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数字比大小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案

第三课时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教材65~66页由数量的多少到数的大小比较并用符号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了解11到20之间都有哪些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由数量的多少到数的大小比较并用符号表示的过程,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经历将生活经验抽象为“>”、“<”的过程,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20根小棒。
学具准备:20根小棒、40块糖(或用其它易找到的东西代替)。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做一个猜小棒的游戏,你们高兴吗?(板书: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在上课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求新知。
(一)猜一猜。
(出示课件:兔博士和教材65页覆盖部分小棒的图)师:你看到了什么?生1:有1捆小棒,也就是10根小棒。
生2:有1捆小棒和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小棒,还有一张纸。
师:同学们,在这张纸的下面还盖住了一些小棒,而所有的小棒合在一起表示11~20之间的数,你能猜出,纸片盖住的小棒最多有几根,最少有几根,可能是几根吗?(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1:因为所有的小棒合在一起表示11~20之间的数,我们看到的是11根小棒,所以纸片盖住的小棒最多有9根。
小棒总数量可以用数字20来表示。
生2:纸片盖住的小棒最少是0根小棒。
这个数是11.生3:可能是4根,这个数是15.......师(揭开谜底17根):你猜对了吗?猜对的请举手,猜的不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猜多了还是猜少了。
培智四年级数学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4课时教案 -

康复目标 重点、难
通过一一对对应的方法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点
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 学
一、复习导入 1.唱数1~20。2.数卡接龙。 将1~20的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请学生将数字卡片按照1~20的顺序贴到黑板上,最后按顺序齐读。 二、新课讲授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出示教材第18页上边的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师:图中小朋友们在买冰糖葫芦,大家都买了多少呢?学生观察图 片,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每个人买了两串冰糖葫芦,大家数一数每串上边有多少个山楂?教师给出一根冰糖葫芦的图片,上边有10个山楂 。学生观察图片,点数并回答。 2.学习等号。 师:大家都买了冰糖葫芦以后,分别吃掉了一些,现在我们看看他们还剩下多少个山楂? 教师出示兰兰的头像和她剩余的冰糖葫芦图片师:兰兰买的冰糖葫芦还剩下多少个山楂?学生点数并回答。生:12个。 教师出示天天的头像和他剩余的冰糖葫芦图片。师:天天买的冰糖葫芦还剩下多少个山楂?学生点数并回答。生:12个。 教师将两幅冰糖葫芦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师:我们看一看,天天和兰兰谁剩得多?学生思考,说出答案。 师:我们可以看到两幅图中的山楂数量是一样的,都是12个。 教师写出两个12师:一样多用等号表示。 教师写出等号,完整的表达式是12=12。师:12等于12。学生跟读。 教师出示贝贝的头像和她剩余的糖芦图片3学习小于号 师:贝贝买的冰糖芦还剩下多少个山?学生点数并回答 教师将兰兰和贝贝的冰糖葫芦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生:15个 兰兰剩12个,贝贝剩15个,谁剩得少?学生思考,说出答案。 师:兰兰比贝贝少,用小于号表示。教师板书12<15 师:12小于15学生跟读学习大于号 教师出示乐乐的头像和他剩余的冰糖葫芦图片。师:乐乐买的冰糖葫芦还剩下多少个山楂? 学生点数并回答。生:20个 教师将乐乐和贝贝的冰糖葫芦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师:乐乐剩20个,贝贝剩15个,谁剩得多?学生思考,说出答案 。生:乐乐。 师:乐乐比贝贝多,用大于号表示。教师板书20>15师:20大于15学生跟读。 师:大于号的开口朝着左边的数,表示左边的数大。巩固练习 1.数一数,比一比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物品的实物或图片,可以是不同数量的同种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数量的不同物品进行比较。在比 较时,可以直观观察,也可以先写出物品的数量,比较数字的大小。比较后写出表达式,并说一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2.读一读。 教师让学生读出下边的表达式。16>13,15>8,13=13,12>10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并学会了读出不等式,了解了式子表示的含义。 五、作业 教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20页练一练第1题。
一年级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案

