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倪宽赞》高清版附运笔图解
且看全网最高清米芾行书《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附释文

且看全网最高清米芾行书《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附释文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北宋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纸本行书,24cm X 47.5cm。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褚遂良摹兰亭序》元陆继善摹本后跋赞(旧题明陈鑑藏本)
释文:
右米姓秘玩,天下法书第一。
唐太宗既获此书,使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之流,摹赐王公。
褚遂良时为起居郎,盖检校而已。
此轴在苏氏,命为褚摹。
观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落笔直书。
余皆双钩,清润有秀气,转摺芒锷备尽,与真无异,非知书者所不能到。
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为定。
熠熠客星,岂晋所得。
卷器泉石,流腴翰墨。
戏著谈标,书存马式(戎)。
郁郁昭陵,玉椀已出。
戎温无类,谁宝真物。
水月何殊,志专乃一。
绣缫金鐍,瑶机绵绰。
猗欤元章,守之勿失。
元祐戊辰获此书。
崇宁壬午六月,大江济川亭舟对紫金避暑手装。
米芾。
【777】楷书范本:褚遂良小楷《倪宽赞》

【777】楷书范本:褚遂良小楷《倪宽赞》
褚遂良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
(完整版)褚遂良倪宽赞WORD版

倪宽赞简介一、褚遂良本唐褚遂良书《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176厘米。
藏台湾故宫博物馆。
《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
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
赵氏跋称:“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
”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
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
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
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千钧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
”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
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
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
”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
”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
”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
”二、董其昌本《仿颜真卿法〈倪宽赞传〉》卷,明,董其昌书,绢本,行楷书,纵36.8cm,横1579.7cm。
卷未款署:“褚遂良有此帖,颇类八分,余以颜平原法为之,山谷所谓送明远序非行非隶,屈曲瑰奇,曾得百一耳。
董其昌。
”钤“董玄宰”、“董其昌印”。
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御书房鉴藏宝”等。
此卷所书内容取自班固《汉书》卷五十八,讲述的是汉武帝求贤用贤,广得天下奇士之情形。
唐初名臣褚遂良晚年曾书写过此帖。
国家要兴盛,朝廷就必须广揽各方人才,董氏当时仿颜真卿法书写此卷,是寓有一定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的。
该卷用笔沉着劲健,结体端严中寓潇洒飘逸之致,颇有唐颜鲁公之法度,为董氏书法已臻佳境时的巨制。
该卷清时入内府,《石渠宝笈》初篇著录。
刻入《三希堂法帖》卷三十一、三十二。
三、释文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精美绝伦的楷书代表,楷书学习中的上乘之作!褚遂良《倪宽赞》

精美绝伦的楷书代表,楷书学习中的上乘之作!褚遂良《倪宽
赞》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
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
父亲褚亮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的来往,也在褚遂良学书道路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虞世南欧阳询的书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褚遂良。
在书法历史上“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也被后世尊称初唐四杰。
褚遂良一生书法作品有很多流传于世,其楷书作品《雁塔圣教序》,《阴符经》,《倪宽赞》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佳作模本。
本篇仅上传展示了《倪宽赞》的高清大图来供大家学习。
《倪宽赞》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且不容易掌握的,其难点就在于线条多变,在行笔中要注意提按,对书者的控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在书写的时候就要多注意提按造成的线条变化。
遂良书倪宽赞

《遂良书倪宽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艺 术欣赏,更在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阅读和欣赏《遂良书倪宽赞》,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唐代 历史文化的精髓。
阅读感受
《遂良书倪宽赞》是一本唐代褚遂良创作的楷书作品,传为褚遂良晚年作品。 这本书的读后感让我对褚遂良的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遂良书倪宽赞》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褚遂良通过书法作品表达了对 倪宽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种情感 表达使得整篇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褚遂良的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褚体”。他的书法作品具有线条流畅、结 构严谨、气势磅礴的特点。《遂良书倪宽赞》充分展现了褚遂良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遂良书倪宽赞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艺术
具有
同时
价值
了解到
唐朝
文学
书法
书籍
读者 内容
魅力
可以
古代
一篇
阅读
倪宽赞
通过
品德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遂良书倪宽赞》是一本关于书法艺术的书籍,由唐朝的褚遂良所著。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书法 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法流畅,被誉为“褚体”。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褚遂良书写的《倪宽赞》。《倪宽赞》是一篇古代的散文,内容讲述了倪宽的 生平事迹和品德,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褚遂良以书法形式表现这篇文章,通过书法艺 术的形式,表现了倪宽的品德和才华。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将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一本书籍。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不仅可以欣赏到 褚遂良精湛的书法艺术,还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本书的书法部分和文学部分相得益彰, 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本具有艺术价值的书籍,还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通过本书, 读者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褚遂良的书法艺术特点。
褚遂良主要碑帖介绍

