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微生物种类及分类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

微生物的分类ppt课件

第二节 微生物的命名
n 俗名(common name,vernacular name) 是通俗的名字,简洁易懂,记忆方便, 但它的涵义往往不够确切,且有使用范 围和地区性等方面的限制。 (区域性)
n 学名 (scientific name) M的科学名称, 按照有关M分类的国际委员会拟定的法则 命名的。由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的 外来词组成。 (国际上统一使用)
域 ( Domain) 界 ( Kingdom)
n 非正式分类单元
群 、组、 系
门 ( Phylum或 Division)

超纲
亚种
亚目 亚科 科 ( Family)
型、居群、 菌株、培养物
族 属 ( Genus)
亚族
种 ( Species)
亚 种 ( Subspecies)
n㈢rRNA寡核苷酸分类目录 n㈣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自
习P363)
㈠DNA (G+C) mol% 值
其测定方法: Tm法 说明: ① (G+C) mol%值相差超过5%——属不同种(且菌
株之间相差2.5~4%,小于2%则无意义) ② (G+C) mol%值相差超过10%——不同属 ③ (G+C) mol%值相差越远——亲缘关系越远 注意:亲缘关系很近的M,其(G+C) mol%值一定很近; 反之成立吗?
途等。
n ⑷附加部分:①命名者的姓:种名之后,一般可省。
②改名:首次定名 (加括号) ,现定名人,定名年份
③新种:在学名之后附sp.nov.
例:Methanobacteriumespanolaesp.nov.埃斯帕诺拉甲烷杆
菌新种。
n ⑸种名难以确定时,一般用 sp或 spp表示,其中sp. 表示一

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研究技术

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研究技术

同时 又相 互 联 系 , 同与 宿 主 之 间 构成 了复 杂 的 微 生 态 系统 。为 了探 明瘤 胃微 生 态 系统 , 方 面要 完善 传 统 的微 生 共 一
物分 离技术 , 另一方面要 大力发展 分子 生物 学技术 , 将二者结合起 来进行研 究。
关键 词 : 胃微 生物 ; 瘤 多样 性 ; 究技 术 研 D0 1 .9 9 J I : 03 6 / . 1 SSN.6 1 6 2 .01 .2 0 5 1 7 - 0 7 2 0 .0 2
在反刍动物 的瘤 胃内存在 着复杂多样 的非致病性微 生 物, 主要包括瘤 胃原虫、 胃细菌和厌氧真菌 。 瘤
11 瘤 胃原 虫 .
亨盖特厌 氧滚 管技术就是传统 的分离培养 中研究严格 、 专性厌氧菌的一种极 为有效 的技术 。其基本步骤为 : 氏管 亨 中分装有 4 5 L融化 的琼脂培养基 ,冷却至 4 左右时接 ~m 7
态 的研 究 。
其 中一些对氧气 十分敏感 , 遇到氧气就会被杀死 。瘤 胃细菌 最佳生长 p H范 围在 6o 69 瘤 胃最佳温度 为 3 % ; 胃细 . .; ~ 9 瘤
管和单菌落分 离后 即可得到纯的菌株 。 分离培养 技术 可以研究瘤 胃微生 物的多样性 , 但存在很 大局限性 。瘤 胃微生物仅有少于 2 %的种类可 以培养 , 0 这样
约 占纤毛虫总数 的 8%~ 8 5 9 %。 原虫 与瘤 胃中其 它微生 物有着 复杂的联 系 , 在蛋 白质和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过程 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 , 但也有诸如降低
究表 明 ,饲 喂高粗饲料 日粮 的反刍家 畜瘤 胃细菌有 以下特 征: 大部分细菌属于革 兰氏阴性菌 , 日粮中能量饲料 含量 当 增加时 , 革兰氏 阳性菌数量增加 ; 大部分 细菌为绝对厌氧菌 ,