1.试一试(教材第66页)。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学生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然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2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生1:红红的糖比聪聪的少,可以用算式15<18来表示。
生2:聪聪的糖比红红的多,可以用算式18>15来表示。
师:你们真了不起!15块比18块糖少,就是15比18少,也就是15比18小,用<表示出来是15<18;18块比15块糖多,就是18比15多,也就是18比15大,用>表示出来是18>15.
(可以适当把糖块做一定的调整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2)从右数第三个数是(), 在第()个。
(3)这一排中比16大的数有()。
板
书
设
计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15<18 18>15
课
后
反
思
生1:因为所有的小棒合在一起表示11~20之间的数,我们看到的是11根小棒,所以纸片盖住的小棒最多有9根。小棒总数量可以用数字20来表示。
生2:纸片盖住的小棒最少是0根小棒。这个数是11.
生3:可能是4根,这个数是15.
......
师(揭开谜底17根):你猜对了吗?猜对的请举手,猜的不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猜多了还是猜少了。
(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2)比一比。
师:刚才猜小棒的游戏中,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所以现在兔博士还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生:我们愿意帮忙。
(出示两堆糖)
一年级数学常考知识《比大小》口诀、知识点+练习题汇总

一年级数学常考知识《比大小》口诀知识点练习题3套汇总知识点+口诀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大于号看起来就像是拇指和食指在右手上形成的形状,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右手藏着大于号。
当孩子想要辨别是不是大于号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出来比一比就一目了然了。
除了这一句,还有一句口诀可以帮孩子记住大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上面那张图,是不是大于号的大嘴巴都朝着大数?)如果碰到数量比较的填空题时,可以先伸出自己的右手,看看大嘴巴的是不是朝着大数,就可以确定是填写大于号了。
小于号正好和大于号相反,小朋友伸出左手,左右的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形状就是小于号,所以我们说左手藏着小于号。
大于号大大的嘴巴朝着较大的数字,小于号尖尖的嘴巴朝向较小的数字,所以就有了另外一个口诀——尖尖嘴巴朝小数。
大家做题的时候,脑海里回想着这两个口诀,就不会出错啦。
总结一下:1.左手藏着小于号,右手藏着大于号。
2.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口诀一: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头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口诀二: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
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以上是在网上找的口诀。
《比大小》练习题2.谁大谁小,你知道吗?1○3 7○7 9○6 1○05○9 8○1 0○10 8○13○6 1○2 5○2 2○43○3 9○1 5○0 2○83.写出5个大于3的数。
( )、( )、( )、( )、( )、44.写出4个小于8的数。
( )、( )、( )、( )5.把下列的数字比5大的挑出来。
10 2 3 6 9 1 2 7 8 4 0 ( ) ( ) ( ) () ( )6. 在○里填上“>”、“<”或“=”。
0○5-4 0+5○5 4-3○2 1-1○0 5-0○3 4-3○0 5-0○4 0+0○0 5-5○0 0+2○1 4-4○8 2+3○77、比较大小(1)把下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数字比大小练习题

数字比大小练习题一、基础题1. 比较 5 和 3 的大小。
2. 比较 8 和 8 的大小。
3. 比较 4 和 7 的大小。
4. 比较 9 和 6 的大小。
5. 比较 2 和 10 的大小。
二、进阶题1. 比较 12 和 15 的大小。
2. 比较 20 和 20 的大小。
3. 比较 18 和 13 的大小。
4. 比较 25 和 23 的大小。
5. 比较 17 和 19 的大小。
三、混合题1. 比较 7 和 4,再比较 9 和 6 的大小。
2. 比较 11 和 14,再比较 16 和 16 的大小。
3. 比较 5 和 8,再比较 12 和 15 的大小。
4. 比较 3 和 7,再比较 10 和 13 的大小。
5. 比较 6 和 9,再比较 18 和 21 的大小。
四、挑战题1. 比较 23、45、67 三个数的大小。
2. 比较 89、76、54 三个数的大小。
3. 比较 32、56、78 三个数的大小。
4. 比较 99、88、77 三个数的大小。
5. 比较 65、45、34 三个数的大小。
五、综合题1. 比较 8、12、16、20 四个数的大小。
2. 比较 5、10、15、20 四个数的大小。
3. 比较 3、6、9、12 四个数的大小。
4. 比较 7、14、21、28 四个数的大小。
5. 比较 4、8、12、16 四个数的大小。
六、两位数比较题1. 比较 23 和 47 的大小。
2. 比较 56 和 56 的大小。
3. 比较 89 和 72 的大小。
4. 比较 35 和 63 的大小。
5. 比较 48 和 29 的大小。
七、三位数比较题1. 比较 123 和 456 的大小。
2. 比较 789 和 789 的大小。
3. 比较 321 和 654 的大小。
4. 比较 555 和 444 的大小。
5. 比较 901 和 876 的大小。
八、负数比较题1. 比较 3 和 5 的大小。
2. 比较 8 和 8 的大小。
一年级20以内读数 写数专项训练题

