撞疼了,在她的前额上有一点点红印。

我放下背包,蹲下身,让她给我看看哪里撞疼了。

“对不起,宝贝。

”在她的额头上我给了她一个神奇的吻,然后给了她一个暖暖的拥抱。

“没事了,我不疼了”一扫先前的眼泪汪汪,女儿随即就高兴地拿着小熊跑开了。

一句“对不起”就让女儿忘记了疼痛,忘记了哭泣,心情一下子晴朗了。

也许她只是想听到妈妈说一句“对不起”,因为是我从小教育她做错事就要敢于认错。

回想平时,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在犯错时,反而没有勇气直接对孩子说“对不起”。

有些时候会觉得哄一哄就过去了;有些时候会认为孩子还小,过几天也许就会忘记了;有些时候在道歉时也总要加上自己的申诉理由:“妈妈撞到你了,但我不是故意的呀。

”“妈妈错了,妈妈知道不应该骂你,但是妈妈是为你好啊。

”“妈妈知道不应该不相信你,但是你做的哪件事叫妈妈放心呀?”…………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身为爸爸妈妈,若能一马当先,做错后主动承认,相信日后孩子一旦犯错,也会勇于承认,因为爸爸妈妈的形象直接折射进孩子的心灵。

爸爸妈妈勇于向孩子认错,不仅无损爸爸妈妈的威信,而且更有助于与孩子的交流,并获得相互信赖,孩子也会养成勇于承认自己所犯错误的美德。

教育随笔:勇敢地向学生说“对不起”

教育随笔:勇敢地向学生说“对不起”

教育随笔:勇敢地向学生说“对不起”教育随笔:勇敢地向学生说“对不起”今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收起昨晚学生的家庭作业,逐个检查着。

这次的作业是拼音手抄报,欣赏着学生们精心制作的手抄报,我内心无比愉悦。

不管学生的绘画水平如何,至少他们的书写都是那样整齐工整、美观大方。

突然一张“特别”的手抄报映入眼帘:在A4纸的四周有些淡雅的小碎花装饰着,一片发黄的四线格纸嵌于其中,与整个的画面极不协调。

“唉!又是xxx同学,上次我明确告诉她不许再贴’补丁‘了,这样即使书写再认真,整个画面也不美观,一定要让家长帮忙打格。

怎么她就听不进去呢?”我越想越生气,忍不住对身旁的石老师唠叨起来:“你看,又是xxx,手抄报上又打‘补丁’了,她家长就不能动手打两行格吗?”石老师抬起头,看了看我,说:“陈老师,上次你不是批评的xx吗?不是xx呀。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点评学生的手抄报作业时,石老师正好在场。

“哎呀!是呀!我批评错了,怪不得她的小脸涨得通红,还不服气的说‘我妈妈给我打格了呀。

’”我严厉地说:“你妈妈给你的手抄报打上了这样特别的‘补丁’,老师还能记错了?下次改了就行了。

”我急着往下讲课,就没再理会她。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

这两个小姑娘长得非常像:皮肤白嫩,头上扎着一对羊角辫,说话细声细气,都是一副乖乖样儿。

学期初我时常将她两人的名字叫错。

今天出现这个错误竟然不留丝毫痕迹。

我庆幸石老师直言不讳地给我说出来,否则,我依然会自以为是,我素我行,xx这个小“窦娥”何时才能洗刷冤屈呢?相信她内心受到的伤害远不止于现在这些。

一番自责后,我来到班里,当着全体学生的面郑重其事地向xx道了歉,对她说了声“对不起”。

她的小脸上顿时掠过一丝微笑,眼睛里流露出感激之情。

作为老师,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但及时吹散了学生内心的阴霾,而且对学生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不是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吗?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只有尊重他们,让他们快乐成长,教育这块沃土才能绽放出朵朵鲜花。

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涛涛每天都很早来到幼儿园,可是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到了班级以后他不愿意玩早上的桌面游戏,除了偶尔看看书之外,喜欢在教室里随便走动,有时候还会和其他幼儿大声讲话。

那天早上,她向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我先请她插好了游戏卡,然后建议她去看书或者玩一些桌面游戏。