瘤胃微生物种类及分类

瘤胃微生物种类及分类

微生物生长与养分
能量
纯化的碳水化合物对微生物产量的影响 进食OM,克/日 进食FOM,克/日 微生物N,克/日 碱处理秸秆 459 304 33 淀粉 582 457 24 蔗糖 457 432 23 Mart & Orskov,1979
微生物生长与养分
微生物生长与养分
3氮 瘤胃微生物所需要的非NH3-N大约是25~50%,也就是至少满足 微生物需要AA占25% 不同种类微生物所需N源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实践中,当日粮中添加 大量NPN时,必须补充一定的饼粕类饲料,有可能NPN+AA,或 NPN+少量饼粕+AA,以达到最大的微生物蛋白质 尿素在瘤胃中很容易被脲酶分解,产生大量NH3,使瘤胃中NH3 浓度突然升高,(1)影响微生物活性,(2)NH3利用不充分,(3)吸收NH3 使血液NH3浓度升高,导致NH3(NH4+)中毒. 瘤胃[NH3]的临界线为50mg/L,瘤胃液 瘤胃[NH3]与微生物对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NH3-N与MN/RDP之间存在负相关
瘤胃微生物
2.瘤胃微生物的种属
细菌
原虫(纤毛虫、鞭毛虫)
厌氧真菌
细菌 1010---10×1010 (10亿)个/毫升瘤胃液 200多种 纤毛虫2×105 --- 200×105个/毫升瘤胃液 计6个属 厌氧真菌 已发现3个属4种 能分泌纤维素酶 纤毛虫与细菌占微生物的总体积相当
3。瘤胃微生物的体积与数量
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
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
3 细菌与纤毛虫之间 A 两种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瘤胃中纤毛虫数量多时,细菌量降低 尤其养分不足的情况下更明显 当动物去纤毛虫时,细菌数量增加,不影响动物的健康 接种纤毛虫后,细菌数量减少 B 纤毛虫吞噬细菌的量很大,细菌在纤毛虫中消化,产生的肽,NH3, 细菌和纤毛虫均可利用 C 对饲料消化的互补 去原虫,细菌对纤维素消化降低, 如 纯纤维分解菌 对粗纤维的消化率 38.1% 纯纤毛虫 6.9% 细菌+纤毛虫 65% 细菌+灭活纤毛虫 65%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

学号:TS09028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动物消化道微生物考试论文)耿文诚微生物是动物消化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初生幼畜的消化道是无菌的,数小时后随着吮乳、采食等过程,在消化道内即出现了微生物,其中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便从此在动物肠道内与寄主共处终生。

1 反刍动物消化的主要特征反刍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比较特别的一个类群,他们的日粮主要由植物材料组成。

反刍动物即使在不进食时也频繁地咀嚼,这一咀嚼活动称为“反刍”。

反刍是反刍动物从植物细胞壁(即纤维)中获得能量过程的一个步骤。

反刍减小了纤维颗粒的尺寸,暴露出糖以供微生物发酵;另外,唾液中缓冲物质(碳酸盐和磷酸盐)中和了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酸,以便维持一个有利于纤维降解和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中性偏酸的环境。

与单胃动物不同,反刍动物的胃由4部分组成,即网胃、瘤胃、瓣胃、真胃。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处理工厂,饲料中约有70~85%可消化物质和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因此,瘤胃(包括网胃)消化在反刍动物整个消化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瘤胃和网胃是位于反刍动物消化道最前端的2个胃,网胃内含物几乎持续地与瘤胃内含物相混合(每分钟混合1次),这两个胃常又称为网-瘤胃,他们共同具有高密度的微生物群系(细菌、原生动物、真菌)。

瓣胃是个具有极大吸收能力的小器官,水和矿物质如钠和磷在瓣胃中吸收,经唾液重回到瘤胃中。

由于瘤胃和真胃的消化方式有极大的不同,瓣胃是一个连接瘤胃和真胃的过渡器官。

真胃相当于非反刍动物的胃,分泌强酸和许多消化酶。

非反刍动物摄取的食物首先在胃中被消化,但是进入反刍动物真胃中的食糜主要由未被发酵的饲料颗粒、一些微生物发酵终产物以及生长在瘤胃中的微生物有机体本身所构成。

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纤维或半纤维并消化吸收,而非反刍动物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有限(盲肠等器官可消化分解部分纤维)。