褚遂良主要碑帖介绍主要碑帖一、《倪宽赞》1、《倪宽赞》介绍及评价褚遂良书《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
藏台湾故宫博物馆。
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
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
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
《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
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
赵氏跋称:“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
”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干钩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
”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
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
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
”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
”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
”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
”2、释文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
群士慕向,异人并出。
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
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
褚遂良倪宽赞

在阅读这本书法作品时,我深深被褚遂良的精湛技艺所折服。他的字迹如行 云流水,自然流畅,每个字的结构和布局都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和谐、优美的感 觉。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他在书写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握,比如笔画的粗细、长 短、角度等都处理得非常精致。
我还从书中感受到了褚遂良对于书法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他在继承前人 书法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创新精神也 让我深受启发,在艺术创作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 的作品。
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书籍的背景和目的。通过阅读序言,我们可以了解到 《褚遂良倪宽赞》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书籍的内容和结构。
正文部分是《褚遂良倪宽赞》的核心,包括了对倪宽的赞扬和评论。通过阅 读正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褚遂良对倪宽的评价和看法。同时,我们还可以欣赏 到褚遂良独特的楷书风格和精湛的书法技巧。
附录部分主要包括对褚遂良其他作品的介绍和评论。通过阅读附录,我们可 以了解到褚遂良的其他艺术成就和贡献。
《褚遂良倪宽赞》作为褚遂良晚年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和历史意义。这本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褚遂良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深厚的书法功底。通过对倪宽的赞扬和评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褚遂良的历史观 和价值观。《褚遂良倪宽赞》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褚遂良倪宽赞》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法经典。它不仅代表了褚遂良个 人的艺术成就,也展示了初唐书法的整体水平。对于喜欢书法的人来说,这本书 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褚遂良的书法风格和 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初唐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阅读感受
《褚遂良倪宽赞》是一本传世书法作品,被视为褚遂良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于这本书法作品的感受和思考。
倪宽赞字帖译文

褚遂良小楷《倪宽赞》释文及译文释文: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
群士慕向,异人并出。
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栗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
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
参其名臣,亦其次也。
译文: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的“赞曰”中说:“公孙弘、卜式、儿宽都曾以大雁奋飞之翼的超凡才能,在平凡的燕雀之群中遭受困厄,远行于猪羊之间,如果不遇到好的机会,怎能得到公卿的高官地位?这时,汉朝建国六十馀年,全国安定,府库的积蓄很充实,而四方的蛮夷还没有顺服,各种制度还有缺漏,皇上正想举用有文才武略的人,选求这样的人好象害怕追不上似的。
汉武皇帝开始用安车蒲轮去迎接枚乘,看到主父偃而叹息相见太迟。
因此,群臣羡慕向往,有奇异才能的人同时出现。
卜式从割草牧羊的人中被选中,桑弘羊从商人小子中被选拔起来,卫青奋起于奴仆之间,金日磾从投降的人中被选拔出来,这些人都是从前那筑墙的傅说、喂牛的宁戚一类的人啊。
汉朝得到人才,以武帝时期为最多。
学识渊博而有雍容风度的有公孙弘,董仲舒、儿宽;忠厚老实、勤奋做事的有石建和石庆;质朴刚直的有汲黯、卜式;善于推举贤才的有韩安国、郑当时;制定律令的则有赵禹、张汤;善写文章的有司马迁、司马相如;能言善辩、诙谐滑稽的有东方朔、枚皋;善于应对的有严助、朱买臣;善长天文历法的有唐都、落下闳;懂得音律的有李延年;擅长筹划的有桑弘羊;奉命出使的有张骞、苏武;杰出的将帅则有卫青、霍去病;接受皇帝遗诏辅助幼主的有霍光、金日磾;其余的记也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