可是她并没有听我的建议,又一会走到这,一会跑到那的,还时不时和其他幼儿大声讲话。

提醒了他几次后,她仍然是“无动于衷”。

于是,我按耐不住自己的气愤了,很大声地说:“涛涛,老师都叫你坐好好几次了,你怎么就不听呢?再不坐好,我就坐你的小椅子了,不给你坐了!”听到我大声的说话,她的小脸红了,同时也乖乖地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桌面游戏玩了起来。

虽然看似听了我的话,可是脸上却洋溢着一副满不服气又很委屈的样子。

原本我不想再跟她说什么了,可是看到她那副表情,我还是决定坐到她身边再和她聊一聊。

于是,我很和气地说:“老师不是已经提醒了你很多次了吗?跟你说不要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这样也会影响别人玩游戏的,你怎么就不听呢?……我语重心长地跟她整整说了十五分钟,可是她什么也没有说,小嘴巴里就嘀咕着四个字:“你也有错!”听了她的嘀咕,我连忙追问:“那你告诉老师,我错在哪里,如果你说的有道理,我马上就跟你道歉。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她慢吞吞地说了:“你为什么要那么大声地跟我说话啊?一副很凶的样子,我看了有些害怕,你不是一直说对别人说话不能很凶,要有礼貌吗?。

”听了她的话,我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是小孩子嘛,对她们说话时不应该那么凶巴巴的,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亲切些、和气些。

于是,我就向她道了歉,表示刚才那么大声说是不应该。

听了我的道歉后,她很轻声地说道:“其实我也有错,老师你都跟我说了好几遍了,我都没有听你的话,我也应该向你道歉。

”就这样我们两互相到了歉,互相说了“对不起”,事情平息了。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平时我们一直要求孩子和同伴相处要友爱、礼貌,但是我们往往自己有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

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

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当我读完《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这本书时,心里就像被春风轻轻拂过,泛起了层层涟漪。

书里的一个个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

那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和爸爸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

以前,我总觉得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说的做的都是对的。

可这本书却告诉我,父母也会犯错。

这就好比太阳也会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呀!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衣服。

我看中了一件特别好看的T 恤,上面印着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我满心欢喜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件衣服。

”妈妈却看了一眼说:“这衣服质量不好,咱不买。

”我当时特别失落,心里想:“妈妈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有多喜欢这件衣服呢?”后来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也许妈妈当时判断错了呢?也许她没有考虑到我对那件衣服的喜爱程度呢?这难道不是妈妈的错吗?还有一次,爸爸答应周末带我去公园玩。

可到了周末,爸爸却因为要加班不能带我去了。

我生气地大哭起来,爸爸却说:“哭什么哭,下次再去。

” 哼,爸爸怎么能这样说话呢?他明明答应了我却做不到,这难道不是他的错吗?书中说,父母错了就要像孩子说对不起。

这让我想到,如果当时妈妈能对我说:“宝贝,妈妈可能判断错了,没考虑到你那么喜欢那件衣服,对不起。

”如果爸爸能对我说:“孩子,爸爸这次没能遵守承诺,对不起,下次一定补上。

”那我心里该有多温暖呀!就像一棵树需要阳光和雨水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一样,我们孩子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道歉来让心灵得到呵护。

父母向孩子道歉,并不是丢面子的事,反而是一种勇敢和有爱的表现。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能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

而且,如果父母能主动承认错误,孩子也会更愿意和父母交流,家庭氛围不就更加温馨和谐了吗?这难道不比互相僵持、互不理解要好得多吗?总之,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能勇敢地向孩子说对不起。

这样,我们的成长之路才会充满爱和温暖!示例文章篇二:《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父母错了要像孩子说对不起》,读完之后,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书里讲了好多好多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

向孩子道歉的艺术读后感

向孩子道歉的艺术读后感

向孩子道歉的艺术读后感以前总觉得大人嘛,在孩子面前得有点威严,就算错了,可能也是含糊过去。

但这篇文章就像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明白向孩子道歉那可是相当有必要而且很有讲究的事儿。