瘤胃微生物 PPT课件

瘤胃微生物 PPT课件

2.2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质---肽---氨基酸
蛋白降解菌的主要集中以下几种菌:嗜淀粉拟 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拟杆菌、牛链球 菌。
栖瘤胃拟杆菌是瘤胃内最为重要的蛋白分解菌。
纤毛虫有降解蛋白的能力,在缺乏外源氮情况 下,周毛虫可快速降解内源蛋白,它们能摄入并 消化瘤胃细菌。
纤毛虫分泌的蛋白水解酶主要为半胱氨 酸蛋白水解酶。
与瘤胃细菌相比,混合纤毛虫产生的氨 基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较高。
厌氧真菌可产生高活性的金属蛋白酶。 该酶既有胞外活性又有细胞结合活性。
2.3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 一:纤维素-----葡萄糖;淀粉------葡萄糖; 二: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乙酸、丙酸
瘤胃原虫只能水解部分甘油三酯和半乳糖 脂;
真菌在日粮脂肪水解中不起作用。
瘤胃中起氢化作用的主要是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 被认为是主要的脂肪氢化菌。
目前已鉴定的能氢化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菌为A、B两 类。
A组细菌不能彻底氢化脂肪酸,其氢化终产物仍为 不饱和脂肪酸,不能氢化只含一个烯键的油酸。
B组细菌可彻底氢化脂肪酸,除一些不饱和中间产 物外,还产生完全饱和的硬脂酸。
瘤胃微生物代谢
2009105050 连红
1 瘤胃微生物组成
瘤胃微生物有: 瘤胃细菌、产甲烷菌、瘤胃 原虫、瘤胃真菌等;
1.1 细菌 分类:纤维降解菌、淀粉降解菌、半纤维 素降解菌、蛋白降解菌、脂肪降解菌、酸 利用菌、乳酸产生菌等。
纤维降解菌
在高粗料日粮下,主要纤维分解细菌包括白 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 杆菌及溶纤维丁酸弧菌 。
1.2 原虫
分类:全毛虫和内毛虫。 作用:全毛虫可以分泌淀粉酶、蔗糖酶、果

瘤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技术

瘤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技术

11 瘤 胃中的细 菌 .
瘤 胃细 菌数量 巨大 . 胃内容物 中细菌达 1 1 1 n 瘤 0 ̄ 0 个/ 。 mL 已从 瘤 胃分 离 出 2 0多种 , 2 0 分 9个 属 . 多 数 大 为 厌氧 菌和兼 性 厌氧 菌 。1 6 9 6年 H n ae 瘤 胃内细 u gt 将
摘 要 : 胃微 生物在 反 刍动物饲 料 营养物 质 消化 中起 着举足 轻重 的作 用 , 胃微 生物 的分 离、 定及 定量 分析技 术 瘤 瘤 鉴
是研 究瘤 胃微 生物 生长及 动 态 变化规 律 的重要 手段 。本 文对瘤 胃微 生物 的分 离、 定及 定量 分析 技 术进行 了简要 鉴
菌 分成 l 类 , 1 即纤维 分 解菌 、 纤 维素 分解 菌 、 白分 半 蛋 解菌、 淀粉分 解 菌 、 肪 分解 菌 、 生素 合成 菌 、 脂 维 甲烷 产 气 菌 、 用 糖 的 细 菌 、 用 酸 的细 菌 、 氨 细 菌 和尿 素 利 利 产
分 解细 菌等[ 1 ]
一Leabharlann 的机体 健康 、 高反 刍 动物 的生 产性 能 、 少环 境 污染 提 减
作 者 简 介 : 建  ̄,1 8 一 , ,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孙 q(9 5 )女 在 主要 从 事动 物 营 养 与 饲
单糖 和双 糖作为生长介质 , 分瘤 胃细菌利用纤 维素 、 一部 半 纤 维素及 其 分解 产物 作 为生 长介 质 : 另外 , 胃细菌 瘤 生长 还 需要 无 机 氮 、 机氮 以及 维 生 素 B族 中的一 种 有
N w e ln . : r s . t . d .oa elg me rE eg — e Z aa dI Bun C e , sF rg u sf n ry n J 1 a e e o

