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杀之以应陈涉。二世杀之。楚人怜之。陈胜佐之。长跪而谢之曰。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例:肉食者谋之。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

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禽兽之变诈。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复立楚国之社稷。五十里之地。皆布衣之士也。用武之国。天府之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天子之怒。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注:此处作实词

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虫草为林。以君为长者。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屠惧,投以骨。以大易小。今吾用十倍之地。咨臣以当世之事。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我酌油知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译为:根据,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余船以次俱进。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扶苏以数谏故。臣是以无请也。

以其境过清。徒以有先生也。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杀之以应陈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以告先帝之灵。箪事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激怒其众。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以塞忠谏之路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作副词,表示时间,通“已”,译为: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皆以美于徐公。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为妙绝。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先帝不以臣卑鄙。注:此处作实词

5、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徇蕲以东。(以:表方位)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记忆顺口溜:“以”作介词多种义:“把、拿、用、因、按照、凭”,连词译为“来”、“以致”,动词译为“以/认为”,用做助词不用译,偶尔通假要分清。

三、“而”的用法: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修饰关系。

①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其主不能守。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君逆寡人者。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表示顺承(顺接、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接着,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夺而杀尉。长跪而谢之曰。为坛而盟。收而攻蕲。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与臣而将四矣。挺剑而起。

③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溪深而鱼肥。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朝而往,暮而归。临溪而渔。计日而待也。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还有假设和修饰;修饰译为“着”和“地”其它均有关联词。

四、“于”的用法: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时间、地点,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取之于蓝,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先

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乃设九宾礼于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试用于昔日。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于是于亮情好日密。

2、表示时间、地点,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至于今日。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给,和。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余修书一封于妻。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燕王欲结于君。欲信大义于天下。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而青于蓝。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便于记忆:卑(被)鄙(比)小人和从给栽倒(到)在找对象(向)上。

五、“其”的用法: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以彰其咎。卜者知其指意。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实味不同。而其主不能守。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以激怒其众。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其中的。后面多接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加强语气、委婉语气、商询、反问语气等。译为:一定,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记忆顺口溜:其字可代人和物,一般代指三人称,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表示加强译“一定”,婉询译为“恐怕”和“大概”。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 :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就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 词比较其意义与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 ①人称代词一一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指示代词 - 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 ①范围副词一一则、犹 ②时间副词一一既、已、且 ③语气副词一一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 (1)兼词:诸、焉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 (3)复音虚词:于就是、无论等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就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就是属于假借。 (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 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就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就是顺承关系,就是较难分辨。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您(们)、您(们)的。它与“尔”就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3)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 方才。 【而况】即“何况”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地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杀之以应陈涉。二世杀之。楚人怜之。陈胜佐之。长跪而谢之曰。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例:肉食者谋之。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 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禽兽之变诈。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复立楚国之社稷。五十里之地。皆布衣之士也。用武之国。天府之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天子之怒。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注:此处作实词 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虫草为林。以君为长者。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屠惧,投以骨。以大易小。今吾用十倍之地。咨臣以当世之事。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我酌油知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译为:根据,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余船以次俱进。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扶苏以数谏故。臣是以无请也。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表并列) 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 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连词,于是)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代词,你的)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

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

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文言虚词“于”“以”的用法例析

“于”、“以”等文言虚词的介词用法例析 “于”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词性比较固定,一般只作介词,可带宾语。因语境不同,“于”有多种含义和作用。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又分为几种情况: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5)邑~歧山之下居焉《梁惠王下》 (6)则塞~天地之间《公孙丑上》 (7)吾闻出~幽谷迁-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滕文公上》 (8)裸将~京《离娄上》 (9)舜往~田《万章上》 (10)放太甲~桐《尽心上》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刑~寡妻《梁惠王上》 (4)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译为“被”)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于”)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这种形式的句子与作状语后置句在结构上非常相似,有人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归纳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翻译: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 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 3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翻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翻译: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翻译:厌恶(嫉妒)他的才能,不能任用他(七)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停止。