文章里提到的一些点真的是特别实在。

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儿,就算我们犯了错也不当回事儿。

可实际上呢,孩子的心眼儿可灵着呢。

就像我家那小宝贝,有一次我答应他周末去动物园,结果因为自己犯懒没去成。

当时我就没太当回事儿,还想着小孩子嘛,很快就忘了。

结果呢,他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的。

现在我才知道,这对孩子来说那可是很重要的承诺啊,我没做到就是我的错。

这就好比你跟朋友说好了一件事,结果你没做到,朋友肯定也会失望,孩子也一样啊,而且他们的失望可能更纯粹,更直接。

再说说道歉的方式。

这可不像咱们大人之间有时候随便说句“不好意思啊”就完事儿了。

向孩子道歉得真诚,得让他们能理解。

你得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好好地说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了。

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

有一回我错怪孩子把东西弄坏了,还凶了他一顿。

后来发现是家里的小猫干的。

我就按照文章里说的,认认真真地跟他道歉。

我蹲下来,拉着他的小手说:“宝贝啊,爸爸错了,爸爸不应该没搞清楚就凶你,是爸爸太着急了,你能原谅爸爸吗?”当时孩子的小眼睛里还带着泪花呢,不过听我说完,就扑到我怀里了。

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就好像我们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真诚的道歉又拉近了很多。

而且啊,这向孩子道歉还能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呢。

孩子都是跟着大人学的,如果我们大人能勇敢地承认错误,孩子以后也会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要是我们死不认错,孩子可能也会觉得犯错了不用承认,那可就糟了。

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怎么做,孩子就怎么照葫芦画瓢。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本秘籍,让我掌握了向孩子道歉的门道。

现在我知道了,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不是丢人的事儿,而是一种爱和尊重的表现。

以后我可得好好运用这个艺术,让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也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成长。

父母错了要向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

父母错了要向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

父母错了要向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哎呀,说起这“父母错了要向孩子说对不起”这事儿,我心里头可是翻江倒海,感触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数都数不过来。

你想啊,咱们小时候,哪个不是淘气包、闯祸精?但每次闯了祸,爸妈那严厉的眼神一瞪过来,心里头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那时候,要是爸妈能说一句“对不起”,咱们这些小屁孩儿得感动成啥样啊!记得有那么一回,我偷偷拿了家里的零钱去买糖吃,结果被老爸发现了。

他那个脸色啊,比乌云还黑,吓得我直往墙角缩。

我以为这下完了,肯定得挨顿板子。

结果,老爸深吸了一口气,竟然蹲下来,用那双大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儿子,爸爸今天做得不对,我不该用那种方式对你。

但你知道吗?偷钱是不对的,咱们得讲道理。

”那一刻,我愣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大人也会犯错,也会道歉。

这事儿啊,就像一股暖流,一直暖到我心窝里。

从那以后,我遇到啥事儿都愿意跟老爸老妈说,因为我知道,他们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家长,更是能和我一起成长的朋友。

他们愿意承认错误,愿意跟我平等对话,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说真的,父母向孩子说“对不起”,不仅仅是简单的三个字,它背后藏着的是尊重、理解和爱。

咱们这些做孩子的,其实心里都明镜似的,知道大人也有难处,也会犯错。

但很多时候,我们更渴望的是那份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

当父母愿意放下身段,跟我们说声“对不起”时,那份沉甸甸的爱,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明媚。

而且啊,我觉得这事儿还能给孩子们树立个好榜样。

你想想看,如果咱们从小就知道,犯了错要勇于承认,要真诚道歉,那将来长大了,咱们是不是也能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呢?所以说啊,父母向孩子说“对不起”,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种补偿和安慰,更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和艺术。

当然了,我也知道,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跟孩子道歉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威严了?其实啊,恰恰相反。

真正的威严不是靠板着脸、发脾气得来的,而是靠我们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读了父母错了要跟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

读了父母错了要跟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

读了父母错了要跟孩子说对不起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了<父母错了要跟孩子说对不起>有感》嘿呀!最近我读了一篇叫《父母错了要跟孩子说对不起》的文章,这可真是让我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想法,像小泡泡一样不停地冒出来。

你们说,父母在我们心里那可是像超级英雄一样的存在,他们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做好。