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及多样性 PPT

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及多样性 PPT

生物系统学
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追溯系统发育,推断进 化谱系,对生物物种进行识别和归类。
微生物分类学
是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微生物分类
在对大量微生物进行观察、分析和描述的基础 上,以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反应和遗传特征的异 同为根据,按进化的规律和应用的方便,分门别类 的排列成一个系统。
快速、自动化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
依据:微生物化学组成、结构、性能 差别;代 谢过程不同、产物特异;能量转移、信息传递有差异; 与环境的关系不同。
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X射线衍色、 核磁共振波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显微镜等。
专用:阻抗测定、放射测量、微量量热计、生物 发光测量仪、药敏自动测量仪、自动微生物检测仪。
系统树中,分枝末端及连结点为结,代表生物类群; 末端结代表仍生存的种类;结之间的长度表示分子序列的 差异数值。主要采用有根树,有起源及进化方向。
常采用最节省分析法或简约法:进化变化的发生,沿 最短的途径,发生最少的变化。
细菌
Phylogenetic Trees from DNA Sequences
• Distance-Matrix Method for generating the trees
• Evolutionary Distance (ED)
• Computer compare the sequence differences and build th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corrected ED
3. rRNA的顺序和进化
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寡核苷酸编目法,全序列分析 法。
寡核苷酸编目法:采用rRNA酶解片断、标记、电 泳及自显影技术,然后按片断大小进行编目。只获得 部分序列,采用相似性统计方法,结果会出现偏差。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

学号:TS09028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动物消化道微生物考试论文)耿文诚微生物是动物消化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初生幼畜的消化道是无菌的,数小时后随着吮乳、采食等过程,在消化道内即出现了微生物,其中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便从此在动物肠道内与寄主共处终生。

1 反刍动物消化的主要特征反刍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比较特别的一个类群,他们的日粮主要由植物材料组成。

反刍动物即使在不进食时也频繁地咀嚼,这一咀嚼活动称为“反刍”。

反刍是反刍动物从植物细胞壁(即纤维)中获得能量过程的一个步骤。

反刍减小了纤维颗粒的尺寸,暴露出糖以供微生物发酵;另外,唾液中缓冲物质(碳酸盐和磷酸盐)中和了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酸,以便维持一个有利于纤维降解和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中性偏酸的环境。

与单胃动物不同,反刍动物的胃由4部分组成,即网胃、瘤胃、瓣胃、真胃。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处理工厂,饲料中约有70~85%可消化物质和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因此,瘤胃(包括网胃)消化在反刍动物整个消化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瘤胃和网胃是位于反刍动物消化道最前端的2个胃,网胃内含物几乎持续地与瘤胃内含物相混合(每分钟混合1次),这两个胃常又称为网-瘤胃,他们共同具有高密度的微生物群系(细菌、原生动物、真菌)。

瓣胃是个具有极大吸收能力的小器官,水和矿物质如钠和磷在瓣胃中吸收,经唾液重回到瘤胃中。

由于瘤胃和真胃的消化方式有极大的不同,瓣胃是一个连接瘤胃和真胃的过渡器官。

真胃相当于非反刍动物的胃,分泌强酸和许多消化酶。

非反刍动物摄取的食物首先在胃中被消化,但是进入反刍动物真胃中的食糜主要由未被发酵的饲料颗粒、一些微生物发酵终产物以及生长在瘤胃中的微生物有机体本身所构成。

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纤维或半纤维并消化吸收,而非反刍动物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有限(盲肠等器官可消化分解部分纤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