文言虚词“其”用法归纳

TAG:文言字词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虚词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并且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得多。因此华语网网络东方语言编辑部针对常见虚词,制作了一份文言虚词资料。本文是。(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逻辑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 TAG:文言字词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练习题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3、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 4、子而思报父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5、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8、提刀而立。 之 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5、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以 1、秦以攻取之外,大则获邑,小则得城。《六国论》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5、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勾践灭吴》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7、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8、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9、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贤不必以,忠不必用。《屈原列传》 11、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其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所谓华山洞,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也《游褒禅山记》 3、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5、余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6、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7、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0、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1、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真耶?《祭十二郎文》与 1、与尔三矢。《伶官传序》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4、夫六国与秦皆诸候。《过秦论》 5、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因 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4、留等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6、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且 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鸿门宴》 3、河水清且涟漪。《诗经》 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刘金山郭玉梅文言虚词“其”,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也是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它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一、代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种。(一)人称代词 1.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做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二)指示代词 1.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2.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③吾其还也。(表婉商)(《烛之武退秦师》)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伶官传序》)三、连词 1.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2.在“其……邪?其……也”这种固定形式中,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静女其姝。(《邶风·静女》)【“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以上四种用法,最容易混淆的是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一)“其”放在句首,区分方法有三种:1.若“其”后紧跟了代词、人名或其他的称谓词,那“其”一定不能再做代词。例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其中的“孰”和“谁”都是代词,“李将军”是对人的称呼,那“其”只能是副词。 2.若“其”后无代词、名词或其他表示人的称谓的词,则看句末有无“乎”“欤”“何”等语气词,同时要辨别是否是“其”的语气词,若是,则与“其”共同来表达某种语气,那么“其”是副词。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揣测)若不是,则不一定是表语气的副词,例如“其霸何也”,意思是“他能称霸是为什么呢”,“也”是“何”的语气词,而不是“其”的语气词。 3.“其……者”,固定形式,“其”做代词。例如“其馈遗清者”(柳宗元《宋清传》),译成“那些赠送给宋清财物的人”。(二)“其”放在句中,有两种情况: 1.若“其”放在动词或介词后,处在宾语的位置,则是代词。例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2.若“其”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则是副词。例如“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其”表揣测。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常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常考文言虚词(18个)的意义和用法 一、【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二、【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译: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嬴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所杀。)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老师是用来传教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译: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谓】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译: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所在】 1.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译:石头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到处都是这样。 2.所在之处,处所。例: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译:我紧追了几步,绕过墙后,却找不到它在哪里。三、【为】(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译: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 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 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 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9、不过早樵而暮归。——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2、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3、溪深而渔肥——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4、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5、起坐而喧哗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九上) 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 18、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九上) 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0、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 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林觉民《与妻书》(九下) 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 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 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并列】——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七上) 2、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下) 4、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5、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递进】——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三)、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七上)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卖油翁》(七上) 3、卒辇而致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 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范晔《强项令》(七下) 5、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范晔《强项令》(七下) 6、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毕沅《岳飞》(七下) 7、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毕沅《岳飞》(七下)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归纳

高考常考虚词“以”的用法归纳 作者:湖南省南县方谷学校高中部邱伟时间:2008-6-4 16:13:11 来源:会员原创人 气:1380 文言虚词“以”在文言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高且用法复杂,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从高考和平常的练习来看,学生对“以”字用法模糊容易混淆,为此我主要从语法结构和特殊用法上对其探析,以期让学生了解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触类旁通,更好地掌握这一虚词。 一、作介词的几种情形 1、“以”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 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2、“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谈笑”,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 3、与疑问词“何、奚等”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即“以何”,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即“以奚”,表依据,凭什么) 4、“以”后省略“之”字,“以”常译作“把”;“之”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之”代上文的“清流激湍”) 二、作动词的几种情形 1、“以”后接主谓式短语,常译作“认为” 例:成以其小,劣之。(“其小”是主谓式短语,“其”作主语,“小”是形容词,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是主谓式短语,“媪”作主语,“为长安君计短也” 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2、根据一些文言文句子对仗的规律去推敲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即前句“用”字意,任用) 3“可以”“以为”与今义相同时作动词 例:自以为关中之固。(与今义同,以为、认为) 三、作连词的几种情形,“以”位于动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与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与形容词之间,大多作“而”字用 1、表并列,前后文意无主次之分,可译作“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例:猥以微贱。(“以”位于两形容词之间,并且) 请息交以绝游。(“以”位于两动词之间,互文可不译) 2、表目的、结果,常译作“来”“以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