一、认识20以内的数字1.1 从1到20,每个数字的认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 20以内数字的顺序排列(1-20)二、20以内数字的加法运算2.1 2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例如:5+3、10+7)2.2 使用算盘进行20以内的加法运算2.3 20以内的加法运算口算练习三、20以内数字的减法运算3.1 20以内的两个数相减(例如:8-3、12-7)3.2 使用算盘进行20以内的减法运算3.3 20以内的减法运算口算练习四、20以内数字的认读与写数4.1 1-20以内的数字认读与写数练习4.2 20以内的数字拼写练习4.3 数字笔顺练习(1-20的数字笔顺)五、2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5.1 20以内的数字大小比较(例如:8和15哪个大?)5.2 20以内的数字大小排序(例如:将7、12、5从小到大排列)5.3 20以内数字大小关系的练习题六、20以内的数字串联与分解6.1 20以内的数字串联练习(例如:将2和6串联成26)6.2 20以内的数字分解练习(例如:将15分解成10和5)七、20以内的数字综合训练7.1 综合练习题(包括读数、写数、加减法运算、大小关系等)7.2 考核练习卷(综合考核一年级学生对20以内数字的掌握情况)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20以内读数与写数的专项训练题,一年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20以内的数字认读、加减法运算、数字大小关系、数字串联与分解等相关知识,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训练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希望通过这些训练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八、20以内数字的连线和填空练习8.1 连线练习:将数字和对应的数量进行连线,例如将数字“4”与“4个苹果”进行连线8.2 填空练习:填写正确的数字,例如在“_ + 5 = 12”这个算式中填入正确的数字九、20以内数字的分组和配对练习9.1 数字分组练习:将数字进行合理的分组,例如将1-10的数字分成两组9.2 数字配对练习:将相加、相减得到相同结果的数字进行配对,例如找出几组相加、相减得到10的数字配对。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4.4 20以内数的顺序(教案)

第4课时2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内容教科书P78例3,完成教科书P78“做一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能在直尺上准确找出数的位置,会比较数的大小。
2.会根据数的排列规律找相邻数、中间数以及相近数。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0~20的数字卡片、直尺。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着大家一起去数宝宝们的王国里探险,你们想不想去?【学情预设】想去。
师:数和数之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采用这样的情境导入能更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让他们产生想学、乐学的心态。
师:(课件出示5、3、1、4、2、0)同学们,快看!谁来啦?【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大声读出屏幕上出现的数。
师: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吗?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按顺序贴出0~5的数字卡片。
(课件出示0、1、2、3、4、5排成一队)师:你真是一个听讲认真的孩子,这么快就按要求完成任务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数宝宝5的后面是谁?【学情预设】5后面是6。
师:你能接着数出5后面的5个数吗?【学情预设】5后面接着数的5个数是6、7、8、9、10。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贴出6~10的数字卡片,课件出示6、7、8、9、10依次排在5后面)师:我们发现这些数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以内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20以内数的顺序)师:请同学们大声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数的顺序,从而类比迁移,引出新知。
二、探究新知1.用卡片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数的顺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奥秘吗?【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从0到10,数一个比一个大。
二年级数学《20以内的数》知识点解析

二年级数学《20以内的数》知识点解析数学是一个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科,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二年级数学《20以内的数》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认识20以内的数在二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认识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数包括所有从1到20的整数,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学生需要通过数学教材中的数字符号来认识和表示这些数。
二、数的顺序和比较认识了20以内的数之后,学生还需要学会数的顺序和比较。
在数学中,数的顺序和比较是指将一组数按照大小进行排列和比较大小。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判断哪个数更大或更小。
比如,判断9和12哪个数更大,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来得出答案。
三、数的拆分和合并学生在二年级数学中还需要学会数的拆分和合并。
数的拆分是指将一个数拆成几个部分,而数的合并则是将几个数合并为一个数。
通过数的拆分和合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构成和运算。
比如,将数字6拆分成2和4,则可以表示为6 = 2 + 4;将数字3和数字5合并,则可以表示为3 + 5 = 8。
四、数的加法和减法在二年级数学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数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数的加法,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和,通过数的减法,可以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学生需要通过数的加法和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数的存储和表示除了掌握20以内的数及其运算之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将数进行存储和表示。
在二年级数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数轴、竖式等方式来存储和表示数。
数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而竖式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计算方式,可以对加法和减法进行运算。
六、数的认知和游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20以内的数知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的认知和游戏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