可要是他们做错了事情,那会怎么样呢?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总觉得父母就是对的,他们怎么会错呢?这篇文章里讲了好多例子,就好像在我眼前放电影一样。

有个小朋友,他的爸爸妈妈答应了周末带他去游乐园玩,结果因为爸爸妈妈临时有事就没去成。

小朋友那个失望呀,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这要是爸爸妈妈能跟他说一句“对不起”,那小朋友心里是不是就会好很多呢?我就想到了我自己。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里特别害怕回家被爸爸妈妈骂。

结果回到家,爸爸妈妈不仅没骂我,还跟我说:“宝贝,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找找原因,下次努力就行。

”那一刻,我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反过来想想,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了我,却不跟我道歉,我得多委屈呀!这就好比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我不小心踩了小伙伴一脚,如果我不说“对不起”,小伙伴肯定会生气,说不定以后都不愿意跟我玩了。

那父母和孩子之间不也是这样吗?我还想到我们班的小李同学。

有一回,他的爸爸冤枉他偷偷拿了家里的钱,其实是他爸爸自己记错了放钱的地方。

小李同学哭得可伤心了,他觉得爸爸不信任他。

后来他爸爸知道自己错了,跟小李道了歉,小李这才破涕为笑。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应该是一方永远高高在上,另一方只能低头认错呀。

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犯错的时候。

父母错了,跟孩子说句“对不起”,难道就会丢面子吗?才不会呢!这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勇敢,很尊重自己。

就像一棵树,父母是树干,孩子是树枝。

树干给树枝提供营养,树枝才能茁壮成长。

但如果树干不小心压到了树枝,是不是也应该跟树枝说声“对不起”呢?我觉得呀,父母错了跟孩子说对不起,这是特别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教育心得: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涛涛每天都很早来到幼儿园,可是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到了班级以后他不愿意玩早上的桌面游戏,除了偶尔看看书之外,喜欢在教室里随便走动,有时候还会和其他幼儿大声讲话。

那天早上,她向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我先请她插好了游戏卡,然后建议她去看书或者玩一些桌面游戏。

可是她并没有听我的建议,又一会走到这,一会跑到那的,还时不时和其他幼儿大声讲话。

提醒了他几次后,她仍然是“无动于衷”。

于是,我按耐不住自己的气愤了,很大声地说:“涛涛,老师都叫你坐好好几次了,你怎么就不听呢?再不坐好,我就坐你的小椅子了,不给你坐了!”听到我大声的说话,她的小脸红了,同时也乖乖地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桌面游戏玩了起来。

虽然看似听了我的话,可是脸上却洋溢着一副满不服气又很委屈的样子。

原本我不想再跟她说什么了,可是看到她那副表情,我还是决定坐到她身边再和她聊一聊。

于是,我很和气地说:“老师不是已经提醒了你很多次了吗?跟你说不要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这样也会影响别人玩游戏的,你怎么就不听呢?⋯⋯我语重心长地跟她整整说了十五分钟,可是她什么也没有说,小嘴巴里就嘀咕着四个字:“你也有错!”听了她的嘀咕,我连忙追问:“那你告诉老师,我错在哪里,如果你说的有道理,我马上就跟你道歉。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她慢吞吞地说了:“你为什么要那么大声地跟我说话啊?一副很凶的样子,我看了有些害怕,你不是一直说对别人说话不能很凶,要有礼貌吗?。

”听了她的话,我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是小孩子嘛,对她们说话时不应该那么凶巴巴的,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亲切些、和气些。

于是,我就向她道了歉,表示刚才那么大声说是不应该。

听了我的道歉后,她很轻声地说道:“其实我也有错,老师你都跟我说了好几遍了,我都没有听你的话,我也应该向你道歉。

”就这样我们两互相到了歉,互相说了“对不起”,事情平息了。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平时我们一直要求孩子和同伴相处要友爱、礼貌,但是我们往往自己有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可是我们并不会意识到,即使有时候意识到了,也不愿意承认,不愿意跟孩子道歉。

总会觉得孩子就是孩子,我们说的话他们就该听,他们没有资格来指出我们的错误。

然而,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们指出我们的错误的时候,我们要承认,并且还要敢于向他们道歉。

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才愿意真正把老师也当成他们的朋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